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2
1
作者 唐广 王晓敏 +5 位作者 孟君霞 栾春来 陈杰甫 武永强 张晓南 何孜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4-238,共5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治疗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骨髓完全缓解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应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又分为rhTPO组和rhIL-11组,对照...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治疗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骨髓完全缓解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应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又分为rhTPO组和rhIL-11组,对照组为不应用升血小板药物患者,每组患者各32例,各组均采用标准联合化疗药物。rhTPO和rhIL-11组在化疗结束后24 h内分别应用rhTPO 15000 IU/d和rhIL-11 1.5 mg/d,当血小板升至100×10~9/L以上时停用药物,最多用14 d。观察血小板<50×10~9/L持续时间和血小板恢复至≥50×10~9/L、≥100×10~9/L所需时间,记录各组输注单采血小板份数,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rhTPO组血小板<50×10~9/L持续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rhIL-11组时间虽少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rhTPO组血小板<50×10~9/L持续天数少于rhIL-11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rhTPO和rhIL-11组均可较快将血小板数提升至≥50×10~9/L(P<0.01,P<0.05),rhTPO组血小板数提升速度虽快于rhIL-11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rhTPO组及rhIL-11组均可较快地将血小板数提升至≥100×10~9/L(P值均<0.01),rhTPO组明显快于rhIL-11组(P<0.05)。rhTPO和rhIL-11组输注血小板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P<0.05),且rhTPO组输注数低于rhIL-11组(P<0.05)。应用rhTPO和rhIL-11后个别患者发生低热、注射部位有硬结、关节酸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7%、31.2%)(P>0.05),但其程度均较轻,患者均可耐受。结论:rhTPO和rhl L-11均可缩短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缩短血小板恢复至正常需要时间及减少单采血小板输注数目,降低化疗后出血风险,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轻,患者均可耐受。两种药物比较,rhTPO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重组人白介素-11 急性髓系白血病 血小板减少症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血小板减少28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万里新 单丽红 +3 位作者 王旸 王文廉 蔡政 李琮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66-967,共2页
关键词 重组人白介素-11 恶性肿瘤 血小板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重组人白介素-11衍生物Ⅰ期耐受性及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兴元 冯奉仪 +3 位作者 汤志强 王丽焱 齐军 赵国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802-805,共4页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对重组人白介素-11衍生物的耐受性,不良反应的表现与剂量的关系,确定向II期临床研究推荐的剂量,并初步观察临床疗效。方法:rhIL-11剂量分7级,由初始剂量10μg/kg开始逐级增加,每剂量水平3例共12例(16例次),rhIL-11衍...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对重组人白介素-11衍生物的耐受性,不良反应的表现与剂量的关系,确定向II期临床研究推荐的剂量,并初步观察临床疗效。方法:rhIL-11剂量分7级,由初始剂量10μg/kg开始逐级增加,每剂量水平3例共12例(16例次),rhIL-11衍生物每1mg加入1ml生理盐水,皮下注射,连续给药10天。结果: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肌肉关节疼痛,乏力,发热,四肢颜面部水肿,头痛,睾丸触痛,心慌,球结膜充血,皮肤瘙痒,头晕,失眠等。7例血小板降低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恢复正常,总有效率100%。结论:肌肉关节疼痛、乏力为主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rhIL-11衍生物人体最大耐受剂量为60μg/kg·d。推荐II期临床研究剂量为40μg/kg·d。初步观察rhIL-11衍生物对化疗所致的血小板降低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衍生物 耐受性 Ⅰ期临床观察 疗效 肿瘤 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介素-11对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徐雅靖 陈方平 +2 位作者 李晓林 赵谢兰 何群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3-436,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商品名巨和粒)对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核细胞系造血及血小板恢复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方法:24例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急、慢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巨和粒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移植...