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E.coli工程菌高密度培养生产人源型胶原蛋白 被引量:68
1
作者 范代娣 段明瑞 +4 位作者 米钰 宋纪蓉 惠俊峰 王德伟 王国柱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52-754,共3页
Several technical parameters were studied during the fermentation of recombinant E.coli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llagen-like biopolymer.The effects of dissolved oxygen as well as glucose concentration on fermentation w... Several technical parameters were studied during the fermentation of recombinant E.coli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llagen-like biopolymer.The effects of dissolved oxygen as well as glucose concentration on fermentation were observed.The OD 600 value could reach 98 when dissolved oxygen was controlled at 50% and glucose around 1%.The production of human-like collagen with a yield of 29.4% was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e.coli工程菌 高密度发酵 类人胶原蛋白 培养工艺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工程菌细胞破碎条件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艳 孙海燕 +1 位作者 周丽珍 刘冬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127-2130,共4页
以重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ACEIP)工程菌E.coli BL21(pGEX-4T-2-AHP)破碎率、破碎液中目的融合蛋白浓度(GST-AHP)为主要考察指标,对重组血管紧张素抑制肽工程菌破碎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每克湿菌体重悬... 以重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ACEIP)工程菌E.coli BL21(pGEX-4T-2-AHP)破碎率、破碎液中目的融合蛋白浓度(GST-AHP)为主要考察指标,对重组血管紧张素抑制肽工程菌破碎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每克湿菌体重悬于3 mL含有2 mmol/L EDTA的1×PBS缓冲液中,加溶菌酶至终浓度20 000 U/mL,室温放置30 min后超声破碎30 min,4℃10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破碎液中可溶性GST-AHP浓度达到1.83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ACeIP) 工程菌e coli BL21(pGeX-4T-2-AHP) 破碎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E.coli胆固醇氧化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钟学敏 张玲 +2 位作者 孙艳 杨海麟 王武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68,共5页
对重组E.coli产生的胆固醇氧化酶采用70%硫酸铵盐析、CM Sepharose FF离子层析、Phenyl Sepharose 6 Fast疏水层析、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得到的胆固醇氧化酶在SDS-PAGE上呈单一蛋白质条带,酶的纯化倍数为93,收率为21%。部分酶学性质... 对重组E.coli产生的胆固醇氧化酶采用70%硫酸铵盐析、CM Sepharose FF离子层析、Phenyl Sepharose 6 Fast疏水层析、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得到的胆固醇氧化酶在SDS-PAGE上呈单一蛋白质条带,酶的纯化倍数为93,收率为21%。部分酶学性质表明: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7℃,最适反应pH7.5,热稳定范围在40℃以下,酶的pH稳定范围为6~9,分子量分别为50 kD和52 kD。酶动力学参数Km值及Vmax分别为8.2×10-5mol/L和0.21 mmol/(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氧化酶 重组e.coli 分离纯化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虾素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的重组表达 被引量:4
4
作者 薛剑峰 康翠洁 +2 位作者 王金星 赵小凡 相建海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5-240,共6页
