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达牛乳铁蛋白肽的罗伊氏乳杆菌分泌型信号肽的筛选及鉴定
1
作者 赵文悦 杨景 +5 位作者 邵怡岚 李佳璇 姜艳平 崔文 王晓娜 唐丽杰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31-1440,共10页
本研究旨在构建一株高效表达牛乳铁蛋白肽的重组罗伊氏乳杆菌,通过筛选不同信号肽的方式提高牛乳铁蛋白肽的分泌表达水平,提高重组菌株的应用效率。对实验室分离的一株罗伊氏乳杆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筛选分泌蛋白的信号肽基因,构建表达... 本研究旨在构建一株高效表达牛乳铁蛋白肽的重组罗伊氏乳杆菌,通过筛选不同信号肽的方式提高牛乳铁蛋白肽的分泌表达水平,提高重组菌株的应用效率。对实验室分离的一株罗伊氏乳杆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筛选分泌蛋白的信号肽基因,构建表达牛乳铁蛋白肽(LFCA)的重组菌株,通过Western blot、ELISA、激光共聚焦等技术分析和比较信号肽分泌LFCA的效果,对重组菌分泌的LFC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半数最低抑菌浓度进行检测。结果显示,A2、A3、A4和A8信号肽能够表达LFCA,其中A3和A8能够使LFCA分泌到培养上清中,且A3信号肽使LFCA的分泌表达水平提高了近2倍,对宿主菌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重组菌株分泌的LFC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半数最低抑菌浓度为97.50μg·mL^(-1)。本研究成功筛选出能够高效分泌牛乳铁蛋白肽的信号肽,重组菌株的抑菌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铁蛋白 罗伊氏乳杆菌 重组蛋白分泌表达信号肽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融合蛋白GX1-rmhTNFα的克隆、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10
2
作者 曹珊珊 吴开春 +4 位作者 颜真 万一 韩宇 赵丽娜 樊代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0-362,共3页
目的构建胃癌新生血管导向性肽GX1与新型人肿瘤坏死因子(GX1-rmhTNF)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GX1-rmhTNF蛋白。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将胃癌血管特异性结合肽融合在新型人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氨基末端,构建GX1-rmhTNF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 目的构建胃癌新生血管导向性肽GX1与新型人肿瘤坏死因子(GX1-rmhTNF)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GX1-rmhTNF蛋白。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将胃癌血管特异性结合肽融合在新型人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氨基末端,构建GX1-rmhTNF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进行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和Westernblot检测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GX1-rmhTNF重组融合表达质粒,表达的蛋白经SDS-PAGE电泳分析,在相对分子质量(Mr)约18000处出现了1条新生的蛋白条带,该表达蛋白具有与TNFα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的结合能力。结论成功构建了GX1-rmhT-NF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原核细胞中表达了该产物,为下一步GX1-rmhTNF的纯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肽段CGNSNPKSC/GX1 GX1-rmhTNFα 重组融合蛋白/表达 温度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的重组表达和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庚 申晓林 +2 位作者 孙新晓 王佳 袁其朋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98-1517,共20页