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商品名巨和粒)对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核细胞系造血及血小板恢复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方法:24例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急、慢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巨和粒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移植后13d(+13d)起应用巨和粒1.5mg/d,对照组主要采用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血小板计数由最低值恢复至>20×109/L的时间平均为+20.8d,对照组为+26.0d,较治疗组延长5.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血小板计数由最低值恢复至>50×109/L的时间平均为+25.7d,对照组为+32.3d,较治疗组延长6.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治疗组平均输注单采血小板2.2次,对照组输注4.1次,较治疗组增加1.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d,对照组骨髓产板型巨核细胞的数量平均为4.8个,治疗组为12.2个,较对照组增加7.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乏力、头痛、头晕、注射部位疼痛为主,严重程度均为I^II度。结论:rhIL-11对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核细胞系造血及血小板的恢复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介素-11 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大鼠皮下注射重组人白介素-1190天毒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颖 杨红忠 +5 位作者 陈云祥 徐潘生 陈国灿 卢祺炯 陈浩 宣尧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38-638,共1页
关键词 毒理学 SD大鼠 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 皮下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介素-11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敬东 韩效林 吴隼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226-228,共3页
本研究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恢复的影响及其不良反应。20例接受同胞全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rhIL-11治疗组"和对照组... 本研究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恢复的影响及其不良反应。20例接受同胞全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rhIL-11治疗组"和对照组。rhIL-11治疗组患者在移植术后6天(+6天)起应用rhIL-11 0.75mg/d,连续14天;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对症支持治疗,其间观察血小板计数由最低值恢复至>20×109/L和>50×109/L的时间并于移植后30天观察骨髓巨核细胞的数量。结果表明:rhIL-11治疗组患者血小板计数由最低值恢复至>20×109/L的时间平均为移植术后22.8天,对照组平均为移植术后27.3天,后者较治疗组延长4.5天(p<0.01)。治疗组患者血小板计数由最低值恢复至>50×109/L的时间平均为移植后24.5天,对照组平均为移植后35.3天,后者较治疗组延长9.6天(p<0.01)。移植术后30天时,对照组患者的骨髓巨核细胞总数及产板型数量分别为7.8个和4.2个,rhIL-11治疗组分别为15.6个和9.2个,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应用rhIL-11有加速血小板恢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介素-11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介素-11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中的术前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朱宝玲 姚荣欣 +1 位作者 夏轶姿 金栗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1805-1806,共2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中升高血小板的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选取需要手术治疗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22例,每例患者予以rhIL-113mg皮下注射,每天1次,共10d。观察其升高血小板的疗效及其副作用。结果...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中升高血小板的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选取需要手术治疗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22例,每例患者予以rhIL-113mg皮下注射,每天1次,共10d。观察其升高血小板的疗效及其副作用。结果:治疗后升高血小板的总有效率为64%(14/22),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为7~15d,平均为11d,达峰时间为治疗第15天;用药后第21天血小板回落至治疗前水平。平均血小板升高的幅度为(53.14±21.51)×109/L,最高增幅为102×109/L。副作用主要有球结膜充血、心动过速、下肢水肿、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结论:rhIL-11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升高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血小板,且在停药后疗效仍持续一段时间,副作用较轻微,在需手术治疗或进行有创性操作的脾功能亢进患者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 血小板减少症 重组人白介素-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介素-11对猕猴的长期毒性实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浩 袁伯俊 +3 位作者 刘俊平 张淑英 陆国才 戴益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0-363,共4页
