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寨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唇形科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肖航 张润 +3 位作者 程陆陆 李甲 宁帅 王海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0期128-132,共5页
基于金寨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唇形科植物资源调查工作,了解目前保护区内唇形科植物资源概况,为唇形科植物的保护与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野外实地考察,采集制作标本,查找相关文献,分类学研究的方法,对金寨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 基于金寨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唇形科植物资源调查工作,了解目前保护区内唇形科植物资源概况,为唇形科植物的保护与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野外实地考察,采集制作标本,查找相关文献,分类学研究的方法,对金寨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唇形科(Lamiaceae)植物资源展开调查,合理运用Biotracks、两步路户外助手等辅助软件进行植物鉴定与数据记录。掌握了保护区内唇形科植物的资源现状,在保护区内共采集、统计唇形科植物11属21种,其中大部分全草可入药,部分兼具药用与观赏价值。金寨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唇形科植物资源丰富,应对其植物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植物 资源调查 数据分析 金寨天马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寨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监测 被引量:4
2
作者 蒲发光 《农技服务》 2013年第7期761-762,765,共2页
自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对安徽省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次进行鸟类资源调查,在保护区内共发现鸟类102种,隶属24科,其居留类型:54.9%为留鸟,28.4%为繁殖鸟,剩下的为冬候鸟和候鸟;分布型:东洋型占33.3%,季风型占15.7%,南中国型占14.7%,... 自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对安徽省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次进行鸟类资源调查,在保护区内共发现鸟类102种,隶属24科,其居留类型:54.9%为留鸟,28.4%为繁殖鸟,剩下的为冬候鸟和候鸟;分布型:东洋型占33.3%,季风型占15.7%,南中国型占14.7%,古北型和广布种各占13.7%,其余为东北—华北型、全北型、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型和东北型。综合表明,天马自然保护区中具有丰富的鸟类多样性,并且表现出具有代表性意义的鸟类区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鸟类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寨天马自然保护区古树调查及保护性修复对策
3
作者 易厚启 《南方农业》 2025年第16期94-96,共3页
古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生态、科研、经济价值。安徽金寨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古树挂牌年限较早,缺乏系统性调查,因此其数量和生长状况不明,有逐年退化趋势。为给古树资源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安徽金寨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 古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生态、科研、经济价值。安徽金寨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古树挂牌年限较早,缺乏系统性调查,因此其数量和生长状况不明,有逐年退化趋势。为给古树资源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安徽金寨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古树生长隐患排查工作,分析古树资源调查结果和古树生长存在的问题,提出生长环境修复、根部修复、树体修复、古树移植等保护性修复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 生态资源 保护性修复 安徽金寨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栎类群落优势种的种群结构特征
4
作者 蒲发光 王瑞 +4 位作者 谢宛 左睿涛 张贝贝 周美生 刘华 《安徽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39-45,共7页
栎类天然次生林是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分布的森林类型。为了解不同类型的群落结构及其在森林生态功能中的作用,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基于物种重要值采用K-means的方法进行群落划分,并分析其优势种的种群结构。结果表明:(1)天马保护... 栎类天然次生林是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分布的森林类型。为了解不同类型的群落结构及其在森林生态功能中的作用,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基于物种重要值采用K-means的方法进行群落划分,并分析其优势种的种群结构。结果表明:(1)天马保护区栎类天然次生林群落植物组成丰富,有79科、202属、294种;其中双子叶植物有269种,占全部物种的91.5%。(2)天马保护区栎类天然次生林的主要群落类型有5类,分别为栓皮栎+青冈栎-红果山胡椒-野灯心草群落、青冈栎+牛鼻栓-红果山胡椒-沿阶草群落、茅栗-荚蒾-蕨群落、短柄枹+青冈栎-大果山胡椒-野灯心草群落和麻栎+灯台树-红果山胡椒-求米草群落。(3)优势树种的径级结构完整,呈倒“J”型,Ⅱ径级的占比为最大,其数量占总株数的41.01%。树高级呈“单峰型”正态分布,Ⅳ高度级的株数占比最大,达到29.37%;其次为Ⅲ和Ⅴ高度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类群落 种群结构 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8
5
作者 邓勇 浦发光 《安徽林业科技》 2015年第3期35-38,共4页
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0种(Ⅰ级1种,Ⅱ级9种),珍稀濒危植物18种(2级5种,3级13种)。针对保护区内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面临分布区域狭窄、种群密度低、自然更新能力弱、人为... 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0种(Ⅰ级1种,Ⅱ级9种),珍稀濒危植物18种(2级5种,3级13种)。针对保护区内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面临分布区域狭窄、种群密度低、自然更新能力弱、人为干扰频繁等问题,提出了保护区应通过宣传教育、综合管理、动态监测、人工繁育、产业结构调整等对策,加大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珍稀濒危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分布状况调查 被引量:5
