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5上噻吩硫化物的吸附分离 被引量:12
1
作者 代伟 庄海堂 +3 位作者 卢信清 陈晓 韩敏敏 郑宇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26-630,共5页
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应用于燃油深度脱硫研究。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5,利用XRD、N2吸附和SEM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测定固定床吸附穿透曲线,考察了模型燃油类型对MOF-5吸附分离噻吩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OF-5... 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应用于燃油深度脱硫研究。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5,利用XRD、N2吸附和SEM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测定固定床吸附穿透曲线,考察了模型燃油类型对MOF-5吸附分离噻吩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OF-5对硫化物的吸附容量超过了文献报道;在脂肪油中其穿透容量和饱和容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90%和1.92%,在芳香模型物质中其穿透容量和饱和容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64%和1.72%。通过采用与活性炭分层填装吸附柱技术,解决了溶解水对脱硫的影响,为吸附脱硫技术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mof-5 噻吩 吸附分离 燃油深度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5的制备及其吸附CO_2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晓东 李红欣 +3 位作者 侯扶林 董寒 朱正 崔立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178-8181,共4页
利用水热法,通过调变水热温度和活化方法得到具有不同结构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5。结果显示,所制备的MOF-5产量随着水热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最佳水热温度为130℃,此时吸附CO_2性能最佳,重量吸附量为1.8%(质量分数)。进一步分别采... 利用水热法,通过调变水热温度和活化方法得到具有不同结构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5。结果显示,所制备的MOF-5产量随着水热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最佳水热温度为130℃,此时吸附CO_2性能最佳,重量吸附量为1.8%(质量分数)。进一步分别采用三氯甲烷和乙醇对制备的MOF-5进行活化,经活化的样品吸附CO_2性能最好,CO_2吸附容量相应的从1.8%(质量分数)增加到3.76%(质量分数),而且吸附剂在5个吸附/脱附周期内仍然保持较高的吸附容量;样品经XRD、SEM和BET检测分析表明,制备的MOF-5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孔隙率及吸附性能好的特点,有望进一步应用在储氢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mof-5 吸附 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3′,5,5′-四咪唑基联苯配体的Zn(Ⅱ)金属有机骨架及其吸附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司友琳 孙树全 +3 位作者 杨俊松 别子俊 陈艳 罗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55-1762,共8页
选用刚性3,3′,5,5′-四咪唑基联苯(L)作为主配体,分别辅以4,4′-联苯二羧酸(4,4′-H_(2)BPDC)和4,4′-氧二苯甲酸(H_(2)OBA)为第二配体,在水热条件下,成功制备了2种基于Zn的金属有机骨架,即[Zn_(2)(L)(BPDC)_(2)]·H_(2)O(1)和[Zn_... 选用刚性3,3′,5,5′-四咪唑基联苯(L)作为主配体,分别辅以4,4′-联苯二羧酸(4,4′-H_(2)BPDC)和4,4′-氧二苯甲酸(H_(2)OBA)为第二配体,在水热条件下,成功制备了2种基于Zn的金属有机骨架,即[Zn_(2)(L)(BPDC)_(2)]·H_(2)O(1)和[Zn_(2)(L)(OBA)_(2)]·6H_(2)O(2)。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结构显示:1和2均为(4,4)-连接的二节点的双重贯穿的新型3D孔道结构,其中2具有一定的孔隙率。活化的2(2′)的吸附性质表明其对H_(2)O和EtOH具有选择性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3′ 5 5′-四咪唑基联苯 金属有机骨架 混合配体策略 共轭体系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合成法制备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5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梁淑君 韩海军 +1 位作者 翟燕 李歆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7-140,共4页
