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快速检测食品中骆驼源性成分的方法建立及评价
1
作者 周臣清 张娟 +3 位作者 綦艳 赵玲 黄宝莹 杨纯佳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0,共6页
文章开发一种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Recombinase Aided Amplification,RAA)的方法,实现对食品中骆驼源性成分快速检测。针对骆驼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 b)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建立的RAA体系优化其反应扩增条件,评估其... 文章开发一种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Recombinase Aided Amplification,RAA)的方法,实现对食品中骆驼源性成分快速检测。针对骆驼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 b)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建立的RAA体系优化其反应扩增条件,评估其特异性和灵敏度,并用建立的RAA法与GB/T 38164标准方法分别对24份市售骆驼制品进行检测并比对结果。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RAA法特异性强,乳及乳制品检出限为1.0%,肉及肉制品检出限为0.1%,且2种方法对24份骆驼乳肉及其制品检测结果一致。因此,本研究开发的RAA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等优点,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介导等温核酸技术 骆驼源性成分 细胞色素B基因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星状病毒实时荧光逆转录重组酶介导核酸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2
作者 赵俊柯 余丹 +4 位作者 喻华英 尹文巧 张艳芳 谢志勤 谢芝勋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27,共6页
为建立针对鸡星状病毒(CAstV)的实时荧光逆转录重组酶介导核酸等温扩增(RT-RAA)检测方法,基于CAstV的ORF1b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通过试验筛选,确定最优的引物和探针组合,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利用优化好的反应条件进行特异性、敏... 为建立针对鸡星状病毒(CAstV)的实时荧光逆转录重组酶介导核酸等温扩增(RT-RAA)检测方法,基于CAstV的ORF1b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通过试验筛选,确定最优的引物和探针组合,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利用优化好的反应条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测试。针对从广西南宁不同地区采集的20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并将结果与RT-PCR和RT-qPCR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建立的实时荧光RT-RAA方法能在20 min内完成反应,最佳反应温度为41℃,显示出极高的灵敏度,最低检测限达到1.4×10^(1)copies/μL,比普通RT-PCR高100倍。所设计的引物特异性高,仅能扩增出CAstV病毒,而对其他病原体无交叉反应。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RT-qPCR相比,实时荧光RT-RAA的检测结果符合率高达98.27%,而普通RT-PCR与RT-RAA相比符合率仅为82.45%。建立了一种高效、快速、准确、灵敏且特异性强的实时荧光RT-RAA方法,适用于CAstV的临床大规模鉴别检测,为CAstV感染的监控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星状病毒 逆转录重组介导核酸等温 快速检测 ORF1b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肺炎支原体实时荧光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3
作者 康浩然 黄雨薇 +7 位作者 宋程 高鹏 张永宁 周磊 盖新娜 韩军 郭鑫 杨汉春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共9页
猪肺炎支原体(Mhp)是引起猪支原体肺炎(MPS)的病原,给全球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早期快速诊断和实时监测对该病的防控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核酸检测方法难以满足临床上即时检测(POCT)的实际需求。本试验针对Mhp细胞膜表面脂蛋白基... 猪肺炎支原体(Mhp)是引起猪支原体肺炎(MPS)的病原,给全球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早期快速诊断和实时监测对该病的防控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核酸检测方法难以满足临床上即时检测(POCT)的实际需求。本试验针对Mhp细胞膜表面脂蛋白基因p46,通过序列比对和系统性的引物筛选设计了exo探针及其对应的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RAA)技术引物对,建立了Mhp实时荧光(real-time)RAA快速检测方法;随后,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检测,并使用该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对比检测临床样本。结果显示,该方法与猪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猪格拉瑟氏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鼠伤寒沙门菌和大肠杆菌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好;Mhp real-time RAA及其可视化方法的检测敏感性分别为18和29 copies/μL(95%置信区间),敏感性强;组内和组间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8.0%,重复性好;对108份猪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及其可视化方法与Mhp qPCR方法的符合率分别为98.15%和99.07%。本试验所建立Mhp real-time RAA方法可以通过便捷式蓝光仪器实现结果的可视化,更适用于资源匮乏的诊断实验室和基层现场,为MPS的防控提供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介导等温技术 猪肺炎支原体 实时荧光定量PCR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鼻支原体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4
作者 徐悦 段群棚 +12 位作者 赵硕 吴先华 张胜斌 马青兰 张扬祖 金宣讲 覃秀珍 冯明 卢冰霞 许心婷 全琛宇 何颖 胡庭俊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3-48,共6页
