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染腺病毒介导的肝细胞生长因子减轻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1
作者 杨建胜 陈良万 +1 位作者 邱罕凡 杨昭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19-1321,共3页
关键词 转染 腺病毒 细胞生长因子 心脏移植 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载体介导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对冠状动脉再狭窄的预防作用
2
作者 刘本德 吴红军 曾秋棠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5-77,81,共4页
目的应用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转染血管内皮细胞(VEC)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探讨HGF基因对其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以肝细胞中抽提的总RNA为模板,反转录cDNA,采用RT-PCR技术获得HGF基因,并引入酶切位点,转染大... 目的应用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转染血管内皮细胞(VEC)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探讨HGF基因对其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以肝细胞中抽提的总RNA为模板,反转录cDNA,采用RT-PCR技术获得HGF基因,并引入酶切位点,转染大肠埃希菌,筛选阳性菌落,经酶切及测序证实后,转染腺病毒,制造病毒包涵体,经3轮扩増,制备高效表达HGF基因腺病毒载体(Ad-HGF)。以此感染VEC及VSMC,设为Ad-HGF组;再以人工合成HGF培养VEC及VSMC为阳性对照组(HGF组);以未感染Ad-HGF的细胞为阴性对照(对照组)。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缺氧情况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结果VEC的Ad-HGF、HGF组细胞凋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1),但VSMC的3组细胞凋亡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腺病毒载体介导HGF基因感染VEC后能在缺氧情况下有效地阻止VEC发生凋亡,但不能有效抑制VSMC凋亡,提示对冠状动脉再狭窄有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腺病毒介导细胞生长因子基因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凋亡 缺氧 冠状动脉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表达骨保护素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重组腺病毒对牙槽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李雯 曹寅 陈乔尔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19-923,共5页
目的以含有骨保护素(OPG)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共表达重组腺病毒感染牙龈及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观察OPG与bFGF表达的情况;以重组腺病毒结合胶原膜置入犬牙槽骨缺损处,观察其对牙槽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培养牙龈及牙周膜成... 目的以含有骨保护素(OPG)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共表达重组腺病毒感染牙龈及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观察OPG与bFGF表达的情况;以重组腺病毒结合胶原膜置入犬牙槽骨缺损处,观察其对牙槽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培养牙龈及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感染重组腺病毒,运用Western blot、RT-PCR分别检测2种细胞中OPG及bFGF的表达,并以正常培养的牙龈及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作为对照组。制造犬下颌前磨牙根分叉处牙槽骨缺损模型,右侧作为空白对照组(n=2)和材料对照组(n=4),左侧作为实验组(n=6),光镜观察骨缺损处牙槽骨新生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PG和bFGF在犬牙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细胞培养结果显示,感染重组腺病毒的牙龈和牙周膜成纤维细胞,OPG及bFGF的表达在蛋白和基因水平上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骨缺损处有多量新生牙槽骨生长,其OPG和bFGF较材料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有较强的表达。结论 OPG和bFGF共表达的重组腺病毒可提高牙龈及牙周膜成纤维细胞OPG和bFGF的表达,对牙槽骨缺损修复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保护素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重组腺病毒 骨缺损 牙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生长因子、E肽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其在神经细胞中的表达
4
作者 苏永良 刘堰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29,共9页
