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实杯盘菌重寄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包立军 廉喜红 +3 位作者 梁嘉俊 陈旗 苏超 钱永华 《北方蚕业》 2024年第2期14-18,共5页
由于生产上缺乏抗菌核病果桑品种,化学防治仍是目前桑椹菌核病防控的主要措施。开发安全、高效的生防药剂,替代或减少常规农药使用,是当前桑椹菌核病防治的重要研究方向。本研究对桑实杯盘菌子实体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其重寄生菌,并与桑... 由于生产上缺乏抗菌核病果桑品种,化学防治仍是目前桑椹菌核病防控的主要措施。开发安全、高效的生防药剂,替代或减少常规农药使用,是当前桑椹菌核病防治的重要研究方向。本研究对桑实杯盘菌子实体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其重寄生菌,并与桑实杯盘菌进行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出5株重寄生菌,经初步鉴定DZ5菌株为拟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试验发现DZ5能显著抑制AF2014019菌丝生长发育及菌核形成,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 桑实杯盘菌 重寄生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寄生枝孢菌的原生质体制备条件优化及抗性筛选
2
作者 李明娇 范世昌 +2 位作者 严梦玲 陈晨 李靖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104,共8页
为探究重寄生枝孢菌最佳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摸索枝孢菌原生质体遗传转化体系。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枝孢菌的原生质体制备条件,包括菌龄、酶解浓度、酶解时间和渗透压稳定剂进行筛选与优化。结果显示:在菌龄为17 h,崩溃酶浓度为2... 为探究重寄生枝孢菌最佳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摸索枝孢菌原生质体遗传转化体系。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枝孢菌的原生质体制备条件,包括菌龄、酶解浓度、酶解时间和渗透压稳定剂进行筛选与优化。结果显示:在菌龄为17 h,崩溃酶浓度为25 mg·mL^(-1),酶解时间为2.5 h以及使用0.7 mol·L^(-1)NaCl作为渗透压缓冲液的条件下,其原生质体产量最高。响应面分析进一步确定了最佳条件为菌龄17.51 h,酶解液浓度26.74 mg·mL^(-1),酶解时间2.26 h,预测原生质体数量为3.52×10^(6)mL^(-1)。复测实验结果得到原生质体产量约为4.01×10^(6)mL^(-1),比预测产量高出12.2%。敏感性实验发现重寄生枝孢菌对潮霉素敏感,其生长在20 mg·L^(-1)潮霉素浓度下受到抑制。研究结果成功优化了重寄生枝孢菌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并筛选出20 mg·L^(-1)潮霉素作为后续分子遗传转化的条件,为重寄生枝孢菌的生物防治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寄生 枝孢菌 原生质体制备 敏感性测试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柏鞘锈菌重寄生菌研究初报 被引量:4
3
作者 吴云 叶华智 +2 位作者 严吉明 秦芸 叶茂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8-121,共4页
首次报导了重寄生菌寄生黄柏鞘锈菌(Coleosporium phellodendri Kom)的重寄生现象。重寄生菌寄生在黄柏鞘锈菌的夏孢子堆上,在不同的程度上阻碍了鞘锈菌夏孢子堆的发育和夏孢子的释放,寄生严重时甚至不能形成夏孢子。调查表明,黄... 首次报导了重寄生菌寄生黄柏鞘锈菌(Coleosporium phellodendri Kom)的重寄生现象。重寄生菌寄生在黄柏鞘锈菌的夏孢子堆上,在不同的程度上阻碍了鞘锈菌夏孢子堆的发育和夏孢子的释放,寄生严重时甚至不能形成夏孢子。调查表明,黄柏鞘锈菌重寄生菌在7月底8月初开始发生,9月中下旬达到高峰,该重寄生菌在雅安周边县(区)的黄柏鞘锈菌上自然寄生很普遍,在一些黄柏林地,自然重寄生率高达100%,重寄生指数为60-90。经鉴定,黄柏鞘锈菌的重寄生菌为柱隔孢菌(Ramularia 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柏 黄柏鞘锈菌 重寄生 重寄生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骨木锈病及其重寄生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黄云 叶华智 +2 位作者 董宝成 刘紫英 秦芸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81-184,共4页
Rust of Sambucus williamsii and hyperparasite of the rust were found in Fengtong Zhai national nature sanctuary area. The pathogen was identified as Aecidium sambuci. The hyperparasite occured on lower leaf surface ru... Rust of Sambucus williamsii and hyperparasite of the rust were found in Fengtong Zhai national nature sanctuary area. The pathogen was identified as Aecidium sambuci. The hyperparasite occured on lower leaf surface rust spo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yperparasitism was henna powdery. The hyperparasite live on aecium of A. sambucii and hinder the releasing of aeciospore. The hyperparasite was identified as Tuberculina sp.. This paper reported the symptom of the rust and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ust pathogen. The hyperparasitism of A. sambuci and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uberculina sp. were also repor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木 锈病 重寄生 植物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毛壳菌荧光标记与重寄生现象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叶丽丹 劳佳萍 +1 位作者 卢建平 林福呈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9-124,共6页