为了建立一种高效、便捷的猪鼻支原体(Mhr)的新型检测方法,基于Mhr的P 37基因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成功建立了一种Mhr的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AA)检测方法,对其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估,并使用该检测... 为了建立一种高效、便捷的猪鼻支原体(Mhr)的新型检测方法,基于Mhr的P 37基因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成功建立了一种Mhr的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AA)检测方法,对其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估,并使用该检测方法对64份疑似或确诊Mhr的临床样品进行初步检测应用。结果显示,建立的RAA检测方法可于24℃恒温条件下,在20 min内完成对Mhr核酸的扩增,且与Mhp、SIV、APP、HPS、PRRSV等其他猪主要呼吸道疫病病原核酸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好;该方法对Mhr核酸的最低检出限为1.25×10^(-4)copies/μL,灵敏度高;选择阳性质粒扩增3次,均有清晰条带,重复性好;应用该方法检测了64份疑似呼吸道疫病阳性的猪鼻拭子样本,Mhr阳性率为48.43%(31/64),与实验室已建立的Mhr及猪肺炎支原体的Taq Man双重荧光PCR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成功建立了用于Mhr的RAA检测方法,该具有特异、敏感、反应快速、操作简便的特点,适合养殖场及基层实验室对Mhr的早期初步鉴别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鼻支原体 重组介导等温 鉴别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DV和TGEV双重荧光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5
作者 刘明妮 牟豪 +3 位作者 吕林丹 李绍梅 高婕琪 杨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4-30,共7页
根据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M基因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基因的特异性保守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了PEDV和TGEV双重荧光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RAA)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在41℃恒温条件下20 min即可完成检测,与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 根据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M基因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基因的特异性保守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了PEDV和TGEV双重荧光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RAA)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在41℃恒温条件下20 min即可完成检测,与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猪轮状病毒(Po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瘟病毒(CSF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不发生交叉反应;对PEDV和TGEV质粒标准品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01拷贝/μL和103拷贝/μL。用RT-qPCR检测方法与建立的荧光RAA检测方法对5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二者的阳性符合率为93.10%。结果表明,建立的PEDV和TGEV双重荧光RAA检测方法,有望为兽医临床检测提供一种高效诊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重组介导等温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AA)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毛迎雪 刘蒙达 +7 位作者 张皓博 曲瑶 南文龙 苏华彬 刘建柱 孙淑芳 胡莉萍 樊晓旭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期60-66,共7页
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RAA)是一种恒温快速核酸扩增技术,是重组酶等温扩增技术中具有代表性和前沿性的检测技术,其弥补了现有核酸体外扩增技术需要热循环的局限性,使得核酸体外扩增更加简便快捷,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动物疫病检测。本文介绍... 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RAA)是一种恒温快速核酸扩增技术,是重组酶等温扩增技术中具有代表性和前沿性的检测技术,其弥补了现有核酸体外扩增技术需要热循环的局限性,使得核酸体外扩增更加简便快捷,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动物疫病检测。本文介绍了RAA技术的检测原理、引物探针设计及优缺点,综述了其在病毒、细菌、寄生虫及抗生素耐药基因检测等方面的应用进展,总结了国内现有RAA技术标准及检测产品开发情况,以期为拓展RAA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介导 等温 病原检测 生物安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水产品中溶藻弧菌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7
作者 钟键 孙良娟 +3 位作者 李红权 蔡永红 关睿 蔡双虎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72-77,共6页
研究旨在开发一种用于水产品中溶藻弧菌的快速检测技术,以满足口岸和基层部门对食品安全监控的迫切需求。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的新型检测技术,在恒定37℃条件下,该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核酸的指数级扩增,整个检... 研究旨在开发一种用于水产品中溶藻弧菌的快速检测技术,以满足口岸和基层部门对食品安全监控的迫切需求。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的新型检测技术,在恒定37℃条件下,该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核酸的指数级扩增,整个检测流程仅需20 min。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成功实现了对溶藻弧菌的高效和快速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在50 cfu/管的菌量下准确检测到溶藻弧菌;此外,该技术操作简便、快速且节能,非常适合在口岸和基层部门推广应用,具有高效、快速、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的特点,在20 min内即可完成检测,为热带水产品的安全监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该技术不仅满足口岸和基层部门的快速检测需求,而且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 水产品 溶藻弧菌 重组聚合等温技术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羊口疮病毒核酸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学勇 简莹娜 +3 位作者 李志 郭志宏 严永盛 朵红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1-275,共5页
