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脑蚓部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模式的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4
1
作者 董晓梅 赵红岩 +2 位作者 耿忠丽 徐天朝 王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5-580,共6页
背景小脑蚓部与情感调节、认知功能密切相关。小脑蚓部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能否改善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CSZ)患者的临床症状,既往少有报道。目的观察小脑蚓部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TBS)模式的rTMS对老年CSZ患者阴性症状、认知功能和血... 背景小脑蚓部与情感调节、认知功能密切相关。小脑蚓部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能否改善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CSZ)患者的临床症状,既往少有报道。目的观察小脑蚓部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TBS)模式的rTMS对老年CSZ患者阴性症状、认知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盲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8月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50例稳定期老年CSZ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CSZ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TBS模式的rTMS治疗,刺激部位为小脑蚓部,每周治疗5 d,1次/d,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进行伪刺激,治疗时间和参数同观察组。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总体精神病性症状,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估阴性症状,用MATRICS公认认知成套测验(MCCB)评估认知功能。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PANSS量表阴性症状评分[(17.11±2.00)分与(19.21±2.76)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26.34±2.07)分与(29.33±4.27)分]和总分[(53.10±3.61)分与(58.99±5.53)分]及SANS评分[(54.00±3.78)分与(57.83±4.15)分]均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信息处理加工速度评分[(39.78±2.45)分与(37.24±1.10)分]、注意警觉性评分[(47.07±4.27)分与(40.01±2.17)分]、工作记忆评分[(45.12±3.20)分与(41.89±4.11)分]和社会认知评分[(46.40±4.29)分与(41.42±7.45)分]均较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IL-1β水平[(41.09±7.34)μg/L与(47.03±12.45)μg/L]、IL-6水平[(41.28±7.32)μg/L与(47.03±9.45)μg/L]、TNF-α水平[(53.28±14.15)μg/L与(61.35±12.79)μg/L]较低(P<0.05)。rTMS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仅4例在首次治疗时出现头晕、头痛症状,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均逐渐耐受。其余患者均无不适主诉。结论小脑蚓部TBS模式的rTMS可以改善老年CSZ患者的阴性症状、认知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重复经刺激 炎症因子 阴性症状 认知功能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婷婷 周立志 +3 位作者 郑苏 张安东 李旭英 彭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8-603,共6页
卒中后认知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重复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作为一种新兴的神经调控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治疗。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 卒中后认知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重复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作为一种新兴的神经调控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治疗。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s-fMRI)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神经影像技术,能够揭示大脑在静息状态下的神经网络活动及其连接模式,为研究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神经机制提供了重要手段。该文旨在探讨rs-fMRI在评估rTMS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认知障碍 重复经刺激 静息态功能共振 网络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通过影响神经元铁死亡和钙稳态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认知功能
3
作者 张蒙 张泽 +2 位作者 付蕊 任子豪 丁冲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17-2130,共14页
目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一种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提供了一种非药物方法。研究表明,铁死亡可促进AD的病理发生和发展,而抑制神经元铁死... 目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一种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提供了一种非药物方法。研究表明,铁死亡可促进AD的病理发生和发展,而抑制神经元铁死亡可有效改善AD的认知障碍。钙离子(Ca^(2+))稳态失衡与AD的病理密切相关,并可通过多种途径驱动铁死亡的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rTMS是否通过抑制神经元铁死亡或者维持钙稳态来改善AD小鼠认知障碍,从而为rTMS在治疗AD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APP/PS1 AD小鼠分别经过0.5 Hz低频和20 Hz高频rTMS处理,通过新物体识别和水迷宫实验评估治疗结果。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方法测定各组小鼠海马体中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Fe^(2+)的水平。使用Erastin诱导HT-22细胞铁死亡,经过高低频磁刺激处理后,CCK-8检测其细胞活性,Fluo-4 AM检测其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结果与正常小鼠相比,AD小鼠表现出显著的认知能力下降,同时铁死亡水平和胞内钙离子浓度显著升高。高频和低频rTMS治疗都能够显著改善AD小鼠认知障碍,并且能够抑制AD小鼠神经元铁死亡和胞内钙离子异常增加。结论高频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都能够有效改善AD小鼠认知功能障碍,这种效应可能是通过改善铁死亡或细胞内钙离子失衡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重复经刺激 铁死亡 钙稳态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认知训练叠加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共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增效作用及脑电机制
