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32篇文章
< 1 2 1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PCR检测的乳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DNA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洋 张伟 +4 位作者 袁耀武 何俊萍 马晓燕 丁鑫 王呸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1-95,共5页
比较了乳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DNA的6种提取方法的效果,确定了一种可有效从乳品中提取金黄色葡萄球菌DNA的方法。该方法无需对样品进行增菌,可直接从乳品中提取金黄色葡萄球菌DNA,作为模板进行PCR检测,检测效果良好,对UHT全脂乳、脱脂乳... 比较了乳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DNA的6种提取方法的效果,确定了一种可有效从乳品中提取金黄色葡萄球菌DNA的方法。该方法无需对样品进行增菌,可直接从乳品中提取金黄色葡萄球菌DNA,作为模板进行PCR检测,检测效果良好,对UHT全脂乳、脱脂乳和奶酪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0、10CFU/mL和55CF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品 黄色葡萄球菌 dna提取 PCR dna提取方法 PCR检测 比较研究 最低检出限 检测效果 UH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肽BuforinⅡ衍生物特异性结合金黄色葡萄球菌DNA抑菌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郝刚 乐国伟 施用晖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54-1161,共8页
旨在研究抗菌肽BuforinⅡ的衍生物BF2-A/B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的抑菌机制。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BF2-A/B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的结合作用,用凝胶阻滞试验分析了BF2-A/B结合DNA的能力,DNaseⅠ足迹试验研究衍生肽与基因组DN... 旨在研究抗菌肽BuforinⅡ的衍生物BF2-A/B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的抑菌机制。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BF2-A/B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的结合作用,用凝胶阻滞试验分析了BF2-A/B结合DNA的能力,DNaseⅠ足迹试验研究衍生肽与基因组DNA结合的特异性,并考察了对细胞呼吸作用和ATP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BF2-A/B都能结合基因组DNA,BF2-B的结合能力比BF2-A强,并且都趋向特异性结合基因组DNA上的2个区段,其中1个是23SrRNA基因上的1段保守序列,衍生肽还影响细胞的氧化磷酸化过程,显著抑制细胞呼吸作用和ATP合成,BF2-B的抑制比BF2-A更强烈。研究结果说明BF2-A/B是通过渗透细胞膜进入细胞质,特异性结合基因组DNA上的2个区段,并抑制细胞呼吸作用和ATP合成而杀菌。BF2-B结合DNA的能力更强,抑制细胞呼吸作用和ATP合成的能力更强,因此具有更强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BuforinⅡ 黄色葡萄球菌 dna作用 抑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B法在金黄色葡萄球菌DNA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郭新梅 康冀川 张杰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5年第6期558-560,共3页
关键词 黄色葡萄球菌 dna提取 PCR CTAB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金黄色葡萄球菌DNA杂交分子信标激发荧光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乐 聂静苑 +2 位作者 彭新凯 李林 何剪太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73,共5页
验证不同浓度黄色葡萄球菌DNA与特殊设计的分子信标探针杂交,观察荧光强度的变化,并验证该探针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DNA的特异性。利用特殊ATMND染料特异性嵌入缺失DNA位点的独特分子信标设计,并巧妙利用了能与DNA茎环结构杂交互补金黄色... 验证不同浓度黄色葡萄球菌DNA与特殊设计的分子信标探针杂交,观察荧光强度的变化,并验证该探针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DNA的特异性。利用特殊ATMND染料特异性嵌入缺失DNA位点的独特分子信标设计,并巧妙利用了能与DNA茎环结构杂交互补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DNA序列,导致茎环结构构相改变,而使ATMND染料离开缺失位点被重新激发荧光。将不同浓度黄色葡萄球菌DNA与分子信标探针杂交,观察荧光强度的变化,并选择标准菌株DNA对该探针进行特异性验证。证实了这种探针能够特异性的选择杂交金黄色葡萄球菌目标序列,随着金黄色葡萄球菌DNA浓度的增强,荧光信号也随之增强,与其它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阪崎肠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铜绿假单胞菌DNA相比,具有更为明显的荧光恢复功能。荧光信号随着金黄色葡萄球菌DNA浓度的增高而增强,该探针在金黄色葡萄球菌DNA的识别上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信标 梯度dna 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肖茜文 王艳蕊 +4 位作者 刘桐 刘爽 何苗 任大勇 陈萍 《农产品加工》 2017年第2期48-50,55,共4页
采用水煮法、试剂盒法、改良CTAB法、DNA提取液法及TEX裂解液法提取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比较5种方法提取的DNA品质,选取适用于农产品中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PCR检测的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TEX裂解液法提取的DN... 采用水煮法、试剂盒法、改良CTAB法、DNA提取液法及TEX裂解液法提取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比较5种方法提取的DNA品质,选取适用于农产品中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PCR检测的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TEX裂解液法提取的DNA纯度高、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成本低,提取的沙门氏菌基因组DNA纯度为1.88,质量浓度为412.6 ng/μL;金黄色葡萄球菌DNA纯度为1.84,质量浓度为366.7 ng/μL。以TEX裂解液法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电泳检测扩增产物有清晰的目的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黄色葡萄球菌 基因组dna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rvicin LG6对不同溶血表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