为建立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核酸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ORFV B2L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温度与时间初步建立了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AA)的ORFV检测方法。优化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37℃反应40 min检... 为建立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核酸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ORFV B2L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温度与时间初步建立了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AA)的ORFV检测方法。优化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37℃反应40 min检测效果最佳。采用该方法对ORFV、山羊痘病毒、O型和A型口蹄疫病毒、小反刍兽疫病毒、山羊副流感病毒3型等临床常见症状相似的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除对ORFV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外,对羊的其他病毒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特异性较强。将质粒标准品10倍倍比稀释(1×10^(9)拷贝/μL~1×10^(0)拷贝/μL)后为模板,利用本研究建立的RAA方法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对ORFV质粒标准品的最低检测限为1×10^(4)拷贝/μL,敏感性较高。利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对95份临床样品(15份组织样品和80份血液样品)检测,结果显示:该RAA方法能够对临床样品快速检测,组织样品和血液样品的阳性率分别为33.33%(5/15)和6.25%(5/80),该检测结果与普通PCR检测方法的符合率均为100%,表明本实验建立的RAA方法能够满足临床样品的检测需求。本研究建立的ORFV RAA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特异性强、反应快速等特点,为ORFV的快速检测提供新的技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B2L基因 重组介导等温技术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毒荧光重组酶介导核酸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9
作者 谢明杰 康龙滨 +4 位作者 陈秋勇 吴学敏 王隆柏 周伦江 刘玉涛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53-758,共6页
【目的】基于荧光重组酶介导核酸扩增(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RAA)技术,建立一种猪伪狂犬病毒(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PRV)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根据PRV gE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优化扩增体系,建立PRV荧光重... 【目的】基于荧光重组酶介导核酸扩增(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RAA)技术,建立一种猪伪狂犬病毒(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PRV)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根据PRV gE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优化扩增体系,建立PRV荧光重组酶介导核酸扩增检测方法,检验其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应用该方法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该方法在43℃恒温反应23 min即可完成PRV核酸扩增,最低检出限为111 copies·μL^(-1);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diarrheavirus,PEDV)、猪轮状病毒(Porcinerotavirus,PoR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2,PCV2)、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3,PCV3)均无交叉反应。重复性试验显示,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40份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PRV阳性率为15%(6/40),检测结果与常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一致。【结论】成功建立了简便快速、高效准确的PRV实时荧光RAA检测方法,为PRV的快速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毒 荧光重组介导核酸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等温扩增方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雨湄 贾振军 刘瑞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35-448,共14页