以六水合硝酸锌和对苯二甲酸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通过微波辅助合成的方法制备了金属有机骨架MOF-5晶体。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TG)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晶体的表面形貌、晶体结... 以六水合硝酸锌和对苯二甲酸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通过微波辅助合成的方法制备了金属有机骨架MOF-5晶体。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TG)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晶体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及热稳定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佳合成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60 min,微波辐射功率为100 W,此时合成的MOF-5晶体为规则的立方体结构,粒径均匀,大小约在20~40μm。反应温度升高或降低均不利于合成规则形态的晶体;反应时间太短,晶体产率太低,延长反应时间对晶体的结构与性能影响不大,但会使产率提高;微波辐射功率对晶体的表面形貌、结构和性能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mof-5 微波辅助 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灵敏、多响应的镧系金属有机骨架的设计、合成和荧光传感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闫睿魁 陈小莉 +4 位作者 蔡苗 任静 崔华莉 杨华 王记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4-848,共15页
基于5-(3,4-二羧基苯氧基)间苯二甲酸(H_(4)dppa)配体,通过水热法设计并合成了2种镧系金属有机骨架(Ln-MOFs):{(dima)[Dy(dppa)(H_(2)O)_(2)]·2.5H_(2)O}n(Dy-MOF)和{(dima)[Eu(dppa)(H_(2)O)_(2)]·1.5H_(2)O}n(Eu-MOF)(dima... 基于5-(3,4-二羧基苯氧基)间苯二甲酸(H_(4)dppa)配体,通过水热法设计并合成了2种镧系金属有机骨架(Ln-MOFs):{(dima)[Dy(dppa)(H_(2)O)_(2)]·2.5H_(2)O}n(Dy-MOF)和{(dima)[Eu(dppa)(H_(2)O)_(2)]·1.5H_(2)O}n(Eu-MOF)(dima=二甲胺阳离子)。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等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2种Ln-MOFs为异质同构的二维网状结构,相邻的二维网络通过氢键作用进一步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荧光分析表明Dy-MOF和Eu-MOF在室温下具有优良的荧光性能,而且Dy-MOF还具有优异的荧光传感性能,可高效、高灵敏检测多种水中污染物:苯胺(ANI)、硝基苯(NB)、四环素(TC)、嘧霉胺(PTH)以及色氨酸(Trp)。此外还探究了Dy-MOF检测污染物时的荧光淬灭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镧系金属有机骨架 5-(3 4-二羧基苯氧基)间苯二甲酸 晶体结构 荧光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5-磺基水杨酸组装的镧系金属有机骨架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英文) 被引量:2
6
作者 鲁振达 姚景 +4 位作者 林建国 邢燕燕 孟庆金 高松 芦昌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35-1342,共8页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6个新的镧系金属配位聚合物,Ln2(SSA)2(phen)4(H2O)2(Ln=Er(Ⅲ)(1),Yb(Ⅲ)(2)),[La2(SSA)2(phen)2(H2O)4·(phen)·(H2O)1.33]n(3)和[Ln(SSA)(bpdo)0.5(H2O)·(H2O)]n(Ln=Nd(Ⅲ)(4),Sm(Ⅲ)(5),Eu(Ⅲ)(6)...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6个新的镧系金属配位聚合物,Ln2(SSA)2(phen)4(H2O)2(Ln=Er(Ⅲ)(1),Yb(Ⅲ)(2)),[La2(SSA)2(phen)2(H2O)4·(phen)·(H2O)1.33]n(3)和[Ln(SSA)(bpdo)0.5(H2O)·(H2O)]n(Ln=Nd(Ⅲ)(4),Sm(Ⅲ)(5),Eu(Ⅲ)(6),SSA=5-磺基水杨酸,phen=邻二氮杂菲,bpdo=4,4′-联吡啶氮氧化物),并测定了它们的结构。化合物1和2都具有蝶状双核中心,这个双核中心进一步通过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形成三维骨架。化合物3在a方向形成一维梯状链,而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在这一结构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化合物4~6由相互穿插的单螺旋链形成三维骨架结构。此外,对这6个化合物进行了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质的研究。固态化合物3受激下,发射较强的蓝色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镧系元素 5-磺基水杨酸 邻二氮杂菲 4 4'-联吡啶氮氧化物 荧光性质:金属有机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药物在金属有机骨架中的装载及体外释放 被引量:18
7
作者 杨宝春 姜耀东 +2 位作者 秦雪娟 陈志良 任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31,共6页