6
作者 唐伟 翁胜男 +4 位作者 王亚武 姚杰 李昕 周强 徐元宏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探索格氏乳球菌SHAMU-LG6所分泌的细菌素(初步命名为garvicin LG6)对不同溶血表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方法收集分离自2021—2023年安徽某医院临床患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三点接种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溶血表型,并根据药敏... 目的探索格氏乳球菌SHAMU-LG6所分泌的细菌素(初步命名为garvicin LG6)对不同溶血表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方法收集分离自2021—2023年安徽某医院临床患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三点接种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溶血表型,并根据药敏检测结果将各溶血表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进一步划分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牛津杯法抑菌试验检测格氏乳球菌SHAMU-LG6对不同溶血表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拮抗活性。对格氏乳球菌SHAMU-LG6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使用antiSMASH 7.0和BAGEL4在线数据库,寻找garvicin LG6的生物合成基因簇。经过大孔树脂吸附、梯度乙醇洗脱、旋转蒸发干燥和旋干物复溶,牛津杯法抑菌试验检测garvicin LG6粗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结果格氏乳球菌SHAMU-LG6能够明显拮抗不同溶血表型的MSSA和MRSA。格氏乳球菌SHAMU-LG6的染色体基因组上存在garvicin LG6生物合成基因簇。格氏乳球菌SHAMU-LG6单个菌落或6 mL发酵液所分泌的garvicin LG6抗菌活性至少相当于30μg头孢西丁药敏纸片。结论Garvicin LG6能够高效杀伤不同溶血表型MSSA和MRSA,具有开发成新型抗菌药物的潜力,临床应用前景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氏乳球菌 细菌素 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表型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肺炎链球菌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7
作者 陈璐 尚鑫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5-510,共6页
目的 对比分析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与肺炎链球菌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2月—2023年1月住院治疗的CAP患者870例,根据致病的病原菌将患者分为MSSA致CAP组(n=... 目的 对比分析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与肺炎链球菌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2月—2023年1月住院治疗的CAP患者870例,根据致病的病原菌将患者分为MSSA致CAP组(n=51)和肺炎链球菌致CAP组(n=819),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 MSSA致CAP组患者的发热率(62.75%)低于肺炎链球菌致CAP组患者(79.49%);相较于肺炎链球菌,MSSA致CAP患者住院时间长(OR=2.016,P=0.016)、入住ICU率高(OR=3.024,P<0.001)、ICU住院时间长(OR=1.829,P=0.004)、应用机械通气率高(OR=2.243,P=0.002)、入院30 d内死亡率高(OR=2.623,P<0.001)、发病后1年死亡率高(OR=2.779,P=0.033)。结论 MSSA致CAP患者的临床症状相对轻微,但预后差于肺炎链球菌致CAP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西林敏感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链球菌 社区获得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重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快速检测鸭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
8
作者 张林吉 贾燕 +4 位作者 任春芝 昌莉丽 孙朋 张青青 任士飞 《山东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为了建立二重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检测体系快速检测鸭肉中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本研究利用沙门菌invA基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R0395基因设计引物,以建立单重LAMP体系为基础,对引物浓度进... 为了建立二重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检测体系快速检测鸭肉中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本研究利用沙门菌invA基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R0395基因设计引物,以建立单重LAMP体系为基础,对引物浓度进行优化,建立二重LAMP检测体系,测定对单一菌株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并对两种细菌扩增产物的溶解曲线和溶解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建立的单重LAMP体系分别能对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高效扩增,当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物浓度比达到2.5:1时,建立的二重LAMP检测方法扩增效率最佳,建立的单重和二重LAMP检测方法对两种细菌具有较好特异性;二重LAMP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9.1×10^(1) CFU/m L和7.8×10^(1) CFU/mL,可根据扩增产物溶解曲线和溶解峰温度的不同,实现对两菌有效鉴别。与传统方法比较,二重LAMP对鸭肉类产品检测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建立的二重LAMP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定性鉴定、检测周期短,可用于鸭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 黄色葡萄球菌 沙门氏菌 溶解曲线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三某牛场奶牛临床型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9
作者 李鹤 潘顺圆 +2 位作者 宋军 王超 韩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31-36,52,共7页
