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C4钛合金表面氧化锆催渗渗硼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何星华 戈晓岚 +3 位作者 许晓静 刘云辉 陶俊 宋振华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2-56,共5页
以渗层厚度和表面硬度为评定依据,采用正交试验对TC4钛合金表面氧化锆催渗渗硼工艺进行了优化,其中渗硼温度影响最大,其次为渗硼时间和ZrO2含量,B4C含量影响最小,最优工艺为:渗硼温度1 050℃,渗硼时间25h,渗硼剂配比(质量分数):B4C 20%,... 以渗层厚度和表面硬度为评定依据,采用正交试验对TC4钛合金表面氧化锆催渗渗硼工艺进行了优化,其中渗硼温度影响最大,其次为渗硼时间和ZrO2含量,B4C含量影响最小,最优工艺为:渗硼温度1 050℃,渗硼时间25h,渗硼剂配比(质量分数):B4C 20%,ZrO24%,SiC 76%。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光学显微镜对渗层的物相组成和厚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渗层表面主要由TiB2、TiB、TiB12、TiC、TiN组成,渗层厚度为46.67μm。与基础渗硼剂所得渗层相比,渗硼层厚度、渗层硬度、界面结合力和耐磨性都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合金 固体渗硼 正交试验 氧化 催渗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及钛合金外科植入物阳极氧化表面形貌及元素含量分布研究
2
作者 王龙浩 虞崇庆 +3 位作者 甄辉 戴书龙 徐萍华 张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71-375,共5页
目的探讨外科植入物产品阳极氧化表面元素含量分布及表面形貌分析,以促进产业优化,服务企业发展。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试样阳极氧化膜形貌和表面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并对各元素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着色阳极氧化产品表面形... 目的探讨外科植入物产品阳极氧化表面元素含量分布及表面形貌分析,以促进产业优化,服务企业发展。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试样阳极氧化膜形貌和表面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并对各元素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着色阳极氧化产品表面形貌为不规则的凹凸不平状且均匀分布在氧化膜表面,其表面所含元素除基体元素外,有11.07%的产品表面包含Na、Si、P、S、Al等其他元素中一种或多种,且含量(质量分数)几乎全部落在小于1.00%这个区间。与着色阳极氧化产品相比,微弧阳极氧化产品表面形貌为均匀分布的火山口状突起,内部出现很多孔洞,直径为100~300 nm且出现交联,在整体上呈现立体孔隙结构,且表面所包含其他元素均匀分布在阳极氧化产品表面,其表面所包含元素除基体元素外,均还包含Na、Si、P、S、Ca、Mg、Fe等其他元素中一种或多种,且含量(质量分数)基本落在小于10.00%这个区间,其中Si、P含量落在1.00%~10.00%区间的批次占比均高于80%。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企业、不同生产工艺的阳极氧化表面所含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差异较大,但对优化改进企业生产工艺而言具有指导性意义,如企业应严格控制电解液的配方,且定期更换;电解池和清洗池的材料应与植入物产品基体材料相同;不同材料的产品应分开进行清洗;对于有意添加的元素(如Si、P、Ca等),其含量应尽量落在同一区间内,以确保作用最大化;而对于工艺引入的杂质元素,其含量应尽可能低,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此结果对表面元素定量分析、生物安全性评价及临床应用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植入物 合金 阳极氧化 表面形貌 元素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表面超疏水膜的制备及其耐蚀性与机械稳定性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明欣 赵旭 郎小尘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51,共8页