力生长因子(mechano-growth factor,MGF)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诱导性表达的生长因子,由IGF-1基因选择性剪接产生,力生长因子E肽(MGF-24E)是MGF区别于其它IGF-1剪接体的特异性C端序列,其在预防组织修复等方面有重要作用.采用Ad-Easy法成功构... 力生长因子(mechano-growth factor,MGF)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诱导性表达的生长因子,由IGF-1基因选择性剪接产生,力生长因子E肽(MGF-24E)是MGF区别于其它IGF-1剪接体的特异性C端序列,其在预防组织修复等方面有重要作用.采用Ad-Easy法成功构建MGF,MGF-24E重组腺病毒,重组腺病毒分别感染神经胶质细胞N9和神经元细胞SH-SY5Y,MTT法检测其对两种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腺病毒介导可实现MGF和MGF-24E在神经细胞中的高表达,与对照组相比,MGF和MGF-24E在时间和浓度上对促进N9和SH-SY5Y细胞的增殖均有显著性效应,且二者效果相当.由此认为,MGF和MGF-24E具有促进神经损伤修复的同等作用力,为力生长因子用于基因治疗提供更为切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因子 重组腺病毒 神经修复 细胞增殖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重组腺病毒粘粒载体的构建
5
作者 章斌 梅举 +1 位作者 张宝仁 顾俊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1期1150-1152,共3页
目的 :构建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aFGF)重组腺病毒粘粒载体。方法 :抽取人胎脑组织mRNA ,经RT PCR获取aFGF基因 ,测序后将其插入腺病毒粘粒载体pAxCAwt的SwaI位点。结果 :RT PCR合成的DNA片段经克隆、测序后证实为aFGF基因 ,酶切... 目的 :构建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aFGF)重组腺病毒粘粒载体。方法 :抽取人胎脑组织mRNA ,经RT PCR获取aFGF基因 ,测序后将其插入腺病毒粘粒载体pAxCAwt的SwaI位点。结果 :RT PCR合成的DNA片段经克隆、测序后证实为aFGF基因 ,酶切结果显示 ,aFGF腺病毒重组粘粒 (pAxCAwt aFGF)中aFGF的插入方向正确。结论 :构建的aFGF腺病毒重组粘粒 (pAxCAwt aFGF)可用于进一步的基因治疗的研究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AFGF 基因重组 腺病毒粘粒载体 基因治疗 心肌缺血 治疗性血管生长 冠心病 CH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丹醌对瘦素刺激人肝星状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韦燕飞 刘雪梅 +4 位作者 唐爱存 彭岳 钟振国 方卓 赵铁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0-713,共4页
目的研究白花丹醌对瘦素刺激体外培养人HSC-LX2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SC-LX2,瘦素(leptin)刺激24h,各药物与细胞共孵育24h后,采用荧光PCR检测各组TGF-β1 mRNA的表达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GF-β1蛋白表达情况... 目的研究白花丹醌对瘦素刺激体外培养人HSC-LX2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SC-LX2,瘦素(leptin)刺激24h,各药物与细胞共孵育24h后,采用荧光PCR检测各组TGF-β1 mRNA的表达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GF-β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leptin组比较,白花丹醌各剂量组作用24h后,HSC-LX2细胞中TGF-β1 mRNA的水平明显降低,尤以中、高剂量组明显(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白花丹醌各剂量组对HSC-LX2细胞TGF-β1蛋白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白花丹醌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之一是从mRNA和蛋白水平抑制TGF-β1表达,从而抑制HSCECM的合成,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醌 瘦素 星状细胞 纤维化 增殖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生长分化因子-15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预后价值 被引量:28
7
作者 郭影 胡泽平 +4 位作者 圣波 顾奕玥 王云飞 周青 王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75-1780,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诊断和预后价值。方法选取150例CHF患者作为心衰组,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进一步分为NYHA II级亚组、NYHA III级亚组、NYHA IV级亚组... 目的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诊断和预后价值。方法选取150例CHF患者作为心衰组,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进一步分为NYHA II级亚组、NYHA III级亚组、NYHA IV级亚组;根据原发病病因分为缺血性心衰(IHF)亚组、非缺血性心衰(NIHF)亚组。选取健康人28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HGF、GDF-15水平;测定脑钠肽(BNP)水平,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对CHF组患者随访6个月,记录CHF不良事件。通过西雅图心衰模型(SHFM)计算CHF组患者平均生存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衰组血清HGF、GDF-15、BNP、LVEDd明显升高,LVEF明显降低(P <0. 