随着全球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开发快速且灵敏的检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因其高效、快速和操作简便的特点,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该文系统阐释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滚环扩增技术、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随着全球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开发快速且灵敏的检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因其高效、快速和操作简便的特点,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该文系统阐释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滚环扩增技术、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酶促重组等温扩增技术、等温链置换技术、核酸多臂引物和环优化技术等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现状,涵盖主要类型、基本原理、具体应用、与其他技术结合的优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分析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旨在为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进一步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导等温技术 滚环技术 重组聚合技术 重组等温技术 等温链置换技术 核酸多臂引物和环优化技术 食品安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足目虹彩病毒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海莉 田飞焱 +4 位作者 孟霞 裴建明 徐节华 刘文珍 周文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53-1158,共6页
十足目虹彩病毒(DIV1)的宿主范围和流行区域广泛,已成为近些年危害我国虾类养殖的重要病原之一。为建立一种DIV1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RAA)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DIV1 ATPase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和1条探针,经过反应条件优化,结果显示... 十足目虹彩病毒(DIV1)的宿主范围和流行区域广泛,已成为近些年危害我国虾类养殖的重要病原之一。为建立一种DIV1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RAA)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DIV1 ATPase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和1条探针,经过反应条件优化,结果显示,引物对DIV1-RAA-F1/R1与探针DIV1-RAA-P的组合扩增效率较高,在配制50μL反应体系中采用浓度为10μmol/L的DIV1-RAA-F1/R1各2μL,10μmol/L的DIV1-RAA-P 0.6μL,42℃恒温条件下反应15 min即可高效检出DIV1,初步建立了DIV1 RAA检测方法。提取DIV1、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HNV)、虾肝肠胞虫(EHP)、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副溶血弧菌(VpAHPND)、嗜水气单胞菌(Ah)及弗氏柠檬酸杆菌(Cf)等病原的DNA为模板,利用该方法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仅能检测到DIV1,与其他虾类病原均无交叉反应;以浓度为1.05×10^(7)拷贝/μL~1.05×10^(0)拷贝/μL的pUC57-DIV1质粒标准品为模板,利用该方法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检测限为1.05×10^(1)拷贝/μL,与qPCR的检测限一致;以同一批次和不同批次提取的2个不同浓度的质粒标准品pUC57-DIV1为模板,进行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相同浓度质粒标准品的检测结果均一致,扩增曲线差异较小。利用该RAA方法与报道的qPCR、套式PCR方法分别对60份克氏原螯虾组织样品提取的DNA进行检测并对比结果,结果显示RAA方法和qPCR方法均检测到6份DIV1阳性样品,而套式PCR仅检测到5份阳性样品,RAA方法和qPCR方法的符合率达100%,敏感性较套式PCR高。本研究建立的DIV1 RRA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结果可靠,可用于DIV1临床和现地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足目虹彩病毒 重组介导等温技术 快检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鉴别鸽新城疫病毒野毒株与疫苗株La Sota的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方法的建立
12
作者 杜文珍 吴颖臻 +4 位作者 王鹏 陆凡 刘大利 梁海皇 韦天超 《广西畜牧兽医》 2024年第2期47-50,共4页
为建立一种能够区分鸽新城疫病毒(NDV)野毒株与常用新城疫疫苗株La Sota的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方法(RAA),本研究针对基因Ⅵ型鸽源NDV和La Sota的NP基因设计出1对特异性引物,经过优化引物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建立了能够区分鸽NDV... 为建立一种能够区分鸽新城疫病毒(NDV)野毒株与常用新城疫疫苗株La Sota的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方法(RAA),本研究针对基因Ⅵ型鸽源NDV和La Sota的NP基因设计出1对特异性引物,经过优化引物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建立了能够区分鸽NDV野毒株与La Sota的RAA检测技术。对其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测试,并应用建立的方法检测了45份临床样品。结果显示:该技术在15℃~39℃的恒温条件下,可于15 min内完成对目标基因的扩增;对禽支原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禽流感病毒和衣原体等常见病原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重组质粒标准品检测下限为39.5 copies/反应;45份临床病死鸽样品的检测,检出28份阳性,与常规PCR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说明建立的RAA方法可应用于临床样品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新城疫病毒 重组介导等温方法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及酶促重组等温扩增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13
