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钙离子非依赖电压依赖分泌模型(CiVDS)的分子机制
1
作者 Chai 陈晓曦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37-737,共1页
经典的囊泡分泌模型是由动作电位激活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介导钙离子内流从而引发钙离子依赖的分泌(CDS)。在大鼠初级感觉神经元(DRG),研究者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囊泡分泌模型—钙离子非依赖电压依赖分泌模型(CiVDS),其分子机制... 经典的囊泡分泌模型是由动作电位激活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介导钙离子内流从而引发钙离子依赖的分泌(CDS)。在大鼠初级感觉神经元(DRG),研究者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囊泡分泌模型—钙离子非依赖电压依赖分泌模型(CiVDS),其分子机制为:电压门控N型钙离子通道(Cav2.2)与囊泡分泌所必须的SNARE蛋白偶联在一起,当发生动作电位时Cav2.2发生构象变化通过SNARE蛋白介导囊泡与质膜融合,从而释放ATP。实验结果(一):CiVDS的分子结构单元包含3个组成部分:电压感受器(Cav2.2),囊泡融合必需的SNARE蛋白复合体,以及前两者之间的连接器(synprint区域,位于Cav2.2第二个domain和第三个domain之间的胞内连接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通道 电压依赖 分子机制 分泌 模型 初级感觉神经元 电压门控 动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PS在钙离子触发的囊泡释放中的作用
2
作者 虞志华 黄立东 陆佩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5-67,共3页
钙离子依赖的分泌激活蛋白(Ca^(2+)-dependent activator protein for secretion,CAPS)是一类在进化中高度保守的促分泌蛋白,它存在两种异构体CAPS1和CAPS2,两者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水平及组织中的分布上均有所差异。以往的研究认为CA... 钙离子依赖的分泌激活蛋白(Ca^(2+)-dependent activator protein for secretion,CAPS)是一类在进化中高度保守的促分泌蛋白,它存在两种异构体CAPS1和CAPS2,两者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水平及组织中的分布上均有所差异。以往的研究认为CAPS1作为磷脂酰肌醇二磷酸(phosphati-dylinositol diphosphate,PIP2)连接蛋白参与钙离子调节的大的致密核心囊泡(largedense-corevesci-cle,LDCV)与膜融合过程。最近的研究表明,CAPS1还作用于LDCV与膜融合的上游阶段,在分泌性囊泡的形成以及维持其稳定性方面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离子依赖的分泌激活蛋白 大的致密核心囊泡 胞吐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3激酶不直接调控PC12细胞的分泌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媛媛 赵平 +2 位作者 吴政星 瞿安连 徐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34-739,共6页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是磷脂酰肌醇代谢过程中一种重要的酶,通过其代谢产物参与了对多种细胞生理活动的调节,如囊泡运输、细胞骨架重组、细胞存活、吞噬作用、细胞凋亡等.为研究其对细胞分泌功能的作用,使用磷脂酰肌醇-3激酶家族的特...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是磷脂酰肌醇代谢过程中一种重要的酶,通过其代谢产物参与了对多种细胞生理活动的调节,如囊泡运输、细胞骨架重组、细胞存活、吞噬作用、细胞凋亡等.为研究其对细胞分泌功能的作用,使用磷脂酰肌醇-3激酶家族的特异性抑制剂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阻断磷脂酰肌醇-3激酶的活性,以EGFP-2xFYVE融合蛋白与磷脂酰肌醇-3-磷酸(PtdIns-3-P)的结合为指征,使用荧光显微成像技术检测渥曼青霉素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的抑制作用,采用膜片钳膜电容测量方法及光解钙离子释放技术检测渥曼青霉素对PC12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wortmannin阻断了磷脂酰肌醇-3激酶的活性,抑制了磷脂酰肌醇-3-磷酸(PtdIns-3-P)的产生,并使FYVE与PtdIns-3-P解离,但渥曼青霉素处理之前和处理30min后的PC12细胞分泌反应的幅度、动力学特性和分泌的钙依赖性均无显著差异,表明磷脂酰肌醇-3激酶对PC12细胞的分泌无显著的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酰肌醇-3激酶 渥曼青霉素 PC12细胞 分泌动力学 依赖 离子光解释放技术 EGFP-2xFYVE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通过AMPKα调控高血压肠系膜动脉平滑肌CaL通道功能 被引量:1
4
作者 单美玲 陈渝 +4 位作者 周杨 刘霜 顾博雅 李丽 石丽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99-1209,共11页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被称为细胞能量代谢调节器,其α亚基主要起催化作用,同时也是大鼠血管壁细胞的主要激酶形式。除能量代谢外,AMPKα还可参与调控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被称为细胞能量代谢调节器,其α亚基主要起催化作用,同时也是大鼠血管壁细胞的主要激酶形式。除能量代谢外,AMPKα还可参与调控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拟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肠系膜动脉为研究对象,探究AMPKα对肠系膜动脉舒张功能的影响,并阐述其作用机制。选取12周龄雄性正常血压大鼠(Wistar-Kyoto,WKY)和SHR,将其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WKY-SED,SHR-SED)和有氧运动组(WKY-EX,SHR-EX)。有氧运动组进行为期12周的中等强度跑台运动。测定各组大鼠实验前后体重、血压,随后通过微血管张力技术、膜片钳技术、Western印迹分别测定AMPKα对血管张力的影响,AMPKα与L型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voltage-dependent L-type Ca2+channel,CaL)的关系,以及p-AMPKα和AMPKα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有氧运动后,高血压大鼠体重、血压均显著降低(P<0.05);微血管张力技术测定结果表明,AMPKα特异性激动剂PT1可诱使各组血管舒张。其中,SHR-SED组舒张程度显著高于WKY-SED(P<0.05)。与SHR-SED组相比,SHR-EX组血管舒张程度显著降低(P<0.05),与WKY-SED组相比,WKY-EX组舒张程度显著增加(P<0.05)。进一步对AMPKα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究发现:PT1可抑制CaL通道电流,其中,SHR-SED组CaL通道电流降低幅度显著高于WKY-SED组(P<0.05),12周有氧运动后,SHR-EX组电流幅值降低幅度显著减小(P<0.05),WKY-SED组与WKY-EX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SHR-SED组p-AMPKα表达显著减少(P<0.05)。12周干预后,WKY-EX、SHR-EX组p-AMPKα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但各组间AMPKα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其总的结果表明,有氧运动通过激活AMPKα抑制高血压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CaL通道功能,从而改善高血压阻力动脉的舒张功能,降低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高血压 L型电压依赖离子通道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α亚基 肠系膜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