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介素 - 11(rh IL - 11)对猕猴的长期毒性。 方法 :18只猕猴分别按体质量随机分为 4组。高剂量组6只 ,余均为 4只。低、中、高剂量分别为 0 .1、0 .3和 1.0 mg/kg。每天 sc给药 1次 ,连续 90 d。停药观察 30 d。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介素 - 11(rh IL - 11)对猕猴的长期毒性。 方法 :18只猕猴分别按体质量随机分为 4组。高剂量组6只 ,余均为 4只。低、中、高剂量分别为 0 .1、0 .3和 1.0 mg/kg。每天 sc给药 1次 ,连续 90 d。停药观察 30 d。观察症状和检测项目有 :一般状况、心电图、血液学及生化指标、尿液、免疫、骨髓、脏器质量、组织学检查。结果 :所有给药组猕猴食量明显减少 ,体质量有所减轻 ,并有短暂性发热。低剂量组有 1只猕猴肢体活动受限 ,震颤。高剂量组 1只猕猴出现呕吐 ,1只死亡。给药组 RBC、Hb、Hct、MCV、MCH和 MCHC均明显降低 ,Plat则明显增高。 AL T、AST、L DH活性明显下降 ,TP和 Alb含量明显下降 ,AL P活性明显升高。给药 90 d各给药组猕猴均出现抗 IL - 11抗体 ,免疫复合物也明显增高。高、中剂量组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给药组心、肝的绝对质量有增大的趋势 ,相对质量明显增大。给药 90 d时 ,给药组猕猴肝、肾出现明显的细胞变性 ,中、高剂量组重于低剂量组。停药后 30 d上述变化均趋向恢复。 结论 :rh IL - 11对猕猴的毒性靶器官及系统有 :血液系统、肝脏、肾脏、免疫系统、骨髓。其毒性损害均为可逆性。 rh IL - 11对猕猴的 3个月长期毒性安全剂量为每次 0 .1m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毒性 猕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因工程产品(重组人白介素-11)的过敏反应试验探讨
9
作者 宣尧仙 陈国灿 +2 位作者 徐潘生 卢祺炯 陈云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5-355,共1页
关键词 生物基因工程产品 重组人白介素-11 致敏途径 豚鼠 全身过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和重组人白介素-11对正常猕猴全血凝血功能和血小板的影响
10
作者 柳晓兰 罗庆良 +2 位作者 熊国林 邱丽玲 崔玉芳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4年第3期198-201,共4页
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rhTPO)和重组人白介素 11(rhIL 11)用于治疗血小板生成低下疾病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观察给rhTPO和thIL 11后猕猴血小板数和二磷酸腺苷或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及全血凝固活性的改变。结果 :①连续给 2... 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rhTPO)和重组人白介素 11(rhIL 11)用于治疗血小板生成低下疾病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观察给rhTPO和thIL 11后猕猴血小板数和二磷酸腺苷或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及全血凝固活性的改变。结果 :①连续给 2 μg/(kg·d)rhTPO 8d和 2 0d ,rhTPO组血小板数已明显增多 ,但其最大聚集率与对照值和给药差别并不显著 ;相同时间rhTPO组血栓弹力图 (TEG)r、k和r +k值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ma 值明显增大 ,提示全血凝固活性增强。② 12 0 μg/(kg·d)和 10 80 μg/(kg·d)rhIL 11连续注射 4 9d ,两剂量组血小板数均明显高于赋型剂对照组 ;凝血酶诱导两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变化不显著 ,ADP诱导时 12 0 μg/(kg·d)组最大聚集率变化亦不明显 ,而 10 80 μg/(kg·d)组最大聚集率则明显低于对照和 12 0 μg/(kg·d)组。停药后 2 3d ,10 80 μg/(kg·d)组血小板数和其聚集功能仍未恢复正常。说明rhTPO和rhIL 11对血小板数量和功能方面的影响基本相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猕猴 全血凝血功能 血小板 最大聚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前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小板减少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商安芳 郭静明 +4 位作者 商建东 刘小慧 艾红 朱磊 曾一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51-153,共3页
为了评价重组人白介素 11治疗前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小板减少的疗效 ,对 6例早期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用重组人白介素 116 0 0万单位皮下注射 ,每日 1次 ,疗程 7- 14天 ,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 8天、第 15天、第 30天、第 6 0天复查... 为了评价重组人白介素 11治疗前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小板减少的疗效 ,对 6例早期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用重组人白介素 116 0 0万单位皮下注射 ,每日 1次 ,疗程 7- 14天 ,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 8天、第 15天、第 30天、第 6 0天复查外周血血小板 ,第 15天复查骨髓巨核细胞计数。结果表明 :显效 3例 (5 0 % ) ,良效 1例(16 .7% ) ,进步 1例 (16 .7% ) ,无效 1例 (16 .7% ) ,总有效率 83.3%。全部 6例病人骨髓巨核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治疗时副作用轻。结论 :重组人白介素 11治疗前期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的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介素11 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6例观察 被引量:9
12