4
作者 仇爱珍 王敏 +2 位作者 王秋爽 吴野 鲍克秀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79-986,共8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团体认知训练(GCT)基础上对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共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增效作用和脑电机制。方法2023年3月至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及合作特殊教育机构ASD与ADHD共病患儿70例,...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团体认知训练(GCT)基础上对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共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增效作用和脑电机制。方法2023年3月至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及合作特殊教育机构ASD与ADHD共病患儿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试验组(n=35),两组均接受标准化GCT,每周2次,持续10周。GCT训练期间,对照组叠加伪刺激,试验组叠加1 Hz rTMS刺激右侧颞顶联合区,强度80%静息阈值,每周5次,持续10周。治疗前后采用社交反应量表(SRS-2)、重复行为量表-修订版(RBS-R)、Conners父母量表(CPRS-3)注意力缺陷维度和多动/冲动维度评估核心症状,同步记录静息态脑电(EEG)Fz、Cz、Pz的θ、β功率谱密度(PSD)值和θ/β波功率比。结果对照组脱落2例,试验组脱落1例。治疗后,两组SRS评分(|Z|>4.876,P<0.001)、RSB-R评分(|Z|>4.329,P<0.001)均显著下降。两组CPRS-3注意力缺陷维度评分均下降(|Z|>4.940,P<0.001),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Z=4.732,P<0.001);两组CPRS-3多动/冲动维度评分均显著下降(|t|>16.273,P<0.001),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3.169,P<0.01)。试验组治疗后Fz位点θ波PSD降低(Z=-4.830,P<0.001),明显低于对照组(Z=-2.609,P=0.009),θ/β比值降低(t=4.754,P<0.001),低于对照组(t=-2.256,P=0.027)。结论在GCT基础上叠加rTMS干预,可减轻ASD与ADHD共病患者的注意缺陷与多动冲动症状,可能与前额叶θ波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刺激 团体认知训练 孤独症谱系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水凝胶摄食训练治疗亚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及对吞咽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周禹鑫 张立新 +1 位作者 巴方 周晓兰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39-1344,共6页
目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水凝胶摄食训练进行治疗,分析对亚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102例在盛京医院治疗的亚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假刺激组、观察组... 目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水凝胶摄食训练进行治疗,分析对亚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102例在盛京医院治疗的亚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假刺激组、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水凝胶摄食训练,假刺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假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检测对比两组患者吞咽功能、生活质量、神经功能、神经营养因子、营养状态、呼吸功能、脑血流信号、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各组渗漏-误吸评分量表(PAS)、美国国卫院卒中(NHISS)评分、脉动指数(PI)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假刺激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各组功能性经口摄食分级(FOIS)、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SWAL-QOL)评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NDF)、神经生长因子(N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速度(EDV)、平均速度(MV)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假刺激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较高(P<0.05)。结论亚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水凝胶摄食训练治疗,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降低神经损伤,提高患者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临床使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脑梗死 吞咽障碍 重复经刺激 水凝胶摄食训练 吞咽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眠障碍患者脑类淋巴功能磁共振成像指标与睡眠状态的相关性研究及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其的影响
6
作者 张正楠 程诗涵 +4 位作者 王惠晓 周金丽 朱一飞 耿左军 杨海庆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95,共8页
