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复序列引物聚合酶链反应追踪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医院感染 被引量:3
1
作者 黄革 董婷 +3 位作者 侯铁英 张莉滟 王媚 荣卡彬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60-262,共3页
目的利用重复序列引物聚合酶链反应(rep-PCR)追踪我院一起由金葡菌所致的医院感染。方法分离得到的50株金葡菌用PHOENIX-100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鉴定,苯唑西林-盐琼脂筛选MRSA表型;PCR检测其耐药基因mecA;rep- PCR作金葡菌基因分型。结... 目的利用重复序列引物聚合酶链反应(rep-PCR)追踪我院一起由金葡菌所致的医院感染。方法分离得到的50株金葡菌用PHOENIX-100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鉴定,苯唑西林-盐琼脂筛选MRSA表型;PCR检测其耐药基因mecA;rep- PCR作金葡菌基因分型。结果50株金葡菌中,22株mecA阳性,其中19株分离自患者标本。采用rep-PCR,50株金葡菌均出现9~11条带的电泳图谱,从而可分成11个不同的基因型。结论rep-PCR是一种快速、简便、可靠的基因分型方法,是在分子水平追踪医院感染病原菌较理想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序列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金黄色葡萄球菌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列特异引物引导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结合血清学在疑难血型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宋艳艳 张羽茜 +2 位作者 曹昕瑞 于笑难 郑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24-827,共4页
目的 探讨血型血清学与序列特异引物引导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基因分型在ABO疑难血型鉴定中的作用。方法 用血清学分析鉴定的ABO疑难血型标本80例,同时采用PCR-SSP法进行基因分型,结合两种方法学结果,确定血型及制定输血策略。结果... 目的 探讨血型血清学与序列特异引物引导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基因分型在ABO疑难血型鉴定中的作用。方法 用血清学分析鉴定的ABO疑难血型标本80例,同时采用PCR-SSP法进行基因分型,结合两种方法学结果,确定血型及制定输血策略。结果 血清学鉴定亚型40例,其他原因引起的抗原抗体缺失或减弱正常血型40例;PCR-SSP法基因分型亚型41例(3例二者结果不一致:血清学Ael型1例,基因分型O2O2;血清学O型1例,基因分型BO1;血清学A型1例,基因分型AB),正常血型39例。结论 使用血清学结合基因分型鉴定ABO疑难血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血型血清学 序列特异引物引导的聚合反应(PCR-SSP) 疑难血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内转录间隔区通用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测定念珠菌菌种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英 顾军 刘维达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9-71,共3页
目的:应用内转录间隔区(ITS)通用引物建立一种较为快速、简便的检测和鉴定念珠菌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方法:采用两对ITS通用引物ITS1、ITS4和ITS86、ITS4对7种(8株)念珠菌菌悬液进行PCR扩增。结果:两对引物3.5h内对7种念珠菌的菌... 目的:应用内转录间隔区(ITS)通用引物建立一种较为快速、简便的检测和鉴定念珠菌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方法:采用两对ITS通用引物ITS1、ITS4和ITS86、ITS4对7种(8株)念珠菌菌悬液进行PCR扩增。结果:两对引物3.5h内对7种念珠菌的菌悬液扩增出种特异的DNA条带,而第2对引物其种特异性更强。结论:采用ITS通用引物结合快速PCR检测法,可快速、简便、特异、敏感地检测出念珠菌,并能同时鉴定到种,这将在今后念珠菌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上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转录间隔区 念珠菌 聚合反应 引物 微生物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简并寡核苷酸引物聚合酶链反应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丽君 郁卫东 +2 位作者 梁蓉 尚美 郭静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6-439,共4页
目的:对影响现有微量基因组扩增方法———简并寡核苷酸引物聚合酶链反应(degenerateoligonucleotideprimedPCR,DOP-PCR)的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针对现有DOP-PCR扩增过程中存在的影响产物产量和特异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分别从不同的DNA模... 目的:对影响现有微量基因组扩增方法———简并寡核苷酸引物聚合酶链反应(degenerateoligonucleotideprimedPCR,DOP-PCR)的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针对现有DOP-PCR扩增过程中存在的影响产物产量和特异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分别从不同的DNA模板来源、模板梯度稀释与否以及DOP-PCR扩增产物是否采用低熔点胶回收去除干扰分析的小片段等方面进行研究,最后以特异性基因(FTCD和CBS)PCR扩增的结果作为评价指标,了解上述因素对DOP-PCR扩增的影响。结果:以小鼠单个卵细胞基因组为模板与以肝基因组DNA为模板相比,在产量上前者明显低于后者,特异性上两者相当。小鼠肝基因组DNA梯度稀释作为模板进行扩增的结果没有明显差异。与未经低熔点胶回收的DOP-PCR产物相比,经低熔点胶回收的DOP-PCR产物在常规PCR扩增反应中得到的产物特异性更好。结论:应用DOP-PCR方法进行扩增时,小鼠单个卵细胞可以用来进行DOP-PCR的扩增从而用于对特异性基因的检测,但是在扩增产量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改进或优化。对现有DOP-PCR反应进行产物低熔点胶回收纯化,能够增加产物的特异性,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扩增 DNA引物 聚合反应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元聚合酶链反应的引物集选择算法
