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83篇文章
< 1 2 1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背景下金属材料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孙瑞雪 王兆波 刘欣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0-173,共4页
为了满足新工科建设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了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特色实践教学新模式。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打造行走的“思政大课堂”,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综合考评和反馈机制的新思路... 为了满足新工科建设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了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特色实践教学新模式。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打造行走的“思政大课堂”,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综合考评和反馈机制的新思路。实践表明,依托教科产融合基地,大大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赛教融合助力了实践教学改革和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挖掘实践教学所在企业或所在地的思政资源,让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思政教育落在实处。建立了基于能力和素质目标的多元化实践教学考评体系,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金属材料工程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超细晶金属材料应变软化效应的晶体塑性本构模型研究
2
作者 郑战光 樊佳楠 +2 位作者 孙腾 谢昌吉 黄增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8-114,共7页
为了研究超细晶金属材料(Ultra-Fine Grain,UFG)在单轴拉伸加载条件下出现的应变软化现象,基于经典的晶体塑性本构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残余内应力作用的修正模型,并将残余内应力及其演化的具体形式编成用户子程序。通过生成宏观试样的代... 为了研究超细晶金属材料(Ultra-Fine Grain,UFG)在单轴拉伸加载条件下出现的应变软化现象,基于经典的晶体塑性本构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残余内应力作用的修正模型,并将残余内应力及其演化的具体形式编成用户子程序。通过生成宏观试样的代表性体积单元,对单轴拉伸试验数据进行拟合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同时将有、无残余内应力作用这2种情况下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修正的晶体塑性本构模型计算得到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了所修正的晶体塑性本构模型能够有效地捕捉到UFG金属材料的应变软化现象,而有、无残余内应力作用这2种情况下的晶体塑性模拟结果表现出不同的性质,说明从残余内应力形成及作用的角度上解释UFG金属材料应变软化现象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晶金属材料 晶体塑性本构模型 单轴拉伸 应变软化效应 残余内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能力导向的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例
3
作者 李晶 王星乔 +1 位作者 王仕杰 包朝龙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3,共6页
依托学科能力理论,循着“目标制定-策略选择-情境创设-活动设计”的流程,围绕“我爱我家——建造理想之家”进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教学设计和实践。通过“建造传统之家”“建造环保之家”“建造智能之家”和“建造宇宙之家”四个教... 依托学科能力理论,循着“目标制定-策略选择-情境创设-活动设计”的流程,围绕“我爱我家——建造理想之家”进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教学设计和实践。通过“建造传统之家”“建造环保之家”“建造智能之家”和“建造宇宙之家”四个教学任务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也为类似的科普性内容教学设计提供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化学 学科能力 学科价值 真实情境 无机非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材料高温蠕变-疲劳试验方法综述
4
作者 陈商豪 何青辉 +3 位作者 张晨伟 甄崇 罗利佳 包士毅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0-450,共11页
蠕变-疲劳试验用于评价材料抵抗蠕变-疲劳失效的能力。目前国内外都制定了金属材料蠕变-疲劳试验标准。本文首先选取GB/T 38822-2020和ASTM E2714-13(2020)这2项标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这2项标准在试验设备、试验过程、试验报告、残余... 蠕变-疲劳试验用于评价材料抵抗蠕变-疲劳失效的能力。目前国内外都制定了金属材料蠕变-疲劳试验标准。本文首先选取GB/T 38822-2020和ASTM E2714-13(2020)这2项标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这2项标准在试验设备、试验过程、试验报告、残余应力的处理及试验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基本一致,而在试样尺寸和试样失效判断依据上存在差别。随着高温部件的应用愈加广泛,标准的蠕变-疲劳试验已无法满足工程实际需求。因此对标准的蠕变-疲劳试验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混合控制的蠕变-疲劳试验和考虑弹性随动的蠕变-疲劳试验,虽然试验方法还需改进,但试验结果已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蠕变-疲劳 试验标准 混合控制 弹性随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金属材料变形场的超声测量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章扬科 金英 +2 位作者 金卫良 裘凯军 李青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共9页