中国对虾素是从中国对虾血细胞中克隆得到的一种抗菌肽。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国对虾素(CHP)的功能并为制备特异性抗体作准备,采用大肠杆菌表达外源蛋白的方法,进行了对虾素原核表达的研究。根据从中国对虾血细胞中克隆得到的对虾素基因设... 中国对虾素是从中国对虾血细胞中克隆得到的一种抗菌肽。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国对虾素(CHP)的功能并为制备特异性抗体作准备,采用大肠杆菌表达外源蛋白的方法,进行了对虾素原核表达的研究。根据从中国对虾血细胞中克隆得到的对虾素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中国对虾素成熟肽基因(Chp),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在E.coliBL21表达融合蛋白GSTCHP。结果表明,不同表达菌株的融合蛋白表达量为30%—34%,同一菌株在诱导5h后能达到最高表达量。利用GST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将融合蛋白用凝血酶裂解以得到CHP,其分子量约为5.6kDa,N端测序结果与期望的成熟对虾肽序列一致。用液体生长抑制方法检测活性,表明重组GSTCHP蛋白及CHP均表现出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重组表达 融合蛋白 大肠杆菌表达 原核表达载体 e.coli 特异性抗体 特异性引物 外源蛋白 基因设计 层析纯化 抑制方法 抑菌活性 血细胞 表达量 CHP 抗菌肽 成熟肽 GST 酶裂解 分子量 克隆 菌株 凝血 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oli L-天冬酰胺酶B细胞抗原表位氨基酸残基Lys^(196)对其抗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建华 徐欣 +4 位作者 吴梧桐 姚萍 刘广桢 张艳丽 王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7-280,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E.coli L-天冬酰胺酶B细胞抗原表位中关键氨基酸残基对其抗原性的影响。方法:以Ala为替代残基,对抗原表位192TPARKHTS199中Lys196进行PCR定点突变,双向免疫扩散法和间接ELISA法分析新型重组E.coli L-天冬酰胺酶的抗原性。... 目的:研究重组E.coli L-天冬酰胺酶B细胞抗原表位中关键氨基酸残基对其抗原性的影响。方法:以Ala为替代残基,对抗原表位192TPARKHTS199中Lys196进行PCR定点突变,双向免疫扩散法和间接ELISA法分析新型重组E.coli L-天冬酰胺酶的抗原性。结果:采用双向免疫扩散法和间接ELISA法检测,与重组E.coli L-天冬酰胺酶相比,新型重组E.coliL-天冬酰胺酶与重组E.coli L-天冬酰胺酶抗体结合率下降64%。结论:通过对重组E.coli L-天冬酰胺酶B细胞抗原表位关键残基的定点突变有效地降低了其抗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e.coli L-天冬酰胺酶 定点突变 抗原表位 间接eLIS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码弓形虫表面抗原P30基因的克隆及在E.coli中的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占国清 吴少庭 +3 位作者 李国光 高世同 林敏 郑春福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33,共3页
目的 构建编码弓形虫RH株表面抗原P30基因重组表达质粒 ,初步观察P30基因在E coli表达。方法 将P30基因定向克隆到分支杆菌 -大肠杆菌穿梭表达质粒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起动基因的下游的多克隆位点 ,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BCG -P30 ;采... 目的 构建编码弓形虫RH株表面抗原P30基因重组表达质粒 ,初步观察P30基因在E coli表达。方法 将P30基因定向克隆到分支杆菌 -大肠杆菌穿梭表达质粒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起动基因的下游的多克隆位点 ,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BCG -P30 ;采用亚克隆技术 ,将含P30和hsp70起动基因的复合片段 ,插入表达载体 pBK -CMV质粒 ,转化大肠杆菌DH5α ,在卡那霉素阳性LB培养基平板筛选阳性重组子 ,并经双酶切及PCR扩增鉴定。重组质粒 pBK -P30转化大肠杆菌 ,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SDS -PAGE和Westernboltting分析。 结果  1)阳性重组质粒 pBCG -P30、pBK -P30经酶切和PCR鉴定 ,与预期的结果相符合。 2 )序列测定证实克隆的基因为编码P30抗原的基因。 3)P30基因在大肠杆菌诱导表达后获得4 5kDa融合蛋白 ,此抗原未被弓形虫高免兔血清识别。结论 成功构建编码弓形虫表面抗原P30重组表达质粒 ,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弓形虫 表面抗原 P30基因 克隆 e.coli 表达 基因重组 弓形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胆固醇氧化酶重组大肠杆菌的发酵培养基和诱导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8