为了对患有乳房炎的病牛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分析其致病性、评估药物敏感性以及提供临床用药指导,研究从黑龙江省嫩江市九三管理局某牧场的3头乳房炎病牛的奶样中分离纯化病原菌。采用PCR法、细菌生化反应试验、细菌鉴定仪鉴定、... 为了对患有乳房炎的病牛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分析其致病性、评估药物敏感性以及提供临床用药指导,研究从黑龙江省嫩江市九三管理局某牧场的3头乳房炎病牛的奶样中分离纯化病原菌。采用PCR法、细菌生化反应试验、细菌鉴定仪鉴定、小鼠致病性试验、病理组织学鉴定及药敏试验等多种方法,对病原菌进行了菌株分离鉴定、致病性分析及药物敏感性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成功分离的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经鉴定对小鼠表现出明确致病性。此外,这些病原菌对临床常用药物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和青霉素显示出高度的敏感性。同时,苯唑西林、头孢西丁和利福平等药物也能够有效地抑制这些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将药敏实验的结果反馈给相关牛场后,采用阿莫西林和青霉素对患病奶牛进行治疗,观察到乳房炎症状有显著改善。这些实验结果为临床上治疗奶牛乳房炎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黄色葡萄球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某规模化奶牛场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耐药分析及毒力基因检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扬 徐晶晶 +5 位作者 张小玉 李娜娜 余星雨 冷青文 李彦芳 屈勇刚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70-1382,共13页
【目的】探究新疆某规模化奶牛场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为该养殖金黄色葡萄球菌病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本研究从该规模化奶牛场采集乳样,通过平板划线法进行细菌分离,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性引物对... 【目的】探究新疆某规模化奶牛场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为该养殖金黄色葡萄球菌病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本研究从该规模化奶牛场采集乳样,通过平板划线法进行细菌分离,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性引物对分离株进行鉴定,采用K-B法分析分离株耐药表型,通过PCR方法检测其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结果】262份乳样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平均分离率为15.27%(40/262),其中,临床乳房炎乳样中的分离率达28.57%(10/35),隐性乳房炎乳样和健康乳样样本分离率分别为11.41%(17/149)和16.67%(13/78)。5.00%(2/40)的分离株未检出管家基因(arcC、aroE、glpF、gmK、pta、tpi和yqil基因)。毒力基因clfA、clfB和coa的检出率较高,共有16种不同毒力基因组合。分离株对林可霉素等药物的耐药率较高;77.50%的分离株为多重耐药菌株,其中1株可耐万古霉素等14种药物。分离株中林可酰胺类耐药基因linA(52.50%)、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A(50.00%)、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A-aphD(45.00%)、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类耐药基因ermC(40.00%)的检出率较高。氯霉素类等5类抗菌药的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的符合率较高;β-内酰胺类等3类抗菌药的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的符合率较低。【结论】该规模化奶牛场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遍耐药,多重耐药现象较为严重,本研究结果为该规模化奶牛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异质性耐药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和晓兰 赵艳坤 +3 位作者 孟璐 刘慧敏 高姣姣 郑楠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34-1946,共13页
旨在了解生牛乳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情况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异质性耐药流行情况,并探究异质性耐药机制。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和西南六个地区采集179批次生牛乳,分离鉴定出金黄色葡萄球菌36株。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 旨在了解生牛乳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情况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异质性耐药流行情况,并探究异质性耐药机制。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和西南六个地区采集179批次生牛乳,分离鉴定出金黄色葡萄球菌36株。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性和耐药性,联合纸片扩散法和E-test法从抗菌药物敏感表型的菌株中筛选疑似异质性耐药菌株,利用菌群谱型分析法(PAP)进行确证,传代测定异质性耐药稳定性,通过全基因组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异质性耐药机制。结果表明,3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达11.11%~61.11%,对四环素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表现高度敏感。初筛得到19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抗菌药物组合异质性耐药,确证3种组合为异质性耐药表型,其中仅金黄色葡萄球菌J23保持稳定的异质性耐药表型。本研究表明,生牛乳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异质性耐药机制与blaZ和金属β-内酰胺酶的表达有关,对四环类药物的异质性耐药与四环素外排泵表达和耐药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牛乳 黄色葡萄球菌 异质性耐药 耐药亚群 全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性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托 杜媛媛 +1 位作者 屈雷 李陇平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00-2808,共9页