为了实现对非金属材料的实时监测,判断并识别其表面结构是否发生变形或破坏,以便及时采取可靠的预警措施,文中对受外力作用的亚克力板上布置的柔性压电片的电声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搭建了一种可进行外力变形的装置和一套能进行超声检测... 为了实现对非金属材料的实时监测,判断并识别其表面结构是否发生变形或破坏,以便及时采取可靠的预警措施,文中对受外力作用的亚克力板上布置的柔性压电片的电声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搭建了一种可进行外力变形的装置和一套能进行超声检测的传感器系统。该传感器弥补了现有非金属检测设备成本高、操作复杂、难以实际应用的不足。将多块柔性压电片布置在非金属板上,选取最佳的激励频率对其中一块柔性压电片进行激励,通过不断改变材料形变程度来接收并分析其余柔性压电片的响应信号。同时在板上模拟了裂缝,检测该状态下的响应信号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材料发生形变时,柔性压电片接收的信号会发生变化,且与形变的程度相关;而当出现裂缝时,传播的信号能量会衰减,这种变化和损伤的程度是成正相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超声检测 变形场 柔性压电片 传感器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客车灭火系统中典型氢溴氟烯烃气体灭火剂对存储容器金属材料的腐蚀特性研究
6
作者 吕喜臻 刘昊 谌瑞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41-3253,共13页
为明晰轨道客车灭火系统中新一代氢溴氟烯烃气体灭火剂(即HBFO类灭火剂)在真实存储状态下对典型金属材料的腐蚀特性及内在机理,选取2-溴-3,3,3-三氟丙烯(C_(3)F_(3)H_(2)Br,简称2-BTP)为典型HBFO类灭火剂,另选用5种常用气体灭火剂存储... 为明晰轨道客车灭火系统中新一代氢溴氟烯烃气体灭火剂(即HBFO类灭火剂)在真实存储状态下对典型金属材料的腐蚀特性及内在机理,选取2-溴-3,3,3-三氟丙烯(C_(3)F_(3)H_(2)Br,简称2-BTP)为典型HBFO类灭火剂,另选用5种常用气体灭火剂存储容器金属材料(304不锈钢、Q235碳钢、6061铝合金、H59黄铜、T2紫铜),模拟灭火剂真实存储状态,开展高压高低温交变及全浸泡条件下2-BTP对上述5种金属材料的腐蚀性实验。采用摄像机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监测腐蚀形貌,采用能谱仪(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XPS)及气相色谱/质谱(GC/MS)表征腐蚀实验后的固/液/气相产物,采用电子天平监测腐蚀实验前后金属片质量的变化,从而计算腐蚀速率;综合实验测试结果,分析腐蚀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及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2-BTP对金属材料的腐蚀产物主要以点状和块状聚集的形式存在于金属表面,且金属表面同时附着2-BTP及其裂解产物、金属卤化物、长碳链化合物等;2-BTP对5种金属材料腐蚀程度的大小排名为:Q235碳钢>6061铝合金>T2紫铜>H59黄铜>304不锈钢;2-BTP腐蚀金属片的主要原因是2-BTP在存储条件下裂解产生了HF和HBr两种含卤酸,金属材料与之接触发生置换反应后被腐蚀,生成的金属卤化物反过来催化2-BTP的裂解,且304不锈钢和Q235碳钢表面的FeF_(3)含量多于FeBr_(3),黄铜和紫铜表面的CuBr_(3)含量多于CuF_(3),6061铝合金表面的AlF_(3)含量和AlBr_(3)基本一致;此外,2-BTP既发生裂解生成短碳链有机物(C_(3)H_(3)F_(3)、CF_(3)Br等),其裂解产物也发生聚合生成长碳链有机物(C_(5)H_(11)Br、C_(6)H_(12)、C_(7)H_(16)等);2-BTP结构中与C=C键相连的C—Br键最容易断裂,其次是C=C键和C—C键。研究结果为HBFO类灭火剂应用于轨道客车灭火系统的可行性评估提供了基础数据及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溴氟烯烃灭火剂 2-BTP 金属材料 腐蚀特性 储存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密闭环境舱法测定非金属材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7
作者 曲晶明 亓学奎 +4 位作者 张静静 贾凯 王欣欣 汤庆峰 李晨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34-1744,共11页
为降低非金属材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效率,设计并制作了一种新型低成本且可原位取样的小型密闭环境舱.以聚丙烯塑料(PP)为研究对象,应用开发的小型密闭环境舱法,在设定条件下检测样品VOCs的释放情况,考察了温度... 为降低非金属材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效率,设计并制作了一种新型低成本且可原位取样的小型密闭环境舱.以聚丙烯塑料(PP)为研究对象,应用开发的小型密闭环境舱法,在设定条件下检测样品VOCs的释放情况,考察了温度和压力对样品释气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烷烃类物质是PP的主要挥发性组分.与压力相比,温度对材料中VOCs物质挥发特性的影响更为显著,高温状态下VOCs物质的释放浓度和气体种类较常温均显著增加,但不同的物质对温度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低压条件下大多数气体组分更易脱出,低沸点组分的释放量受压力变化影响比高沸点组分更为显著.本方法性能可靠,可实现温度、压力可控的实验环境,用于非金属材料释放VOCs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密闭环境舱 金属材料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挥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磁场强化金属材料微观组织演变规律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慧鹏 江聪 +4 位作者 黄艳斐 郭伟玲 董丽虹 邢志国 王海斗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34,共15页
脉冲磁场强化技术具有非直接接触、低能耗、绿色环保等优点,在金属材料性能提升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脉冲磁场强化技术在金属材料强化机理、数值模拟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脉冲磁场强化技术亟须突破的瓶颈。脉冲... 脉冲磁场强化技术具有非直接接触、低能耗、绿色环保等优点,在金属材料性能提升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脉冲磁场强化技术在金属材料强化机理、数值模拟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脉冲磁场强化技术亟须突破的瓶颈。脉冲磁场作为一种高场强、周期性磁场,对金属材料的固态相变和液态相变过程均具有明显的强化作用:在固态相变中,脉冲磁场能够改变金属材料的织构和磁畴,促使位错增殖扩散,加快第二相析出,调控析出物析出次序;在液态相变中,脉冲磁场为形核提供能量,破碎粗大枝晶,抑制树状枝晶生长,促进溶质均匀分布,多种作用耦合下提高金属材料性能。数值模拟方法能够再现脉冲磁场强化过程中磁场分布、材料受力和内部结构等方面变化,为研究脉冲磁场强化机理提供重要依据;脉冲磁场强化效果主要取决于磁场的磁场强度、脉冲占空比和作用时间,通过数值模拟技术获得强化效果最优的脉冲磁场参数是脉冲磁场强化金属材料的研究重点之一。目前,脉冲磁场强化技术已应用于金属刀具、涂层制备和金属铸造等领域。为了实现脉冲磁场强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未来还需要在强化机理、脉冲磁场参数设计、脉冲磁场装置小型化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磁场处理 金属材料 强化机理 数值模拟 固态相变 液态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材料氢脆研究进展
9
作者 孙连忠 张佳敏 +3 位作者 张保平 胡昕怡 何江 牛成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455-7464,共10页