过氧化物酶作为一类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酶,参与了生物体的先天免疫防疫、植物微生物抗氧化应激、真菌木质素降解、植物细胞壁代谢及伤口愈合等重要生命过程。随着测序、基因编辑、重组蛋白表达和高通量筛选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过... 过氧化物酶作为一类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酶,参与了生物体的先天免疫防疫、植物微生物抗氧化应激、真菌木质素降解、植物细胞壁代谢及伤口愈合等重要生命过程。随着测序、基因编辑、重组蛋白表达和高通量筛选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过氧化物酶被发现、表征和重组表达。这些种类丰富、数量庞大及催化性能卓越的过氧化物酶,在众多领域的应用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过氧化物酶在重组表达上取得了显著进展,进一步促进了其在应用研究领域的开发。本文从系统进化分类及功能角度对过氧化物酶进行了简要概述,对近年来过氧化物酶在大肠杆菌、酵母和丝状真菌中重组表达研究进展及其在环境修复、化合物检测的应用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综述,重点介绍了过氧化物酶应用于生物合成高附加值化合物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目前在该领域应用研究中存在的底物和产物非专一性问题及辅因子H2O2细胞毒性问题进行讨论。过氧化物酶在医学检测、环境保护和生物合成等领域中的应用潜力巨大。然而,当前的技术和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比如过氧化物酶在复杂环境中的稳定性和活性差、酶制剂生产成本高及专一性差问题。未来,通过结合蛋白质工程、合成生物学和固定化技术等多学科的最新进展,可以有效解决这些挑战,推动过氧化物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 蛋白重组表达 污染物降解 化合物检测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L-1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重组蛋白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余美华 张姝芳 +4 位作者 倪晓敏 袁进强 胡巧玲 万文彬 杨仙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8期7742-7744,7977,共4页
[目的]构建日本蟾蜍(Bufo japonicus formosus)髓细胞白血病基因-1(myeloid cell leukemia-1,mcl-1)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其重组蛋白表达。[方法]通过PCR方法扩增日本蟾蜍皮肤mcl-1开放阅读框,将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b中。经菌落... [目的]构建日本蟾蜍(Bufo japonicus formosus)髓细胞白血病基因-1(myeloid cell leukemia-1,mcl-1)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其重组蛋白表达。[方法]通过PCR方法扩增日本蟾蜍皮肤mcl-1开放阅读框,将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b中。经菌落PCR、DNA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筛选阳性克隆,并通过DNA测序确定原核表达载体pET-28b-mcl-1构建成功。将pET-28b-mcl-1转入大肠杆菌(E.coli)感受态细胞BL21(DE3)中,用IPTG诱导表达,并用SDS-PAGE对重组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原核表达载体pET-28b-mcl-1构建成功;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结论]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重组蛋白的表达,为后续MCL-1的纯化、抗血清的制备及生理功能检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L-1 原核表达载体 重组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重组蛋白表达系统——植物根分泌和叶分泌
5
作者 甘强 金礼吉 安利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8-128,共1页
关键词 转基因植物 重组蛋白表达系统 根分泌 叶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胶原蛋白表达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潘家豪 潘炜松 +3 位作者 邱健 谢东玲 邹奇 吴川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3年第4期808-823,共16页
胶原蛋白是哺乳动物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至今已发现28种类型,主要分为纤维性胶原蛋白、网状胶原蛋白、珠状丝状胶原蛋白、锚定纤维蛋白、膜蛋白以及multiplexins胶原蛋白,其中纤维性胶原蛋白中Ⅰ型、Ⅱ型、Ⅲ型胶原蛋白占人体胶原蛋白的... 胶原蛋白是哺乳动物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至今已发现28种类型,主要分为纤维性胶原蛋白、网状胶原蛋白、珠状丝状胶原蛋白、锚定纤维蛋白、膜蛋白以及multiplexins胶原蛋白,其中纤维性胶原蛋白中Ⅰ型、Ⅱ型、Ⅲ型胶原蛋白占人体胶原蛋白的80%~90%。目前,根据来源,胶原蛋白大致分为动物源胶原蛋白和重组胶原蛋白。动物源胶原蛋白主要来源于陆生动物以及海洋动物,而重组胶原蛋白是指将人胶原蛋白基因克隆到选定的表达载体并转化到表达细胞内,最后通过纯化技术所获得的蛋白质。本文简述了胶原蛋白的结构、类别和生物合成机制,重点阐述了重组胶原蛋白表达体系及特点,包括原核生物、酵母、植物、杆状病毒以及哺乳动物细胞等表达体系及其优势与局限性,介绍了重组胶原蛋白市场前景及在眼科、软骨工程、皮肤治疗等生物医药方面的实际应用,并对重组胶原蛋白的研究和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基因工程 重组胶原蛋白表达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CSP基因重组蛋白及DNA免疫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方政 刘彦文 +3 位作者 史玉坤 余新炳 黄为群 季莘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4-56,共3页