05)。HGF、GDF-15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增加而明显升高(P <0. 05)。与NIHF亚组相比,IHF亚组HGF升高更明显(P <0. 05)。血清HGF、GDF-15水平与BNP、LVEDd、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性(r=0. 47、0. 34,0. 42、0. 33,0. 85、0. 74,P<0. 05),与LVEF、SHFM生存年呈负相关性(r=-0. 49、-0. 45,-0. 27、-0. 30,P <0. 05)。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显示,血清HGF、GDF-15对CHF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 886、0. 862,两者联合AUC为0. 891,HGF、GDF-15、BNP三者联合AUC为0. 898 (P <0. 05)。血清HGF、GDF-15诊断IHF的AUC分别是0. 757、0. 458 (P <0. 05)。血清HGF、GDF-15对CHF不良事件预测的AUC分别是0. 843、0. 817,HGF、GDF-15两者联合AUC为0. 873,HGF、GDF-15、BNP三者联合AUC为0. 911 (P <0. 05)。血清HGF、GDF-15对IHF、NIHF亚组的CHF不良事件预测的AUC是0. 806、0. 488,0. 481、0. 429 (P <0. 05)。结论 CHF患者血清HGF、GDF-15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心功能恶化,临床预后不良;基础心脏疾病为IHF的CHF患者,血清HGF水平升高更为明显,提示血清HGF对CHF患者基础心脏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多指标的联合可提高对CHF的诊断和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长因子 生长分化因子-15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对实验秃毛大鼠的毛发再生作用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泽 黄鹏煌 +3 位作者 赵海洋 李海燕 田海山 李校堃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41-1746,共6页
目的建立实验秃毛大鼠模型,研究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recombinant human 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2,rhKGF-2)对实验秃毛大鼠的毛发再生作用。方法对大鼠背部以脱毛膏拔毛,随机分为7个组,即正常对照组、5%米诺地尔组、aFGF组、r... 目的建立实验秃毛大鼠模型,研究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recombinant human 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2,rhKGF-2)对实验秃毛大鼠的毛发再生作用。方法对大鼠背部以脱毛膏拔毛,随机分为7个组,即正常对照组、5%米诺地尔组、aFGF组、rhKGF2高、中、低剂量组、0.9%生理盐水组。造模次日皮肤涂抹给药,以给药第1、5、9、14天为观察时间点,记录实验大鼠的体重、实验区毛长、实验区毛发生长状况。于第14天处死实验大鼠,取实验区皮肤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体重方面:在第1、5、9、14天,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毛长方面:与0.9%生理盐水组相比,在第5、9天,rhKGF2高、中剂量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在第14天,高、中、低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P<0.05);毛重方面:在第14天,与0.9%生理盐水组相比,各组(正常对照组除外)差异有显著性(P<0.01);病理检查结果显示:rhKGF2具有促进实验秃毛大鼠毛囊新生与成熟的作用。结论 rh-KGF2具有促进实验秃毛大鼠毛发再生的作用。rhKGF2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 秃毛大鼠 毛发再生作用 毛囊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MIP1-α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9
作者 贾凤岐 王维锋 +4 位作者 江小玲 杨庆 卫立辛 杨广顺 吴孟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4-497,共4页
目的 :构建小鼠趋化因子 MIP1-α(m MIP1-α)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在小鼠肝癌细胞中表达 ,为肝癌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方法 :PCR扩增含有 m MIP1-α的质粒 ,将腺病毒骨架质粒 p Ad Easy- 1以及线性化的重组穿梭质粒 p Track- CMV-m MI... 目的 :构建小鼠趋化因子 MIP1-α(m MIP1-α)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在小鼠肝癌细胞中表达 ,为肝癌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方法 :PCR扩增含有 m MIP1-α的质粒 ,将腺病毒骨架质粒 p Ad Easy- 1以及线性化的重组穿梭质粒 p Track- CMV-m MIP1-α共转化 BJ5 183受体菌并在其中发生同源重组 ,利用重组前后抗性的改变筛选出重组子 ,重组腺病毒质粒经过 2 93细胞的包装、扩增和纯化后 ,感染小鼠肝癌细胞株 Hepa1- 6 ,一步法提取细胞总 RNA,RT- PCR检测 m MIP1-α的 m RNA。琼脂糖凝胶打孔法体外观察感染上清中 m MIP1-α对小鼠脾细胞的趋化活性。 结果 :得到了携带 m MIP1-α的重组腺病毒 ,纯化后滴度为 4× 10 1 1 efu/ ml,在感染后的 Hepa1- 6细胞中检测到 m MIP1-α的表达 ,上清中 m MIP1-α的趋化指数为 6 .3。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携带 m MIP1-α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为下一步应用于肝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MIP1-α 腺病毒载体 细菌同源重组系统 基因治疗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启动子驱动CD自杀基因重组腺病毒的制备及其体外杀伤作用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建发 黄宗海 +2 位作者 俞金龙 厉周 车小燕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23-627,共5页