作者 秦兰 袁忠 +1 位作者 杜晓军 马西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219-1221,共3页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hronic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CITP)一般采用激素治疗,必要时还需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了解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本研究将26例血小板数<60.00&#...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hronic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CITP)一般采用激素治疗,必要时还需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了解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本研究将26例血小板数<60.00×109/L的CITP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激素与免疫抑制治疗,rhIL-11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hIL-11 25μg/(kg.d),每日1次,皮下注射,14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表明:23例CITP患者治疗后血小板减少情况均得到不同程度好转,只有3例治疗后血小板减少情况没有改善。对照组和rhIL-11组的血小板计数分别由治疗前的26.15×109/L和27.84×109/L增加为66.62×109/L和105.62×109/L,rhIL-11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出血症状减轻,在rhIL-11组中8例患者的血小板恢复正常(>100×109/L),获得满意治疗效果。结论:rhIL-11联合传统的激素治疗对慢性ITP患者血小板减少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介素-11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改构白介素11对骨髓抑制的小鼠促血小板生成作用的评价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杉姗 胡成炫 +2 位作者 王洪领 聂李亚 许松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11-1517,共7页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化重组人改构白介素11(PEGylated IL-11 mutein,PEG-m IL 11)不同给药次数和给药剂量对骨髓抑制的小鼠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作用,并与m IL-11进行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BALB/c小鼠经2.5 Gy全身^(60)Coγ射线照...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化重组人改构白介素11(PEGylated IL-11 mutein,PEG-m IL 11)不同给药次数和给药剂量对骨髓抑制的小鼠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作用,并与m IL-11进行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BALB/c小鼠经2.5 Gy全身^(60)Coγ射线照射后,腹腔注射50 mg/kg卡铂制备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在给药次数研究中,将30只造模成功的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溶剂对照组:d 1,4,7每日1次,共3次;m IL-11组:m IL-11 200μg/(kg·d)×9 d;PEG-m IL 11 A组:PEG-m IL 11 1800μg/(kg·d)×1 d(d 1);PEG-m IL 11 B组:900μg/(kg·d)×2 d(d 1,5)和PEG-m IL 11 C组:600μg/(kg·d)×3 d(d 1,4,7),各组小鼠均为皮下注射给药。监测5周内血小板的变化情况;在给药剂量研究中将100只造模成功的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溶剂对照组:d 1,5每日1次,共2次;m IL-11组:m IL-11 200μg/(kg·d)×9 d、PEG-m IL 11低、中、高剂量组(200、420、900μg/(kg·d)×2 d,d 1,5),对各组小鼠均皮下注射给药,在5周内每隔2-3 d检测外周血细胞,并于给药后d 8选取部分动物安乐死后进行骨髓细胞培养。结果:与造模前相比,溶剂对照组Plt在最低点时降低幅度达到80%以上。给药次数研究中,PEG-m IL 11各给药组在最低点时的Plt值均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和m IL-11组(P<0.05),但不同给药次数的3组间差异不显著;在给药剂量研究中,PEG-m IL 11各治疗组在Plt最低点的降低幅度明显低于溶剂对照组和m IL-11治疗组(P<0.05),在最低点后Plt的恢复速度明显快于溶剂对照组,在d 10呈剂量依赖性的升高(r=0.92);PEG-m IL 11各治疗组的RBC在最低点的降低幅度明显减小并且恢复明显加快;各组WBC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CFU-M eg测定结果显示,PEG-m IL 11和m IL-11组同溶剂对照比相比CFU-M eg有增多的趋势,且PEG-m IL 11治疗组动物的集落数更高。结论:PEG-m IL 11对骨髓抑制小鼠血小板减少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而且同m IL-11相比,可以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治疗的顺应性,为开发重组白介素11的长效制剂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 重组人白介素11 骨髓抑制 血小板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1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宝玲 夏轶姿 金栗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4期3971-3971,共1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常累及血液系统,其中血小板减少最多见,发生率为7%-26%,其中严重血小板减少(血小板≤40×10^9/L)发生率为5%~10%,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死亡的重要原因。Feinglass等^[1]曾报道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的血小板... 系统性红斑狼疮常累及血液系统,其中血小板减少最多见,发生率为7%-26%,其中严重血小板减少(血小板≤40×10^9/L)发生率为5%~10%,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死亡的重要原因。Feinglass等^[1]曾报道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应用白介素11(IL-11)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我们曾将IL-11应用于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治疗有效,现将其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小板减少症 白介素-11 疗效观察 治疗 严重血小板减少 IL-11 血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重组人白介素11分别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成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 被引量:32