球毛壳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防真菌.为了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球毛壳菌与立枯丝核菌的拮抗机制,选用GFP(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作为报告基因对球毛壳菌进行标记.通过构建和转化EGFP(Enhanced GFP)表达载体,得到氯嘧磺隆抗性的转化... 球毛壳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防真菌.为了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球毛壳菌与立枯丝核菌的拮抗机制,选用GFP(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作为报告基因对球毛壳菌进行标记.通过构建和转化EGFP(Enhanced GFP)表达载体,得到氯嘧磺隆抗性的转化子.经过几轮验证筛选,包括选择性平板筛选、PCR扩增目的片段验证、Southern杂交、荧光镜检等,确认SUR基因和EGFP基因已经插入球毛壳菌的基因组并在其中表达标记.取一个确认为荧光标记转化子的菌株,进行生防特性分析.主要通过与病原真菌平板共培养、载玻片对峙培养等方法初步研究了球毛壳菌与立枯丝核菌的拮抗机理.结果发现,在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过程中,球毛壳菌的拮抗机理主要是重寄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标记 球毛壳菌 原生质体转化 生防拮抗 重寄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因子螺旋毛壳ND35的细胞壁降解酶与重寄生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高克祥 刘晓光 +2 位作者 Dana Friesem Leonid Chernin 时呈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5-210,共6页
Some Chaetomium spp. are capable of antagonizing several plant pathogenic fungi through production of antibiotics and mycoparasitism. Secretion of lytic enzymes, mainly including glucanases and chitinases, is consider... Some Chaetomium spp. are capable of antagonizing several plant pathogenic fungi through production of antibiotics and mycoparasitism. Secretion of lytic enzymes, mainly including glucanases and chitinases, is considered the most important step in the mycoparasitic process. In this study, an about 110kDa exo-β-1,3-glucanase from C. spirale ND35 was detected both in culture filtrate and directly on PAGE and IEF gels, as well as chitinases, although protease was not detectable on Litmus milk agar plates. Coiling and penetrating the hyphae of host fungus Valsa mali were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the synergistic interaction between β-1,3-glucanase and chitinases. β-1,3-glucanase activity of C. spirale ND35 varied considerably when C. spirale ND35 was grown in different carbon sources during various incubation time, and might be subjected to both induction by substrate and catabolite re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壁降解酶 重寄生 IEF PAGE 因子 螺旋 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株重寄生菌对华山松疱锈病的野外防治试验 被引量:7
7
作者 周利 黄丽丹 +2 位作者 徐斌 李永和 陈玉惠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28,共3页
施用重寄生菌MM011(Pestalotiopsissp.)和LS020(Trichoderma viride)的接种体在林间连续2 a进行华山松Pinus armandii疱锈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株重寄生菌均能定殖在茶生柱锈菌Cronartium ribicolaJ.C Fischer的锈孢子堆上;对性子器和... 施用重寄生菌MM011(Pestalotiopsissp.)和LS020(Trichoderma viride)的接种体在林间连续2 a进行华山松Pinus armandii疱锈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株重寄生菌均能定殖在茶生柱锈菌Cronartium ribicolaJ.C Fischer的锈孢子堆上;对性子器和锈子器阶段的防治,MM011防效最好的100%;LS020连续防治2 a的平均防效最好的99.21%。方差分析表明这2株菌的防效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华山松疱锈病 重寄生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地区茶生柱锈重寄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5
8
作者 杨艳红 陈玉惠 朱云峰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4-419,共6页
