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振动对交流电压下针板电极局部放电起始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刘云鹏 陈晓曼 +2 位作者 郭佳熠 刘森 赵涛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高压电气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常伴随着持续的机械振动,为探究振动对极不均匀电场局部放电起始放电特性的影响,搭建了空气中振动条件下针板电极局部放电试验平台,采集了起始放电过程的局部放电信号,在工频电压下分别研究了电极间距、振... 高压电气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常伴随着持续的机械振动,为探究振动对极不均匀电场局部放电起始放电特性的影响,搭建了空气中振动条件下针板电极局部放电试验平台,采集了起始放电过程的局部放电信号,在工频电压下分别研究了电极间距、振幅、振动频率对局部放电起始过程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振幅增加,间隙最大电场强度增大,碰撞电离过程加剧,起始放电电压降低,负半周放电次数和放电量增加,正负半周放电相位扩大;随着电极间距增加,振动对电场不均匀程度影响减小,负半周起始放电过程受振动影响逐渐减弱;振动频率会影响起晕段内高场强区的作用时间,振动频率越高,带电粒子能够获得的最大动能越小,碰撞电离过程越微弱,放电的剧烈程度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局部放电 针板电极 交流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板电极荷电液体射流不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汪朝晖 廖振方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6-91,共6页
基于荷电液体射流的模型和广义坐标下的Lagrange方程,建立了静电场作用下无粘性液体射流的色散方程,并对该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分析了若干因素对荷电液体射流的轴对称模型和非轴对称模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大,荷电... 基于荷电液体射流的模型和广义坐标下的Lagrange方程,建立了静电场作用下无粘性液体射流的色散方程,并对该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分析了若干因素对荷电液体射流的轴对称模型和非轴对称模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大,荷电液体射流的最大扰动增长率增大。低电压时静电场对轴对称射流的不稳定性有显著作用,电压逐渐升高时非轴对称模型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最终导致液滴的破碎;随着射流半径的减小,荷电液体射流的不稳定性增加,轴对称模型下射流半径的改变对射流不稳定性的影响比非轴对称模型小;不同的液体介质对荷电液体射流不稳定性的影响在非轴对称模型下表现得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射流 不稳定性 静电场 针板电极 色散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空气混合气体在针板电极下的微间隙放电特性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党树 邓翾 +2 位作者 刘树林 仪家安 王新霞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3388-3399,共12页
研究爆炸性环境下微间隙放电过程及特性对本质安全电路的研究具有指导性意义,但目前爆炸性环境下的微间隙放电特性尚不明晰,且大多从宏观角度进行研究,缺少微观层面的理论分析,该文根据程控微间隙放电实验装置的电极结构,基于流体动力... 研究爆炸性环境下微间隙放电过程及特性对本质安全电路的研究具有指导性意义,但目前爆炸性环境下的微间隙放电特性尚不明晰,且大多从宏观角度进行研究,缺少微观层面的理论分析,该文根据程控微间隙放电实验装置的电极结构,基于流体动力学理论模拟研究了甲烷/空气混合气体在低电压微间隙放电动态过程。通过改变极距、甲烷/空气混合气体体积分数的变化来分析对电子密度、各种正离子数密度、电场强度和平均电子能量的影响,从微观层面分析了微间隙放电机理,并通过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经研究发现:阴极板附近的正离子鞘层区使得阴极板场强发射发生畸变,畸变为原来的3~5倍,电场强度大于场致发射所需临界电场强度,放电过程中存在场致发射;甲烷体积分数在3.5%~13.5%范围变化时,体积分数每增加5%,CH_(4)^(+)数密度约增加2×10^(15)m^(-3);当针板距离小于10μm时,电场畸变较大,满足场致发射条件,汤森放电和场致发射共同存在,平均电子能量上升两次;大于或等于10μm时,电场强度畸变程度变弱,低于场致发射电场强度临界值,放电机制为汤森放电,平均电子能量只上升一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性环境 针板电极 流体动力学理论 微间隙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板电极交直流复合电场中局部放电的发展过程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琼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59,共5页