7
作者 杨海麟 王长城 +4 位作者 张玲 孙艳 白洁 王武 杨建勋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0-674,共5页
在摇瓶中对产胆固醇氧化酶重组大肠杆菌的发酵培养基和诱导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培养基为甘油10 g/L,胰蛋白胨10 g/L,酵母粉5 g/L,KH2PO42 g/L,K2HPO44 g/L,Na2HPO4.12 H2O7 g/L,(NH4)2SO41.2 g/L,NH4Cl 0.2 g/L,MgSO4.7 H2O1 g/L;优化... 在摇瓶中对产胆固醇氧化酶重组大肠杆菌的发酵培养基和诱导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培养基为甘油10 g/L,胰蛋白胨10 g/L,酵母粉5 g/L,KH2PO42 g/L,K2HPO44 g/L,Na2HPO4.12 H2O7 g/L,(NH4)2SO41.2 g/L,NH4Cl 0.2 g/L,MgSO4.7 H2O1 g/L;优化的诱导条件为:对数生长中期诱导,IPTG浓度为0.3 mmol/L。在优化的培养基和优化的诱导条件下,单位菌体产酶量达745.86 U/g,菌体产酶水平达1 625.97 U/L,为优化前的700 U/L的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e.coli JM109/pTrc99a—COD 胆固醇氧化酶 培养基优化 诱导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转化法生产茶氨酸的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 被引量:13
8
作者 郭亮 沈微 +1 位作者 王正祥 诸葛健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1-45,共5页
为构建生物转化法生产茶氨酸的基因工程菌,作者分析了影响大肠杆菌高效表达γ 谷氨酰基转肽酶的几个主要因素.将大肠杆菌 JM109 的 ggt基因接入两种不同的质粒中后,转化大肠杆菌JM109,并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表达.通过对比 E coli JM109 ... 为构建生物转化法生产茶氨酸的基因工程菌,作者分析了影响大肠杆菌高效表达γ 谷氨酰基转肽酶的几个主要因素.将大肠杆菌 JM109 的 ggt基因接入两种不同的质粒中后,转化大肠杆菌JM109,并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表达.通过对比 E coli JM109 和转化子的γ 谷氨酰基转肽酶表达活性的不同,探讨了ggt基因的拷贝数、启动子的强弱等几个因素对γ 谷氨酰基转肽酶高效表达的影响.实验表明,将含有自身信号肽和启动子的 E coli JM109 的 ggt基因接入高拷贝的质粒pUC18中,仅提高 ggt基因的拷贝数不能增加γ 谷氨酰基转肽酶的表达量.将含有自身信号肽但不含有自身启动子的E coli JM109的ggt基因接入具有 tac启动子的表达载体 pEtac中,发现在强启动子tac的控制下,γ 谷氨酰基转肽酶的表达量提高至出发菌株的 2 3 倍.将构建的工程菌用于生物转化法生成茶氨酸,底物转化率相应地提高至出发菌株的1 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转化法 重组大肠杆菌 茶氨酸 构建 e.coli 高效表达 基因工程菌 ggt PUC18 作者分析 表达活性 表达载体 强启动子 拷贝数 信号肽 表达量 tac 肽酶 酰基 接入 转化子 转化率 质粒 菌株 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选择性重组菌在含Hg^(2+)环境中的生长富集Hg^(2+)耦合及其连续处理Hg^(2+)废水 被引量:3
9
作者 郑杨春 邓旭 +4 位作者 李清彪 卢英华 何宁 孙道华 彭雅娟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98-101,共4页
研究了在低营养含汞环境中,高选择性汞富集基因工程菌E.coliJM109(表达MerT、MerP汞特异结合转运蛋白和金属硫蛋白MT,该菌简称为M1)的生长富集耦合行为.考察了汞离子浓度、离子强度、络合物、共存金属离子等环境因素对其生长富集Hg2+耦... 研究了在低营养含汞环境中,高选择性汞富集基因工程菌E.coliJM109(表达MerT、MerP汞特异结合转运蛋白和金属硫蛋白MT,该菌简称为M1)的生长富集耦合行为.考察了汞离子浓度、离子强度、络合物、共存金属离子等环境因素对其生长富集Hg2+耦合行为的影响;并且利用连续操作搅拌槽式生物反应器,实现了对有机废水配伍的含汞废水的连续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2+ 高选择性 富集 连续处理 耦合 生长 重组 e.coli 基因工程菌 金属硫蛋白 生物反应器 转运蛋白 特异结合 离子浓度 离子强度 环境因素 金属离子 连续操作 含汞废水 有机废水 络合物 连续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葡萄糖异构酶重组菌发酵与转化条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贾东旭 周霖 +6 位作者 王腾 於淳安 廖承军 陈德水 王红艳 廖小颖 金利群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19,共7页