以三乙胺直接加入法制备金属-有机骨架MOF-5,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光谱(IR)和热重分析(TG)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分别以辣椒素和5-氟尿嘧啶(5-Fluouourail,5-FU)为模型药物,研究了MOF-5对2种药物的载药及体外释药性能.通过将所得... 以三乙胺直接加入法制备金属-有机骨架MOF-5,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光谱(IR)和热重分析(TG)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分别以辣椒素和5-氟尿嘧啶(5-Fluouourail,5-FU)为模型药物,研究了MOF-5对2种药物的载药及体外释药性能.通过将所得样品的XRD和IR谱图与标准谱图比对确定了样品的结构.TG结果表明,所制备的MOF-5热稳定性良好.MOF-5对辣椒素的最高载入量达0.592 g/g载体,对5-FU的最高载入量为0.315 g/g载体,两种载药体系的体外释药均为明显的两相模式.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MOF-5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辣椒素 5-氟尿嘧啶 载药量 药物缓释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MOF-5/PVDF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离子Cu^(2+)吸附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郑涛 李成才 +3 位作者 朱海霖 刘国金 雷彩虹 陈建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65-271,共7页
采用非溶剂诱导相分离法制备二维MOF-5/聚偏氟乙烯(PVDF)复合膜,然后将其用于吸附重金属离子Cu^(2+)。分析MOF-5的形貌、结构和晶型,优化MOF-5/PVDF复合膜的制备工艺参数,并探究最优性能复合膜的可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二维MO... 采用非溶剂诱导相分离法制备二维MOF-5/聚偏氟乙烯(PVDF)复合膜,然后将其用于吸附重金属离子Cu^(2+)。分析MOF-5的形貌、结构和晶型,优化MOF-5/PVDF复合膜的制备工艺参数,并探究最优性能复合膜的可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二维MOF-5大小均一、呈明显的薄片状;当MOF-5含量为8%与10%时,复合膜表现出良好的Cu^(2+)去除能力;经过7次循环试验后,复合膜依旧能够保持较好的吸附性能,表现出良好的可重复使用性能。制备了对铜离子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二维MOF-5/PVDF复合膜,并实现了膜的可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二维mof-5纳米片 聚偏氟乙烯复合膜 膜分离 金属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体系中动态溶剂热法合成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808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平 周从胜 +4 位作者 任忠飞 林齐 周瑜 顾敬 单玉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3-107,共5页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孔隙率,易于调变的孔道尺寸和表面化学环境,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常用的晶化釜溶剂热法产率低、能耗高,难以实现工业化大批量生产。采用常压开放体系,在动态条件下实现了MOF-80...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孔隙率,易于调变的孔道尺寸和表面化学环境,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常用的晶化釜溶剂热法产率低、能耗高,难以实现工业化大批量生产。采用常压开放体系,在动态条件下实现了MOF-808的高效合成。详细考察了不同合成温度及合成时间的影响,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N;-吸脱附及热重等手段对样品的结晶度、形貌、孔道结构及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130℃,5h的条件下即可合成得到尺度均一、结构规整的高结晶度MOF-808。得到的MOFs材料具有超过1000m^(2)/g的比表面积和超过0.50cm^(2)/g的孔体积,且具有高的热稳定性。该方法突破了晶化釜产量的限制,大大缩短了MOF材料的合成时间,提高了合成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mof-808 溶剂热法 开放体系 纳米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三维金属-有机骨架[Er_2(HO-bdc)_2(m-bdc)(phen)]·3H_2O的水热合成及晶体结构(英文)
10
作者 王崇臣 王鹏 +1 位作者 郭广亮 王一雯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95-900,共6页
以5-羟基间苯二甲酸(HO-H2bdc)、5-甲基间苯二甲酸(m-H2bdc)和1,10-菲啰啉(phen)为配体,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饵金属-有机骨架[Er2(HO-bdc)2(m-bdc)(phen)].3H2O。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包含一个三维[Er2(H... 以5-羟基间苯二甲酸(HO-H2bdc)、5-甲基间苯二甲酸(m-H2bdc)和1,10-菲啰啉(phen)为配体,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饵金属-有机骨架[Er2(HO-bdc)2(m-bdc)(phen)].3H2O。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包含一个三维[Er2(HO-bdc)2(m-bdc)(phen)]框架,而结晶水分子位于其中。