氢能作为21世纪极具前景的一种低碳、高效的二次能源,是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然而,金属材料的氢脆现象即:氢以不同形态扩散到金属中以固溶态存在或生成氢化物,致金属晶格高度变形,降低韧性及延性,引起脆化至断裂,因其具有... 氢能作为21世纪极具前景的一种低碳、高效的二次能源,是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然而,金属材料的氢脆现象即:氢以不同形态扩散到金属中以固溶态存在或生成氢化物,致金属晶格高度变形,降低韧性及延性,引起脆化至断裂,因其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及失效形式多样性等特点,成为制约氢能储运系统服役寿命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随着实验手段和数值模拟方法的不断完善,中外学者近年来针对氢脆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综述了氢脆研究的最新进展:首先阐述了氢脆失效概念及氢脆发生机理,并分析了储氢压力容器的氢脆特征及不同影响因素,其次总结了现有评价材料氢脆敏感性的宏观至微观、静态和动态实验方法的特点及主要应用范围,着重讨论了与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结合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适用性与局限性,以期为氢环境中金属材料抗氢脆性能评价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损伤 氢脆机理 金属材料 物理与数值模拟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材料热处理及工艺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莉莉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04-I0004,共1页
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及工艺设计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于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优化加工工艺、延长使用寿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由王英杰、金升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21年6月出版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一书,全面系统地介绍... 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及工艺设计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于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优化加工工艺、延长使用寿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由王英杰、金升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21年6月出版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一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方法及其应用.对于深入了解金属材料热处理原理、工艺及实践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该书共14章内容,第1章到第4章对金属材料与机械制造过程概述、金属的性能、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铁碳合金等进行了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热处理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铁碳合金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制造过程 优化加工 晶体结构 王英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光谱在国内航空金属材料分析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李辉 张重远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0-1316,共7页
该文介绍了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的基本原理及其进行定性分析、半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对检测涉及的基体效应、光谱重叠等影响因素及数学校正方法进行了简单说明。总结了航空用金属材料中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钢铁、高... 该文介绍了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的基本原理及其进行定性分析、半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对检测涉及的基体效应、光谱重叠等影响因素及数学校正方法进行了简单说明。总结了航空用金属材料中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钢铁、高温合金、陶瓷、金属基复合材料、镀层分析以及手持荧光定性、半定量快速分析近年来在航空金属材料分析中的应用情况,梳理了XRF分析的技术要点并对XRF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金属材料 基体效应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环境下金属材料工程研究
12
作者 贾晓飞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05-I0005,共1页
金属材料工程是一个传统的领域,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个领域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金属材料工程的研究方式,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由李辉平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于2022年9月出版的«计算机在金... 金属材料工程是一个传统的领域,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个领域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金属材料工程的研究方式,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由李辉平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于2022年9月出版的«计算机在金属材料工程中的应用»一书,将对计算机在金属材料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工程 化学工业出版社 计算机 机遇和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13
13
作者 饶美娟 刘志超 蹇守卫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06-2710,共5页