耐高温的葡萄糖异构酶(glucose isomerase,GI)在高温下可将D-葡萄糖异构化为D-果糖,获得的高果糖浆可作为甜味剂应用于食品诸多领域。对Thermus oshimai GI重组菌发酵产酶条件和全细胞转化D-葡萄糖生成D-果糖工艺进行研究。确定诱导温... 耐高温的葡萄糖异构酶(glucose isomerase,GI)在高温下可将D-葡萄糖异构化为D-果糖,获得的高果糖浆可作为甜味剂应用于食品诸多领域。对Thermus oshimai GI重组菌发酵产酶条件和全细胞转化D-葡萄糖生成D-果糖工艺进行研究。确定诱导温度28℃,诱导剂终浓度0.1 mmol/L,发酵培养基添加5 mmol/L Mn^(2+)的最优产酶发酵条件;将最优转化体系放大,包括20 g/L湿菌体、10 mmol/L Mn^(2+)和200 g/L底物,于95℃和pH 7.5条件下生物转化4 h,D-果糖得率高达57.34%。该工艺具备一步法生产F55型高果糖浆的可能性,可简化后续浓缩分离等步骤,为进一步使用食品安全的表达系统生产F55型高果糖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US oshimai葡萄糖异构酶 工程菌e.coli BL21(De3)/peT28b/ToGI D-葡萄糖 D-果糖 细胞催化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C HPI irp2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蛋白结构功能预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超英 吴程华 +3 位作者 高洪 严玉霖 富国文 赵汝 《中国兽药杂志》 2018年第2期12-18,共7页
为了探讨致病性大肠杆菌内HMWP2蛋白的生物学结构和功能,采用Red同源重组技术,对致病性E.coli的HPI irp2基因进行敲除,成功构建了致病性E.coli irp2基因缺失株,并利用测序结果对HMWP2蛋白进行了多重预测分析,以期为致病性大肠杆菌相关... 为了探讨致病性大肠杆菌内HMWP2蛋白的生物学结构和功能,采用Red同源重组技术,对致病性E.coli的HPI irp2基因进行敲除,成功构建了致病性E.coli irp2基因缺失株,并利用测序结果对HMWP2蛋白进行了多重预测分析,以期为致病性大肠杆菌相关疾病的防治和发生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e.coli irp2基因 HMWP2 ReD同源重组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牛乳铁蛋白素获进展
12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9-149,共1页
关键词 基因工程技术 牛乳铁蛋白 中国科学院 e.coli 基因工程菌 基金项目 农业生态 高效表达 研究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志贺毒素B(ShT-B)亚单位基因的克隆、表达与纯化
13
作者 喻华英 高丰 +1 位作者 贾桂珍 吴东林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用KpnⅠ和HindⅢ双酶切pGEM-TB3 克隆质粒,得到为225bp成熟ShT-B基因片段,将其插入到经同样双酶切的pQE30表达载体中,构建了ShT-B的重组表达质粒pQE30-B2,转化到E.coliM15,经IPTG诱导后,重组质粒目的蛋白均得到表达表达蛋白约占菌体总... 用KpnⅠ和HindⅢ双酶切pGEM-TB3 克隆质粒,得到为225bp成熟ShT-B基因片段,将其插入到经同样双酶切的pQE30表达载体中,构建了ShT-B的重组表达质粒pQE30-B2,转化到E.coliM15,经IPTG诱导后,重组质粒目的蛋白均得到表达表达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6%,主要为可溶性形式,约9. 2%。为重组抗原的制备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单位基因 志贺毒素 克隆 纯化 重组表达质粒 e.coli 基因片段 表达载体 IPTG 目的蛋白 重组质粒 物质基础 重组抗原 双酶切 ShT M15 总蛋白 可溶性 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键因素调控发酵生产过氧化氢酶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丽萍 刘龙 +2 位作者 李江华 堵国成 陈坚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56-1162,共7页
采用正交试验策略,分析了不同关键因素对重组E.coli发酵生产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确定CAT合成的最优摇瓶发酵条件为:甘油5 g/L、酵母粉35 g/L、初始pH 7.5、诱导温度为30℃。在3 L发酵罐发酵生产CAT过程中,当转速为300 r/min时,酶活... 采用正交试验策略,分析了不同关键因素对重组E.coli发酵生产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确定CAT合成的最优摇瓶发酵条件为:甘油5 g/L、酵母粉35 g/L、初始pH 7.5、诱导温度为30℃。在3 L发酵罐发酵生产CAT过程中,当转速为300 r/min时,酶活力最高为201 17.2U/mL,最适发酵产酶初始甘油质量浓度为10 g/L。以0.67 g/(L·h)的速率进行流加甘油时,最高酶活达28 243.0 U/mL。在诱导开始时一次性补入16.7 g/L甘油,当发酵至47 h时CAT酶活达到最大值为50 369.5 U/mL,为优化前酶产量的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酶 正交试验 重组e coli 恒速补料 一次性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