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重组自交系群体的小麦株高QTL分析 |
周淼平
宋桂成
张鹏
杨学明
张平平
何漪
|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扬麦158/西风重组自交系群体千粒重QTL的初步定位 |
周淼平
张鹏
杨学明
张平平
宋桂成
何漪
|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玉米重组自交系亲缘关系分析 |
闵开芳
陈洪俭
杨子腾
金彦刚
夏中华
王歆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抽穗扬花期高温对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RIL47结实率的影响 |
周浩
胡文彬
王作平
彭克勤
肖国樱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3
|
|
5
|
利用SNP标记和宁7840×Clark重组自交系(RIL)群体检测小麦染色体偏分离区域 |
赵朋
李婷婷
张芸芸
王娜
李春莲
王中华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6
|
利用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进行质量—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遗传模型和小麦产量性状遗传 |
李斯深
陈茂学
王洪刚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2
|
|
7
|
春小麦重组自交系品质性状与产量、生理性状相关性分析 |
马斯霜
王敬东
白海波
惠建
陈晓军
石磊
张尚沛
李树华
|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8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苦荞麦重组自交系农艺性状综合评价 |
薛贤滨
贾琼
陈峥峰
黎瑞源
陈庆富
石桃雄
|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9
|
普通荞麦重组自交系(RIL)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
郭菊卉
石桃雄
黄凯丰
陈庆富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10
|
济麦44/济麦229重组自交系群体籽粒蛋白质含量QTL分析 |
单宝雪
刘秀坤
肖延军
展晓孟
黄金鑫
刘百川
张玉梅
李豪圣
刘建军
高欣
曹新有
赵振东
|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1
|
陆地棉重组自交系再生能力和遗传转化效率筛选 |
乐愉
王涛
张献龙
林忠旭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2
|
利用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进行甜瓜第一雌花节位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 |
高美玲
袁成志
栾非时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13
|
高州野生稻重组自交系的构建及穗粒数性状QTL鉴定 |
霍兴
于咏梅
邱树青
刘迪林
孔乐
柳武革
王丰
|
《广东农业科学》
|
2024 |
0 |
|
14
|
小麦重组自交系主要产量性状的变异分析 |
苗任重
杨一帆
陈志愿
王得宝
盛奥莹
邓跟望
|
《耕作与栽培》
|
2024 |
0 |
|
15
|
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NJRISX豆腐和豆乳得率的QTL分析 |
张红梅
周斌
赵团结
邢邯
陈受宜
盖钧镒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16
|
应用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大豆根重QTL |
王宏林
喻德跃
王永军
陈受宜
盖钧镒
|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2
|
|
17
|
不同钾处理下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表型变异及其相关分析 |
梁雪
吴春红
宫晓平
郭营
李斯深
李絮花
孔凡美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8
|
重组自交系群体的检测调整方法及其在大豆NJRIKY群体的应用 |
王永军
吴晓雷
喻德跃
章元明
陈受宜
盖钧镒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6
|
|
19
|
“Lemont/特青”重组自交系的六性状籼粳分类研究 |
梅捍卫
黎志康
王一平
余新桥
钟代彬
罗利军
应存山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19
|
|
20
|
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9个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
李法计
常鑫
王宇娟
宋全昊
田芳慧
孙道杰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