5
作者 吴璟莉 陈建二 王建新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20-1524,共5页
多元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x PCR,MP-PCR)是一种运用多对引物同时扩增多条DNA序列或一条DNA序列上多个区域的生物学实验方法.引物集设计对于实验的成功至关重要.由于引物合成是实验成本的主要来源,且引物需要满足许多约束条件,因此设计... 多元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x PCR,MP-PCR)是一种运用多对引物同时扩增多条DNA序列或一条DNA序列上多个区域的生物学实验方法.引物集设计对于实验的成功至关重要.由于引物合成是实验成本的主要来源,且引物需要满足许多约束条件,因此设计满足多约束条件的最小引物集是保证实验成功、降低实验成本的有效手段.首先给出多约束最小引物集选择问题(minimum primer set selection problem with multiple constraints,MPSSPMC)的数学模型,通过引入新颖的遗传算子,提出一种求解该问题的单亲遗传算法MG-PGA.实验结果表明MG-PGA在满足多约束条件下能获得较小的引物集,为MP-PCR引物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聚合反应 引物 引物设计 贪心算法 单亲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在检测变形链球菌基因多态性中的应用
6
作者 李伟 刘兴容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23-425,共3页
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AP-PCR)是一种DNA指纹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以往不能区分的菌株间的遗传变异,可以不需预知靶基因DNA结构顺序,而获得多态性DNA指纹图。随着AP-PCR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变形链球菌的基因分型研究中。... 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AP-PCR)是一种DNA指纹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以往不能区分的菌株间的遗传变异,可以不需预知靶基因DNA结构顺序,而获得多态性DNA指纹图。随着AP-PCR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变形链球菌的基因分型研究中。本文就采用AP-PCR技术对变形链球菌进行基因分型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引物聚合反应 变形球菌 基因多态性 龋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中引物的计算机辅助筛选
7
作者 李赤波 吴春根 郑葆芬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43-145,共3页
利用计算机辅助筛选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扩增引物。计算机程序根据引物筛选规则编写。这些规则包括:①引物的3′端均以GC对结尾;②引物的长度为18~的个寡核苷酸;③每个引物中的GC含量为45%~60%;④避免引物自身... 利用计算机辅助筛选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扩增引物。计算机程序根据引物筛选规则编写。这些规则包括:①引物的3′端均以GC对结尾;②引物的长度为18~的个寡核苷酸;③每个引物中的GC含量为45%~60%;④避免引物自身及引物之间的同源性。由此我们设计了SRS小鼠白血病病毒的引物,成功地扩增了3.4kb的大片段目的基因。实验结果证明了由此法筛选出来的引物的有效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反应 引物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意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在健康青少年口腔优势菌鉴定中的应用
8
作者 吴双燕 孙德刚 马晟利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98-299,共2页
目的:应用随意引物聚合酶链反应(arbitrarilyprimedpolymerasechainreaction,AP-PCR)来对健康青少年口腔优势菌进行鉴定。方法:经初步鉴定健康青少年口腔优势菌为血链球菌属后,用随机引物AP-PCR对优势菌进行扩增、检测。结果:经扩增后... 目的:应用随意引物聚合酶链反应(arbitrarilyprimedpolymerasechainreaction,AP-PCR)来对健康青少年口腔优势菌进行鉴定。方法:经初步鉴定健康青少年口腔优势菌为血链球菌属后,用随机引物AP-PCR对优势菌进行扩增、检测。结果:经扩增后的健康青少年口腔优势菌的DNA片段与标准血链球菌ATCC10556的DNA片段相同。结论:应用AP-PCR技术可以对健康青少年口腔优势菌进行鉴定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意引物聚合反应 鉴定 健康青少年 口腔优势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同时检测水中多种肠道病毒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崇淼 刘永军 +1 位作者 王晓昌 薛小平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7-141,共5页