该化合物中丰富的氢键作用和1,10-菲啰啉芳香环之间的π-π堆积作用进一步稳固了其三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基间苯二甲酸 5-甲基间苯二甲酸 金属-有机骨架 水热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属有机骨架ZIF-90的制备及载药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董鸿 孙晓君 +3 位作者 张欣 杨豆豆 王雪亮 张凤鸣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9-192,共4页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是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过程杂化生成的一类具有周期性多维网状结构的多孔材料,在催化、传感、气体储存和载药等方面均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采用一种新的实验方法(超声-搅拌法)并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制备了粒径...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是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过程杂化生成的一类具有周期性多维网状结构的多孔材料,在催化、传感、气体储存和载药等方面均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采用一种新的实验方法(超声-搅拌法)并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制备了粒径在300nm以下的ZIF-90纳米材料,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粉末X射线衍射(XRD)确定了金属有机骨架的结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确定了材料的形貌和粒径。ZIF-90纳米药物载体装载和释放抗癌药物5-氟尿嘧啶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装载药物的能力最高可达1.245g/g,药物缓释时长达15h,释放率达到95%以上。该药物载体在不同pH值下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药物载体可在接近肿瘤细胞的酸性条件下通过骨架坍塌的方式快速释放药物,具有肿瘤靶向传递药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ZIF-90 5-氟尿嘧啶 载药和释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12
作者 杨婵 柯国梁 +1 位作者 宦双燕 张晓兵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5-122,共18页
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由金属结点和有机配体配位组装而成的晶体材料.金属有机骨架具有孔隙度大、孔径和尺寸可调、生物相容性好、成分可调、表面可修饰等优越性能,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本文... 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由金属结点和有机配体配位组装而成的晶体材料.金属有机骨架具有孔隙度大、孔径和尺寸可调、生物相容性好、成分可调、表面可修饰等优越性能,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本文首先介绍了金属有机骨架用于小分子药物、生物大分子药物等药物递送体系的构建方法.随后,我们总结了近年来MOFs药物递送体系在肿瘤的化学治疗、光动力学治疗、放射性治疗、免疫治疗、光热治疗等方面的应用进展.最后,本文总结了MOFs在肿瘤治疗方面的进展和特点,并展望了MOFs在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挑战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药物递送 化疗 光动力学治疗 mof-蛋白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用于四甲基硅烷/异戊烷分离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月 李咸贞 +1 位作者 来雨洁 牛政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41-1847,共7页
在半导体工业中,从四甲基硅烷(TMS)/异戊烷混合物中高效捕获异戊烷从而获得超高纯度的TMS是非常重要的。在本工作中,我们选择了具有笼结构的MOF-801,通过其对TMS和异戊烷吸附能力的差异,实现了TMS与异戊烷的分离。气体吸附测试结果表明,... 在半导体工业中,从四甲基硅烷(TMS)/异戊烷混合物中高效捕获异戊烷从而获得超高纯度的TMS是非常重要的。在本工作中,我们选择了具有笼结构的MOF-801,通过其对TMS和异戊烷吸附能力的差异,实现了TMS与异戊烷的分离。气体吸附测试结果表明,在298 K和60 kPa时,MOF-801对异戊烷吸附量为2.56 mmol·g^(-1),而其对TMS的吸附量为1.20 mmol·g^(-1)。理想吸附溶液理论(IAST)计算结果表明,MOF-801对TMS/异戊烷(95∶5,体积比)混合物的分离选择性达到105.8。而之后的液相吸附分离实验进一步验证了MOF-801的分离效果,最终可以得到体积分数大于99.98%的T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四甲基硅烷/异戊烷分离 电子特气 mof-80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OF催化合成生物基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及醇解
14
作者 刘利鑫 姚淑华 +3 位作者 曹旋 周冠男 王瑞 李璐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96-1604,共9页