采用阳极氧化工艺在Ti6A14V钛合金表面制备阳极氧化膜作为过渡层,然后喷涂SiO_(2)颗粒溶胶烘烤使其固化成膜,再通过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表面修饰,制备出具有微纳米表面结构、接触角为151.6°的超疏水膜。结果表明:超疏水膜的主要成分... 采用阳极氧化工艺在Ti6A14V钛合金表面制备阳极氧化膜作为过渡层,然后喷涂SiO_(2)颗粒溶胶烘烤使其固化成膜,再通过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表面修饰,制备出具有微纳米表面结构、接触角为151.6°的超疏水膜。结果表明:超疏水膜的主要成分为Ti、O、Si和C元素,腐蚀电流密度仅为8.06×10^(-8)A/cm^(2),较裸钛合金降低约一个数量级,并且电荷转移电阻和低频阻抗模值较裸钛合金分别增大约7000Ω·cm^(2)、3000Ω·cm^(2),表现出良好的耐蚀性,可作为耐腐蚀膜层对钛合金起到防护作用。超疏水膜经受80次落砂冲击、50次胶带剥离以及沿砂纸往复摩擦400 cm后,接触角仍然大于150°,保持超疏水状态。蜂窝状多孔结构的阳极氧化膜充当过渡层,使溶胶膜和表面修饰形成的薄膜与钛合金基体牢固结合,从而表现出良好的机械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膜 合金 阳极氧化 表面修饰 耐蚀性 机械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表面微弧氧化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吴向清 谢发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5-87,共3页
微弧氧化是一项在有色金属表面原位生长陶瓷膜的新技术,利用该技术可在钛合金表面生成耐磨、耐蚀、耐高温以及电绝缘性能优异的陶瓷膜层。介绍了微弧氧化技术的基本原理、钛合金微弧氧化的发展及现状,并提出了钛合金表面微弧氧化技术发... 微弧氧化是一项在有色金属表面原位生长陶瓷膜的新技术,利用该技术可在钛合金表面生成耐磨、耐蚀、耐高温以及电绝缘性能优异的陶瓷膜层。介绍了微弧氧化技术的基本原理、钛合金微弧氧化的发展及现状,并提出了钛合金表面微弧氧化技术发展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微弧氧化 共生沉积 金属表面 陶瓷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表面抗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郑婷 骆心怡 +2 位作者 孙晓宾 崔宏 陶杰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13,86,共4页
综述了钛合金表面抗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对钛合金表面抗氧化涂层,包括TiAlN涂层、NiCrAlY涂层、TiAl(Cr)涂层和搪瓷涂层及其表面合金化处理技术,包括渗铝及多元共渗、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激光表面合金化和离子注入等进行了详... 综述了钛合金表面抗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对钛合金表面抗氧化涂层,包括TiAlN涂层、NiCrAlY涂层、TiAl(Cr)涂层和搪瓷涂层及其表面合金化处理技术,包括渗铝及多元共渗、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激光表面合金化和离子注入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指出了钛合金表面抗氧化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氧化 表面涂层 表面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微等离子体氧化表面陶瓷膜耐腐蚀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吴晓宏 姜兆华 +1 位作者 辛世刚 石蕾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7期80-82,共3页
为提高钛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在其表面用微等离子体氧化法生长一层陶瓷膜。经扫描电镜 (SEM)测试 ,发现在钛基体上生长了一层厚为 1 5 μm的均匀膜层 ;通过循环伏安和电偶电流法对有无膜层的钛合金进行测试 ,发现有陶瓷膜层的钛合金的耐... 为提高钛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在其表面用微等离子体氧化法生长一层陶瓷膜。经扫描电镜 (SEM)测试 ,发现在钛基体上生长了一层厚为 1 5 μm的均匀膜层 ;通过循环伏安和电偶电流法对有无膜层的钛合金进行测试 ,发现有陶瓷膜层的钛合金的耐腐蚀能力明显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微等离子体 陶瓷膜 耐腐蚀性能 表面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微弧氧化膜表面形貌对膜/环氧树脂结合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蒋百灵 张菊梅 时惠英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39-542,共4页