建立了一种利用通用引物RT-PCR技术检测水中肠道病毒的方法.利用脊髓灰质炎病毒1~3型,柯萨奇病毒B3型作为参考病毒株,根据肠道病毒RNA5′非编码区中具有高度同源性的序列来设计通用引物.比较了M-MLV酶和AMV酶的逆转录效果,AMV酶能够成... 建立了一种利用通用引物RT-PCR技术检测水中肠道病毒的方法.利用脊髓灰质炎病毒1~3型,柯萨奇病毒B3型作为参考病毒株,根据肠道病毒RNA5′非编码区中具有高度同源性的序列来设计通用引物.比较了M-MLV酶和AMV酶的逆转录效果,AMV酶能够成功地从地表水和生活污水中逆转录病毒RNA,更适于实际应用.对比研究了PCR过程中的退火温度,c(Mg2+)等因素对RT-PCR检测结果的影响,选择退火温度55℃,c(Mg2+)为2 mmol/L的反应条件,优化了RT-PCR检测方法.通过检测水样中接种的连续稀释的病毒,确定了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为38 CCID50.考察人工污染的地表水、污水、二级处理出水样品发现,检测灵敏度基本一致.该方法可应用在实际环境的肠道病毒检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 逆转录-聚合反应(RT-PCR) 通用引物 同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性肌萎缩症单细胞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苏峻峰 陈万金 +4 位作者 吴志英 王柠 林宇 林珉婷 慕容慎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建立单细胞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并探讨进行脊髓性肌萎缩症基因诊断的可行性,为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奠定基础。方法应用显微操作技术从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淋巴细胞,制备单细胞DNA模板。分别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和引物延伸预扩增两种方... 目的建立单细胞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并探讨进行脊髓性肌萎缩症基因诊断的可行性,为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奠定基础。方法应用显微操作技术从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淋巴细胞,制备单细胞DNA模板。分别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和引物延伸预扩增两种方法扩增正常对照者外周血中单个淋巴细胞运动神经元生存(SMN)基因第7、8号外显子,计算其阳性率,建立SMN1基因的单细胞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并应用该项技术及限制性酶切对1例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进行基因诊断。结果正常对照者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共扩增60个外周血单个淋巴细胞SMN1基因第7号外显子,其中54个扩增成功,阳性率为90%;引物延伸预扩增共扩增10个外周血单个淋巴细胞,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扩增SMN1基因第7、8号外显子,在20个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中共有17个单个淋巴细胞扩增成功,阳性率为85%。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和引物延伸预扩增两种方法对1例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单个淋巴细胞扩增后经限制性酶切显示SMN1基因缺失,结果与全血基因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一致。结论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和引物延伸预扩增方法各有优缺点,巢式聚合酶链反应耗时短、操作简便,可作为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单细胞基因诊断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 脊髓性 聚合反应 DNA引物 基因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真菌性角膜炎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建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553-554,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快速检测临床疑似真菌性角膜炎(FK)的方法。方法:以源于医学机会性致病性真菌18srDNA保守区的一对寡核苷酸序列B2F(5'-ACTTTCGTAGGATAG-3')和B4R(5'-TGATCGTCTTCGATAAATA-3')为通用引物... 目的:探讨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快速检测临床疑似真菌性角膜炎(FK)的方法。方法:以源于医学机会性致病性真菌18srDNA保守区的一对寡核苷酸序列B2F(5'-ACTTTCGTAGGATAG-3')和B4R(5'-TGATCGTCTTCGATAAATA-3')为通用引物,对临床疑似FK的标本进行PCR,并与培养进行对比。结果:在687bp处出现DNA扩增带者为阳性。30份临床标本的真菌培养率为23.3%,而经扩增阳性率为50%。结论:真菌通用引物PCR反应检测真菌性角膜溃疡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角膜炎 临床标本 真菌培养 聚合反应检测 通用引物 致病性真菌 真菌性角膜溃疡 18srDNA PCR反应 DNA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的探究和法医学应用
12
作者 董会 李彩霞 +2 位作者 王晶 贾竞 刘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31-937,共7页