换流变压器阀侧绕组工作电压环境复杂、故障率高,所以绝缘问题突出。本文在恒压条件下,利用常规脉冲电流法实时记录交直流电压共同作用下针板模型油纸复合绝缘系统中局部放电发展的过程。从发展过程中各统计时间段放电次数相位柱状谱图... 换流变压器阀侧绕组工作电压环境复杂、故障率高,所以绝缘问题突出。本文在恒压条件下,利用常规脉冲电流法实时记录交直流电压共同作用下针板模型油纸复合绝缘系统中局部放电发展的过程。从发展过程中各统计时间段放电次数相位柱状谱图特点、放电次数和放电量及油中气相色谱变化趋势所表现出的现象中,提取能够有效表征交直流复合场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量,用以初步判断绝缘介质劣化的严重程度。实验结论:伴随放电严重程度的增加,放电次数相位柱状谱图中的放电相位带拓宽;结合发展过程中放电次数、放电量演化的增减趋势特点,初步提出放电发展过程中放电阶段的划分依据;油中分解气体含量的变化"平稳激增"的特点可作为绝缘介质绝缘强度劣化的外在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复合电场 针板电极 油纸绝缘 局部放电 绝缘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针板电极放电特性的研究
5
作者 刘东华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4-79,共6页
研制成功一种二千瓦横流电激励连续CO_2激光器,采用了新型针板式电极结构,其阳极为平面形铜板电极,阴极为三排针形钨杆电极,每排100支均匀分布,电极之间的距离为35mm,本文论述这种新型针板式电极的放电特性。
关键词 大功率 二氧化碳激光器 针板电极 放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直流电压下油纸绝缘针板电极局放流注仿真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姚竣严 李斯盟 +2 位作者 李清泉 张永武 王涛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4-199,共6页
为了更好地研究直流电压下油纸绝缘系统针板电极局部放电的电荷分布特性,文中基于流体动力学扩散—漂移方程和双极电荷传输方程搭建仿真模型用以模拟空间电荷的分布,研究了电荷产生的和流注发展的过程与放电特性,得到了局部放电过程中电... 为了更好地研究直流电压下油纸绝缘系统针板电极局部放电的电荷分布特性,文中基于流体动力学扩散—漂移方程和双极电荷传输方程搭建仿真模型用以模拟空间电荷的分布,研究了电荷产生的和流注发展的过程与放电特性,得到了局部放电过程中电荷,电场和电势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油纸绝缘针板电极的局放过程分为流注击穿油隙与电荷在纸板上积累两个阶段,油隙的击穿过程中,流注头部的电场强度与净电荷密度会不断增加,形成自持放电;当流注到达绝缘纸板表面并在纸面积累电荷,将形成屏蔽层,导致流注的电场分布与电荷分布减弱,逐渐形成零电场区域,使流注中断,电荷发生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板电极 局部放电 正直流电压 流注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手段测量下的油纸绝缘针板电极局部放电的演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范文杰 张志斌 +3 位作者 夏昌杰 董明 高旭泽 汪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14-927,共14页
为明确变压器内部针板电极局部放电发展过程中相关物理参量的变化规律,建立其与故障发展的映射关系,提升变压器运维水平,建立了油纸绝缘中针板电极放电发展研究平台,利用高频电流线圈、Si PM、超声传感器和超高频传感器同步测量局部放... 为明确变压器内部针板电极局部放电发展过程中相关物理参量的变化规律,建立其与故障发展的映射关系,提升变压器运维水平,建立了油纸绝缘中针板电极放电发展研究平台,利用高频电流线圈、Si PM、超声传感器和超高频传感器同步测量局部放电发展各个阶段下局部放电产生的物理参量。研究结果表明:针板电极的局部放电阶段可以划分为发展阶段、停滞阶段和预击穿阶段,发展阶段内脉冲电流信号放电量、超高频信号脉冲重复频率等统计参量有明显增加,进入停滞阶段时除脉冲电流信号幅值外,其他表征参数均有明显减小,直到进入预击穿阶段又再次增加。相关结论为建立变压器“主动式”的前置保护防线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 针板电极 多手段测量 发展规律 阶段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板电极电晕放电辐射电磁波的等效模型 被引量:15
8
作者 陈仕修 沈远茂 +1 位作者 吴远利 蔡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12期9-11,共3页
报告了环形回路中针—板电极电晕放电辐射电磁波的极化方式、方向图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 ,根据环形回路长度对应的频率 ,在较低的频率范围内 ,其辐射可用一个短振子和一个小环的组合来等效 ,而在较高的频率范围内 。