本文利用恶性疟原虫FCC1/HN株环子孢子蛋白 (PfCSP)基因DNA质粒通过不同途径、不同剂量免疫小鼠 ,观察其产生的体液免疫应答反应 ,并将其与相应的重组表达蛋白疫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DNA免疫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反应强度的免疫途径依次... 本文利用恶性疟原虫FCC1/HN株环子孢子蛋白 (PfCSP)基因DNA质粒通过不同途径、不同剂量免疫小鼠 ,观察其产生的体液免疫应答反应 ,并将其与相应的重组表达蛋白疫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DNA免疫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反应强度的免疫途径依次为肌肉、静脉和皮下 ;宿主对DNA免疫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ELISA和Dot -ELISA检测免疫后 4周和 7周 ,DNA质粒组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滴度均显著低于相应的重组蛋白组。表明PfCSPDNA疫苗与重组表达蛋白疫苗均可刺激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环子孢子蛋白 DNA免疫 重组表达蛋白 体液免疫应答 寄生虫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7转录系统的谷氨酸棒杆菌重组蛋白高效表达系统的创建
8
作者 任晓昕 韩琳琳 +2 位作者 武子淇 谷敏 徐大庆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1-97,共7页
本研究以前期构建的大肠杆菌-谷氨酸棒杆菌穿梭载体pAU2为基础,通过添加T7 RNA聚合酶编码基因及人工合成的克隆表达区,构建了1个新的谷氨酸棒杆菌分泌型基因高效表达载体pAU29KS。pAU29KS载体克隆/表达盒使用T7启动子作为目的基因的启动... 本研究以前期构建的大肠杆菌-谷氨酸棒杆菌穿梭载体pAU2为基础,通过添加T7 RNA聚合酶编码基因及人工合成的克隆表达区,构建了1个新的谷氨酸棒杆菌分泌型基因高效表达载体pAU29KS。pAU29KS载体克隆/表达盒使用T7启动子作为目的基因的启动子,通过载体序列中T7 gene 1基因编码的T7 RNA聚合酶与T7启动子互作来进行目的基因的高效转录;启动子区下游使用谷氨酸棒杆菌核糖体结合位点RBS保守序列(gaaagga)来高效起始目的蛋白合成;克隆/表达盒RBS与多克隆位点MCS之间使用谷氨酸棒杆菌强信号肽cgl_2070编码序列来进行目的蛋白的胞外高效分泌。以嗜热脂肪土芽孢杆菌的α-淀粉酶AmyF作为报告蛋白,进行谷氨酸棒杆菌C.glutamicum/pAU29KS表达系统的蛋白分泌生产能力检测。透明圈法检测结果显示,工程菌株C.glutamicum/pAU29KS-amyF能够在淀粉平板上产生清晰可见的透明圈;培养物上清液的SDS-PAGE考马斯亮蓝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都显示出清晰的特异性条带,与AmyF预测分子量相一致;淀粉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培养物上清液呈现高淀粉酶活力,而细胞裂解上清液未检测到淀粉酶活力,说明高效表达的α-淀粉酶在强信号肽cgl_2070的介导下完全分泌到胞外培养基中。本研究构建的基于T7转录系统的C.glutamicum/pAU29KS能够对目标蛋白进行高效分泌生产,是一套新的谷氨酸棒杆菌分泌型重组蛋白表达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棒状杆菌 T7转录系统 重组蛋白表达和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子PebC1原核表达蛋白的生物活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云华 杨秀芬 +2 位作者 曾洪梅 袁京京 邱德文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3-126,156,共5页
将激发子PebC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重组蛋白可以明显促进植物生长,诱导植物产生抗旱性和抗病性。用不同浓度的重组表达蛋白PebC1处理番茄,其幼苗的株高分别增加了24.56%-48.34%;同时诱导了番茄对灰霉病的系统抗性,番茄的病叶率和... 将激发子PebC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重组蛋白可以明显促进植物生长,诱导植物产生抗旱性和抗病性。用不同浓度的重组表达蛋白PebC1处理番茄,其幼苗的株高分别增加了24.56%-48.34%;同时诱导了番茄对灰霉病的系统抗性,番茄的病叶率和病情指数均明显下降,诱抗效果达到34.06%-52.44%。小麦经重组表达蛋白PebC1处理后,叶片的抗衰度和幼苗存活率也明显增加,抗旱综合系数从15.28提高到了64.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子 重组表达蛋白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大蟾蜍EDF-1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抗血清的制备