目的探究失眠障碍(insomnia disorder,ID)患者脑类淋巴功能与其睡眠状态之间关系,并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能否改善ID患者的睡眠状态及脑类淋巴功能。材料与方法ID患者分为真r TMS治疗... 目的探究失眠障碍(insomnia disorder,ID)患者脑类淋巴功能与其睡眠状态之间关系,并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能否改善ID患者的睡眠状态及脑类淋巴功能。材料与方法ID患者分为真r TMS治疗组(n=28)和假r TMS治疗组(n=9),并招募年龄与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组(n=20)。所有受试者接受了神经心理量表及睡眠量表评估、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及MRI采集,使用沿血管周围间隙的扩散张量成像分析(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analysis along the perivascular space,DTI-ALPS)评估脑类淋巴功能。连续变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三组间的比较,使用Tukey或Dunn多重比较检验进行事后分析。分类变量使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采用组内相关系数评估不同观察者对DTI-ALPS指标测量的一致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评估DTI-ALPS与临床资料、睡眠评估量表和多导睡眠图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评估真/假r TMS组治疗前后睡眠状态与DTI-ALPS指数的变化。结果在接受r TMS治疗前,所有ID患者的DTI-ALPS指数均低于健康对照组(F=13.08,P<0.001)。ID患者的N2睡眠时长(β=0.01,95%CI:0.01~0.01,P=0.034;β=0.01,95%CI:0.01~0.01,P=0.034)和觉醒指数(β=-0.01,95%CI:-0.02~-0.01,P<0.001;β=-0.01,95%CI:-0.01~-0.01,P=0.002)在最小调整模型Ⅰ和严格调整模型Ⅱ中,都与DTI-ALPS指数独立相关。经过r TMS后,较假刺激组相比,真刺激组的睡眠评分量表、总睡眠时间、N2睡眠时长、唤醒指数以及DTI-ALPS指数反映出r TMS治疗改善了ID患者的睡眠状态以及脑类淋巴功能。结论N2睡眠时长和唤醒指数与脑类淋巴功能独立相关,r TMS治疗能够改善ID患者的脑类淋巴功能以及睡眠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障碍 扩散张量成像 共振成像 脑类淋巴功能 重复经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泻阴补阳针刺法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影响
7
作者 刘晶 付春爱 +2 位作者 高莉 李蕾 高彩丽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讨泻阴补阳针刺法辅助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延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以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增加泻阴补阳... 目的探讨泻阴补阳针刺法辅助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延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以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增加泻阴补阳针刺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评分、脑损伤标志物水平、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94%(57/62),高于对照组77.42%(48/62)(P<0.05)。治疗后,观察组口角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謇涩、舌苔白腻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Scale,NIHSS)、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Simplified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损伤标志物包括神经元烯醇化酶(neuronal enolase,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中枢神经特异蛋白(central nervous system specific protein,S100-β)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90%(8/62)、9.67%(6/62)(P>0.05)。结论泻阴补阳针刺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效果良好,可减轻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候,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脑损伤标志物水平。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性偏瘫 重复经刺激 泻阴补阳针刺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序列学习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效果
8
作者 孙婉婷 艾丽皮乃·亚森 +7 位作者 龚翔 肖悦 甘兆丹 刘铭洁 曾兰婷 马姝玥 鲁俊 许光旭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12-821,共10页
目的 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HF-rTMS)作用于辅助运动区(SMA)或初级运动皮质(M1)在运动序列学习方面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4年4月至2025年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招募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HF-rTMS)作用于辅助运动区(SMA)或初级运动皮质(M1)在运动序列学习方面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4年4月至2025年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招募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SMA组和M1组,每组20例。3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在此基础上SMA组接受患侧SMA的HF-rTMS,M1组接受患侧M1的HF-rTMS,共2周。干预前后,比较各组运动诱发电位(MEP)、序列反应时(RT)任务、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和改良Ba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 SMA组和M1组各脱落1例。干预后,SMA组和M1组患侧MEP引出率提高(P<0.05);SMA组和M1组患侧MEP引出率均优于对照组(χ^(2)> 4.792, P<0.05)。RT_(顺序序列)、FMA-UE、MBI评分组内效应显著(|F|>81.546, P<0.05), RT_(随机序列)、RT_(顺序序列)、△RT、MBI评分组间效应显著(F > 3.228, P<0.05),RT_(随机序列)、RT_(顺序序列)、△RT、MBI评分交互效应显著(|F|> 3.520, P<0.05)。