作者 王帅 杨艳歌 +4 位作者 吴占文 李红娜 李涛 孙冬梅 袁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97-305,共9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其中生物(微生物)因子是影响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食品安全研究领域针对生物(微生物)因子的检测技术众多,其中等温扩增技术因不需依赖复杂的仪器设备,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其中生物(微生物)因子是影响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食品安全研究领域针对生物(微生物)因子的检测技术众多,其中等温扩增技术因不需依赖复杂的仪器设备,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生物成分检测而被广泛应用,尤其是新发展起来的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RAA)和酶促重组等温扩增(enzymatic recombinase amplification,ERA)技术。这3种等温扩增技术相对于其他等温扩增技术具有反应条件更温和、引物设计更简单等优点,且检测原理相似,本文对这3种技术进行对比研究,从原理、概念以及近年来在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面的研究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概括其在食品检测中的优势和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聚合 重组介导等温 重组等温 食源性致病菌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鸡滑液囊支原体检测方法建立和初步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卞红春 余树培 +5 位作者 杨凌 陈静华 陈丽珠 程珂 尹彦 夏文龙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7-42,共6页
为建立一种鸡滑液囊支原体(MS)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研究根据MS vlhA基因保守序列设计3对引物,通过引物筛选和条件优化,建立了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AA)的MS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评估。应用该方法对68份鸡咽喉拭子... 为建立一种鸡滑液囊支原体(MS)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研究根据MS vlhA基因保守序列设计3对引物,通过引物筛选和条件优化,建立了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AA)的MS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评估。应用该方法对68份鸡咽喉拭子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并和农业行业标准中的PCR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该方法最佳引物为vlhA F3/vlhA R3,在38℃孵育25 min即可完成靶基因扩增,并且特异性强,与鸡毒支原体(MG)、禽多杀性巴氏杆菌、鸡沙门菌、鸡大肠杆菌、鸡新城疫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IBV)、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等其他鸡病病原体无交叉反应;灵敏度高,对MS基因组DNA的最低检出限度为15.5 pg;应用该方法从68份临床样品中检出阳性样品29份,与PCR方法检测结果一致。研究表明,建立的RAA方法快速简便,不依赖昂贵的仪器设备,有望用于基层实验室或MS的临床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滑液囊支原体 重组介导等温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鰤鱼诺卡氏菌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惠源 陈国权 +2 位作者 温依铭 夏洪丽 夏立群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4-111,共8页
为建立一种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RAA)的快速检测鰤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的方法,针对鰤鱼诺卡氏菌的特异性基因组片段,设计重组酶介导扩增引物,通过检测7株鰤鱼诺卡氏菌近缘菌和9种水... 为建立一种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RAA)的快速检测鰤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的方法,针对鰤鱼诺卡氏菌的特异性基因组片段,设计重组酶介导扩增引物,通过检测7株鰤鱼诺卡氏菌近缘菌和9种水产养殖过程中常见病原菌,筛选出特异性RAA检测引物,并通过将含有目的片段的重组质粒进行梯度稀释以分析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最后采用RAA方法检测患病鱼、健康鱼及11种不同来源的鰤鱼诺卡氏菌菌株,以评价该检测方法的应用性和覆盖度。结果表明:本研究中设计的引物仅针对鰤鱼诺卡氏菌可以扩增出目的条带,检测灵敏度为100 pg/μL,人工感染鰤鱼诺卡氏菌的杂交鳢(Channa maculate♀×C.argus♂)肝脏、体肾和脾脏等组织基因组DNA能够扩增出阳性条带,不同来源的鰤鱼诺卡氏菌菌株可以扩增出阳性条带。研究表明,本研究中所建立的鰤鱼诺卡氏菌重组酶介导等温检测方法具有准确、简便的特点,可对鰤鱼诺卡氏菌进行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鰤鱼诺卡氏菌 重组介导等温(RAA)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和重组酶介导扩增技术在兽医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元 陆泳锟 +2 位作者 陈卓凡 王晓虎 王刚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年第6期13-21,共9页
近年来,随着畜牧兽医行业的发展和人民卫生水平的提高,核酸检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即时检测在兽医实践中的需求十分迫切。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RPA)和重组酶介导扩增技术(RAA)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核酸恒温扩增技术,可与侧向流层析等多... 近年来,随着畜牧兽医行业的发展和人民卫生水平的提高,核酸检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即时检测在兽医实践中的需求十分迫切。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RPA)和重组酶介导扩增技术(RAA)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核酸恒温扩增技术,可与侧向流层析等多种技术相结合,实现恒定温度下的快速检测。相对于PCR等传统方法,RPA和RAA具有操作简单快速、不易交叉污染、不需要大型仪器、结果判定简单明确、利于基层应用的优点,因而在兽医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文对RPA和RAA技术的发展和在兽医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聚合等温 重组介导 研究进展 兽医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偏肺病毒的逆转录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
17