目的优化和建立一套快速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体系和程序,缩短扩增时间,提高短串联重复序列分型的速率和办案效率。方法运用AmpFLSTR?Identifiler?Plus试剂盒和7种快速扩增酶进行筛选和优化,最后对筛选出的酶优化其扩增体系和扩增程... 目的优化和建立一套快速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体系和程序,缩短扩增时间,提高短串联重复序列分型的速率和办案效率。方法运用AmpFLSTR?Identifiler?Plus试剂盒和7种快速扩增酶进行筛选和优化,最后对筛选出的酶优化其扩增体系和扩增程序,并对几种常规检材中提取的DNA进行扩增和检测,然后对其分型结果进行验证和讨论。结果最终优化的扩增程序由常规的3 h左右缩短至24 min,DNA检验结果与常规方法一致。结论应用优化后的快速PCR扩增体系可以成功准确扩增DNA样本,显著提高DNA分型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快速聚合反应 复合短串联重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Ⅲ型登革病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研究
13
作者 李刚 王飞 +2 位作者 郭日波 柯伟民 廖育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35-237,共3页
本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Ⅲ型登革病毒基因。所设计引物在E基因组,引物2位于核苷酸序列的1139~1158位,引物1位于1453~1471位,反应产物为333bp,内含1个HindⅢ限制性内切酶位点,酶切后有128 bp和199 bp两个片段。... 本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Ⅲ型登革病毒基因。所设计引物在E基因组,引物2位于核苷酸序列的1139~1158位,引物1位于1453~1471位,反应产物为333bp,内含1个HindⅢ限制性内切酶位点,酶切后有128 bp和199 bp两个片段。产物在含溴化乙锭的2%琼脂糖中电泳。采用RT-PCR法可测出少至5个半数组织细胞培养感染量(TCID_so)的病毒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聚合反应 登革病毒 特异性研究 E基因 组织细胞培养 引物 敏感性 限制性内切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Nested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嗜肺军团菌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张扣兴 唐英春 +7 位作者 张天托 饶宪 龙伟潮 比嘉太 小出道夫 新里敬 草野展周 ■藤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70-174,共5页
用Nested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法检测嗜肺军团菌种。Nested PCR法所用的两对寡核苷酸引物按编码24 kDa嗜肺军团菌表面抗原的基团片段序列设计的。用此两对引物对实验的军团菌种和非军团菌种细菌DNA进行扩增,只有嗜肺军团菌种DNA被扩... 用Nested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法检测嗜肺军团菌种。Nested PCR法所用的两对寡核苷酸引物按编码24 kDa嗜肺军团菌表面抗原的基团片段序列设计的。用此两对引物对实验的军团菌种和非军团菌种细菌DNA进行扩增,只有嗜肺军团菌种DNA被扩增,而其他军团菌种和非军团菌属细菌没有被扩增。第1步和第2步PCR分别检测到最小量为10pg和10 fg的靶DNA。对不同量的嗜肺军团菌配制成的痰标本进行检测,能检测到0.1cfu/ml的嗜肺军团菌,只需12h。这些结果显示Nested PCR法检测嗜肺军团菌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此方法为从临床标本和环境材料中早期、快速检测到嗜肺军团菌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菌 扩增 PCR法 实验研究 痰标本 聚合反应检测 临床标本 DNA PCR) 序列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病患者和健康献血员血清中HBVDNA及其临床意义
15
作者 迟宝荣 杨广笑 +3 位作者 孟祥伟 宋国培 吕美德 许连文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266-267,共2页
本文对100例肝病患者和51例正常健康献血员,用PCR技术检测HBV DNA,结果提示: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的HBV DNA阳性检出率高,说明与乙肝病毒感染密切相关。正常献血员中有14%。HBV DNA阳性,说明目前使用的RIA、ELISA、RPHA等... 本文对100例肝病患者和51例正常健康献血员,用PCR技术检测HBV DNA,结果提示: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的HBV DNA阳性检出率高,说明与乙肝病毒感染密切相关。正常献血员中有14%。HBV DNA阳性,说明目前使用的RIA、ELISA、RPHA等方法尚不敏感,只能检测出pg级的HBV DNA,PCR方法高度敏感,可检测出fg级的HBVDNA,这对降低和控制输血后肝炎的发病率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反应 HBV DNA 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鼠肝炎病毒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6
作者 姚玉霞 丛斌 +2 位作者 彭郁葱 尤红煜 刘福英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3-17,共5页