干预后,各组RT_(顺序序列)、△RT、FMA-UE、MBI评分均改善(P<0.05),SMA组较对照组RT_(随机序列)显著降低(P<0.017),SMA组和M1组RT_(顺序序列)、△RT、FMA-UE、MBI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P<0.05),SMA组与M1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患侧SMA或M1 HF-rTMS均可激活运动序列学习,改善上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运动序列学习 重复经刺激 辅助运动区 初级运动皮质 上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龙骨牡蛎汤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抑郁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何金泉 卢梦琴 +1 位作者 刘聪聪 李丽梅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4-207,共4页
目的评估桂枝龙骨牡蛎汤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焦虑抑郁症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式,选取COPD合并焦虑抑郁症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每组49例。对照组... 目的评估桂枝龙骨牡蛎汤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焦虑抑郁症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式,选取COPD合并焦虑抑郁症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予以重复经颅磁刺激,持续8周;观察组予以桂枝龙骨牡蛎汤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持续8周。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前和治疗8周评定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相互比较。结果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对照组血清IL-1β[(32.81±5.80)ng/mL]、IL-6[(20.15±3.56)ng/mL]、CRP[(8.46±2.15)mg/mL]高于观察组[(28.63±5.47)ng/mL、(14.08±3.12)ng/mL、(5.13±1.8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对照组SAS评分[(49.81±1.63)分]、SDS评分[(52.10±1.22)分]高于观察组[(48.42±1.56)分、(50.06±1.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龙骨牡蛎汤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应用于COPD合并焦虑抑郁症,可以改善焦虑、抑郁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并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龙骨牡蛎汤 重复经刺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焦虑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同步工作记忆训练对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瑾 赵云 +1 位作者 杨晓帆 李雪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9-543,共5页
目的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同步工作记忆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记忆力、注意力、执行能力等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于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和门诊治疗的10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同... 目的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同步工作记忆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记忆力、注意力、执行能力等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于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和门诊治疗的10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同步组、重复经颅磁刺激组、工作记忆训练组、对照组,每组25例。针对认知功能,同步组同时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和工作记忆训练,重复经颅磁刺激组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工作记忆训练组进行工作记忆训练,对照组进行假性磁刺激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给予4组患者Stroop测试、Rivermead行为记忆测试、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测试、改良Barthel指数(MBI)测试、Fugl-Meyer测试。结果治疗前,4组Stroop、Rivermead、MoCA、MBI、Fugl-Meyer测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同步组Stroop测试基线阶段正确率、冲突阶段正确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基线阶段用时显著短于工作记忆训练组、对照组[(1043.76±260.38)ms vs(1299.36±468.86)ms、(1418.68±412.25)ms,P<0.05],冲突阶段用时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同步组Rivermead行为记忆测试、MoCA测试、MBI测试、Fugl-Meyer测试成绩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同步工作记忆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经颅刺激 学习 认知 精神状态和痴呆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余芬 贾舒祺 +2 位作者 王芃 李淑璠 王兴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45-751,共7页