关键词 辐射 电磁波 环形回路 电晕 电磁干扰 等效模型 针板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复合电压下油纸绝缘针板缺陷局部放电发展过程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祝令瑜 崔彦捷 +3 位作者 李斯盟 熊庆 薛鑫 李金忠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5-60,共6页
通过搭建一套交直流复合电压油纸绝缘针板缺陷局部放电试验平台,对交直流复合电压下油纸绝缘针板缺陷局部放电发展过程中的局部放电参数及谱图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局放特征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局放发展过程可分为起始阶... 通过搭建一套交直流复合电压油纸绝缘针板缺陷局部放电试验平台,对交直流复合电压下油纸绝缘针板缺陷局部放电发展过程中的局部放电参数及谱图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局放特征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局放发展过程可分为起始阶段、发展阶段、严重阶段及预击穿阶段。平均周期放电次数在发展阶段与严重阶段增加,在预击穿阶段减少;平均放电幅值在发展阶段增加,在严重阶段与预击穿阶段下降,脉冲平均等效时间与频率在严重阶段与预击穿阶段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局放特征谱图的形状变化规律可成为识别局放发展阶段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复合电压 油纸绝缘 等效时频特性 局部放电 针板电极 阶段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复合电压下油纸绝缘针板缺陷的预击穿阶段局部放电特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祝令瑜 崔彦捷 +3 位作者 李斯盟 熊庆 薛鑫 高飞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6-183,共8页
交直流复合电压下油纸绝缘针板缺陷局部放电分散性大、随机性强,绝缘预击穿阶段产生的大量气泡进一步增加了局部放电特性的复杂性。因此,文中利用脉冲电流法对交直流复合电压下油纸绝缘针板缺陷预击穿过程中局部放电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 交直流复合电压下油纸绝缘针板缺陷局部放电分散性大、随机性强,绝缘预击穿阶段产生的大量气泡进一步增加了局部放电特性的复杂性。因此,文中利用脉冲电流法对交直流复合电压下油纸绝缘针板缺陷预击穿过程中局部放电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和放电随机性的具体表现进行了实验研究。平均放电幅值和平均周期放电次数总体上随加压时间的增加而减小。但各组试验的变化规律并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波动型变化和单调型变化两类。两类预击穿特性的不同主要与放电过程中气泡在纸板表面的聚集有关。从等效时频谱图看,大部分放电随着预击穿的发展向拱顶区域集中。拱顶对应的等效时间为1 300~1 600 ns,等效频率为7.5~10 MHz。等效时频谱图在预击穿末期可能呈现半拱形或全拱形两种不同的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复合电压 油纸绝缘 放电特性 局部放电 针板电极 预击穿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气流对针板沿面直流放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血琴 唐昕宇 +4 位作者 郭裕钧 刘凯 康永强 李宇 吴广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7074-7082,共9页
暴露在大气环境中的绝缘设备受到运行状态或者大气运动的影响,其绝缘介质表面往往处于气流环境中,其放电特性与静态气体相比有较大差异。以硅橡胶绝缘片为研究对象,通过风洞系统开展气流环境下绝缘介质表面闪络特性试验,发现气流方向垂... 暴露在大气环境中的绝缘设备受到运行状态或者大气运动的影响,其绝缘介质表面往往处于气流环境中,其放电特性与静态气体相比有较大差异。以硅橡胶绝缘片为研究对象,通过风洞系统开展气流环境下绝缘介质表面闪络特性试验,发现气流方向垂直于电场方向时,电晕放电光区与放电路径沿着气流方向发生了偏移。分析气流环境下绝缘介质表面、气体薄层和气体中离子的运动轨迹变化,认为气流导致离子的运动轨迹发生偏转,并使得大量电子和离子被吹离绝缘介质表面,绝缘介质表面电子和离子浓度下降,这就削弱了流注头部的电场,使流注的发展变得困难。同时,气流环境导致绝缘介质表面电荷积聚途径与来源发生变化,随着气流速度的增加,绝缘介质表面电荷消散速率增快,绝缘介质表面法向电子通量与切向电子通量都减小,导致表面电荷累积量减少,进而削弱了绝缘介质的表面电场。电子的偏转和吹离效应以及表面电荷积聚量减少是导致高速气流环境下针板电极间沿面闪络电压上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环境 沿面闪络特性 针板电极 表面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复合电压下变压器油中电弧放电及产气特性 被引量:25
12
作者 周远翔 姜鑫鑫 +3 位作者 陈维江 沙彦超 孙清华 张海燕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84-1589,共6页
