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4年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 被引量:1
1
作者 乔琦 李莹 +6 位作者 杨国威 陈逸骁 洪海旭 代潭龙 朱晓金 王有民 王国复 《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8-635,共8页
2024年全球表面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49℃,较1991-2020年平均值偏高0.61℃,成为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一年。全球海平面温度和2000m以上的海洋热含量都达到了历史高点。南极和北极的海冰面积都显著低于平均水平。哈萨克斯坦、... 2024年全球表面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49℃,较1991-2020年平均值偏高0.61℃,成为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一年。全球海平面温度和2000m以上的海洋热含量都达到了历史高点。南极和北极的海冰面积都显著低于平均水平。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韩国、法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南非、中国等地遭遇强降雨并引发洪水、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印度北部、欧洲多地遭遇高温热浪,巴西遭遇有记录以来最严重干旱。热带气旋造成损失严重,美国发生多起龙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天气气候事件 气象灾害 暴雨洪涝 高温热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 被引量:1
2
作者 代潭龙 洪洁莉 +3 位作者 李莹 刘远 王国复 翟建青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0-376,共7页
2023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高出约1.45℃(±0.12℃),是有观测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海平面继续上升,且全球平均海平面达到了有卫星记录(1993年至今)以来的最高水平,反映了持续的海洋变暖以及冰川和冰盖的融化。北极海冰面积... 2023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高出约1.45℃(±0.12℃),是有观测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海平面继续上升,且全球平均海平面达到了有卫星记录(1993年至今)以来的最高水平,反映了持续的海洋变暖以及冰川和冰盖的融化。北极海冰面积仍远低于常年值,南极海冰面积创下历史新低。巴基斯坦、中国京津冀地区、意大利、巴西圣保罗州北部沿海地区、新西兰北岛等地遭受暴雨洪涝灾害,非洲西北部、中国云南、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发生严重干旱,南欧、北美、南美、东亚和南亚等地遭遇创纪录高温热浪,欧洲和北美等地遭遇寒流和暴风雪侵袭,强对流天气频繁袭击世界各处,全球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天气气候事件 气象灾害 山火 高温热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天气过程气象融媒体服务效果研究——以台风“苏拉”“海葵”为例
3
作者 郑艺雯 苏燕燕 +1 位作者 游立杭 蔡嘉仪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6期121-123,共3页
通过对台风“苏拉”“海葵”期间福建省气象服务中心融媒体工作室传播服务效果的个案研究,总结出微信平台政务矩阵即时快讯裂变传播、抖音平台占据绝对优势互动数据传播量、视频综合传播效果最佳等特点,提出做好策划工作,积极拓宽分发渠... 通过对台风“苏拉”“海葵”期间福建省气象服务中心融媒体工作室传播服务效果的个案研究,总结出微信平台政务矩阵即时快讯裂变传播、抖音平台占据绝对优势互动数据传播量、视频综合传播效果最佳等特点,提出做好策划工作,积极拓宽分发渠道,多平台多媒体合作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融媒体 重大天气过程 “苏拉” “海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及其成因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颖娴 孙劭 +2 位作者 刘远 侯威 王国复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9-469,共11页
2021年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偏高1.11℃(±0.13℃),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七暖年。全球海洋持续升温,海洋热容量和全球平均海平面高度均创历史新高,南北极海冰覆盖范围较常年偏小。年内,全球各地重大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欧亚多地遭... 2021年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偏高1.11℃(±0.13℃),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七暖年。全球海洋持续升温,海洋热容量和全球平均海平面高度均创历史新高,南北极海冰覆盖范围较常年偏小。年内,全球各地重大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欧亚多地遭受严重暴雨洪涝灾害,北美和亚洲等地发生严重干旱,北大西洋和北印度洋热带气旋异常活跃,欧洲和北美等地遭受高温热浪和山火,欧美及亚洲多地遭受寒流和暴风雪侵袭。成因分析表明,7月中旬中欧地区持续受切断低压控制,大西洋和地中海的水汽持续不断输送至欧洲中西部,给该地区带来了极端强降水事件并引发洪水;2月中旬对流层极涡从北极向南偏移至北美中部形成稳定的低压槽,在低压槽、有利的低层水汽输送、前期平流层爆发性增温的共同作用下,北美大部地区遭受极端低温和强暴风雪天气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异常 重大天气气候事件 气象灾害 大气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全球气候特征及重大天气气候事件 被引量:12
5
作者 翟建青 代潭龙 王国复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1-477,共7页