15
作者 谢坤莹 魏锦 +1 位作者 邹兴立 赵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624-2627,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重组人白介素11(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 11,rhIL-11)分别联合糖皮质激素在成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疗效...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重组人白介素11(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 11,rhIL-11)分别联合糖皮质激素在成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ITP患者病例资料。据用药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rhTPO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对照组使用rhIL-11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甲泼尼龙1 mg/(kg·d),rhTPO 15 000 IU/d,rhIL-111.5 mg/d,rhTPO、rhIL-11用药疗程均为14 d,若疗程不足14 d,血小板>100×10^9/L,停用rhTPO、rhIL-11。比较患者完全反应率(CR),达到CR的时间,治疗前后血小板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R率与对照组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9天观察组血小板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第12、15天观察组与对照组血小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TPO联合甲泼尼龙治疗ITP患者较rhIL-11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提升血小板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重组人白介素11 糖皮质激素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ESI-Q-TOF-MS鉴定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的一级结构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英 饶春明 +3 位作者 王威 张翊 韩春梅 王军志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鉴定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的一级结构。利用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MS)测定rhIL-11的精确分子质量,采用高效液相-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HPLC-ESI-Q-TOF-MS/MS)测定其胰蛋白酶酶切... 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鉴定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的一级结构。利用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MS)测定rhIL-11的精确分子质量,采用高效液相-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HPLC-ESI-Q-TOF-MS/MS)测定其胰蛋白酶酶切后肽段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并结合数据库检索进行结构鉴定。rhIL-11的实测分子质量为19 047.38 u,与理论分子质量19 047.29 u相比非常接近。HPLC-ESI-Q-TOF-MS/MS测定m/z664.45、m/z609.40的肽段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分别为Glu-Pro-Glu-Leu-Gly-Thr-Leu和Leu-Asp-Ser-Thr-Val-Leu。将这两段序列在MASCOT数据库检索,结果表明rhIL-11的结构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质联用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分子质量 氨基酸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II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曹军宁 许立功 +7 位作者 吴晴 冯继锋 张沂平 秦凤展 徐建华 战榕 谭清和 吴昌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非随机、自身对照试验。对照周期单用化疗,治疗周期化疗后给予rhIL1150μg/(kg·d),皮下注射,连续给药10~14天,或PLT>300×... 目的:评价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非随机、自身对照试验。对照周期单用化疗,治疗周期化疗后给予rhIL1150μg/(kg·d),皮下注射,连续给药10~14天,或PLT>300×109/L后停药。结果:共入组106例患者,可评价疗效100例。PLT最低值(中位数)对照周期为49(5~76)×109/L,治疗周期为69(6~221)×109/L,P<0.001。PLT≤75×109/L的中位天数对照周期为7(0~26)天,治疗周期为3.5(0~28)天,P<0.001。PLT≤50×109/L的中位天数对照周期为2(0~20)天,治疗周期为0(0~23)天,P<0.01。PLT≤20×109/L的中位天数对照周期为0(0~9)天,治疗周期为0(0~5)天,P>0.05。从PLT最低点恢复到80×109/L的中位天数对照周期为5(1~18)天,治疗周期为2(0~28)天,P<0.001。对照周期输注血小板人数为6例,治疗周期为6例,无统计学差异。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心悸、水肿、肌肉关节痛、感冒样症状等。结论:rhIL11对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有防治作用,临床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血小板减少症 化疗 Ⅱ期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预防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镜 徐兵河 +1 位作者 蔡锐刚 储大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8-260,共3页