换流变压器是直流输电工程重要设备之一,其阀侧绕组承受的电压较为复杂,包括直流、交流、交直流叠加以及极性反转等多种电压形式。因此在构建交直流复合电压系统的基础上,采用典型针板电极模型,对变压器油在交流、直流和交直流复合电压... 换流变压器是直流输电工程重要设备之一,其阀侧绕组承受的电压较为复杂,包括直流、交流、交直流叠加以及极性反转等多种电压形式。因此在构建交直流复合电压系统的基础上,采用典型针板电极模型,对变压器油在交流、直流和交直流复合电压条件下的电弧放电和产气特性进行研究。试验表明变压器油在交直流复合电场和直流电场下的绝缘性能较交流电压下差。交直流复合电压下油隙的击穿电压与其纹波因数有关,纹波因数越小击穿电压越低。引入小桥理论的极化过程很好地解释了这一物理现象。同时,不同类型的电压作用下放电产生的油中溶解气体体积分数(每种气体与总气体的体积比)一致,说明判断交流变压器的改良三比值法故障类型判断方法对交直流叠加电压和直流电压下的电弧放电故障仍然适用。但是由于直流和含有直流分量的电压更容易产生油中放电,换流变压器的油中溶解气体体积分数(换算后每升油中所溶解气体的体积)的注意值和气体增长率注意值应有别于传统交流变压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流变压器 交直流复合电压 变压器油 针板电极 电弧放电 产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板局部放电VHF信号与放电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被引量:14
13
作者 唐炬 吴建蓉 +1 位作者 卓然 谢颜斌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83-1089,共7页
为研究局部放电高频信号与视在放电量之间的关系,系统推导了针板空气间隙局部放电甚高频(VHF)信号的峰峰电压、累积能量与视在放电量分别存在的线性函数和二次函数关系,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从理论和实验上证明了用标定的方法... 为研究局部放电高频信号与视在放电量之间的关系,系统推导了针板空气间隙局部放电甚高频(VHF)信号的峰峰电压、累积能量与视在放电量分别存在的线性函数和二次函数关系,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从理论和实验上证明了用标定的方法可解决高频法测量局部放电的定量问题。比对研究表明,在极不均匀电场的情况下,由于存在的空间电荷对放电的发展有阻碍,使得空气间隙距离越大其临近间隙击穿电压时的局部放电量越小。该研究结果对用高频法定量检测电力设备局部放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板电极 甚高频(VHF) 脉冲电流法 视在放电量 峰峰电压 累积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针-板脉冲放电处理染料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董冰岩 柯伟 +1 位作者 张大超 王晖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2-65,共4页
采用单针-板脉冲放电反应器进行了罗丹明B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考察了脉冲电压、脉冲频率、针板间距和鼓气量等对罗丹明B脱色效率的影响,并对脱色过程中溶液TOC的变化进行了测试,得出当脉冲电压为32.5 kV、脉冲频率为60 Hz、针板间距为1... 采用单针-板脉冲放电反应器进行了罗丹明B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考察了脉冲电压、脉冲频率、针板间距和鼓气量等对罗丹明B脱色效率的影响,并对脱色过程中溶液TOC的变化进行了测试,得出当脉冲电压为32.5 kV、脉冲频率为60 Hz、针板间距为15 mm、曝气量为12 L/h时,处理50 min后,罗丹明B脱色效率达99.68%,溶液中TOC由70 mg/L降到19.2 mg/L。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用该反应器进行罗丹明B、亚甲基蓝和甲基橙3种染料混合溶液脱色,脱色效率分别是99.75%,98.64%和97%,表明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可无选择的对各种染料废水进行脱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放电 针板电极 反应器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油中电晕放电特性及产气规律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新岗 赵阳阳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2年第1期80-84,96,共6页