10
作者 刘怡君 贾宇坤 +2 位作者 王玲芳 刘虹杏 杨仙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9-134,共6页
通过实验获得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内皮分化相关因子-1(Endothelial differentiation related factor-1,EDF-1)重组蛋白及高效价抗血清。在前期研究工作中已克隆中华大蟾蜍EDF-1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GenBank... 通过实验获得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内皮分化相关因子-1(Endothelial differentiation related factor-1,EDF-1)重组蛋白及高效价抗血清。在前期研究工作中已克隆中华大蟾蜍EDF-1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GenBank登录号K F769459),但因密码子的偏好性使中华大蟾蜍原有密码子在原核细胞中发生识别困难,重组蛋白原核表达未能成功。本文对中华大蟾蜍的EDF-1的ORF进行密码子优化,委托公司合成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28b-EDF-1-Bufo。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E. coli)感受态细胞BL21(DE3),使用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钴胶纯化重组蛋白,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鼠抗重组中华大蟾蜍EDF-1的抗血清,然后通过Western-blot和ELISA检测抗血清的特异性及其效价。重组中华大蟾蜍EDF-1得到良好表达,抗血清特异性良好,效价为1∶8 000。为进一步研究EDF-1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同时为研发抑制内皮细胞分化相关的抗肿瘤药物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大蟾蜍 内皮分化相关因子-1 重组蛋白表达 密码子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VP2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及表达产物的纯化
11
作者 孙超 高莹 +3 位作者 丁晨 佟洋 范慧 张宏玲 《今日畜牧兽医》 2018年第10期10-11,共2页
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化宿主菌BL21,利用IPTG(1mmol/L)诱导实现了VP2蛋白主要抗原域的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鉴定其表达形式;经滤膜、饱和硫酸铵、Ni-NTA树脂层析进行纯化。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得到高效诱导表达,并且重组蛋白... 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化宿主菌BL21,利用IPTG(1mmol/L)诱导实现了VP2蛋白主要抗原域的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鉴定其表达形式;经滤膜、饱和硫酸铵、Ni-NTA树脂层析进行纯化。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得到高效诱导表达,并且重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获得高纯度的重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 VP2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群猪轮状病毒VP6结构蛋白在杆状病毒系统中的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6
12
作者 原霖 张瑜 +6 位作者 刘洋 王婧怡 寇占英 亢文华 杨林 王传彬 倪建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76-480,共5页
为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表达和纯化A群猪轮状病毒(PoRVA)VP6结构蛋白,在PoRVA VP6基因5'端融合添加组氨酸标签(6×His)后,克隆至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FastBac HTB中,得到重组转移载体pFastBac-VP6,并将其转化至DH10Bac感受态细胞... 为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表达和纯化A群猪轮状病毒(PoRVA)VP6结构蛋白,在PoRVA VP6基因5'端融合添加组氨酸标签(6×His)后,克隆至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FastBac HTB中,得到重组转移载体pFastBac-VP6,并将其转化至DH10Bac感受态细胞进行蓝白斑筛选。将鉴定正确的重组杆状病毒杆粒转染Sf9细胞后收获重组杆状病毒rBac-PoRVA-VP6,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表达的PoRVA重组VP6蛋白约45 ku,并且能够被PoRVA阳性血清识别。