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诠释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机制的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仲思潼 曹馨元 +2 位作者 梁吉 孙忠人 尹洪娜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4-179,共6页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以及预防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IS),并得到医者及患者的广泛认可,但其中枢效应机制仍未明确。近几年,在多学科交叉的背景下,如何判定针刺治疗IS疗效、证实其作用机制、如何客...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以及预防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IS),并得到医者及患者的广泛认可,但其中枢效应机制仍未明确。近几年,在多学科交叉的背景下,如何判定针刺治疗IS疗效、证实其作用机制、如何客观量化与标准化其治疗过程是目前此治疗领域研究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是一种能客观显示脑部微观形态结构以及其功能变化,并能反映针刺治疗IS与中枢系统之间联系作用的现代影像技术,其为推动针刺治疗IS现代化提供客观详实的依据,为探索针刺治疗IS及其后遗症方法的研究进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通过总结fMRI用于研究针刺治疗IS中枢机制的技术原理、反映针刺治疗IS以及IS后遗症的中枢机制3个方面,介绍近年fMRI技术诠释针刺治疗IS的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探索出基于fMRI技术以提高针刺治疗IS疗效的新方法及新方向,便于为临床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望进一步减轻IS患者及家庭的心理及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 针刺治疗机制 缺血性中风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