基于油中电晕放电模型进行大量实验,研究了油中电晕放电的相位谱图及统计特征参量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放电发展过程中油中溶解气体的产生和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油中电晕放电在负半周首先出现,随着加压时间的增加,正半周会出现少量放... 基于油中电晕放电模型进行大量实验,研究了油中电晕放电的相位谱图及统计特征参量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放电发展过程中油中溶解气体的产生和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油中电晕放电在负半周首先出现,随着加压时间的增加,正半周会出现少量放电脉冲,放电相位主要集中在270°左右。放电产生的气体以H2、CO和C2H2为主,随着外加电压的升高,气体含量变化呈先增加到一个固定值然后保持稳定、临近击穿时急剧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油中电晕放电 针板电极系统 溶解气体分析 统计特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正极性电晕放电微观仿真及模型系数对脉冲电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艾嘉伟 徐乐平 +2 位作者 牛海清 庄小亮 罗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377-4387,共11页
为了研究空气电晕放电的发展过程和微观机理,建立了二维轴对称针-板放电微观仿真的流体动力学模型,研究了空气正极性电晕放电的微观过程、间隙电场和微观粒子的时空分布,以及放电脉冲的波形特性。研究表明:空气正极性电晕放电的脉冲电... 为了研究空气电晕放电的发展过程和微观机理,建立了二维轴对称针-板放电微观仿真的流体动力学模型,研究了空气正极性电晕放电的微观过程、间隙电场和微观粒子的时空分布,以及放电脉冲的波形特性。研究表明:空气正极性电晕放电的脉冲电流主要分为电流急速上升、电流急速下降以及放电休克3个阶段;脉冲电流的上升时间、相邻脉冲的时间间隔,以及脉冲电流的平均峰值及峰值变化趋势可以作为放电电流的特性参数。进一步研究表明,脉冲电流的平均峰值大小与仿真模型中的电离系数、二次电子发射系数、正离子迁移率正相关,与附着系数负相关;脉冲电流的上升时间和相邻脉冲的时间间隔随正离子迁移率增大而减小,但基本不受其他3个放电系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晕 针板电极 流体动力学模型 模型系数 电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频电压下聚乙烯表面动态电荷分布的研究
17
作者 郭旺 张波 +3 位作者 韩文虎 孙宇豪 穆海宝 张冠军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6-83,共8页
聚合物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气设备的电气隔离和机械支撑中,在高压电场作用下,大量积聚在聚合物表面的电荷会引发局部电场畸变和沿面闪络,威胁设备安全。文中搭建了具有反射式拓扑结构的Pockels效应表面电荷动态测量平台,原位观测了单极... 聚合物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气设备的电气隔离和机械支撑中,在高压电场作用下,大量积聚在聚合物表面的电荷会引发局部电场畸变和沿面闪络,威胁设备安全。文中搭建了具有反射式拓扑结构的Pockels效应表面电荷动态测量平台,原位观测了单极性电压、单周期工频电压和多周期工频交流电压作用下聚乙烯薄膜表面电荷二维分布的动态演变。结果表明,基于Pockels效应的测量方法可以观测到0.5 s内的电荷积聚、扩散和消散过程,这是机械扫描式的静电探头法无法获得的;在正极性和负极性电压作用下,聚乙烯表面只沉积对应极性的电荷,其积聚、扩散和消散过程的持续时间大约为0.5 s,70%~85%积聚电荷量会在0.4 s内消散。对比施加不同极性起始的正弦交流电压情况下聚乙烯表面电荷演变,发现仅正极性起始的工况下会出现正负电荷共存的分布样貌。通过观测连续10个工频周期下聚乙烯表面电荷的行为,发现聚合物表面电荷积聚至少需要经历3~4个工频周期才能稳定,在此过程中表面电荷分布区域逐渐收缩。该研究结果对于直观理解交流电压作用下聚合物电荷积聚的演变过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面耐电 表面动态电荷 泡克尔斯效应 针板电极 工频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DC Partial Discharge Test System 被引量:2
18
作者 NIE Dexin SHA Yanchao +2 位作者 ZHOU Yuanxiang WU Zhirong DENG Jiangang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81-1987,共7页
Direct current (DC) partial discharge (PD) test has drawn extensive attention from world-wide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s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presently, no DC PD detection device on the market has the sta... Direct current (DC) partial discharge (PD) test has drawn extensive attention from world-wide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s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presently, no DC PD detection device on the market has the statistical function. Thus, we developed a test system for PD detection under