华山松疱锈病是华山松Pinus armandi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为了利用重寄生菌对华山松疱锈病进行生物防治,对其病原菌茶生柱锈Cronartium ribicola的重寄生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依据柯赫氏三原则对分离得到的真菌进行鉴定,得到茶生柱锈的重... 华山松疱锈病是华山松Pinus armandi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为了利用重寄生菌对华山松疱锈病进行生物防治,对其病原菌茶生柱锈Cronartium ribicola的重寄生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依据柯赫氏三原则对分离得到的真菌进行鉴定,得到茶生柱锈的重寄生菌链格孢Alternariaspp.,镰刀菌Fusariumspp.,棒束孢Isariasp.,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sp.,木霉Trichodermaspp.及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经显微和超显微观察发现接种重寄生菌后锈孢子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且不同的重寄生菌对锈孢子有不同的作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保护学 重寄生 茶藤生柱锈 华山松疱锈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花金鸡菊白粉菌重寄生菌——宿白粉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梁晨 赵洪海 +2 位作者 李宝笃 张英昊 吕国忠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48-652,共5页
大花金鸡菊白粉病菌棕丝单囊壳(Sphaerothecafusca)的重寄生菌—宿白粉菌(AmpelomycesquisqualisCes.)在PSA,OA和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以PSA最好,而在A&HA和Czapek上生长较差,且在Richard上不产孢;菌丝生长和产孢适温20~25℃,适宜pH值... 大花金鸡菊白粉病菌棕丝单囊壳(Sphaerothecafusca)的重寄生菌—宿白粉菌(AmpelomycesquisqualisCes.)在PSA,OA和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以PSA最好,而在A&HA和Czapek上生长较差,且在Richard上不产孢;菌丝生长和产孢适温20~25℃,适宜pH值4~9,光照促进产孢,而黑暗有利于菌丝生长。对碳源的利用,菌丝生长和干重以甘露醇、水解乳糖等6种碳源为好,甘露醇最佳,淀粉最差;产孢以葡萄糖、蔗糖和果糖为好,葡萄糖最佳。对氮源的利用,菌丝生长及干重以蛋白胨和酵母膏为好,酵母膏最好;产孢以酵母膏最好。孢子萌发适宜温度10~25℃,相对湿度65%~100%和水滴中均能萌发,其中水滴中萌发率最高,低于50%不萌发。最适pH值5~7,pH低于2和pH高10于孢子不萌发。光照对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金鸡菊白粉菌 重寄生 宿白粉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子松疱锈病重寄生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邓勋 张素华 +2 位作者 宋小双 马晓乾 魏霞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6,10,共4页
樟子松疱锈病是樟子松枝干上的主要病害,为利用重寄生菌对樟子松疱锈病进行生物防治,对其病原菌松芍柱锈菌Cronartium flaccidum(Alb.et Schw.)Wint.的重寄生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得到重寄生菌拟枝孢镰刀菌Fusarium sporotrichioides She... 樟子松疱锈病是樟子松枝干上的主要病害,为利用重寄生菌对樟子松疱锈病进行生物防治,对其病原菌松芍柱锈菌Cronartium flaccidum(Alb.et Schw.)Wint.的重寄生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得到重寄生菌拟枝孢镰刀菌Fusarium sporotrichioides Sherb.、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并测定ITS序列,获得基因登录号。经显微观察发现接种重寄生菌后锈孢子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且存在两种不同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疱锈病 重寄生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序重寄生(Phacellaria rigidula Benth.)花形态的扫描电境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兴峰 丁雨龙 甘习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7-39,共3页
扫描电境下 ,对硬序重寄生花的外部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硬序重寄生一鳞片叶腋内的簇生花发生时 ,首先同时出现大小几乎相同的 2个单花幼花 ;花被片外表面有许多较均匀分布的小乳突 ;每朵花的小苞片常为 3片 ,小苞片呈宽窄不等的... 扫描电境下 ,对硬序重寄生花的外部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硬序重寄生一鳞片叶腋内的簇生花发生时 ,首先同时出现大小几乎相同的 2个单花幼花 ;花被片外表面有许多较均匀分布的小乳突 ;每朵花的小苞片常为 3片 ,小苞片呈宽窄不等的三角形 ,其边缘因有较长绒毛而呈流苏状 ;成熟花药各有 2条室裂 ;花粉粒很小 ,具 3孔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序重寄生 形态 结构特征 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病原菌重寄生菌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杨艳红 陈玉惠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70-75,共6页
重寄生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植物病原物生防菌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对重寄生菌这一类极具潜力的生防菌的研究已从生物资源调查转向侵染植物病原菌的机理方面.就国内外对重寄生菌作用机理的研究作了综述.