目的:探索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Embase数据库有关重复经颅磁刺激干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系统审查... 目的:探索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Embase数据库有关重复经颅磁刺激干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系统审查手册评估纳入研究的质量。通过Revman5.3软件计算效应量及异质性。结果:共纳入31项(2421例)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rTMS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SMD=0.73)。亚组分析显示,刺激强度≤100%RMT、刺激频率为1Hz、刺激时间为≥20 min、刺激周期为4周的rTMS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效果更好(SMD=0.74、0.94、0.91、0.92),对病程为5~10年患者的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更好(SMD=0.91)。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建议在临床中将参数设置为刺激强度≤100%RMT、刺激频率为1Hz、刺激时间≥20 min、干预周期为4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刺激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眠障碍神经影像学特征及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泽琪 张正楠 +5 位作者 王惠晓 杨海庆 冯平勇 周立霞 杨冀萍 高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MRI(rs-fMRI)观察失眠障碍(ID)患者脑功能改变,以及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37例ID患者(ID组)及20名健康受试者(对照组),比较组间及ID组内rTMS治疗前后睡眠状况及心理状态量表评分;基于颅脑rs-f...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MRI(rs-fMRI)观察失眠障碍(ID)患者脑功能改变,以及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37例ID患者(ID组)及20名健康受试者(对照组),比较组间及ID组内rTMS治疗前后睡眠状况及心理状态量表评分;基于颅脑rs-fMRI观察组间低频振幅(ALFF)、局部一致性(ReHo)存在差异脑区,并对其与预设脑区进行体素水平静息态功能连接(FC)分析。结果治疗前ID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爱普沃斯嗜睡量表(ESS)评分、贝克忧郁量表(BDI)评分及贝克焦虑量表(BA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ID组右侧正中扣带回和扣带旁回(Cingulum_Mid_R)ALFF值及ReHo均低于对照组(FWE校正P均<0.05),Cingulum_Mid_R与左侧前扣带回和扣带旁回(Cingulum_Ant_L)、左侧海马(Hippocampus_L)与右侧额中回(Frontal_Mid_R)间FC降低(FWE校正P均<0.05)。rTMS治疗后ID患者PSQI、ISI及ES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低(P均<0.05),但上述神经影像学指标均无显著改变(FWE校正P均>0.05)。结论ID导致Cingulum_Mid_R ALFF值和ReHo同步减低,额叶-扣带回、额叶和边缘系统之间FC减弱。rTMS可改善ID患者睡眠及精神状态,但其对神经影像学的影响尚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昼夜节律性 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局部一致性 功能连接 经颅刺激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感觉刺激模态的气电手训练系统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手部运动和触压觉的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鹏程 屈萌艰 +5 位作者 龙黎萍 王亚琳 阳明珠 刘培勇 周君 刘静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8-465,共8页
目的探讨多重感觉刺激模态的气电手训练系统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手部运动和触压觉的效果。方法2023年5月至2024年10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试验组(n=31)。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多重感觉刺激模态的气电手训练系统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手部运动和触压觉的效果。方法2023年5月至2024年10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试验组(n=31)。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并接受健侧大脑初级运动皮质区1 Hz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试验组接受多重感觉刺激模态的气电手训练系统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单丝测试(SWMT)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各脱落1例。治疗后,两组FMA-UE、MAS和MBI评分,试验组SWMT评分均显著提高(|t|>5.464,P<0.001),且各项指标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t|>2.195,P<0.05)。结论多重感觉刺激模态的气电手训练系统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手部的运动和触压觉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功能 气电手训练系统 多感觉刺激 低频重复经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急性和维持性治疗在抑郁障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明珠 阎浩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1-329,共9页
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和复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在MDD急性期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在维持治疗中展现出一定潜力... 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和复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在MDD急性期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在维持治疗中展现出一定潜力。然而,rTMS在急性期治疗中的疗效影响因素以及长期疗效的可持续性尚未完全明确,其维持治疗方案亦未达成共识。本文对近年来应用于MDD的急性和维持性rTMS研究证据进行梳理,旨在总结当前研究进展,为rTMS在临床实践中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重复经刺激 难治性抑郁 维持治疗 个体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侧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下的空吞咽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盼盼 张倩 +1 位作者 刘婷慧 孙洁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05-1110,共6页