上述结果表明,经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的重组VP6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为建立PoRVA抗体检测技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群猪轮状病毒 VP6蛋白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重组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候选hEra结合蛋白A19/GST的融合表达及其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云峰 吴元明 +3 位作者 陈苏民 陈南春 黄勇 张晓楠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9-462,共4页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候选人Era结合蛋白A19/GST融合蛋白,并制备兔抗A19抗体。方法:利用人Era蛋白全长作为诱饵,进行胎肝cDNA文库的酵母双杂交筛选。将得到的候选人Era结合蛋白A19的编码基因序列克隆入pACT2载体中,构建pACT2A19。用PC...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候选人Era结合蛋白A19/GST融合蛋白,并制备兔抗A19抗体。方法:利用人Era蛋白全长作为诱饵,进行胎肝cDNA文库的酵母双杂交筛选。将得到的候选人Era结合蛋白A19的编码基因序列克隆入pACT2载体中,构建pACT2A19。用PCR扩增A19蛋白的编码基因序列,克隆入融合表达载体pGEX4T3中,构建A19的表达菌,并经IPTG诱导表达A19蛋白。用SDSPAGE分析及薄层扫描检测目的蛋白的含量。用A19蛋白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以Westernblot鉴定抗体的特异性并检测抗体的效价。结果:大肠杆菌中表达的A19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30.2%。Westernblot分析显示,抗血清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其效价约为1∶4000。结论:成功地获得了候选的人Era结合蛋白A19,制备了兔抗A19抗血清,为后续Era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Era蛋白 A19蛋白 重组融合蛋白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CD14信号肽介导卵清蛋白在HEK293T细胞的高效表达
14
作者 能昌爱 李秀锦 +5 位作者 仲飞 李振 张峰 陈慧慧 张考 韩冬梅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65-2171,共7页
本试验将人CD14信号肽序列与卵清蛋白(ovalbumin,OVA)基因融合,旨在提高OVA在非输卵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提取鸡输卵管上皮细胞总RNA,经反转录合成的cDNA,再利用修饰的特异性引物,通过PCR从cDNA中分别扩增出5'端与人CD14信号肽序列... 本试验将人CD14信号肽序列与卵清蛋白(ovalbumin,OVA)基因融合,旨在提高OVA在非输卵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提取鸡输卵管上皮细胞总RNA,经反转录合成的cDNA,再利用修饰的特异性引物,通过PCR从cDNA中分别扩增出5'端与人CD14信号肽序列融合和非融合的OVA基因,并将它们分别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中,构建成表达载体pcDNA-CD14sp-OVA和pcDNA-OVA。经磷酸钙介导,将质粒转染至HEK293T细胞,使其进行表达,用鼠抗OVA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OV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本试验扩增的OV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的序列(登录号NM_205152)一致,构建的人CD14信号肽序列融合OVA基因的表达载体结构正确。经过在HEK293T细胞的表达,融合人CD14信号肽序列的重组蛋白OVA的表达水平明显得到提高。结果提示,融合人CD14信号肽序列后的重组蛋白OVA在非输卵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提高,为OVA基因作为DNA疫苗模式抗原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清蛋白 人CD14信号肽 重组蛋白表达 HEK293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组蛋白α-氨基乙酰基转移酶Nat11表达纯化、晶体生长及底物结合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嘉欣 李海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93-200,共8页