【目的】探究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奶牛乳房炎的噬菌体生物防治方法。【方法】利用双层琼脂平板培养法从奶牛粪便和废水中分离鉴定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au2703特异性噬菌体,对其效价、超微形态结构和最佳感染复数进行研究,绘制噬菌... 【目的】探究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奶牛乳房炎的噬菌体生物防治方法。【方法】利用双层琼脂平板培养法从奶牛粪便和废水中分离鉴定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au2703特异性噬菌体,对其效价、超微形态结构和最佳感染复数进行研究,绘制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并对其热稳定性、pH稳定性、紫外线敏感性及裂菌谱进行研究。【结果】成功分离1株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au2703特异性噬菌体,命名为PhageSau2703。噬菌体PhageSau2703效价高达4.62×10^(15) PFU/mL。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噬菌体PhageSau2703具有正多面体头部(直径71 nm)和不可收缩尾巴(长106 nm,直径11 nm),最佳感染复数为0.001。噬菌体PhageSau2703热稳定性较好,90℃处理90 min仍具有较低的活性;在pH 3.0~8.0范围内活性稳定,对酸性环境的耐受能力高于碱性环境;紫外线对噬菌体PhageSau2703活性影响较小。噬菌体PhageSau2703潜伏期为20 min,爆发期为50 min,爆发量为112 PFU/cell。噬菌体PhageSau2703对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裂解率为48.5%,裂菌谱较广。【结论】噬菌体PhageSau2703效价高、裂菌谱广,对温度、pH和紫外线耐受能力强,具有研发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生物制剂用于奶牛乳房炎防治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黄色葡萄球菌 噬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调控及减毒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吉星 李俊 +1 位作者 王冉 何涛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94-1607,共14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可引起多种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毒素、黏附蛋白和免疫逃逸因子等多种毒力因子,且具有复杂的毒力调控网络。由于传统的抗生素治疗面临细菌耐药性等问题,...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可引起多种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毒素、黏附蛋白和免疫逃逸因子等多种毒力因子,且具有复杂的毒力调控网络。由于传统的抗生素治疗面临细菌耐药性等问题,开发靶向减弱或消除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的新型减毒药物成为抗菌药物研发的新方向。本文综述了目前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调控及减毒药物研究的最新进展,为全面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机制和进一步研发减毒药物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葡萄球菌 毒力 调控机制 减毒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细菌素及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抑制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薛小格 刘园园 +5 位作者 张丽纳 樊睿 辛宇 马佳歌 于微 刘丽波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4-424,共11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是一种能在食品表面形成生物膜的革兰氏阳性条件致病菌,其生物膜的形成对食品加工和食品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乳酸菌细菌素是由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可抑制...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是一种能在食品表面形成生物膜的革兰氏阳性条件致病菌,其生物膜的形成对食品加工和食品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乳酸菌细菌素是由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可抑制多种食源性致病菌及其生物膜的形成。本文针对乳酸菌细菌素的分类、作用方式及其在群体感应调控下的合成机制进行了综述,基于培养条件和培养基成分简述了提高乳酸菌细菌素合成量的常规方法,总结了不同来源乳酸菌细菌素的纯化方式,系统综述了乳酸菌细菌素对S.aureus生物膜的抑制作用,从Agr系统和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的角度简要阐述了乳酸菌细菌素对S.aureus生物膜的调控机制,并展望了乳酸菌细菌素对S.aureus生物膜抑制机制的未来研究方向,为乳酸菌细菌素作为生物防腐剂的开发和广泛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细菌素 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膜 抑菌机制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巴州地区某奶牛场隐性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分型、耐药特征和毒力基因检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依龙 吴自豪 +2 位作者 池昊明 刘士哲 陈伟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7,共8页
为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州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流行特征,本试验于2020年5月从巴州某奶牛场采集40份隐性乳房炎奶牛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对分离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葡萄球菌A蛋白(spa)分型,同时检测其... 为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州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流行特征,本试验于2020年5月从巴州某奶牛场采集40份隐性乳房炎奶牛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对分离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葡萄球菌A蛋白(spa)分型,同时检测其药物敏感性、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结果显示,从40份乳样中得到3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MLST分型共18种,spa分型共7种,其主要流行克隆为ST5405-t189和ST5406-t705。3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对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50.0%,17/34),并检测到4株(11.