关键词 植物 病原菌 重寄生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藨生柱锈重寄生菌粗毒素的基本性质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丽丹 陈玉惠 李永和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49-51,共3页
对茶藨生柱锈重寄生菌拟盘多毛孢之一种产生的粗毒素进行基本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重寄生菌所产毒素是一类小分子、极性较大的非蛋白类物质,具有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能被甲醇从培养液中较好地提取出来.
关键词 重寄生 粗毒素 基本性质 荼藨生柱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研究植物锈菌重寄生菌的现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广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31-1532,共2页
综述了国内有关植物锈菌重寄生菌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关键词 锈病 重寄生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山松疱锈病的重寄生真菌(深绿木霉)中几丁质酶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
15
作者 李靖 殷福姣 +3 位作者 马长乐 陈玉惠 刘小烛 周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分离深绿木霉SS003中的几丁质酶基因,为获得高抗病的转基因植株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华山松疱锈病的锈孢子壁作为诱导物,诱导深绿木霉SS003中几丁质酶基因的表达,并通过RT-PCR方法扩增得到几丁质酶基因片段。[结果]锈孢子壁可诱... [目的]分离深绿木霉SS003中的几丁质酶基因,为获得高抗病的转基因植株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华山松疱锈病的锈孢子壁作为诱导物,诱导深绿木霉SS003中几丁质酶基因的表达,并通过RT-PCR方法扩增得到几丁质酶基因片段。[结果]锈孢子壁可诱导出高活性(40.17μg/10 min)的几丁质酶,PCR扩增得到了长度为834 bp的特异片段,经序列测定及分析显示该片段为几丁质酶基因片段。[结论]深绿木霉SS003的几丁质酶基因片段的获得,为分离全长基因以及进一步利用该基因生产几丁质酶以及进行基因转化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疱锈病 深绿木霉 重寄生 诱导 几丁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粉菌重寄生真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利 高立强 杨家荣 《陕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10期38-41,共4页
从采自陕西关中西部地区238份白粉病植株标样中分离出白粉菌重寄生真菌17个菌株,通过采用形态学鉴定和r DNA ITS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出白粉菌重寄生真菌3种,它们分别是Ampelomyces quisqualis、Ampelomyces humuli和Phoma glomer... 从采自陕西关中西部地区238份白粉病植株标样中分离出白粉菌重寄生真菌17个菌株,通过采用形态学鉴定和r DNA ITS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出白粉菌重寄生真菌3种,它们分别是Ampelomyces quisqualis、Ampelomyces humuli和Phoma glomer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粉菌 重寄生真菌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蚜虫跳小蜂的重寄生现象及生物学特性简报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文江 《植物保护》 CAS 1987年第5期35-36,共2页
蚜虫跳小蜂Aphidencyrtus aphidivorus(Mayr)是蚜茧蜂僵蚜期的重要寄生天敌、麦蚜的重寄生蜂,为有害天敌。笔者1980—1986年在蚜苗蜂的研究中发现了此蜂和另外4种重寄生蜂,其对麦田蚜茧蜂 (主要是燕麦蚜茧蜂Aphidius avenae Haliday)的... 蚜虫跳小蜂Aphidencyrtus aphidivorus(Mayr)是蚜茧蜂僵蚜期的重要寄生天敌、麦蚜的重寄生蜂,为有害天敌。笔者1980—1986年在蚜苗蜂的研究中发现了此蜂和另外4种重寄生蜂,其对麦田蚜茧蜂 (主要是燕麦蚜茧蜂Aphidius avenae Haliday)的破坏作用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虫跳小蜂 蚜茧蜂 重寄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植物白粉病重寄生菌的调查及分离方法
18
作者 唐晓雪 孙璘 +4 位作者 哈孜拉·赛依里罕 李文丽 董沛竺 任毓忠 李国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48-1755,共8页