采用微弧氧化法于硅酸钠溶液体系中在钛合金表面制备了氧化物陶瓷膜,用剪切法测试了氧化膜与环氧树脂之间的结合强度,通过SEM研究了陶瓷膜剪切前后表面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陶瓷膜表面的微孔直径、粗糙度随微弧氧化频率的增大而减小;... 采用微弧氧化法于硅酸钠溶液体系中在钛合金表面制备了氧化物陶瓷膜,用剪切法测试了氧化膜与环氧树脂之间的结合强度,通过SEM研究了陶瓷膜剪切前后表面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陶瓷膜表面的微孔直径、粗糙度随微弧氧化频率的增大而减小;陶瓷膜/环氧树脂的结合强度随频率的增加先是快速上升,当频率增加至400Hz时,膜层的结合强度达到最高值56.9MPa,随后结合强度逐渐下降并趋于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微弧氧化 膜层 表面形貌 结合强度 陶瓷膜 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对TC4钛合金固体渗硼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刘云辉 许晓静 +1 位作者 王宏宇 陈树东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09-111,共3页
研究了固体渗硼剂(碳化硼+碳化硅)中添加氧化锆对钛合金渗硼层的表面形貌与相组成、渗层厚度、渗层硬度、渗层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力以及渗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体渗硼剂中添加氧化锆(4.0wt%)改变了渗层的相组成(添加氧化锆... 研究了固体渗硼剂(碳化硼+碳化硅)中添加氧化锆对钛合金渗硼层的表面形貌与相组成、渗层厚度、渗层硬度、渗层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力以及渗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体渗硼剂中添加氧化锆(4.0wt%)改变了渗层的相组成(添加氧化锆渗层与未添加氧化锆渗层的相分别由TiB12、TiB2、TiB、TiC、TiN和TiB2、TiB12、TiN组成);提高了渗层的厚度与表面硬度(增幅分别为35.0%和6.99%);大幅提高了渗层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力(增幅为41.17%)和渗层在摩擦磨损过程中抗剥落性以及自身抗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固体渗硼 TC4合金 显微硬度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削去除钛合金棒材表面氧化皮工艺参数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史丽晨 贾永康 张军锋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72-379,共8页
目的通过车削去除表面氧化皮,分析车削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确定可行工艺参数组合,使车削去除钛合金棒材表面氧化皮的同时,获得较低的表面粗糙度。方法基于响应曲面法中心复合设计,采用YG8硬质合金车刀,对表面带有氧化皮的TC... 目的通过车削去除表面氧化皮,分析车削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确定可行工艺参数组合,使车削去除钛合金棒材表面氧化皮的同时,获得较低的表面粗糙度。方法基于响应曲面法中心复合设计,采用YG8硬质合金车刀,对表面带有氧化皮的TC4钛合金棒材进行车削试验,建立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并进行显著性分析,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分析车削工艺参数(包括主轴转速n、进给速度v及切削深度a_p)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对比在处理氧化皮厚度不同的TC4钛合金棒材时,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的误差在1.66%~3.33%,模型准确度较高。主轴转速n、进给速度v及切削深度a_p的显著度均小于0.05。在工艺参数交互作用中,v-a_p对表面粗糙度的显著度P<0.0004。通过分析车削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可行车削工艺参数域和可行车削工艺参数组合。结论建立的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准确度较高,可作为表面粗糙度的预测模型。去除表面氧化皮的车削工艺参数对工艺指标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次序为a_p>v>n,在工艺参数交互作用中,v-a_p的交互作用对表面粗糙度影响更大。车削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趋势不受表面氧化皮厚度的影响。无心车床在可行车削工艺参数组合的工作条件下,通过车削方式可在完全去除钛合金棒材表面氧化皮的同时,获得较低的表面粗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表面粗糙度 表面氧化 车削 工艺参数 可行工艺参数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抛光和阳极氧化处理后TC4钛合金表面的生物活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晓静 朱利华 +3 位作者 盛新兰 张体峰 刘敏 牛小丫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0-63,共4页