作者 焦素黎 谢蕾 +2 位作者 毛洋 倪红霞 李永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80-783,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逆转录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 recombinase-aid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RAA)方法的人偏肺病毒快速分子诊断技术,并对其检测效果进行初步分析。方法从NCBI数据库中下载人偏病毒基因组序列...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逆转录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 recombinase-aid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RAA)方法的人偏肺病毒快速分子诊断技术,并对其检测效果进行初步分析。方法从NCBI数据库中下载人偏病毒基因组序列,利用Mega软件比对分析基因组序列,确定高度保守序列作为分子检测靶标。以人偏肺病毒N蛋白基因保守序列作为靶序列,设计引物和荧光探针。并以宁波地区人偏肺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荧光RT-RAA检测体系进行评价。以构建含有N蛋白基因序列的不同浓度重组质粒为模板进行RT-RAA荧光扩增,分析其检测灵敏性;利用建立的RT-RAA荧光法分析检测人偏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和博卡病毒基因组,评价其检测特异性。结果成功建立了人偏肺病毒RT-RAA扩增荧光检测方法,可在30 min内完成偏肺病毒的特异性扩增检测。以重组质粒为检测模板,RT-RAA荧光检测法的最低检出限为102拷贝/μL重组质粒,且均在15 min内出现阳性特异性扩增。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一致性达98.6%,且与其他3种病毒无交叉反应特性。结论成功建立了一种基于RT-RAA扩增的人偏肺病毒荧光检测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在人偏病毒快速现场检测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偏肺病毒 重组介导等温 分子检测 检测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针导向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法检测MTB rpoB基因突变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李鑫娜 申辛欣 +9 位作者 王瑞白 段素霞 张瑞卿 王瑞欢 白雪丁 凡国豪 王金荣 高源 陈子巍 马学军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5期481-488,共8页
目的建立可快速检测MTB rpoB基因516位点突变的探针导向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法(probedirected recombinase amplification,PDRA)。方法设计4条探针[1条野生型探针(P-W)及3条突变型探针(P-GGC、P-GTC、P-TAC)]和1条共同的下游引物,分别构... 目的建立可快速检测MTB rpoB基因516位点突变的探针导向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法(probedirected recombinase amplification,PDRA)。方法设计4条探针[1条野生型探针(P-W)及3条突变型探针(P-GGC、P-GTC、P-TAC)]和1条共同的下游引物,分别构建TB-516-W、TB-516-GGC、TB-516-GTC和TB-516-TAC4种检测体系,在39℃条件下恒温扩增40 min。通过阳性阈值时间判定MTB rpoB基因516位点是否发生突变及其突变类型;通过同一探针检测对应的重组质粒确定该检测体系的敏感度;通过不同探针检测某一种重组质粒,根据阳性阈值时间确定该检测体系的特异度。应用建立的PDRA方法检测6株利福平耐药MTB菌株和35份MTB培养阳性的痰标本,并与一代测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种检测体系检测对应重组质粒的敏感度为1000拷贝/μl。4种检测体系的特异度良好,探针与靶序列完全匹配时,阳性阈值时间早;探针与靶序列不完全匹配时,阳性阈值时间晚,具有稳定的阳性阈值时间差值,体系TB-516 W,TB-516-GGC,TB-516-GTC和TB-516-TAC的阳性阈值时间差值分别为7.0、5.8、10.0、7.0 min。PDRA检测6株MTB利福平耐药菌株和35份MTB培养阳性痰标本的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可应用于MTB利福平耐药rpoB基因516位点突变检测的PDRA方法,该方法检测敏感度高,特异度好,具有一定的实验室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技术 重组 结核分枝杆菌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温扩增技术在水产品寄生虫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9
作者 孙晓红 张妮 +3 位作者 赵嘉怡 李达容 赵勇 蓝蔚青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83-388,共6页
水产品中寄生虫可引起食源性疾病,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基于传统分子生物学发展而来的等温扩增技术以其恒温、高效、耗时短、不过度依赖设备和仪器等优点,逐渐应用于分子诊断和疾病检测。该文在介绍等温扩增技术... 水产品中寄生虫可引起食源性疾病,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基于传统分子生物学发展而来的等温扩增技术以其恒温、高效、耗时短、不过度依赖设备和仪器等优点,逐渐应用于分子诊断和疾病检测。该文在介绍等温扩增技术原理与特点的基础上,综述了其在水产品中寄生虫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并展望了等温扩增技术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快检技术在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中的研究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寄生虫 介导等温技术 重组聚合等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9
20
作者 兰海鸥 柯义强 +6 位作者 马咸莹 程浩 丁功涛 李明生 陈士恩 马忠仁 魏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33-238,共6页
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是一种新型核酸等温扩增技术。该技术相对于PCR等其他核酸体外扩增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时间短、操作简便等特点。RPA技术在常温下即可进行等温扩增,... 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是一种新型核酸等温扩增技术。该技术相对于PCR等其他核酸体外扩增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时间短、操作简便等特点。RPA技术在常温下即可进行等温扩增,其最适温度在37~42℃,RPA技术可在简单设备甚至恶劣环境对核酸的进行快速扩增,结合侧流层析技术荧光检测装置可对检测结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文章综述了RPA技术的原理,操作条件及其在食源性病毒、食源性致病菌、动物源性检测及转基因食品检测等方面的应用,为该技术进行更加深入和广泛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聚合等温技术 食品安全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