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中下游典型河岸缓冲带植被景观连接度及其网络构建 被引量:16
1
作者 赵清贺 马丽娇 +4 位作者 刘倩 丁圣彦 卢训令 曹梓豪 张祎帆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83-992,共10页
植被作为河岸缓冲带生态系统服务形成与维持的基础,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能为多种物种提供栖息地和迁移廊道。因此,本文以黄河中下游典型河岸缓冲带植被为对象,采用遥感解译、景观连接度指标、斑块重要性评价和廊道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方... 植被作为河岸缓冲带生态系统服务形成与维持的基础,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能为多种物种提供栖息地和迁移廊道。因此,本文以黄河中下游典型河岸缓冲带植被为对象,采用遥感解译、景观连接度指标、斑块重要性评价和廊道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2003年、2009年和2015年研究区的植被景观连接度和斑块重要值变化,并构建河岸缓冲带植被廊道网络,以期为黄河中下游河岸缓冲带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支持。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斑块的连接度在2003—2015年呈增加趋势,且随距离阈值的增大而增大;不同距离阈值下,斑块重要值随斑块面积增大而增大,且随距离阈值增大的而增大;小型斑块(0~5 hm^2)重要值呈增加趋势,中型斑块(5~10 hm^2)重要值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而大型斑块(>10 hm^2)重要值呈降低趋势。植被廊道网络分析表明,基于重要生态节点同时考虑沟渠和道路廊道可作为研究区植被廊道网络构建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缓冲带 植被 景观连接度 斑块重要 植被廊道网络 黄河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林鸟日常活动范围的郑州金水区景观连通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闫明 刘曼舒 +3 位作者 姚新治 郭玲子 汤瑶 田国行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7-117,共11页
以郑州市金水区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喜鹊、金翅雀、灰椋鸟3种郑州常见林鸟为指标鸟类,利用整体连通性指数、可能连通性指数和绿地斑块对维持连通性的重要值对城市绿地斑块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整体的景观连通性水平较低,... 以郑州市金水区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喜鹊、金翅雀、灰椋鸟3种郑州常见林鸟为指标鸟类,利用整体连通性指数、可能连通性指数和绿地斑块对维持连通性的重要值对城市绿地斑块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整体的景观连通性水平较低,斑块面积与连通性重要值和可能连通性重要值呈正相关关系,斑块位置会影响绿地斑块的连通性,且“绝对重要”的绿地斑块尺度约为7.7 km^2。研究结果可为郑州市绿地资源的建设和调控,及未来动物廊道和入侵物种生境隔离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 城市绿地 整体连通性指数 可能连通性指数 斑块重要 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朝阳区景观连接度距离阈值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姜磊 岳德鹏 +1 位作者 曹睿 任慧君 《林业调查规划》 2012年第2期18-22,32,共6页
景观连接度方法是一种进行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定量化评价的较好方法。此方法的应用中,景观连接度适宜距离阈值是一个关键因素,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对其展开研究。选取景观组分数(NC)、整体连接度指数(ⅡC)以及可能连接度指数(PC)来表征景... 景观连接度方法是一种进行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定量化评价的较好方法。此方法的应用中,景观连接度适宜距离阈值是一个关键因素,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对其展开研究。选取景观组分数(NC)、整体连接度指数(ⅡC)以及可能连接度指数(PC)来表征景观连接度以及计算斑块重要性值(dI);预设9个距离阈值,探讨不同距离阈值下景观连接度和斑块重要性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北京市朝阳区景观连接度的距离阈值以400~600 m为宜。在此距离阈值的约束下分析表明,小型生态斑块对提高区域景观连接度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连接度 距离阈值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斑块 斑块重要 北京市朝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观连接度的土地整理生态效应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海丹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生境景观连接度是反映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景观功能维持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基于图论理论的景观连接度方法可将生物个体和种群的扩散距离与行为反应纳入土地整理效应分析之中。本文基于景观连接度理论方法,以竹镇镇重点土地整理项目区双... 生境景观连接度是反映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景观功能维持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基于图论理论的景观连接度方法可将生物个体和种群的扩散距离与行为反应纳入土地整理效应分析之中。本文基于景观连接度理论方法,以竹镇镇重点土地整理项目区双龙村为研究区,利用GIS平台和Conefor 2.6软件,选择反映不同物种空间扩散能力的9个景观距离阈值,探讨了土地整理项目区整理前后不同景观阈值下连接度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整理前后各生境斑块对景观连接度的重要程度,识别重要斑块变化规模与空间范围,从功能角度评价整理后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整理后的综合连接度指数(IIC)和概率连接度指数(PC)值分别比整理前平均降低了45.58%,39.03%,说明土地整理对当地景观连接度造成了不利影响;巨型斑块对生境斑块景观连通性的贡献大且稳定,且随着距离阈值的增大,许多小型斑块、中型斑块对维持景观连接度的贡献作用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景观连接度 斑块重要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