对TC4钛合金分别进行电化学抛光和阳极氧化处理,研究了处理后表面的形貌和物相;将处理后的合金浸泡于模拟体液中21d,以研究其表面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与阳极氧化表面相比,电化学抛光表面的孔穴总数较低,但却具有更多的纳米尺度孔穴、... 对TC4钛合金分别进行电化学抛光和阳极氧化处理,研究了处理后表面的形貌和物相;将处理后的合金浸泡于模拟体液中21d,以研究其表面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与阳极氧化表面相比,电化学抛光表面的孔穴总数较低,但却具有更多的纳米尺度孔穴、更低的表面粗糙度以及更高的生物活性;电化学抛光表面和阳极氧化表面的钙磷比(原子比)分别为1.61和1.59,接近于羟基磷灰石的(1.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合金 电化学抛光 阳极氧化 生物活性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镁、钛合金微弧氧化表面处理技术——基于电物理化学作用在轻合金表面生成陶瓷层 被引量:8
11
作者 辛铁柱 袭建军 +3 位作者 韩荣第 赵家齐 赵万生 刘晋春 《电加工与模具》 2004年第B05期36-39,共4页
论述了基于电物理化学复合作用在铝合金表面生成陶瓷层的微弧氧化新技术 ,阐明了微弧氧化表面处理技术的特点、工艺和设备的原理 ,最后探讨了处理过程中电极间的电物理化学反应。
关键词 微弧氧化 表面处理 合金 陶瓷层 电物理化学反应 合金 合金 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处理对医用镍钛合金表面亲水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强 那莹 +2 位作者 冯翠娟 战德松 张扬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506-508,共3页
目的研究氧化处理对镍钛合金表面亲水性的影响。方法试验分为2组,即经体积分数30%的过氧化氢氧化处理后的镍钛合金组和未经氧化处理过的镍钛合金组,二者皆分别滴加去离子水和α-溴萘液滴,采用接触角测量仪行静态接触角测量。结果镍钛合... 目的研究氧化处理对镍钛合金表面亲水性的影响。方法试验分为2组,即经体积分数30%的过氧化氢氧化处理后的镍钛合金组和未经氧化处理过的镍钛合金组,二者皆分别滴加去离子水和α-溴萘液滴,采用接触角测量仪行静态接触角测量。结果镍钛合金经表面氧化处理后,水与其表面的接触角和界面张力变小,合金的表面张力增加,表面润湿性、表面能以及合金与水之间的界面能等物理性能均向着有利于提高材料血液相容性的方向改善。结论氧化处理能够有效地改善镍钛合金表面热力学性质,表面润湿性、表面能以及合金与血液之间的界面能等物理性能均向着有利于提高材料血液相容性能的方向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表面氧化 接触角 表面张力 界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ZrO_(2)的钛合金微弧氧化膜表面微结构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白妮 汪晓勇 +3 位作者 汪笑天 居殿春 陈天威 潘伟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75,共7页
针对钛合金硬度低和表面摩擦性能差等问题,在Na_(2)SiO_(3)-Na_(3)PO_(4)-NaAlO_(2)中添加ZrO_(2),用微弧氧化技术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高硬耐磨复合膜层。研究电压、氧化时间、ZrO_(2)添加量对膜层表面形貌和组成的影响,研究复合膜层的... 针对钛合金硬度低和表面摩擦性能差等问题,在Na_(2)SiO_(3)-Na_(3)PO_(4)-NaAlO_(2)中添加ZrO_(2),用微弧氧化技术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高硬耐磨复合膜层。研究电压、氧化时间、ZrO_(2)添加量对膜层表面形貌和组成的影响,研究复合膜层的硬度和摩擦因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ZrO_(2)颗粒主要分布于膜层表面,少许进入孔洞中。电压、氧化时间及ZrO_(2)添加量对复合膜层表面微结构有显著影响。均匀分散在膜表面的ZrO_(2)颗粒、形成的ZrTiO_(4)相及膜表面平整度的共同作用,改善钛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硬度与摩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合金 微弧氧化 氧化 硬度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Al-4V钛合金环保型阳极氧化及封闭处理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苏奥 苏运娟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4,共9页