建立特异、灵敏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结合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探针杂交检测鼠肝炎病毒(MHV),采用MHV-3,MHV-A59病毒株感染DBT细胞,37℃培养,待细胞出现病变时收集提取病毒RNA。依据MHV基因序列设计一对高度保守... 建立特异、灵敏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结合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探针杂交检测鼠肝炎病毒(MHV),采用MHV-3,MHV-A59病毒株感染DBT细胞,37℃培养,待细胞出现病变时收集提取病毒RNA。依据MHV基因序列设计一对高度保守区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结果可见147bp的鼠肝炎病毒产物特异扩增带。敏感性实验检测到10pg的鼠肝炎病毒RNA,同时用ELISA方法对照。结果提示应用RT—PCR技术结合探针杂交检测鼠肝炎病毒。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等优势。本研究在国内尚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肝 肝炎病毒 探针杂交 逆转录-聚合反应 RT-PCR 扩增 RNA 特异性引物 病毒株 病变
全文增补中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弓形虫核酸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程彦斌 张永浩 +2 位作者 李哲 余新炳 张敏如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296-299,共4页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设计了一对寡核苷酸引物,对弓形虫B1基因的保守序列进行体外扩增,显示该引物只对弓形虫核酸扩增,可对4个或4个以上弓形虫扩增出明显条带,检测弓形虫核酸的最低量为2.5pg。该PCR对急性...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设计了一对寡核苷酸引物,对弓形虫B1基因的保守序列进行体外扩增,显示该引物只对弓形虫核酸扩增,可对4个或4个以上弓形虫扩增出明显条带,检测弓形虫核酸的最低量为2.5pg。该PCR对急性感染弓形虫的小鼠,于48h后就可从部分小鼠(2/5)的外周血中检测到弓形虫核酸,96h后全部小鼠(5/5)外周血中均检测到弓形虫核酸,而感染24h后可从其肝、脾、肾等组织中扩增到弓形虫核酸。对34例孕妇外周血分别用ELISA及PCR平行检测,ELISA测IgM阳性者3例,PCR扩增阳性者6例(其中3例IgM亦阳性),表明PCR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寡核苷酸引物 聚合反应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广东地区高危人群庚型肝炎病毒RNA
18
作者 傅涌水 吕凌 +1 位作者 周伯平 罗红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0期724-726,共3页
为了解广东地区庚型肝炎病毒(HGV)流行情况,为广东地区庚型肝炎的防治提供客观资料。以DNASIS软件对Genbank收录的3株HGV全序列:U44402、U45966和U36380进行同源性比较,取高度保守的5'非翻译区(5'UTR)设计合成两对套式... 为了解广东地区庚型肝炎病毒(HGV)流行情况,为广东地区庚型肝炎的防治提供客观资料。以DNASIS软件对Genbank收录的3株HGV全序列:U44402、U45966和U36380进行同源性比较,取高度保守的5'非翻译区(5'UTR)设计合成两对套式引物,建立检测HGVRNA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并对其中一输血后非甲-戊型肝炎血清PCR产物进行分子克隆与核苷酸序列分析以鉴定其特异性。结果表明,431例肝炎患者,185例静脉吸毒者及106例献血员HGVRNA阳性率分别为10.7%(46/431)、33.5%(62/185)和8.5%(9/106)。提示上述三种易感人群存在不同程度HG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庚型肝炎病毒 聚合反应 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对沙门氏菌肠炎快速诊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军 张为国 +3 位作者 虞爱华 王全立 刘耀清 马立人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5-46,共2页
对沙门氏菌肠炎快速诊断,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DNA序列分析,以沙门氏菌保守序列——侵袭基因A作为靶序列,检测23株沙门氏菌均扩增出284bp特异的DNA片段,提示存在侵袭基因A,20株非沙门氏菌扩增阴性。检测84份粪标... 对沙门氏菌肠炎快速诊断,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DNA序列分析,以沙门氏菌保守序列——侵袭基因A作为靶序列,检测23株沙门氏菌均扩增出284bp特异的DNA片段,提示存在侵袭基因A,20株非沙门氏菌扩增阴性。检测84份粪标本,13份阳性,其中仅8份大便培养阳性。DNA序列分析证实粪标本扩增出的284bpDNA片段与侵袭基因A序列一致。结果表明聚合酶链反应用于沙门氏菌肠炎诊断,具有简便、快速、敏感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肠炎 聚合反应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火鸡枝原体
20
作者 李凯年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4年第9期3-3,共1页
美国Shaohua Zhao等人研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火鸡分枝杆菌(MM)。根据MM种特异性重组株P<sup>MM·2</sup>的DNA顺序合成了一对32 基引物,用该引物扩增约150bp的靶DNA进行MM—PCR。用58~61℃的温度退火其特异... 美国Shaohua Zhao等人研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火鸡分枝杆菌(MM)。根据MM种特异性重组株P<sup>MM·2</sup>的DNA顺序合成了一对32 基引物,用该引物扩增约150bp的靶DNA进行MM—PCR。用58~61℃的温度退火其特异性不受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反应 引物扩增 DNA 种特异性 原体 比用 斑点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