6
作者 王蓬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5期25-26,共2页
通过对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天堂寨镇镇域范围内的兰科植物进行调查,记录其种类、数量、生态生境等状况,给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生兰科植物 资源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7
作者 房扬国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4期155-156,共2页
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38年来,在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保护对象得到有效保护,但保护区建设中也存在管理体制不顺、人才缺乏、资金不足等方面问题。
关键词 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建设成就 存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马自然保护区蓼科药用植物资源现状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程陆陆 宁帅 +5 位作者 肖航 赵苏源 刘文静 赵正红 孙淑 王海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9期100-102,共3页
通过实地调研、访问观察、查阅资料,得知安徽省金寨县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药用价值的蓼科植物共6属23种(含2变种),占该地区蓼科植物6属的100%,36种(含4变种)的63.9%。对该自然保护区内23种药用蓼科植物的形态特征、生境、药用部位、... 通过实地调研、访问观察、查阅资料,得知安徽省金寨县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药用价值的蓼科植物共6属23种(含2变种),占该地区蓼科植物6属的100%,36种(含4变种)的63.9%。对该自然保护区内23种药用蓼科植物的形态特征、生境、药用部位、药用功效等进行了描述,提出药用蓼科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寨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蓼科植物 药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天马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特点与保护管理对策 被引量:6
9
作者 钟家堂 《林业勘查设计》 2006年第1期38-41,共4页
在全面分析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特点、植被垂直分布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基础上,针对自然保护区类型,提出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分、建设目标、保护与管理原则和措施。
关键词 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物资源 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貉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栖息地利用特征
10
作者 周美生 庞大鹏 +6 位作者 蒲发光 宋祖华 王蓬 程扬 王兰荣 黄嘉伟 张保卫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6期82-89,共8页
了解物种在保护地内的分布格局与栖息地利用特征,是制定科学保护策略的重要前提.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作为我国广泛分布的犬科动物,近年来在城市生态研究中日益受到关注,但其在山区自然生境中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生态需求仍缺乏系... 了解物种在保护地内的分布格局与栖息地利用特征,是制定科学保护策略的重要前提.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作为我国广泛分布的犬科动物,近年来在城市生态研究中日益受到关注,但其在山区自然生境中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生态需求仍缺乏系统性研究.笔者于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在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红外相机258台,研究工作累积174 545相机工作日,共在59个位点记录到512次貉的独立有效探测.基于监测数据,系统评估了貉在不同功能分区内的相对丰富度和网格占有率,并采用占域模型分析其栖息地选择特征.结果表明,貉在天马保护区的相对丰富度为0.29,网格占有率为28.35%;其中,一般控制区内的相对丰富度和网格占有率均高于核心保护区.占域模型分析表明,平均占域率为0.197±0.085,平均探测率为0.186±0.016,貉显著偏好选择针阔混交林及低海拔区域(p<0.05).整体来看,一般控制区在维持貉的栖息地与空间分布格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解析该物种在山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适应机制,以及保护区功能分区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空间分布 栖息地选择 占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家窝惊现“蛟龙瀑”
11
作者 张光照 《安徽林业科技》 2003年第2期38-38,
一条极为壮观的高落差瀑布景观,在安徽省金寨县鲍家窝林场被首次发现。鲍家窝这条瀑布三曲三叠,浑然一体,全程长达500米,落差最大瀑段高约120米。它藏身于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岭之中,发端于充满美丽传说的姊妹河。因其势如蛟,... 一条极为壮观的高落差瀑布景观,在安徽省金寨县鲍家窝林场被首次发现。鲍家窝这条瀑布三曲三叠,浑然一体,全程长达500米,落差最大瀑段高约120米。它藏身于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岭之中,发端于充满美丽传说的姊妹河。因其势如蛟,其状似龙,现已取名“蛟龙瀑”。鲍家窝林场总面积1万多亩,境内高峰林立,沟壑纵横;绝壁相连,怪石嶙峋;空谷幽幽,涧溪潺潺;森林生态完整,风光旖旎如画。该场毗邻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属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鲍家窝不仅森林原生资源蕴含丰富,同时旅游资源充足,极具开发前景。“蛟龙瀑”远看如九天倒挂的银河,近前则见飞珠溅玉,轰然作响的隆隆声中更显示其威猛。“蛟龙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蛟龙 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金寨 旅游资源 森林生态 开发前景 瀑布景观 高落差 天堂寨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