目的应用AdEasier-1系统高效制备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启动子驱动CD自杀基因重组腺病毒并观察其体外肿瘤杀伤作用。方法以JM109细菌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出含HindⅢ/BamHⅠ酶切位点的CD基因,亚克隆到pREP8,继而用HindⅢ/XbaⅠ切出... 目的应用AdEasier-1系统高效制备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启动子驱动CD自杀基因重组腺病毒并观察其体外肿瘤杀伤作用。方法以JM109细菌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出含HindⅢ/BamHⅠ酶切位点的CD基因,亚克隆到pREP8,继而用HindⅢ/XbaⅠ切出含pA加尾信号的CD基因,插入到预先构建的含VEGF启动子的转移质粒pAdtrack-VEGFP构建pAdtrack-VEGFP-CD。经PmeⅠ线性化后转化AdEasier-1细菌,用25 μg/ml卡那霉素筛选阳性克隆,先后进行琼脂糖电泳和PacⅠ酶切鉴定,筛选出正确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asy-VEGFP-CD。经293细胞包装、扩增获得重组腺病毒Ad-VEGFP-CD,行PCR鉴定。通过测定细胞克隆形成率和细胞存活率观察重组腺病毒对体外培养的LoVo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的成功率为70%(7/10)。包装扩增后重组腺病毒的滴度为4.8×1012 CFU/ml,PCR扩增结果与预期相符。在前药5-氟胞嘧啶存在下,重组腺病毒对LoVo具有明显杀伤作用,细胞克隆形成率和细胞存活率都明显下降。结论应用AdEasier-1系统可以成功制备含VEGF启动子驱动CD自杀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该重组体具有明显的肿瘤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胞嘧啶脱氨酶 基因治疗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同源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髓核细胞体外培养和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对其代谢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传志 周跃 +4 位作者 李长青 周琳 郭国宁 曹国勇 李华壮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80-283,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单层和立体培养兔髓核细胞时的变化及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rhTGF-β1,10ng/ml)对其代谢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兔髓核细胞,分为3组。A组,单层培养组;B组,Ⅱ型胶原支架立体培养组;C组,Ⅱ型胶原支架立体培养+rhTGF-β1(10n... 目的:探讨体外单层和立体培养兔髓核细胞时的变化及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rhTGF-β1,10ng/ml)对其代谢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兔髓核细胞,分为3组。A组,单层培养组;B组,Ⅱ型胶原支架立体培养组;C组,Ⅱ型胶原支架立体培养+rhTGF-β1(10ng/ml)组。利用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RT-PCR、3H-proline掺入法观察髓核细胞形态学、基因表达水平和总胶原合成的变化。结果:B、C组兔髓核细胞由A组的多角形转为类圆形;与A组相比,B组Ⅱ型胶原、集聚蛋白多糖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0.05),总胶原合成升高(P<0.01)。与B组相比,C组Ⅱ型胶原、集聚蛋白多糖、核心蛋白多糖基因表达水平增高(P<0.01、P<0.01、P<0.05),总胶原合成升高(P<0.01)。结论:兔髓核细胞由单层培养转到Ⅱ型胶原支架上培养时其基因表达和总胶原合成增强。rhTGF-β1(10ng/ml)可增强立体培养的兔髓核细胞基因表达和总胶原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细胞培养 髓核细胞 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雷公藤甲素、肝细胞生长因子对TGF-β1诱导的足细胞损害的不同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汝春 朱晓玲 +1 位作者 张华琴 李卫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7期1631-1633,共3页