通过油浴热回流法制备绿色无毒的Ti-MOF(MIL-125)钛系催化剂,并成功应用于合成生物基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及醇解。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对MIL-125的结构... 通过油浴热回流法制备绿色无毒的Ti-MOF(MIL-125)钛系催化剂,并成功应用于合成生物基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及醇解。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对MIL-125的结构形貌、元素组成等进行表征分析,并通过氨气程序升温脱附测试(NH3-TPD)等手段揭示催化剂表面具有丰富酸性位点,这些酸性位点在催化合成PEF和催化醇解PEF中,均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在催化剂用量仅为2,5-呋喃二甲酸(FDCA)摩尔量的0.01%的条件下,210℃反应55 min溶液即达到澄清透明状态(酯化反应结束)。缩聚阶段在230℃保持3 h,PEF/MIL-125-230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_(n))即可达到3.8×10^(4),并且合成的PEF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布(PDI)较窄(1.9)。此外,MIL-125不仅起到催化作用,还赋予PEF良好的紫外屏蔽与抗蓝光能力,可屏蔽高达87%的紫外光和34%蓝光。醇解实验表明,PEF中保留的MIL-125具有催化乙二醇醇解PEF到单体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BHEFDC)的能力。本研究拓宽了MOFs的催化领域并为生物基聚酯的循环回收开辟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催化剂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聚2 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 醇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材料M-MOF-74(M=Mg,Co,Ni)的成型及CO_(2)/N_(2)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小华 陈杨 +4 位作者 李金龙 卢春宇 王毅 李立博 李晋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4-481,共8页
M-MOF-74(M=Mg,Co,Ni)材料在CO_(2)捕集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但是粉末状的MOF-74材料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业中会不可避免地导致热/质量损失、流体压降、堵塞管道、回收困难等问题。为了满足“双碳”目标的要求,实现CO_(2)的高效捕集,开发了... M-MOF-74(M=Mg,Co,Ni)材料在CO_(2)捕集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但是粉末状的MOF-74材料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业中会不可避免地导致热/质量损失、流体压降、堵塞管道、回收困难等问题。为了满足“双碳”目标的要求,实现CO_(2)的高效捕集,开发了一种复合黏结剂的成型工艺,将M-MOF-74(M=Mg,Co,Ni)材料加工成3 mm左右球形颗粒,并测试了成型颗粒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CO_(2)/N_(2)的吸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成型颗粒的机械强度在23~26 N,能够满足工业使用寿命标准,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成型颗粒的CO_(2)吸附性能下降幅度小于10%,CO_(2)/N_(2)(15/85,体积比)混合气的动态分离实验证明了三种成型颗粒的分离效果优异。这些球体吸附剂性能符合气体分离工业的标准,能够进一步减少在CO_(2)捕获过程中的能耗和运行成本,相信这种研究成果可大大加快MOF商业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mof-74 成型方法 CO_(2) 吸附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OF-74(M=Ni,Co,Zn)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催化合成氨性能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通 何小波 银凤翔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857-2870,共14页
将自然界丰富的氮转化为氨对人类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以氮和水为原料的电化学合成氨是极具应用前景的绿色合成过程。采用水热法合成了Ni-,Co-和Zn-MOF-74催化剂,采用XRD、SEM以及XPS等表征了催化剂结构,并在0.1 mol·L^-1 Na2SO4电... 将自然界丰富的氮转化为氨对人类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以氮和水为原料的电化学合成氨是极具应用前景的绿色合成过程。采用水热法合成了Ni-,Co-和Zn-MOF-74催化剂,采用XRD、SEM以及XPS等表征了催化剂结构,并在0.1 mol·L^-1 Na2SO4电解液中研究了它们的电催化合成氨性能。结果表明,在常温常压下,Ni-MOF-74的电催化合成氨性能优于Co-和Zn-MOF-74催化剂,在-0.7 V(vs Ag/AgCl)下其氨合成速率和法拉第效率分别高达6.68×10^-11 mol·s^-1·cm^-2和23.69%,这归因于Ni-MOF-74不仅颗粒尺寸小且分布均匀,而且具有最多的金属-氧键和最大的电化学比表面。特别是Ni-MOF-74还能有效抑制析氢副反应,从而提高了法拉第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 合成氨 氮还原 电化学 选择催化还原 催化剂 mof-74 金属有机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酸/B酸可调的磺酸功能化MIL-101(Cr)材料催化葡萄糖脱水制备5-羟甲基糠醛 被引量:3
17
作者 苏叶 鲍宗必 +5 位作者 张治国 邢华斌 杨启炜 苏宝根 杨亦文 任其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799-2807,共9页
