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醋糟菌糠对3种作物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董卿 程红艳 +5 位作者 张建国 王效举 孟丽君 王腾 王强 田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55-1662,共8页
为研究醋糟菌糠作为一种生物肥料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为解决食用菌菌糠对环境污染及其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田间试验,对玉米、高粱、糯玉米3种作物基施醋糟菌糠后不同生育期的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细菌、放线菌和... 为研究醋糟菌糠作为一种生物肥料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为解决食用菌菌糠对环境污染及其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田间试验,对玉米、高粱、糯玉米3种作物基施醋糟菌糠后不同生育期的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及微生物量碳、氮含量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1)醋糟菌糠显著提高了作物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在作物整个生育期,加入醋糟菌糠的土壤细菌数量比对照提高32%-54%;放线菌数量在成熟期提高明显,玉米田土壤放线菌数量增幅最大,为101%;真菌数量变化总体趋势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2)醋糟菌糠的施入增加了作物根际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的活性。种植高粱、玉米和糯玉米土壤的脲酶活性增长率分别为239%、189%和185%;3种作物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抽穗期最高,最大增长率为40%;3种作物的土壤蔗糖酶活性在不同生育期变化趋势不同,玉米各生育期土壤蔗糖酶活性变化较为稳定,其增长率分别为38%、28%、48%。3)醋糟菌糠的施入增加了作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氮的含量,不同生育期3种作物的土壤微生物碳含量增幅为58.10-407.67 mg·kg-1,微生物氮含量增幅为11.98-27.55 mg·kg-1。由此可见,醋糟菌糠的施用可以增强土壤生产力的可持续性,从而达到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的效果。同时该研究也为醋糟菌糠的有效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糟菌糠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数量 土壤生物量碳氮 玉米 高粱 糯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醋糟菌糠水平对肉羊生产性能和屠体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变英 王芳 +4 位作者 张红岗 上官明军 武霞 樊爱芳 张元庆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1-85,共5页
为研究醋糟菌糠饲料对肉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肉体品质的影响,确定醋糟平菇菌糠在肉羊日粮中的适宜添加比例,试验选用体重相近的4个月肉羊50只,公母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5各组,每个组10只羊,试验日粮精粗比为1∶1,各试验组醋糟菌糠比... 为研究醋糟菌糠饲料对肉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肉体品质的影响,确定醋糟平菇菌糠在肉羊日粮中的适宜添加比例,试验选用体重相近的4个月肉羊50只,公母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5各组,每个组10只羊,试验日粮精粗比为1∶1,各试验组醋糟菌糠比例分别为0%、12.5%、25%、37.5%、50%,玉米秸秆比例为50%、37.5%、25%、12.5%、0%,其他条件均相等,预饲期15 d,正式期60 d,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醋糟菌糠水平对肉羊日增重、采食量和料重比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醋糟菌糠水平对肉羊肉色、pH值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滴水损失分析结果显示,37.5%醋糟菌糠组和0%、12.5%、25%三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分别高26.64%、20.76%和26.36%;不同醋糟菌糠水平对肌肉TPA品质影响的分析结果显示,0%醋糟菌糠组硬度1和咀嚼性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硬度1分别低44.37%、50%、20%、30.58%;咀嚼性分别低67.36%、68.97%、12.50%,55.74%。0%醋糟菌糠组与12.5%和25%组比较,硬度2差异极显著(P<0.01),分别低48.82%和53.90%。37.5%组与12.5%和25%组比较,硬度2差异显著(P<0.05),分别低33.86%和40.43%。不同醋糟菌糠水平对肉羊屠宰率、胴体净肉率、肉骨比、净肉率差异不显著(P>0.05);50%醋糟菌糠组眼肌面积较12.5%组和25%组差异极显著(P<0.01),分别低49.84%和44.04%;50%醋糟菌糠组眼肌面积较0%组和37.5%组低,差异显著(P<0.05),分别低38.94%和28.63%。50%醋糟菌糠组肌肉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前四组,50%醋糟菌糠组和其他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糟菌糠 生产性能 屠宰性能 屠体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