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下肢重复性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坤 李雅薇 王玉龙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49-953,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下肢重复性训练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10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4例,两组均在发病48h内给予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 目的:探讨早期下肢重复性训练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10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4例,两组均在发病48h内给予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下肢重复性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第8周Fugl-Meyer量表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评分和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BDNF、NSE水平降低(P<0.01),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1),两组NGF水平升高(P<0.01),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第4周、第8周时,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FAC等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早期下肢重复性训练有利于改善血清BDNF、NSE、NGF水平,促进下肢运动、平衡和步行能力的提高,治疗急性脑梗死下肢功能障碍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重复性训练 急性脑梗死 运动 平衡 步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性训练对卒中患者偏瘫上肢痉挛改善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7
2
作者 朱琳 刘霖 宋为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研究重复性训练对卒中患者偏瘫上肢痉挛改善的情况。方法选择卒中偏瘫患者31例。分为康复组(13例)和对照组(18例)。采用运动器械MOTOmedviva2进行上肢重复性训练3周,以两个手摇板记录每侧肢体肌张力变化情况、脚板力矩。并以肌电图... 目的研究重复性训练对卒中患者偏瘫上肢痉挛改善的情况。方法选择卒中偏瘫患者31例。分为康复组(13例)和对照组(18例)。采用运动器械MOTOmedviva2进行上肢重复性训练3周,以两个手摇板记录每侧肢体肌张力变化情况、脚板力矩。并以肌电图检测患侧康复前、后屈伸肌群收缩变化情况。采用卒中损伤评定量表(SIAS)、徒手肌力检测(MMT)及改良痉挛评定量表(Asworth)和关节活动度评定。结果训练前康复组SIAS、MMT及Asworth评分各为1.28±0.25、1.42±0.35及3.42±0.68,对照组为1.18±0.04、1.24±0.31及3.21±0.64;训练后评分各为3.85±0.55、3.28±0.66及0.86±0.15,2.63±0.53、2.49±0.62及1.21±0.24。训练后两组比较,P<0.01。关节活动度评定示康复组患者肩关节和肘关节活动度增加。结论患侧上肢在经过重复性运动训练后,力量增加,关节活动度扩大,肌痉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偏瘫 肌电描记术 重复性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式重复性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艳明 胡洁 +5 位作者 宋为群 杜巨豹 霍速 孙丽 王伟 徐冬雪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80-1383,共4页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式重复性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效果。方法 2014年3月~2016年2月,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目标导向式重复性运动训练。每次训练...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式重复性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效果。方法 2014年3月~2016年2月,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目标导向式重复性运动训练。每次训练30 min,每天1次,每周5 d,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FMA-UE评分、MBI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Z〈1.153,P〉0.05)。治疗后,两组FMA-UE评分、MBI评分均显著增加(Z〉5.645,P〈0.001),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Z〉2.275,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差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5.770,P〈0.001)。结论目标导向式重复性运动训练可以有效地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目标导向式重复性训练 上肢 运动功能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性任务性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重度瘫痪急性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震 张盘德 +4 位作者 张晋昕 容小川 陈慧琼 李桂恩 林楚克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5-439,共5页
目的:研究重复性任务性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重度瘫痪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影响。方法:将36例重度瘫痪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高强度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 目的:研究重复性任务性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重度瘫痪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影响。方法:将36例重度瘫痪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高强度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重复性任务性训练,内容包括坐位训练、坐-站训练和站立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采用简式Fugl-Meyer下肢功能评分(FMA)进行下肢运动功能的评定,采用功能性步行分级(FAC)进行步行功能的评定,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结果:治疗后2个月,2组FMA和FIM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而且治疗组FMA和FIM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FMA和FIM的评分改变量(△FMA和△FIM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FAC分级更高,比对照组获得了更好的步行功能(P=0.004)。结论:重复性任务性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能更有效地改善重度瘫痪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功功能、步行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性任务性训练 神经肌肉电刺激 急性脑卒中 下肢 重度瘫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肢机器人辅助疗法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 被引量:36
5
作者 张超 刘璇 +5 位作者 侯增广 彭龙 杨昊 彭亮 张皓 洪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65-1370,共6页
目的探讨上肢机器人辅助疗法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方法 2016年6~9月,本院12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6)和对照组(n=6)。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增加上肢重复性运动训练,实... 目的探讨上肢机器人辅助疗法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方法 2016年6~9月,本院12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6)和对照组(n=6)。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增加上肢重复性运动训练,实验组增加上肢机器人辅助疗法训练,每天20 min,每周5 d,共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定上肢及手的运动功能,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肩、肘关节肌张力,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记录患者每次训练的运动轨迹。结果治疗后,两组FMA-UE评分及FIM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Z〉2.032,P〈0.0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t〈0.723,P〉0.05),实验组评分略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肩关节内收、外展MAS评分及肘关节屈曲、伸展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Z〉2.121,P〈0.05);对照组肩关节内收、外展M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Z〉2.000,P〈0.05),肘关节屈曲、伸展MAS评分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Z〈1.890,P〉0.05),但评分略低于治疗前。治疗后,实验组各项MAS评分较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Z〈1.734,P〉0.05),但评分略低于对照组。系统记录的患者进行直线触点运动时的运动轨迹,由最开始的杂乱无章逐渐变得有规律性,运动控制能力有所提高。结论上肢机器人辅助疗法可促进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效果与重复性运动训练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 机器人 重复性运动训练 康复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