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rO_2酸碱性质的TPD表征Ⅰ.单组分吸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徐柏庆 山口力 +2 位作者 田部浩三 粱娟 郑禄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7-113,共7页
以NH3、吡啶、Et3N、CO2和苯酚为探针,用TPD-MS方法对ZrO2催化剂的酸碱性质进行了表征.ZrO2上碱性探针(NH3、吡啶和Et3N)的脱附温度远低于在强酸性SiO2-Al2O3上;而酸性探针CO2的脱附温度远低于在强碱性MgO上的结果.为ZrO2的弱... 以NH3、吡啶、Et3N、CO2和苯酚为探针,用TPD-MS方法对ZrO2催化剂的酸碱性质进行了表征.ZrO2上碱性探针(NH3、吡啶和Et3N)的脱附温度远低于在强酸性SiO2-Al2O3上;而酸性探针CO2的脱附温度远低于在强碱性MgO上的结果.为ZrO2的弱酸弱碱性质提供了证明.NH3吸附IR结果表明ZrO2表面配位不饱合Zr4+为酸(Lewis酸)中心.NH3、吡啶和Et3N与这些酸中心作用的方式和能量分布相似.NH3和CO2的TPD谱图均存在三个脱附峰,且相应脱附峰的温度范围相近.表明ZrO2的酸中心和碱中心具有匹配相当的酸、碱强度,ZrO2为典型的酸-碱双功能催化剂,在苯酚的TPD过程中,ZrO2的特征表现为对苯酚的强吸附和对苯酚分解的高活性.文中结合IR结果,对与NH3和CO2的脱附相联系的表面吸附物种分别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酸碱性质 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扎格雷的晶体结构和酸碱性质 被引量:4
2
作者 杨维春 剧川川 +2 位作者 凡素华 孙豪岭 王科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6-178,共3页
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奥扎格雷的晶体结构.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晶胞参数为a=0.62522(6)nm,b=0.91897(8)nm,c=1.95789(18)nm,V=1.12492(18)nm3,Z=4.通过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pH滴定研究了其基态和激发态酸碱性质,测定了奥... 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奥扎格雷的晶体结构.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晶胞参数为a=0.62522(6)nm,b=0.91897(8)nm,c=1.95789(18)nm,V=1.12492(18)nm3,Z=4.通过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pH滴定研究了其基态和激发态酸碱性质,测定了奥扎格雷的基态和激发态酸式电离常数.结果表明奥扎格雷是一个pH诱导的荧光分子开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扎格雷 晶体结构 酸碱性质 紫外光谱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四氧化三铁表面酸碱性质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孙中溪 郭淑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51-1354,共4页
制备了纳米Fe3O4,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和表面酸碱行为研究.实验结果表明,Fe3O4表面在水溶液中有非常明显的酸碱性质.随着纳米Fe3O4加入量的增多,溶液pH缓冲能力增强,二者之间成正比,据此可定量地测定H+在纳米氧化铁表面的吸附量.运用MEDUSA... 制备了纳米Fe3O4,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和表面酸碱行为研究.实验结果表明,Fe3O4表面在水溶液中有非常明显的酸碱性质.随着纳米Fe3O4加入量的增多,溶液pH缓冲能力增强,二者之间成正比,据此可定量地测定H+在纳米氧化铁表面的吸附量.运用MEDUSA和W INSGW计算软件计算了表面组分在溶液中的分布,并讨论了表面电荷对表面组分分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纳米粒子 表面酸碱性质 Gran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酸碱性质的TPD表征Ⅱ.NH_3和CO_2共吸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柏庆 山口力 +2 位作者 田部浩三 梁娟 郑禄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4-120,共7页
用NH3和CO2双组分并吸附TPD-MS和IR技术对ZrO2催化剂表面酸中心和碱中心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表征·先吸附NH3(或CO2)对在其后吸附的CO2(或NH3)不仅无阻碍,反而导致后吸附CO2(或NH3)在最高程脱峰温区(>510K)的脱附量增加.... 用NH3和CO2双组分并吸附TPD-MS和IR技术对ZrO2催化剂表面酸中心和碱中心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表征·先吸附NH3(或CO2)对在其后吸附的CO2(或NH3)不仅无阻碍,反而导致后吸附CO2(或NH3)在最高程脱峰温区(>510K)的脱附量增加.这种双组分并吸附效应在IR谱图上表现为NH3共吸附诱发生成了一种新的CO2吸附态,即在碱中心上形成单齿碳酸根物种.同时CO2共吸附又强化NH3与Zr4+(Lewis酸中心)的配位键合.这表明ZrO2表面存在相互邻接的酸中心和碱中心,它们通过表面键诱导极化而令酸-碱相互作用加强.这类双组分共吸附效应可归结为表面键诱导酸-碱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表面键诱导 TPD 酸碱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Na)ZSM-5的酸碱性质及催化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陶克毅 高峰 +3 位作者 温朗友 陈忠明 臧雅茹 李赫(口亘)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0期1274-1278,共5页