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17.6%)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多重耐药表型;3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14种毒力基因,其中,clfB(94.1%,32/34)、clfA(88.2%,30/34)、hlb(85.3%,29/34)、cna(79.4%,27/34)和hla(67.6%,23/34)的检出率较高;23株(67.6%)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结果表明,本试验分离到的3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分型多样,部分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并携带多种毒力基因,提示应加强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和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葡萄球菌 分子分型 耐药性 生物被膜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雪婷 付晓佳 +4 位作者 王越 韩淋 徐莹 王羽 郭海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18,共7页
旨在建立一种高效、灵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毒力因子血浆凝固酶基因(coa)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血浆凝固酶阳性S.aureus的感染诊断、食品污染检测提供技术支持。根据S.aureus co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PC... 旨在建立一种高效、灵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毒力因子血浆凝固酶基因(coa)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血浆凝固酶阳性S.aureus的感染诊断、食品污染检测提供技术支持。根据S.aureus co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目的片段连接pMD-18T载体,转入大肠埃希氏菌DH5α感受态细胞构建阳性重组质粒,通过优化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建立S.aureus coa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进行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验证。结果表明,以重组质粒为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y=-3.478 x+44.8,线性相关系数R^(2)=0.999,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最佳引物终浓度为0.15μmol/L,最佳退火温度为54.3℃。该方法的最低可检测限为5.76×10^(3)copies/μL,敏感性比普通PCR高100倍,对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枯草芽孢杆菌、豕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无扩增曲线,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组内和组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具有较好的重复性。用建立的方法对临床分离的56株S.aureus进行检测,38株分离菌为血浆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率为67.86%(38/56),说明建立的方法可用于血浆凝固酶阳性S.aureus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葡萄球菌 血浆凝固酶基因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粒体功能障碍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斌凤 高兴 +3 位作者 孙乃岩 仇亚伟 张金秋 苗晋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0-418,共9页
[目的]本文主要探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 STIN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感染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影响,为S.aureus引起的乳腺炎防控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系(EpH4-Ev)... [目的]本文主要探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 STIN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感染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影响,为S.aureus引起的乳腺炎防控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系(EpH4-Ev)和S.aureus(ATCC 29213)为研究对象,细胞试验分为对照组(Control、STING抑制剂C-176单独处理和线粒体分裂抑制剂Mdivi-1单独处理)、感染组(S.aureus)和2个处理组(C-176+S.aureus和Mdivi-1+S.aureus)。分别检测乳腺上皮细胞中STING通路的激活、线粒体功能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线粒体活性氧(m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MMP)以及线粒体形态的变化等。动物试验分为对照组(C57BL/6野生型WT小鼠和C57BL/6 STING基因敲除ΔSTING小鼠)、感染组(WT+S.aureus和ΔSTING+S.aureus),分别检测肝脏组织和乳腺组织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AOC)、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 NAGase)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等生化指标。[结果]S.aureus感染乳腺上皮细胞导致STING通路激活,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Ser616位点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线粒体融合蛋白1(mitofusion 1,MFN1)和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on 2,MFN2)表达量降低(P<0.05);而C-176和Mdivi-1处理均降低了DRP1 Ser616的磷酸化水平(P<0.01),恢复了MFN1和MFN2的表达量(P<0.05),缓解S.aureus引起的线粒体碎片化;同时,C-176和Mdivi-1处理均显著抑制S.aureus感染诱导的乳腺上皮细胞中mROS水平升高和MMP的异常下降(P<0.05),以及mtDNA拷贝数的下降(P<0.05)。此外,缺失STING基因可以恢复S.aureus感染引起的小鼠肝脏和乳腺中T-AOC水平(P<0.01),降低NAGase活性与MDA含量(P<0.05)。[结论]抑制STING可以改善S.aureus感染乳腺上皮细胞诱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缺失STING基因可以缓解S.aureus感染引起小鼠肝脏和乳腺的组织损伤和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腺炎 黄色葡萄球菌 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 线粒体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乳杆菌无细胞上清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活性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邢国锋 党乙凡 +3 位作者 赵耀 苏帆帆 吴自豪 李涛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84-1894,共11页