【目的】研究景观植物白粉病重寄生菌的调查及分离方法。【方法】2020年调查石河子地区18种景观植物白粉病重寄生菌,优化采集的样品上白粉寄生孢的分离方法,并筛选适合分离用的培养基。【结果】17种植物上有白粉寄生孢的寄生现象,其中... 【目的】研究景观植物白粉病重寄生菌的调查及分离方法。【方法】2020年调查石河子地区18种景观植物白粉病重寄生菌,优化采集的样品上白粉寄生孢的分离方法,并筛选适合分离用的培养基。【结果】17种植物上有白粉寄生孢的寄生现象,其中菊科植物白粉病上最易被寄生,平均寄生指数为40.92;对高氏白粉菌属(Golovinomyces)的寄生程度较高,平均寄生指数为43.59。与直接挑取法(分离率30%)相比,采用水琼脂过滤的改良挑取法可以显著增加分离的成功率(分离率90%),且能有效减少杂菌的覆盖生长,降低分离污染率。白粉寄生孢在Czapek、PDA、PSA及其分别添加了麦芽提取物的6种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分离率在90.0%以上,但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存在明显差异,添加麦芽提取物可显著提高菌落的生长速度,其中改良PSA和改良的Czapek培养基更利于白粉寄生孢的分离。【结论】白粉寄生孢在石河子地区景观植物白粉病上寄生较为普遍,菊科植物白粉病菌最易被白粉寄生孢寄生。采用水琼脂过滤改良方法挑取分生孢子器+添加麦芽提取物的PSA和Czapek培养基是分离白粉寄生孢菌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粉寄生 白粉病 重寄生 分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寄生拟盘多毛孢cr013菌株聚酮合酶基因的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孔磊 余进德 +3 位作者 张登云 梅超 陈玉惠 李靖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4-150,156,共8页
本研究通过基因组挖掘的方式首次从重寄生拟盘多毛孢cr013菌株中获得了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PKS)基因,并利用NCBI、CDD、Clustal W、MEGA 7.0等生物信息软件对获得的PKS基因进行功能预测,挑选相似性较高、结构和功能已知的非... 本研究通过基因组挖掘的方式首次从重寄生拟盘多毛孢cr013菌株中获得了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PKS)基因,并利用NCBI、CDD、Clustal W、MEGA 7.0等生物信息软件对获得的PKS基因进行功能预测,挑选相似性较高、结构和功能已知的非还原型crPKS3基因和还原型crPKS12基因检测在改良Fries培养基上5个不同时间段(4、8、12、16、20 d)的基因表达情况,为重寄生拟盘多毛孢中还原型聚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机制的阐明奠定基础。结果发现,经过全基因组数据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挖掘到28个PKS(编号:crPKS 1~28)基因,包括14个HR-PKS,4个PR-PKS,8个NR-PKS和2个杂合的NRPS/PR-PKS。PKS蛋白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推测crPKS10、crPKS25和crPKS27可能参与了美伐他汀(compactin)的生物合成;crPKS19、crPKS12、crPKS26、crPKS13、crPKS11、crPKS23、crPKS28可能参与洛伐他汀(lovastatin)生物合成;crPKS3可能参与pestheic acid的生物合成;crPKS1可能参与黑色素(melanin)的生物合成;crPKS4、crPKS8可能参与黄色分生孢子色素(yellow conidial pigment)的生物合成;crPKS20可能参与富马霉素(fumagillin)的生物合成;其余PKS蛋白序列因未聚到已知功能的分支,无法推测其催化的化合物。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两条PKS基因均在改良Fries培养基培养第16 d时,基因表达量最高,但crPKS12的表达量为21.72,crPKS3的表达量为12.19,crPKS12的表达量远高于crPKS3。本研究结果为重寄生拟盘多毛孢PKS基因的功能鉴定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推测还原型crPKS12基因可能参与了重寄生菌cr013中聚酮的生物合成,这为该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进一步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寄生 拟盘多毛孢 基因组 聚酮合酶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叶松褐锈病及其重寄生菌的流行规律与生物防治利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贾云 陈中东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5-17,共3页
连续3年观测研究得知:寄生在落叶松属Larixspp.植物上的褐锈病Triph-ragmiopsislaricinum(Chou)Tai流行高峰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与气候因子中的降雨量关系密切;而寄生在褐锈菌上的... 连续3年观测研究得知:寄生在落叶松属Larixspp.植物上的褐锈病Triph-ragmiopsislaricinum(Chou)Tai流行高峰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与气候因子中的降雨量关系密切;而寄生在褐锈菌上的重寄生菌Sphaerellopsisfilum(Biv-Bern)Sutton流行高峰期则为8月下旬,与大气湿度关系紧密。日中流行规律观测研究得知:落叶松褐锈病菌夏孢子日飞散曲线呈“M”型,两次飞散高峰出现在8时和16时,并与降雨量呈负相关;而褐锈病重寄生菌的曲线形式与之相反,两次高峰出现在0时和12时。人工接种重寄生菌防治落叶松褐锈病是适时期为褐锈病流行高峰前10天,寄生率可达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褐锈病 流行规律 重寄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