选用Ti-6Al-4V钛合金作为基体在环保型电解液中制备阳极氧化膜,然后分别浸没在沸水、氟锆酸铵溶液、乙酸钙溶液中对阳极氧化膜进行封闭处理。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和分析未封闭及封闭处理后阳极氧化膜的微观形貌、化... 选用Ti-6Al-4V钛合金作为基体在环保型电解液中制备阳极氧化膜,然后分别浸没在沸水、氟锆酸铵溶液、乙酸钙溶液中对阳极氧化膜进行封闭处理。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和分析未封闭及封闭处理后阳极氧化膜的微观形貌、化学成分与物相结构,并配制酸性氯化钠溶液作为腐蚀介质,研究未封闭及封闭处理后阳极氧化膜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与未封闭阳极氧化膜相比,在沸水、氟锆酸铵溶液、乙酸钙溶液中封闭处理后阳极氧化膜中微孔数量减少,化学成分发生变化,耐腐蚀性能进一步提高,但封闭处理未影响阳极氧化膜的物相结构。在乙酸钙溶液中封闭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合二氧化钛、氢氧化钛、氢氧化钙和钛酸钙等多种产物,达到协同封闭效果,赋予封闭处理后阳极氧化膜良好的表面致密性,其耐腐蚀性能好于在沸水、氟锆酸铵溶液中封闭处理后阳极氧化膜,对钛合金的防护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合金 环保型阳极氧化 封闭处理 酸铵溶液 乙酸钙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梯度多孔钛合金支架表面纳米结构化改性
15
作者 王浩 海几哲 +1 位作者 单春龙 刘飞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7-121,共5页
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具有梯度结构的微米级多孔钛合金支架,解决了不同患者对骨缺损修复支架的个性化需求。然而,由于钛合金本身的生物惰性,多孔钛合金支架植入人体后骨整合能力较差。为提高支架的生物活性,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对多孔支架... 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具有梯度结构的微米级多孔钛合金支架,解决了不同患者对骨缺损修复支架的个性化需求。然而,由于钛合金本身的生物惰性,多孔钛合金支架植入人体后骨整合能力较差。为提高支架的生物活性,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对多孔支架表面进行纳米结构化改性。本文探究了氧化电压、氧化时间和电解液对梯度多孔钛合金表面制备TNTs(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两次阳极氧化的方法,电解液为0.3wt%氟化铵+2vol%去离子水+1.5mol/L乳酸的乙二醇溶液,氧化电压为100 V,氧化时间为1 h时,可在支架表面制备出形貌高度有序的TNTs涂层。对氧化处理后的多孔钛合金支架进行500℃退火处理,表面TNTs涂层的晶型结构由无定型结构转变为更有利于蛋白吸附和细胞增殖的锐钛矿和金红石的混合晶型结构。通过电化学腐蚀试验发现经过阳极氧化处理的多孔钛合金支架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多孔合金 阳极氧化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激光表面织构改善钛锆合金乏油润滑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7
16
作者 牛一旭 逄显娟 +2 位作者 赵若凡 上官宝 张永振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14,M0002,共8页
为提高钛合金表面摩擦磨损性能,在其表面加工了面密度分别为5%、10%、15%和20%的凹坑织构,并在不同载荷和滑动速度条件下进行乏油润滑摩擦磨损试验。计算分析了材料表面的摩擦因数和平均磨损率,并利用三维形貌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样... 为提高钛合金表面摩擦磨损性能,在其表面加工了面密度分别为5%、10%、15%和20%的凹坑织构,并在不同载荷和滑动速度条件下进行乏油润滑摩擦磨损试验。计算分析了材料表面的摩擦因数和平均磨损率,并利用三维形貌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样表面的磨痕形貌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载荷对钛合金表面摩擦学性能影响较大,载荷较低时,面密度为20%的凹坑织构可以降低平均摩擦因数约20%~23%,但会加剧材料表面的磨损。载荷为12 N、滑动速度为4 mm/s时,面密度为10%的凹坑织构可以降低平均摩擦因数约11%,减小平均磨损率约49%,提高了钛合金表面的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表面织构 合金 乏油润滑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表面锆钛硅烷复合膜层的制备及耐蚀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洁 曹献龙 +5 位作者 戴崧乾 陈琪斌 马鹏飞 邓洪达 余大亮 兰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6-223,共8页