【目的】探究唾液乳杆菌无细胞上清液(CFC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活性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培养条件对唾液乳杆菌CFCS抑菌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肉汤稀释法测定唾液乳杆菌CFC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亚抑菌浓度(SIC);利... 【目的】探究唾液乳杆菌无细胞上清液(CFC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活性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培养条件对唾液乳杆菌CFCS抑菌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肉汤稀释法测定唾液乳杆菌CFC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亚抑菌浓度(SIC);利用溶血活性半定量法检测唾液乳杆菌CFC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活性的影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hla)和AraC/XylS家族转录调控因子rbf基因相对表达量;通过小鼠致病性试验,检测唾液乳杆菌CFCS对小鼠死亡率、脏器载菌量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使用牛津杯双层琼脂扩散法分别测定不同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对唾液乳杆菌CFCS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唾液乳杆菌CFC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31.25 mg/mL,SIC为3.906 mg/mL。经MIC唾液乳杆菌CFCS处理后,与阳性对照组相比,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溶血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hla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rbf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经MIC唾液乳杆菌CFCS处理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肝脏、肾脏和脾脏载菌量极显著降低(P<0.01),肝脏、肾脏和脾脏脏器组织病变明显减轻。MRS培养基中发酵的唾液乳杆菌CFC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为17.64 mm, TPY培养基次之(12.83 mm)。以MRS培养基为基础,在初始葡萄糖含量为4%、初始氮源含量为1.1%、初始pH 4.0、发酵时间48 h时,唾液乳杆菌CFC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结论】唾液乳杆菌CFCS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溶血活性,降低其致病性。培养条件的改变可对唾液乳杆菌CFCS抑菌活性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乳杆菌 无细胞上清液(CFCS) 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活性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昭苏地区马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洋 张致远 +7 位作者 李佳欣 王笑笑 马小娟 邓海峰 徐文慧 马玉辉 李建龙 郭庆勇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1期7-10,共4页
为了解新疆昭苏地区患呼吸道疾病马携带的细菌性病原,该研究从昭苏某规模化马场采集呼吸道症状鼻拭子样品11份,进行细菌的分离纯化,通过革兰氏染色、形态特征观察、生化试验、PCR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共分离出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K-... 为了解新疆昭苏地区患呼吸道疾病马携带的细菌性病原,该研究从昭苏某规模化马场采集呼吸道症状鼻拭子样品11份,进行细菌的分离纯化,通过革兰氏染色、形态特征观察、生化试验、PCR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共分离出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K-B纸片法对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类和糖肽类药物耐药,对红霉素表现为中介,对喹诺酮和四环素类药物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葡萄球菌 病原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拮抗菌株的鉴定及抑菌机制研究
20
作者 章帅文 熊大维 +3 位作者 顾斌涛 张诚 李鹏 黄国昌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97,共6页
该研究以一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tz-6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考察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β-半乳糖苷酶、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 该研究以一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tz-6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考察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β-半乳糖苷酶、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质泄漏程度、生物膜形成以及丙酮酸释放等的影响,探究其抑菌机制。结果表明,菌株tz-6被鉴定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其发酵粗提物会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和内膜结构产生破坏作用,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酸性物质及β-半乳糖苷酶释放,增强了菌液上清的核酸和蛋白质含量,同时阻碍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机体能量和物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葡萄球菌 拮抗 鉴定 抑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