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依托材料学科优势和优质科研教学资源,武汉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明确以“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转型升级+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为专业发展方向,创新科研型与工程应用型并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专业... 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依托材料学科优势和优质科研教学资源,武汉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明确以“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转型升级+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为专业发展方向,创新科研型与工程应用型并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专业特色发展方向教学科研团队,开展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与创新,形成专业基础扎实、科研/工程应用能力突出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的毕业生在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具有显著行业竞争力,服务于无机非金属材料行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培养模式 教学团队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滚压金属材料的疲劳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辉涛 豆敏 +4 位作者 李磊 曾延 刘露 黄威 孙守义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0-287,共28页
超声滚压(ultrasonic surface rolling,USR)技术结合高能冲击和静载滚压的特点,处理后工件具有表面光洁度高、变形层深、残余压应力大和晶粒细化明显等优势;可通过适当的工艺参数设计,极大提高金属材料的疲劳强度,因而在制造业得到了广... 超声滚压(ultrasonic surface rolling,USR)技术结合高能冲击和静载滚压的特点,处理后工件具有表面光洁度高、变形层深、残余压应力大和晶粒细化明显等优势;可通过适当的工艺参数设计,极大提高金属材料的疲劳强度,因而在制造业得到了广泛应用。自该技术应用至今,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有关USR工艺及性能方面的研究,并在多种重要金属材料及关键零部件中应用。截至目前,关于USR工艺参数对材料表面完整性和疲劳性能的研究,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总结。研究首先简要介绍了USR的工作原理和可控性;然后总结了不同USR工艺参数诱导的残余应力和微观组织,以及残余应力在疲劳加载过程中的释放规律;分析了不同工艺USR诱导的表面完整性对疲劳性能的影响及其潜在机理;阐述了与USR相关的复合强化方法的最新进展,并展望了USR金属材料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滚压 疲劳性能 金属材料 残余应力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庆 徐文文 +2 位作者 周伟 刘璐华 赖朝彬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33,共14页
大多数金属材料的失效都是从其表面开始的,进而影响整个材料的整体性能。研究表明,在金属材料表面制备纳米晶,实现表面纳米化,可以提升材料的表面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是指利用反复剧烈塑性变形让表层粗晶粒逐步得... 大多数金属材料的失效都是从其表面开始的,进而影响整个材料的整体性能。研究表明,在金属材料表面制备纳米晶,实现表面纳米化,可以提升材料的表面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是指利用反复剧烈塑性变形让表层粗晶粒逐步得到细化,材料中形成晶粒沿厚度方向呈梯度变化的纳米结构层,分别为表面无织构纳米晶层、亚微米细晶层、粗晶变形层和基体层,这种独特的梯度纳米结构对金属材料表面性能的大幅度提升效果显著。根据国内外表面纳米化的研究成果,首先对表面涂层或沉积、表面自纳米化以及混合纳米化3种金属表面纳米化方法进行了简要概述,阐述了各自优缺点,总结了表面自纳米化技术的优势,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位错和孪晶在金属材料表面自纳米化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提出了金属材料表面自纳米化机制与材料结构、层错能大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金属材料表面自纳米化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阐明了表面纳米化技术在金属材料性能提升上的巨大优势,主要包括对硬度、强度、腐蚀、耐磨、疲劳等性能的改善。最后总结了现有表面强化工艺需要克服的关键技术,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并提出将表面纳米化技术与电镀、气相沉积、粘涂、喷涂、化学热处理等现有的一些表面处理技术相结合,取代高成本的制造技术,制备出价格低廉、性能更加优异的复相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表面纳米化 梯度纳米结构 纳米化机理 表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结构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瑞泽 王亚强 +3 位作者 张金钰 杨红艳 刘刚 孙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3-24,共12页
金属结构材料是保障国防建设、航空航天和机械工程等领域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向其中引入梯度组织可以使不同尺寸的结构单元相互协调作用,突破单一均质材料的性能短板,有效改善金属材料的综合服役性能。本文围绕近几年国内外梯度结构金... 金属结构材料是保障国防建设、航空航天和机械工程等领域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向其中引入梯度组织可以使不同尺寸的结构单元相互协调作用,突破单一均质材料的性能短板,有效改善金属材料的综合服役性能。本文围绕近几年国内外梯度结构金属材料的相关研究和进展,首先介绍了梯度结构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工艺原理,并总结了其优点与局限性;其次对梯度金属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阐释,论述了梯度结构金属材料的服役性能特点,包括强度、塑性、摩擦磨损性能、疲劳损伤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提出了调控梯度结构金属材料服役性能的优化策略;最后对其未来研究方向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结构金属材料 微观组织 制备方法 力学性能 疲劳性能 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教融合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1
17
作者 饶美娟 王发洲 杨露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94-3498,共5页