目的:通过白藜芦醇、雷公藤甲素、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epatocyte,HGF)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TGF-β1)刺激的小鼠足细胞表型、细胞骨架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分析白藜芦醇、雷公藤甲... 目的:通过白藜芦醇、雷公藤甲素、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epatocyte,HGF)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TGF-β1)刺激的小鼠足细胞表型、细胞骨架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分析白藜芦醇、雷公藤甲素、HGF对足细胞损害的不同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分化条件下培养小鼠足细胞10d,TGF-β1诱导作为研究模型,分别用白藜芦醇、雷公藤甲素和HGF干预。流式细胞术检测足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以及Vimentin、Nestin、E-cadherin等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p-cadherin蛋白表达。结果:TGF-β1可诱导足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E-cadherin、p-cadherin、Vimentin等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而Nestin表达显著增高。白藜芦醇干预可增高足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并显著上调E-cadherin、Vimentin等蛋白表达,但对Nestin则无显著影响;雷公藤甲素可显著抑制TGF-β1对E-cadherin、P-cadherin表达的下调作用,但对线粒体膜电位、骨架蛋白分子Vimentin、Nestin的表达无显著影响。HGF可显著降低Nestin表达,但对线粒体膜电位、Vimentin、E-cadherin、P-cadherin等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白藜芦醇、雷公藤甲素、HGF均可显著改善TGF-β1诱导的足细胞损害,但作用位点不尽相同,并具有互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白藜芦醇 雷公藤甲素 细胞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腺病毒Ad-hTERTp-HSV-TK/GCV系统的构建及其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杀伤作用及旁观者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燕 邓志华 +4 位作者 杨长青 刘京龙 贾静 郭素雅 杨强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9-32,共4页
背景与目的:肝癌的基因治疗已成为肝癌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探讨Ad-hTERTP-HSV-TK/GCV系统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杀伤作用;并观察其过程中旁观者效应的作用。方法:用重组腺病毒Ad-hTERTP-HSV-TK系统分别感染肝癌细胞株HepG2和正常肝... 背景与目的:肝癌的基因治疗已成为肝癌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探讨Ad-hTERTP-HSV-TK/GCV系统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杀伤作用;并观察其过程中旁观者效应的作用。方法:用重组腺病毒Ad-hTERTP-HSV-TK系统分别感染肝癌细胞株HepG2和正常肝细胞L-02,加入前体药物更昔洛韦(GCV),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其对感染后细胞的杀伤作用;将感染后的TK阳性HepG2细胞和未感染的TK阴性HepG2细胞按不同比例浓度(0∶10、1∶9、2∶8、3∶7、4∶6、5∶5、6∶4、7∶3、8∶2、9∶1、10∶0)混合,观察其旁观者效应。结果:肝癌细胞HepG2的存活率随病毒感染复数(MOI)和GCV浓度增加而逐渐降低,L-02细胞无明显变化。旁观者效应表明,在TK阳性HepG2细胞为10%时,细胞抑制率达28.06%,70%时达90.44%。结论:重组腺病Ad-hTERTP-HSV-tk/GCV系统对肝癌细胞HepG2有选择性杀伤作用及明显的旁观者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肿瘤 重组腺病毒载体 HTERT启动子 自杀基因 培养的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生长因子-2与肝细胞生长因子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的作用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佐周 胡晶 +1 位作者 牟玲 罗恩杰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63-67,共5页
比较成纤维生长因子-2(FGF-2)与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向肝细胞分化的能力,并进一步的研究BM-MSCs诱导成肝细胞所需的最佳诱导因子以及其用量。体外获取、培养大鼠BM-MSCs,将第3代BM-MSCs采用不同剂量的... 比较成纤维生长因子-2(FGF-2)与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向肝细胞分化的能力,并进一步的研究BM-MSCs诱导成肝细胞所需的最佳诱导因子以及其用量。体外获取、培养大鼠BM-MSCs,将第3代BM-MSCs采用不同剂量的FGF-2和HGF诱导。诱导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Shiff染色法检测糖原的分泌;ELISA法检测AFP的分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白蛋白和CK19的分泌。诱导后BM-MSCs由梭形向多角形、卵圆形方向变化,AFP第3天就有分泌,第12天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少;白蛋白、CK19和糖原第12天即有阳性表达,以后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阳性率逐渐升高。第2组和第4组比其他组分泌的白蛋白、CK19和糖原均多。FGF-2比HGF具有更强的诱导BM-MSCs向肝细胞分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生长因子 成纤维生长因子-2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1对鼠肝细胞凋亡调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春雷 黄志强 +1 位作者 周宁新 Kevin Behrns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10期877-879,共3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明确正常肝和肝硬化肝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的作用及其与凋亡的关系。 