DC voltag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strong anti-jamming capability, continuous high-speed real-time data acquisi- tion and effective, complete detection of DC PD signals. The DC PD mechanism, as well as the measuring principles, software system, and hardware design of the test equipment were introduced. Adopting typical electrode pairs, we tested the statistical spectrum of PD under DC voltage. The main difference in statistical spectrums between parallel plate electrodes and needle-plate electrodes was that the time interval between two consecutive discharges for needle-plate electrodes has obviously larger variation range than that for parallel plate electrodes, which could be the convincing proof for distinguishing the type of electrodes under DC PD. Pract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sys- tem can measure time domain signals of DC PD of oil-paper insulation effectively and promptly, and it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and detect defects in DC power transmission equi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信号 直流电压 测试系统 开发 针板电极 应用 检测装置 实时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弦方波电压频率对电缆典型绝缘缺陷击穿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振 魏力强 +4 位作者 张鹏 苏金刚 伊晓宇 张姿姿 郭小凡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3-88,共6页
为研究余弦方波电压频率对电缆典型绝缘缺陷击穿时间的影响,本研究制作了针板电极缺陷和水树缺陷模型,分别利用0.1、0.5、1.0 Hz的余弦方波电压进行击穿试验,统计了击穿时间的分布和击穿点的时刻,观测了击穿通道的微观形貌,并讨论余弦... 为研究余弦方波电压频率对电缆典型绝缘缺陷击穿时间的影响,本研究制作了针板电极缺陷和水树缺陷模型,分别利用0.1、0.5、1.0 Hz的余弦方波电压进行击穿试验,统计了击穿时间的分布和击穿点的时刻,观测了击穿通道的微观形貌,并讨论余弦方波电压频率对电缆典型绝缘缺陷击穿时间影响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随着余弦方波电压频率的增大,电缆典型绝缘缺陷的击穿时间显著缩短,分散性下降。绝大多数击穿发生在电压的极性变换阶段也就是余弦方波的上升沿或下降沿位置。空间电荷注入导致的极性转换过程中合成场强增大和单位时间内极性转换次数的增加可能是引起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 水树 余弦方波 击穿 针板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文摘与专利
20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7-80,共4页
针板电极下局部放电对油浸绝缘纸板表面的影响研究/崔彦捷,彭平,曹沛,等/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7(4) 针对油浸绝缘纸板在长期局放应力作用下的劣化问题,在针板电极下对油浸绝缘纸板进行了长期局部放电试验,对绝缘纸板的局部... 针板电极下局部放电对油浸绝缘纸板表面的影响研究/崔彦捷,彭平,曹沛,等/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7(4) 针对油浸绝缘纸板在长期局放应力作用下的劣化问题,在针板电极下对油浸绝缘纸板进行了长期局部放电试验,对绝缘纸板的局部放电特性及表面形态的理化特性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其中,记录了长期局部放电发展过程中的PRPD图谱,对处于不同放电阶段的纸板进行了表面形貌、化学基团的观测,研究并给出了放电对纸板表面理化特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油浸绝缘纸板的长期局部放电发展经历4个阶段,不同阶段放电由表面向内部发展,对纸板的损伤程度不同;局部放电会造成纸板中纤维的烧蚀及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试验 绝缘纸板 表面形态 专利 文摘 国内 针板电极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