α-氨基乙酰基转移酶11(Nat11)催化组蛋白H4和H2A氨基端乙酰化修饰,发挥着重要的表观遗传调控功能。将人Nat11基因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 SUMO中,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重组表达。通过镍柱亲和层析等一系列体外纯化步骤,获得高纯度N... α-氨基乙酰基转移酶11(Nat11)催化组蛋白H4和H2A氨基端乙酰化修饰,发挥着重要的表观遗传调控功能。将人Nat11基因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 SUMO中,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重组表达。通过镍柱亲和层析等一系列体外纯化步骤,获得高纯度Nat11。利用等温滴定量热法(ITC),测得Nat11与底物多肽微摩尔量级结合常数。利用质谱技术,发现纯化后的Nat11结合有大肠杆菌内源产生的乙酰辅酶A或辅酶A,在ITC滴定过程中可以产生对多肽底物的乙酰化修饰,表明纯化获得的Nat11在溶液中具有酶活力。随后,对Nat11进行晶体生长研究,通过初筛优化获得蛋白截短体及底物-酶融合蛋白单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氨基乙酰基转移酶11 重组蛋白表达 蛋白聚集 酶-底物结合 晶体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微囊化重组CHO细胞生长和去氨普酶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王雨 何盛南 +1 位作者 蔡志明 牟丽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3-18,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温度对微囊化r CHO细胞生长代谢和重组蛋白表达影响,采用不同温度培养微囊化r CHO细胞,经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生物传感器测定葡萄糖和乳酸代谢,纤溶平板测定去氨普酶(DSPA,Desmodus rotundus salivary plasminogen activ... 为了研究不同温度对微囊化r CHO细胞生长代谢和重组蛋白表达影响,采用不同温度培养微囊化r CHO细胞,经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生物传感器测定葡萄糖和乳酸代谢,纤溶平板测定去氨普酶(DSPA,Desmodus rotundus salivary plasminogen activator)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低温培养降低微囊化r CHO的增殖速率和细胞密度,但提高了重组蛋白的生产。可见温度显著影响微囊化r CHO的生长代谢和重组蛋白表达,33℃下可以将DSPA蛋白生产量最大提高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温度 重组蛋白表达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江鲈白介素15(TfIL-15)的结构特征与重组表达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莹莹 于珊珊 +2 位作者 柴迎梅 林啸鹏 祝茜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5-103,共9页
为研究白介素15(Interleukin-15, IL-15)在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先天免疫中的功能,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克隆得到松江鲈IL-15基因(命名为TfIL-15)的全长cDNA序列,其长度为1140bp,包括5'-非编码区(5'-UTR) 165bp... 为研究白介素15(Interleukin-15, IL-15)在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先天免疫中的功能,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克隆得到松江鲈IL-15基因(命名为TfIL-15)的全长cDNA序列,其长度为1140bp,包括5'-非编码区(5'-UTR) 165bp、开放阅读框(ORF) 522bp和3'UTR 453bp。在5'UTR区域,存在4个读码框外的AUG翻译起始位点。基因ORF编码173个氨基酸(aa),其中,前59aa为信号肽序列。成熟肽全长为114aa,预测分子量为12.975kDa,理论等电点为5.15。同源比对发现,鱼类IL-15变异程度较高,TfIL-15与其他鱼类IL-15同源性在23%~61%之间。多序列比对和三维结构构建结果显示,TfIL-15具有典型4个α螺旋二级结构,形成二硫键的4个半胱氨酸高度保守。qRT-PCR分析表明,TfIL-15广泛表达于松江鲈各组织中。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 LPS)后,TfIL-15 mRNA在血液、皮肤、肝脏和脾脏中均上调表达。在皮肤和血液中,刺激后2h表达量迅速上调至最高峰,分别为对照组的74倍和41倍。脾脏和肝脏在刺激后12h分别达到对照组的3倍和18倍。肝脏中,刺激后96h,表达量再次上调至对照组的86倍。上述结果表明,TfIL-15可能参与了松江鲈抵抗外界刺激的先天免疫过程。另外,通过构建TfIL-15成熟肽的原核表达载体,成功获得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TfIL-15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江鲈 白介素15(IL-15) 克隆 基因表达 重组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纹夜蛾几丁质酶家族基因鉴定与时空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晓娟 丁洋 +2 位作者 陈亚青 黄立华 郑思春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0-106,共7页