以九水合硝酸铬和单磺酸钠对苯二甲酸为原料,水为溶剂,采用水热法合成系列磺酸功能化MIL-101(Cr),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和时间,合成不同Lewis/Br?nsted催化位点比例的磺酸功能化MIL-101(Cr),采用PXRD、EDX、SEM、ICP-AAS及BET比表面积分析... 以九水合硝酸铬和单磺酸钠对苯二甲酸为原料,水为溶剂,采用水热法合成系列磺酸功能化MIL-101(Cr),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和时间,合成不同Lewis/Br?nsted催化位点比例的磺酸功能化MIL-101(Cr),采用PXRD、EDX、SEM、ICP-AAS及BET比表面积分析等技术对材料进行综合表征,并研究磺酸功能化MIL-101(Cr)催化葡萄糖脱水制备5-羟甲基糠醛的催化活性。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MIL-101(Cr)-SO3H中的Cr(Ⅲ)作为葡萄糖异构化反应的Lewis酸位点,-SO3H作为果糖脱水反应的Br?nsted酸催化位点,当催化剂的Br?nsted酸和Lewis酸的摩尔比为1.1时,150℃下反应,5-羟甲基糠醛的选择性最高可以达到47.15%,5-羟甲基糠醛的产率最高达到4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催化 葡萄糖 5-羟甲基糠醛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孔ZSM-5@ZIF-8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串联催化中的应用
18
作者 董迪迪 陈敏捷 +1 位作者 常刚刚 唐红枫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3-288,共6页
为解决串联反应中单一催化剂存在空间隔离引起的不同催化活性位点失活、副反应等问题,本文将ZSM-5与ZIF-8进行复合,得到一种多级孔酸碱催化剂,其中ZSM-5提供酸性位点,ZIF-8提供碱性位点。利用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测试仪和扫描电子显微... 为解决串联反应中单一催化剂存在空间隔离引起的不同催化活性位点失活、副反应等问题,本文将ZSM-5与ZIF-8进行复合,得到一种多级孔酸碱催化剂,其中ZSM-5提供酸性位点,ZIF-8提供碱性位点。利用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测试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的形貌以及结构进行表征。对其在苯甲醛二甲基缩醛的酸解缩合串联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ZIF-8较好地复合在ZSM-5的孔道中,具有较高的结晶程度;在串联催化中表现出优异的转化率以及选择性,拥有很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ZSM-5 ZIF-8 分级结构 串联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C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史桂梅 艾琳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24,共6页
为了制备ZnO/C复合材料并探讨其吸波性能,利用金属有机骨架MOF-5为前驱物,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ZnO/C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仪与矢量网络分析仪对ZnO/C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形貌及... 为了制备ZnO/C复合材料并探讨其吸波性能,利用金属有机骨架MOF-5为前驱物,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ZnO/C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仪与矢量网络分析仪对ZnO/C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形貌及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ZnO/C复合材料是由薄片状组织堆叠形成的完整立方体结构,且ZnO与C分布均匀.当复合材料涂层厚度为7 mm时,在17.18 GHz处的反射损耗可以达到最大幅值.ZnO/C复合材料在远红外区和超远红外区均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C复合材料 金属有机骨架mof-5 溶剂热法 热处理 片状堆叠 微波吸收性能 反射损耗 红外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苯二甲酸-锌配合物孔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儒 刘元斌 +1 位作者 刘国强 李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62-1969,共8页
以硝酸锌和对苯二甲酸为反应物,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用溶剂热法合成出结构稳定的对苯二甲酸-锌配位化合物(MOF-L)。并采用XRD、TG、低温N2吸附等测试手段对合成的MOF-L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样品的孔径分布均呈双峰型,孔结... 以硝酸锌和对苯二甲酸为反应物,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用溶剂热法合成出结构稳定的对苯二甲酸-锌配位化合物(MOF-L)。并采用XRD、TG、低温N2吸附等测试手段对合成的MOF-L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样品的孔径分布均呈双峰型,孔结构主要由孔径小于1nm的微孔和少量1.5~2.0nm的超微孔组成,且小于0.7nm的极微孔丰富;其表面在极微孔和超微孔范围存在两种吸附位。300℃煅烧的样品,Langmuir比表面积和单点总孔容分别为1243m2·g-1和0.46cm3·g-1,在77K、1.0bar时的储氢容量为1.3wt%。400℃煅烧后,骨架扭曲坍塌,Langmuir比表面积、总孔容及储氢容量分别下降为1113m2·g-1、0.43cm3·g-1和0.8w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mof-5 孔结构 储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