目的在镁合金表面制备耐蚀环保锆钛硅烷复合膜层,并研究其腐蚀性能。方法将锆盐、钛盐转化技术与绿色有机硅烷技术进行复合联用,通过先浸入含有锆盐、钛盐、单宁酸的无机溶液,再浸入5%(体积分数)的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有... 目的在镁合金表面制备耐蚀环保锆钛硅烷复合膜层,并研究其腐蚀性能。方法将锆盐、钛盐转化技术与绿色有机硅烷技术进行复合联用,通过先浸入含有锆盐、钛盐、单宁酸的无机溶液,再浸入5%(体积分数)的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有机硅烷溶液,在镁合金AZ31表面制备出了耐蚀环保锆钛硅烷复合膜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观察分析了复合膜层的微观形貌以及元素组成,利用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电化学测试手段评价了膜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经过不同锆钛硅烷复合处理后,镁合金表面形成一层均匀、平整且有干枯河床状纳米尺度微裂纹的锆钛硅烷复合膜,膜层普遍表现出良好的耐蚀性能。与空白镁合金试样相比,复合膜层试样出现最小腐蚀电流密度,为1.51μA/cm2,腐蚀速度约为空白样的1/50,交流阻抗值最大提高约20倍,腐蚀电位出现的最大正移接近100 mV。结论锆钛硅烷复合膜层对腐蚀性介质有显著的物理阻隔作用,显著抑制了镁溶解,阻滞了镁合金表面的电化学反应过程,降低了镁合金的腐蚀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复合膜层 合金 耐蚀性 交流阻抗谱 极化曲线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表面阳极氧化着色及摩擦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徐照英 张腾飞 +2 位作者 苏永要 王锦标 伍太兵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34-740,共7页
为了改善钛合金(TC4)的表面处理工艺,在钛合金表面获得均匀、绚丽的色光效果,提高钛合金的耐磨性,增进钛合金的功能性和色彩美。利用直流脉冲稳压电源对钛合金在0.15 mol/LH3PO4+0.1 mol/LH2O2混合溶液中进行阳极氧化着色处理,分析了电... 为了改善钛合金(TC4)的表面处理工艺,在钛合金表面获得均匀、绚丽的色光效果,提高钛合金的耐磨性,增进钛合金的功能性和色彩美。利用直流脉冲稳压电源对钛合金在0.15 mol/LH3PO4+0.1 mol/LH2O2混合溶液中进行阳极氧化着色处理,分析了电解电压及前后处理对着色氧钛薄膜颜色和性能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维氏显微硬度计和球盘摩擦磨损试验机等分析了氧化膜的颜色、表面形貌、氧化膜的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表面预处理影响钛合金阳极氧化着色效果;封孔后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氧化膜的抗污染能力。电压是决定氧化膜颜色最主要的因素,氧化膜颜色随电解电压呈规律性的变化;在电压为50 V时,钛合金阳极氧化膜具有最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摩擦磨损性能。在钛合金表面通过阳极氧化制备一层光滑且致密的氧化钛膜,可显著提高钛合金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损性能,同时使之具有不同的颜色增加其装饰效果和艺术价值,不但节约着色成本,还可以扩大其应用范围,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阳极氧化 表面着色 硬度 耐磨性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表面氧化铝涂层组合式可调节下肢内假体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19
作者 孙元 苏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97-98,共2页
关键词 下肢假体 合金 表面氧化涂层 可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水中新锆合金表面氧化膜的原位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汪峰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69-473,506,共6页
利用已建立的高温高压循环水腐蚀试验系统、原位观察高压釜以及拉曼光谱表征系统,针对SZA-4、SZA-6、ZIRLO等合金开展了腐蚀试验以及原位拉曼光谱测量,腐蚀试验溶液为含1 200mg/L H3BO3+2mg/L LiOH的水溶液。结果表明:三种合金的拉曼光... 利用已建立的高温高压循环水腐蚀试验系统、原位观察高压釜以及拉曼光谱表征系统,针对SZA-4、SZA-6、ZIRLO等合金开展了腐蚀试验以及原位拉曼光谱测量,腐蚀试验溶液为含1 200mg/L H3BO3+2mg/L LiOH的水溶液。结果表明:三种合金的拉曼光谱峰分别位于350,390,486,644,700,750,770cm-1附近,且分别来自于锆合金表面生成的氧化物立方相二氧化锆(c-ZrO2)、四方相二氧化锆(t-ZrO2)、单斜相二氧化锆(m-ZrO2)以及非晶氧化物。三种合金表面氧化膜中出现m-ZrO2的时间有所不同,ZIRLO合金的最早,SZA-6合金的次之,SZA-4合金表面氧化膜中最晚出现m-Zr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原位拉曼光谱 高温高压水 表面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