目的探讨健侧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生物反馈下空吞咽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的效果。方法152例医院于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各38例。生物反馈组应用生物反馈下空吞咽训练,磁刺... 目的探讨健侧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生物反馈下空吞咽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的效果。方法152例医院于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各38例。生物反馈组应用生物反馈下空吞咽训练,磁刺激组应用健侧高频rTMS,联合组应用生物反馈下空吞咽训练与健侧高频r TMS,安慰剂组进行常规吞咽训练和安慰性rTMS,均干预4周。记录临床疗效,分别在治疗前后通过多功能食道造影仪评估食管上括约肌(UES)开放时间、开放程度、咽收缩持续时间,并比较吞咽功能、营养状况、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联合组的临床疗效比生物反馈组和磁刺激组提高,治疗后的UES开放时间、开放程度以及咽收缩持续时间分别为(205.33±29.01)ms、(1.14±0.34)cm、(559.19±63.48)ms,高于另3组(P<0.05);联合组吞咽功能评分分别为(6.04±0.83)和(20.03±3.26)分,吞咽功能、营养状况、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联合治疗可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重复经刺激 生物反馈 空吞咽训练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恩他卡朋双多巴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及非运动症状的疗效: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祥 林晓光 +2 位作者 陈静 杨丹丹 张雪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1-586,593,共7页
背景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之一,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发病率越来越高,给患者家庭乃至社会均带来沉重的负担。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恩他卡朋双多巴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及非运动症状的疗效。方法... 背景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之一,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发病率越来越高,给患者家庭乃至社会均带来沉重的负担。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恩他卡朋双多巴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及非运动症状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设计。选取2022年8月—2024年5月在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就诊的帕金森病患者共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恩他卡朋双多巴组40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多巴丝肼治疗(0.5片/次,3次/d)和假性刺激,恩他卡朋双多巴组患者接受恩他卡朋双多巴治疗(1片/次,3次/d)和假性刺激,观察组患者接受恩他卡朋双多巴(1片/次,3次/d)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40个序列/d,1次/d,5次/周),共治疗4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患者的运动及非运动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UPDRSⅢ评分低于组内治疗前,ADL评分高于组内治疗前(P<0.05);恩他卡朋双多巴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UPDRSⅢ、HAMD、HAMA、SCOPA-AUT评分低于组内治疗前,MMSE、PDSS、ADL评分高于组内治疗前(P<0.05)。恩他卡朋双多巴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UPDRSⅢ、HAMD、HAMA、SCOPA-AUT评分低于对照组,PDSS、MMSE、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UPDRSⅢ、HAMD、HAMA、SCOPA-AUT评分低于恩他卡朋双多巴组,PDSS、MMSE、ADL评分高于恩他卡朋双多巴组(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予以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恩他卡朋双多巴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其运动及非运动症状,且其疗效优于单一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重复经刺激 恩他卡朋双多巴 非运动症状 运动症状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睡眠结构及质量的影响
17
作者 张岩 严涓 +4 位作者 王俊杰 朱桂东 曹江 方凯杰 宋海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73-779,共7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睡眠结构影响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方法:选取60例符合DSM-5标准的ASD儿童,随机分为rTMS治疗组与伪治疗组。rTMS组接受双侧低频(0.5 Hz)刺激,伪治疗组进行相同时间及部位的...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睡眠结构影响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方法:选取60例符合DSM-5标准的ASD儿童,随机分为rTMS治疗组与伪治疗组。rTMS组接受双侧低频(0.5 Hz)刺激,伪治疗组进行相同时间及部位的伪刺激。均干预6周,采用儿童睡眠紊乱量表(SDSC)与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行为评定量表(ABC)评估治疗前、干预中期(15次)及干预末期(30次)的睡眠质量及孤独症症状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各SDSC因子与总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15次和30次治疗后,rTMS组的SDSC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低于伪治疗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组别与干预次数存在交互作用,即两组的得分具有不同的下降趋势,治疗组下降较伪治疗组更明显(F=44.61,P<0.001).ABC量表评分的组别与干预次数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睡眠状况改善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重复经刺激 睡眠质量 前额叶背外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重复经颅磁刺激的潜在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仁霞 杨平 +1 位作者 郭园园 吴瑕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8-610,共13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其病因和表现形式具有高度异质性,目前临床尚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作为一种神经调...