观察迈格尔(基因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预防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1例接受以卡铂或健择为主的方案化疗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自身交叉研究方法,比较rhIL-11和安慰剂对化疗后血小板最低值的影响及... 观察迈格尔(基因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预防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1例接受以卡铂或健择为主的方案化疗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自身交叉研究方法,比较rhIL-11和安慰剂对化疗后血小板最低值的影响及毒性。rhIL-11在化疗药给药结束后24小时开始用药,25μg/kg皮下注射,连续用药7~14天,血小板高于300×109/L时停药。结果:rhIL-11可以明显升高化疗中血小板最低值,减少输血的次数,rhIL-11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轻度水肿,乏力及感冒样症状等。结论:rhIL-11对化疗所致血小板降低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可以作为升血小板的有效、安全药物在化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化疗 血小板减少症 迈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消化道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洁 沈琳 +3 位作者 李燕 张晓东 李健 龚继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297-1299,共3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巨和粒#)治疗消化道肿瘤化疗后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单中心、开放性、非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按NCI-CTC毒性分级标准对化疗后血小板减少至Ⅱ度及以下者(即≤75(109/L)进行观察治... 目的:评价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巨和粒#)治疗消化道肿瘤化疗后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单中心、开放性、非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按NCI-CTC毒性分级标准对化疗后血小板减少至Ⅱ度及以下者(即≤75(109/L)进行观察治疗。治疗组给予巨和粒25μg/(kg·d),皮下注射,连续给药7~14天。随机选择未使用巨和粒的化疗后血小板减少者作为平行对照。观察28天。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血小板从最低值升至≥100×109/L平均需要8.1天,而对照组平均需要12.2天(P<0.01)。血小板≤50×109/L者,治疗组升至≥100×109/L平均需要8.9天,对照组平均需要12.9天(P<0.05)。有统计学差异。主要不良反应为水肿、发热、关节肌肉酸痛等,均为Ⅰ~Ⅱ级,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巨和粒#)对消化道肿瘤化疗后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有治疗作用,可以促进血小板减少的恢复,且耐受性较好,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血小板减少 消化道肿瘤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吉西他滨引起肿瘤患者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傅强 王宁 +1 位作者 杨林军 王雅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84-285,288,共3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lL-11,吉巨芬)治疗吉西他滨引起肿瘤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开放性、非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按NCI—CTC毒性分级标准对含吉西他滨化疗后血小板减少者(即〈100×10^9/L)进... 目的:评价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lL-11,吉巨芬)治疗吉西他滨引起肿瘤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开放性、非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按NCI—CTC毒性分级标准对含吉西他滨化疗后血小板减少者(即〈100×10^9/L)进行观察治疗,治疗组给予rhlL-1150μg/(kg·d),皮下注射,连续给药2~14d或至血小板〉100×10^9/L时停药;治疗过程中如血小板≤30×10^9/L或有出血倾向时,给予血小板输注。随机选择未使用rhlL-11的化疗后血小板减少者作为平行对照,观察28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血小板升至≥100×10^9/L中位时间4-四分位数间距为(5.0±3.0)d;而对照组为(9.5±5.0)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中血小板输注次数为2次,对照组为9次,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9)。rh1L-11不良反应主要为:乏力、水肿、结膜充血、注射部位红肿、肌肉、关节痛、头痛、心动过速、发热、胸闷等,多为Ⅰ~Ⅱ级,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rhlL-11治疗吉西他滨所致血小板减少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安全应用吉西他滨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肿瘤 血小板减少 吉西他滨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