方法 :通过 5 0 %四氯化碳 (CCl4)腹腔注射诱发BALB/c小鼠形成肝硬化模型 ;应用改良的胶原酶原位灌注法分离正常和肝硬化小鼠的肝细... 目的 :本研究旨在明确正常肝和肝硬化肝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的作用及其与凋亡的关系。 方法 :通过 5 0 %四氯化碳 (CCl4)腹腔注射诱发BALB/c小鼠形成肝硬化模型 ;应用改良的胶原酶原位灌注法分离正常和肝硬化小鼠的肝细胞 ;利用 1.5 %的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梯形条带 ,并应用DNA荧光染料Hoechst33342对正常肝细胞进行染色 ,以检测TGF β1诱导的凋亡。 结果 :以胶原酶原位二步灌流法分离肝细胞的活率为 95 .2 %。正常肝细胞予以TGF β1处理后 ,应用 1.5 %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发现具有凋亡特征的梯形条带。硬化肝细胞则很少出现梯形条带。经TGF β1处理的正常肝细胞应用Hoechst染色发现 ,其凋亡率明显高于未处理组。 结论 :肝硬化肝细胞不能像正常肝细胞那样发生TGF β1诱导的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凋亡 细胞 硬化 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5-aza诱导后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及其表达、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温茜 周超颖 +2 位作者 周明乾 罗微 马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37-1540,共4页
目的将重组腺病毒(Ad-HGF)转染5-氮胞苷(5-aza)诱导后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检测其心肌样细胞分化和HGF基因表达,探讨其用于缺血性心脏病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以5-aza诱导比格犬B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检测心肌样... 目的将重组腺病毒(Ad-HGF)转染5-氮胞苷(5-aza)诱导后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检测其心肌样细胞分化和HGF基因表达,探讨其用于缺血性心脏病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以5-aza诱导比格犬B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检测心肌样细胞标志—β-肌球重链蛋白(β-MHC)和α-横纹肌肌动蛋白的表达;以Ad-HGF转染5-aza诱导后的BMSCs,RT-PCR、ELISA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表达。结果形态学观察与免疫组化结果表明,5-aza诱导B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Ad-HGF转染5-aza诱导后的BMSCs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有HGF表达,转染后48h表达量最高,达103ng/ml。结论 Ad-HGF可高效转染5-aza诱导后的BMSCs,为其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的生物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骨髓基质干细胞 细胞生长因子 腺病毒载体 生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截短型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1的表达及纯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邓林 刘孝菊 +5 位作者 龚守良 王会岩 田海山 王晓杰 马吉胜 李校堃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9-633,共5页
目的:构建高效表达N端缺失的23个氨基酸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1(rhKGF1dest23)的基因工程菌,为治疗放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新药开发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利用PCR方法分别以pET3c-hKGF1及sumo-EGF为模板合成N端缺失的23个氨基酸rhKGF1dest2... 目的:构建高效表达N端缺失的23个氨基酸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1(rhKGF1dest23)的基因工程菌,为治疗放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新药开发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利用PCR方法分别以pET3c-hKGF1及sumo-EGF为模板合成N端缺失的23个氨基酸rhKGF1dest23及sumo基因片段,构建4种原核表达载体pET22b-rhKGF1dest23、pET22b-sumo-rhKGF1dest23、pET3c-rhKGF1dest23和pET3c-sumo-rhKGF1dest23,分别转化原核表达宿主菌Rosetta(DE3)plysS、BL21(DE3)、BL21(DE3)StarplysS、origima(DE3)和BL21AI,筛选rhKGF1dest23蛋白表达的最佳质粒与宿主菌组合。CM离子交换和肝素亲和层析法纯化rhKGF1dest23蛋白,Westernblotting法鉴定rhKGF1dest23蛋白。