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其病因和表现形式具有高度异质性,目前临床尚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作为一种神经调控技术,在ASD治疗领域展现出应用价值。研究发现,低频rTMS能够调节大脑皮层的神经兴奋−抑制平衡,而高频rTMS则可以提高目标脑区的兴奋性。本研究表明,低频rTMS靶向ASD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可以改善重复和刻板行为,而高频rTMS靶向ASD颞顶联合区可以改善社交与互动障碍。未来研究应着重关注以下方面:探索rTMS干预的最佳年龄窗口期,采用严谨的双盲、假刺激对照和随机分组的交叉实验设计,以及整合临床量表评估、行为学测量和靶点脑区的神经生物学指标进行疗效评估,为相关临床实践提供更可靠的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重复经刺激 背外侧前额叶皮层 颞顶联合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认知功能的作用及其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9
作者 尚莹春 张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85-692,共8页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物理干预手段,其原理是利用交变磁场在一个局部脑区产生感应电流。目前rTMS已经成为一种选择性改变神经元电活动的方法,并广泛应用于精神类和神经类疾病的临床辅助治疗。认知功能障碍是许多大脑...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物理干预手段,其原理是利用交变磁场在一个局部脑区产生感应电流。目前rTMS已经成为一种选择性改变神经元电活动的方法,并广泛应用于精神类和神经类疾病的临床辅助治疗。认知功能障碍是许多大脑疾病的核心症状,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rTMS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大脑的神经功能网络,有望成为一种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该文主要针对rTMS对正常生理状态以及在精神类疾病、神经类疾病和其他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中作用及其潜在分子机理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认知功能 突触可塑性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重复外周磁刺激对脑出血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6
20
作者 罗红 徐丽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0-1068,共9页
目的 通过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重复外周磁刺激(rPMS)对脑出血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及其对脑功能重塑的机制。方法 2020年9月至2021年11月,四川省人民医院4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中枢组(n=13)、外... 目的 通过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重复外周磁刺激(rPMS)对脑出血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及其对脑功能重塑的机制。方法 2020年9月至2021年11月,四川省人民医院4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中枢组(n=13)、外周组(n=13)和联合组(n=14)。各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中枢组给予健侧大脑M1区1 Hz低频rTMS治疗,外周组给予患侧上肢Erb点5 Hz高频rPMS治疗,联合组给予rTMS联合rPMS治疗,连续3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同时采用3.0 T全身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静息态fMRI(rs-fMRI)扫描,观察M1区与全脑其他脑区功能连接变化。对联合组治疗前后功能连接有显著性差异脑区的功能连接强度(FCS)与其FMA-UE评分差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各组FMA-UE和MBI评分的组内效应(F> 106.646,P <0.001)、组间效应(F> 4.296,P <0.001)和交互效应(F> 9.583,P <0.001)均显著,且联合组最优(P <0.05)。治疗后联合组与感兴趣区(ROI) 1 (左/患侧M1区)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有右侧中央后回、左侧颞上回,减弱的脑区主要包括左侧额上回、右侧小脑后叶;与ROI2 (右/健侧M1区)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包括左侧中央前回、左侧楔前叶、左侧额下回,减弱的脑区主要包括左侧枕中回、右侧脑岛。与外周组相比,联合组未见与ROI1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功能连接减弱脑区为左侧枕中回;未见与ROI2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功能连接减弱脑区为左侧楔前叶、左侧丘脑。与中枢组相比,联合组与ROI1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包括右侧中央后回、右侧缘上回,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主要有左侧小脑后叶、右侧丘脑;与ROI2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包括左侧中央后回、右侧额上回,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主要有左侧额下回、右侧小脑后叶。联合组治疗前后右侧中央后回(r=0.416,P=0.013)、左侧颞上回(r=0.658,P=0.020)、左侧中央前回(r=0.695,P=0.010)、左侧额下回(r=0.537,P=0.020)、左侧楔前叶(r=0.613,P=0.030)的FCS差值与其治疗前后FMA-UE评分差值呈正相关;左侧枕中回的FCS差值与其治疗前后FMA-UE评分差值呈负相关(r=-0.554,P=0.039)。结论 rTMS联合rPMS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出血后上肢运动功能。可能由于低频rTMS间接激活患侧运动皮质,促进皮质脊髓束向下投射,患侧上肢高频rPMS增强上行通路对感觉运动皮质的激活;通过感觉运动网络、默认网络中重要脑区的功能重组,影响脑功能的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重复经刺激 重复外周刺激 静息态功能共振成像 上肢 运动功能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