2020年,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继续保持上升趋势,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偏高1.2±0.1℃,列历史同期第二高。海平面持续上升,且上升速率更快。2020年,海洋热容量创历史新高,北极年最小海冰范围为有记录以来第二低,7月和10月海冰范围... 2020年,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继续保持上升趋势,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偏高1.2±0.1℃,列历史同期第二高。海平面持续上升,且上升速率更快。2020年,海洋热容量创历史新高,北极年最小海冰范围为有记录以来第二低,7月和10月海冰范围均创历史最低纪录;南极海冰范围接近长期平均水平。超过80%的海洋区域在2020年经历了至少一次海洋热浪,海洋发生“强”海洋热浪的地区超过“中等”海洋热浪的地区。年内,非洲萨赫勒地区、非洲之角、印度次大陆及其邻近地区、中国、韩国和日本以及东南亚部分地区遭受暴雨洪涝;南美内陆多地遭受严重干旱,欧洲及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地遭强热浪影响;北美、南美及澳大利亚发生严寒和大雪;北大西洋共生成30个热带气旋,创历史纪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平均温度 重大天气气候事件 暴雨洪涝 热带气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远 李莹 +4 位作者 郭增元 张颖娴 陈逸骁 丁婷 王国复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42-1148,共7页
2022年,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1.15℃(±0.13℃),是第五暖年。全球海平面继续上升,且加速上升趋势明显。北极海冰面积低于常年值,南极海冰面积创下历史新低。巴基斯坦、韩国、印度、孟加拉国、澳大利亚东部、巴西和非洲... 2022年,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1.15℃(±0.13℃),是第五暖年。全球海平面继续上升,且加速上升趋势明显。北极海冰面积低于常年值,南极海冰面积创下历史新低。巴基斯坦、韩国、印度、孟加拉国、澳大利亚东部、巴西和非洲中部和南部地区遭受暴雨洪涝;北非地区和东非大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干旱;欧洲、中国、美国、日本、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地遭遇创纪录的高温热浪;北美和欧洲遭受寒流和暴风雪侵袭;强对流天气频繁袭击世界各地;全球共生成40个热带气旋,数量和强度均低于历史平均水平。成因分析表明,7月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异常强大以及欧洲上空持续的极强暖高压,西欧地区整个对流层盛行下沉气流,造成欧洲多地出现破纪录的高温热浪;7—8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强大且偏西,孟加拉湾地区东部的水汽输送路径折向印度北部和巴基斯坦,在南亚和东亚夏季风的共同作用下低层水汽辐合极为强盛,导致了极端降水事件的长时段维持和严重洪灾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天气气候事件 气象灾害 暴雨洪涝 高温热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吉林市汛期重大天气过程气象服务工作总结
7
作者 庞培林 奚源 《农技服务》 2017年第4期84-84,127,共2页
吉林市气象局针对2016年汛期复杂天气,强化组织领导、严肃工作纪律、加强部门合作、积极主动提供精准气象服务和广泛科普宣传,充分发挥气象决策参谋作用,为全市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保障。
关键词 汛期 重大天气过程 服务效益显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6月19—23日台江县重大天气气象服务分析
8
作者 张晓凤 滕林 +3 位作者 李春阳 张宝 李骏 万睿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8期150-151,153,共3页
台江县气象台针对2018年6月19-23日持续性强降雨提前发布预报预警,气象部门及时开展"三个叫应",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多渠道传递预警信息和雨情信息,为各级党委政府提前部署防汛抗洪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最大程度减轻了气象灾害... 台江县气象台针对2018年6月19-23日持续性强降雨提前发布预报预警,气象部门及时开展"三个叫应",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多渠道传递预警信息和雨情信息,为各级党委政府提前部署防汛抗洪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最大程度减轻了气象灾害。分析了此次服务中存在的不足:一是需加密雨情服务,并在暴雨过程及时升级内部响应命令;二是开展叫应时应叫应到村级信息员。提出了气象部门今后努力方向,以期为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天气 气象服务 预报预警 贵州台江 2018年6月19-23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中的媒体应对策略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晨 刘婧婧 +4 位作者 张万娟 田伟忠 阚雨萌 张全 赵芳萱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4期333-333,335,共2页
媒体是社会舆论的传播者,也是人民群众的发声人,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职责。天气环境不属于人为因素,难以控制,一旦发生重大灾害性天气更是会影响百姓的生活。媒体应对灾害天气,及时加强服务,是体现媒体公共服务能力的主要手段。结合我国媒... 媒体是社会舆论的传播者,也是人民群众的发声人,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职责。天气环境不属于人为因素,难以控制,一旦发生重大灾害性天气更是会影响百姓的生活。媒体应对灾害天气,及时加强服务,是体现媒体公共服务能力的主要手段。结合我国媒体的职能,分析其在应对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的能力,从而找到有效的应对策略,以发挥媒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灾害性天气 预报服务 媒体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