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丝梅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骆建霞 李琳 +4 位作者 史燕山 柴慈江 卢兴霞 胡妍妍 郑如意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4,共4页
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新梢段位(梢部、中部、基部)、基质(河沙、珍珠岩、草炭)及生长素类型(NAA、IBA、NAA与IBA混合液(1∶1))对金丝梅(Hypericum Patulum)嫩枝扦插繁殖效果的影响。对扦插成活率、根系总生长量、根鲜重、根数、... 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新梢段位(梢部、中部、基部)、基质(河沙、珍珠岩、草炭)及生长素类型(NAA、IBA、NAA与IBA混合液(1∶1))对金丝梅(Hypericum Patulum)嫩枝扦插繁殖效果的影响。对扦插成活率、根系总生长量、根鲜重、根数、新梢总生长量、新梢鲜重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以河沙或珍珠岩为扦插基质,扦插成活率较高;以枝条中上部位做插条,扦插苗根系的生长发育情况较好;用吲哚丁酸处理对扦插成活及扦插苗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综合各测定指标,进行金丝梅扦插繁殖时,以河沙或珍珠岩为扦插基质,采用新梢中上部作为插条,经吲哚丁酸处理可获得较高的成活率以及较高质量的扦插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梅 嫩枝扦插 基质:枝段 生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观赏植物金丝梅的迁地栽培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春花 刀丽平 +3 位作者 沈杰 李恒 顾国栋 张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期375-377,共3页
[目的]驯化适宜攀枝花栽培的野生金丝梅(Hypericum patulum)品种。[方法]对野生金丝梅的迁地栽培进行了3年的物候观测记录。[结果]从生长量、存活率、物候期等重要指标观测发现,金丝梅在干热河谷地区生长良好,适应该区域环境;耐炎热,抗... [目的]驯化适宜攀枝花栽培的野生金丝梅(Hypericum patulum)品种。[方法]对野生金丝梅的迁地栽培进行了3年的物候观测记录。[结果]从生长量、存活率、物候期等重要指标观测发现,金丝梅在干热河谷地区生长良好,适应该区域环境;耐炎热,抗病虫害能力强;枝的萌发量多,可发2次枝;一年连续2次开花,甚至个别单株全年开花,且花期延长;温度是影响金丝梅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结论]合理开发利用金丝梅既能丰富园林植物种类,提高城市品位,克服园林绿化植物种类单调的问题,又能突出区域特色,增加攀枝花城市物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梅 迁地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中药西南金丝梅中26种农药残留量
3
作者 胡晓旭 杨宏兴 +3 位作者 熊佳梁 谭伟 王红斌 杨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1-665,共5页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西南金丝梅中26种农药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用乙腈振荡提取,提取液经氨基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用shim-packXR-ODS色谱柱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正离子方式及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测定。26种农药的质量浓度在0...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西南金丝梅中26种农药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用乙腈振荡提取,提取液经氨基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用shim-packXR-ODS色谱柱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正离子方式及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测定。26种农药的质量浓度在0.01~2.5mg·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在4.16×10-5~2.85×10-4 mg·kg-1之间。在3个标准加入水平下进行了精密度和回收试验,方法的回收率在78.4%~112%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1.2%~1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农药 西南金丝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丝梅在天水的引种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鸿杰 樊金拴 于培林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5-19,共5页
对天水引种的金丝梅进行野外调查、引种试验与科学分析,掌握了其在天水的生长规律及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通过评价其观赏价值,认为金丝梅是适合我国西北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区生长的良好的观赏树种.
关键词 金丝梅 引种 适应性 天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