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以“重章叠句”为纽带,构建深度体验的诗歌教学
- 1
-
-
作者
许万军
-
机构
盐城市田家炳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1,共2页
-
文摘
《诗经》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其教学价值不仅在于文学鉴赏层面,更在于通过经典文本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审美能力与文化认同感。陈莹莹老师的《关雎》教学设计以“重章叠句”为课堂教学纽带,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深度体验诗歌魅力,同时将零散知识点有机整合,展现出传统诗歌教学的创新思路。
-
关键词
关雎教学设计
经典文本
重章叠句
诗歌教学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聚焦重章叠句 品味丰富诗意——《关雎》教学设计
- 2
-
-
作者
陈莹莹
-
机构
昆山开发区青阳港学校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59,共3页
-
文摘
【教学目标】1.多形式朗读诗歌,体会节奏韵律,理解重章叠句在表情达意上的独特作用。2.调动生活经验,展开联想想象,品味丰富诗意,抒发个性化阅读感受。3.感受男主人公对爱情的强烈渴望和执着追求。
-
关键词
教学设计
重章叠句
朗读
诗歌
节奏韵律
生活经验
-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余光中《乡愁》说略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方麟
-
机构
北京教育学院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9-51,共3页
-
文摘
一什么是乡愁?乡愁是一种印记,江南雨,塞北雪,长江水,黄河谣,大漠烟;乡愁是一种味道,羊肉泡馍,重庆火锅,南昌炒粉,高邮鸭蛋,东北酸菜粉条;乡愁是一种风物,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乡愁是一种方音,吴侬软语,掷地秦腔,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乡愁是一段亲情,母亲的叮咛,父亲的注视,奶奶的慈爱,爷爷的硬朗。在余光中笔下,乡愁首先表现为空间距离,是一种地理的乡愁。
-
关键词
余光中
《乡愁》
绮窗
江南雨
吴侬软语
高邮鸭
重章叠句
黄河谣
听雨
抒情主人公
-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鄂尔浑—叶尼塞碑铭的诗体文学性研究
- 4
-
-
作者
崔焱
-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0-140,共11页
-
基金
辽宁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敦煌回鹘文文献集解”(L22BYY019)。
-
文摘
鄂尔浑—叶尼塞碑铭的诗体文学性表现在韵文对偶技巧方面,可分为押头韵、押尾韵、头韵和尾韵同时押韵,这三种形式均存在对偶特征;重章叠句的运用方面,体现了句式、章法上所具有的形式整齐、简单灵活的特点;格言谚语的引用方面,可以窥见古代突厥民族用辩证思维和形象隐喻传递智慧、认识世界的方式。鄂尔浑—叶尼塞碑铭的诗体特征与汉语文学经典交融契合,展现出中华文学的多民族创作脉络。
-
关键词
鄂尔浑—叶尼塞碑铭
押韵
对偶
重章叠句
格言谚语
-
分类号
H211.3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I059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诗经》的亘古生命与艺术
- 5
-
-
作者
金戈
-
出处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993年第4期39-41,共3页
-
文摘
在文学的天体中,《诗经》是韵文星系里的一颗璀璨恒星,光彩四射,我国的诗、词、赋、曲等数千年的文学,无不受它的光照影响。它是中国文学史的光辉起点,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它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勤劳和智慧,为炎黄子孙留下了自豪。千百年来,人们吟咏它,研究它,发掘它,乃至今天,世界人民都关注它,学习它,经久不衰。它的持久生命体何在? 一、悠远而强劲的生命起源 人类有了语言,即便有了文学。远在原始社会里,人类群居生活在一起,进行狩猎,耕作、祭祠和歌舞,为了协调、沟通、追欲,产生了短节奏的语言呼喊。
-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光照影响
群居生活
等数
关睢
祭祠
《国风》
重章叠句
君子于役
在河之洲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