结果:pET22b-rhKGF1dest23质粒与BL21AI宿主菌为最佳组合表达,经IPTG与阿拉伯糖诱导,SDS-PAGE电泳后表明目的蛋白大部分以可溶性形式存在,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0%,经CM和肝素两步纯化后rhKGF1dest23蛋白纯度为95%以上,Westernblotting法鉴定为rhKGF1dest23蛋白。结论:成功构建表达人KGF1dest23重组蛋白的基因工程菌,经IPTG与阿拉伯糖诱导,CM弱阳离子与肝素亲合层析后,得到了纯化的rhKGF1dest23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表达 重组截短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1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玉琪 李保平 +4 位作者 郭君红 李莉 李晓珍 Zhenfeng Duan 张璐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42-746,共5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分别收集正常卵巢组织20例(正常对照组),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30例(良性肿瘤组),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分别收集正常卵巢组织20例(正常对照组),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30例(良性肿瘤组),卵巢上皮性癌组织70例(卵巢癌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组卵巢组织中HGF、IGF-I及MMP-2的表达,分析3个因子与卵巢上皮性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3个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①HGF、IGF—I和MMP-2在正常对照组、良性肿瘤组、卵巢癌组中的表达呈上升趋势,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卵巢癌组中,HGF、IGF-I及MMP-2的阳性表达在临床分期I~Ⅱ期和Ⅲ~Ⅳ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卵巢癌组中,HGF、IGF-I及MMP-2的阳性表达三者间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HGF、IGF-I及MMP-2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共同参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与癌细胞的增殖、浸润和转移有关,且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上皮性癌 细胞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阻抑TGF-β1诱导大鼠韧带成纤维细胞α-SMA过表达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姜大朋 李昭铸 +3 位作者 蒋志涛 刘君阳 李天竹 王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06-909,共4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能否阻抑TGF-β1诱导的大鼠内侧副韧带(MCL)成纤维细胞α-SMA过表达及其可能涉及的信号传导通路。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大鼠MCL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TGF-β1(5ng/ml)及HGF(10—40ng/ml)。培养72h后...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能否阻抑TGF-β1诱导的大鼠内侧副韧带(MCL)成纤维细胞α-SMA过表达及其可能涉及的信号传导通路。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大鼠MCL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TGF-β1(5ng/ml)及HGF(10—40ng/ml)。培养72h后,用RT-PCR检测各组α-SMAmRNA及Smad3mRNA的变化;细胞免疫组化检测α-SMA蛋白的表达。结果:TGF-β1能显著诱导α-SMA及Smad3的表达(P<0.01),而HGF则可以有效地阻抑其表达,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HGF可以通过下调Smad3的表达来阻抑TGF-β1诱导的α-SMA过表达。这为利用HGF预防和治疗MCL损伤后瘢痕及纤维化在细胞和分子水平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内侧副韧带 成纤维细胞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 被引量:6
20
作者 孙凯 黄晓卉 汪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54-1358,共5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常规培养大鼠HSC,预先给予或不给予PPARγ特异性拮抗剂GW9662处理,再经系列浓度的PPA...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常规培养大鼠HSC,预先给予或不给予PPARγ特异性拮抗剂GW9662处理,再经系列浓度的PPARγ天然配体(15-d-PGJ2)或合成配体(GW7845)及TGF-β1序贯作用后,通过半定量RT-PCR及Western-blotting分析CTGF表达状况,透射电镜观察HSC形态学变化。结果15-d-PGJ2和GW7845可显著抑制HSC中TGF-β1诱导的CTGF表达(同时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且PPARγ配体对CTGF表达的抑制作用可被GW9662部分或完全逆转,说明此种抑制效应确由PPARγ所介导;电镜观察亦显示HSC由活化态向静息态的形态学转变。结论PPARγ活化可显著抑制HSC中TGF-β1诱导的CTGF表达,提示PPARγ可作为逆转肝纤维化治疗的新的有效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星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