目前,无机非金属材料行业对专业人才的实践创新等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武汉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开展基于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结合材料人才成长规律,明确以培养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的... 目前,无机非金属材料行业对专业人才的实践创新等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武汉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开展基于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结合材料人才成长规律,明确以培养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的战略科学家和高技术工程师为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以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专业知识学习、实践技能锻炼和个性化能力提升的培养方案;创建“基础技能强化-工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提高”三个阶段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搭建“认知与基础-综合与设计-研究与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开展实践课程教学,实现学生专业综合能力逐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材制造金属材料的疲劳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代俊林 吴世品 +2 位作者 张宇 王雪娇 马强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金属增材制造作为前沿热点制造技术之一,近年来在各种重要工业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广泛。利用增材制造技术制备金属材料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造成材料表面粗糙、气孔、未熔合等缺陷,虽然工艺技术的改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缺陷程度,但... 金属增材制造作为前沿热点制造技术之一,近年来在各种重要工业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广泛。利用增材制造技术制备金属材料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造成材料表面粗糙、气孔、未熔合等缺陷,虽然工艺技术的改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缺陷程度,但至今仍无法完全消除这些缺陷。增材制造金属材料的过程中,缺陷部位通常会成为应力集中源诱发疲劳裂纹的形核,造成金属材料的疲劳寿命下降。首先从表面质量、内部缺陷及微观结构等方面阐述了增材制造金属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因素;其次从宏观与微观角度概括了疲劳裂纹萌生/扩展机理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总结了热处理、表面优化、电磁辅助以及超声辅助等疲劳延寿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疲劳寿命评估模型,同时展望了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增材制造金属材料领域的应用前景,为推动增材制造金属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借鉴与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金属材料 缺陷 疲劳寿命 疲劳裂纹 疲劳寿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氢容器用金属材料的氢脆敏感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车行 俞益峰 +2 位作者 金宸 王利 王新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8-863,共6页
由于对化石燃料的过度依赖,导致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迫切需要开发高效、清洁新能源。氢能被认为是未来重要的清洁二次能源,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与研究。氢的高效和安全储运是氢能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技术。储氢容器临氢材料的... 由于对化石燃料的过度依赖,导致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迫切需要开发高效、清洁新能源。氢能被认为是未来重要的清洁二次能源,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与研究。氢的高效和安全储运是氢能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技术。储氢容器临氢材料的氢脆敏感性是氢能的制造、运输、储存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本文介绍了氢脆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及研究方法,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于304不锈钢、316不锈钢、Cr-Mo钢、6016铝合金等主流储氢容器用金属材料的研究现状。最后,针对储氢容器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容器 氢脆敏感性 储氢 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航天常用非金属材料热解及散发颗粒物特性研究
20
作者 陈现平 胡松林 +3 位作者 高郁晨 何新星 王贵平 薛源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8-485,共8页
针对航天用非金属材料散发颗粒物潜在污染风险问题,采用高温加热与热流辐射点燃等方法对工程中常见的TPR橡胶等6种非金属材料的热解及散发颗粒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PR橡胶具有相对较高火灾危险等级,其易点燃性、燃烧释放热量与烟雾量... 针对航天用非金属材料散发颗粒物潜在污染风险问题,采用高温加热与热流辐射点燃等方法对工程中常见的TPR橡胶等6种非金属材料的热解及散发颗粒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PR橡胶具有相对较高火灾危险等级,其易点燃性、燃烧释放热量与烟雾量均较其他材料高;材料热解散发颗粒物随温度变化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热稳定性较低的材料散发颗粒物的粒径分布随温度升高向大粒径区间分布转移;不同温度材料散发颗粒物的粒径计数分布特征与质量分布特征并不一致,材料不同的分解方式对散发颗粒物形貌特征产生影响;颗粒物吸附物可检测到载人航天器环境医学控制目标污染物,人员暴露可引起健康风险。研究结果可为航天器舱内污染物监测与控制、评估与火灾预警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热解 颗粒物 载人航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