昆虫GH18家族几丁质酶属于多基因家族,在昆虫的蜕皮与变态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催化表皮几丁质的降解.斜纹夜蛾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危害290多种植物,但对其几丁质酶未深入研究.该文通过斜纹夜蛾转录组学分析,发现了12种潜在... 昆虫GH18家族几丁质酶属于多基因家族,在昆虫的蜕皮与变态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催化表皮几丁质的降解.斜纹夜蛾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危害290多种植物,但对其几丁质酶未深入研究.该文通过斜纹夜蛾转录组学分析,发现了12种潜在的几丁质酶,分属于8类.对这些几丁质酶在斜纹夜蛾变态发育时在表皮、中肠以及脂肪体的时空表达分析结果表明,Sl Cht5,Sl Cht9和Sl Cht2的表达水平在幼虫转化为蛹时上调表达,说明这些几丁质酶可能参与了斜纹夜蛾变态时期的脱皮作用;而其他几丁质酶的表达具有组织特性,表明它们可能具有不同功能,如Sl Cht6仅在中肠和脂肪体中表达,Sl Cht11,Sl Cht12和Sl Cht16主要在中肠和表皮表达,Sl IDGF2仅在表皮有表达,Sl IDGF3和Sl Cht9在三大组织均有表达.本研究结果对斜纹夜蛾几丁质酶家族基因的鉴定和时空表达作了初步的分析,为研究它们在斜纹夜蛾发育中的功能与调控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质酶家族 时空表达 重组蛋白表达 变态发育 斜纹夜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转移相关基因ABCE1编码蛋白与β-肌动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构域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韩旭 于潜 +4 位作者 田野 赵希彤 张磊 周镝 田大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78-681,共4页
目的明确肺癌转移相关基因ABCE1编码蛋白与β-肌动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构域。方法通过转化技术,在E.coli BL21(DE3)中诱导表达前期研究获得的表达载体pGEX-4T-1-ABCE1-55,获得GST-ABCE1-55重组融合蛋白表达,应用GST pull-down的方法验证p G... 目的明确肺癌转移相关基因ABCE1编码蛋白与β-肌动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构域。方法通过转化技术,在E.coli BL21(DE3)中诱导表达前期研究获得的表达载体pGEX-4T-1-ABCE1-55,获得GST-ABCE1-55重组融合蛋白表达,应用GST pull-down的方法验证p GEX-4T-1-ABCE1-55与β-肌动蛋白有无相互作用。结果 GST-ABCE1-55是带有GST标签的含有357个氨基酸的重组蛋白,大小约66×10~3,在GST pull-down实验中,GST-ABCE1-55并不能与β-肌动蛋白特异结合。结论肺癌转移相关基因ABCE1编码蛋白与β-肌动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构域应位于ABCE1蛋白第358位至第600位编码氨基酸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结合盒转运子E1 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 重组蛋白表达 蛋白质相互作用结构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IFN-γ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和色谱复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骊丽 耿信笃 韩骅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40-544,共5页
从健康人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经LPS刺激后提取总RNA,用RT-PCR扩增hIFN-γ的cDNA。将扩增产物克隆后进行序列分析证明,克隆的hIFN-γcDNA除存在2个序列多态性位点外,与天然的干扰素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利用温控表达系统在大肠杆菌中实现... 从健康人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经LPS刺激后提取总RNA,用RT-PCR扩增hIFN-γ的cDNA。将扩增产物克隆后进行序列分析证明,克隆的hIFN-γcDNA除存在2个序列多态性位点外,与天然的干扰素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利用温控表达系统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hIFN-γ的高效表达,表达的目的蛋白可占菌体总蛋白的55%。用5L和50L发酵罐放量生产的产物,经高效疏水色谱HPHIC直接复性和纯化得到了重组hIFN-γ纯品,其比活性与天然蛋白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干扰素-γ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重组蛋白表达 复性与纯化 高效疏水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