采用红外光谱、程序升温脱附、原子吸收光谱、等离子光谱、Hammett指示剂非水滴定和催化活性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经不同浓度的KOH溶液交换得到的(K,Na)ZSM-5的酸碱性质。结果表明,(K,Na)ZSM-5具有中等强度的L酸位(K^+,Na^+)及弱碱位(AlO_4^... 采用红外光谱、程序升温脱附、原子吸收光谱、等离子光谱、Hammett指示剂非水滴定和催化活性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经不同浓度的KOH溶液交换得到的(K,Na)ZSM-5的酸碱性质。结果表明,(K,Na)ZSM-5具有中等强度的L酸位(K^+,Na^+)及弱碱位(AlO_4^-或骨架O^(2-))和强碱位(OH^-).KOH浓度增大.酸性减弱,碱性增强.所得(K,Na)ZSM-5具有较高的异丙醇脱氢、脱水活性.催化性能与酸碱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酸碱性质 催化性能 ZSM-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Fe_2O_3/SiO_2纳米颗粒混合体系表面的酸碱性质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和云 樊佳妮 +1 位作者 黄佩佩 孙中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83-2190,共8页
以Fe(NO3)3·9H2O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和辅助模板法分别制备了纳米α-Fe2O3和SiO2,并对所合成样品进行了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BET表征.使用自动电位滴定仪测定了α-Fe2O3/SiO2纳米颗粒混合体系的表面酸碱性质... 以Fe(NO3)3·9H2O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和辅助模板法分别制备了纳米α-Fe2O3和SiO2,并对所合成样品进行了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BET表征.使用自动电位滴定仪测定了α-Fe2O3/SiO2纳米颗粒混合体系的表面酸碱性质.研究了在不同pH值下α-Fe2O3/SiO2混合体系对Cu2+、Pb2+、Zn2+离子的吸附行为.基于上述实验数据,用WinSGW软件计算了α-Fe2O3/SiO2混合体系表面酸碱配位常数,并得出结论:α-Fe2O3/SiO2混合体系表面反应为单一脱质子反应,≡XOH≡XO-+H+(lgK=-8.20±0.15),明显区别于同时具有加质子和脱质子反应的α-Fe2O3/SiO2/γ-Al2O3,α-Fe2O3/γ-Al2O3和SiO2/γ-Al2O3等纳米颗粒混合体系.在此基础上拟合得到α-Fe2O3/SiO2混合体系吸附重金属离子Cu2+、Pb2+、Zn2+的表面络合反应及平衡常数分别为:≡XOH+M2+≡XOM++H+,[lgK=-3.1,-3.6,-3.8(M=Cu,Pb,Zn)];≡XOH+M2++H2O≡XOMOH+2H+,[lgK=-8.8,-8.0,-10.5(M=Cu,Pb,Z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Fe2O3/SiO2 表面酸碱性质 吸附 重金属离子 组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Mg-Al-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体相和表面酸碱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大塘 龙云飞 郭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73-277,共5页
用 NH3和 CO2 作探针分子 ,采用红外光谱 ,真空原位测定 Mg-Al-O复合氧化物表面酸碱中心的类型结果表明 ,主要存在 L 酸 ,碱中心是氧阴离子 ,而焙烧温度对样品表面碱中心的类型几乎没有影响 ,在 673、873和 1 0 73 K焙烧样品的固态 MAS2... 用 NH3和 CO2 作探针分子 ,采用红外光谱 ,真空原位测定 Mg-Al-O复合氧化物表面酸碱中心的类型结果表明 ,主要存在 L 酸 ,碱中心是氧阴离子 ,而焙烧温度对样品表面碱中心的类型几乎没有影响 ,在 673、873和 1 0 73 K焙烧样品的固态 MAS2 7Al核磁共振结果显示 ,样品呈现显著的物相转变 ,转变中的过渡态对确定它们表面酸碱性质显得非常重要。 XPS测定样品中 Al2 s和 O1s结合能与样品表面酸碱中心的强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O复合氧化物 体相结构 酸碱性质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电荷土壤表面酸碱性质与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程鹏飞 王莹 +3 位作者 李芳柏 秦好丽 彭叶棉 刘同旭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6-527,共12页
可变电荷土壤表面酸碱性质是指土壤与质子的结合能力,主要包括表面质子反应活性位点密度Ds、电荷零点pHpzc以及质子化、去质子平衡常数pKa。表面酸碱性质对于评估土壤酸碱缓冲能力、揭露酸化机制有重要意义,也是探究阳离子和阴离子在土... 可变电荷土壤表面酸碱性质是指土壤与质子的结合能力,主要包括表面质子反应活性位点密度Ds、电荷零点pHpzc以及质子化、去质子平衡常数pKa。表面酸碱性质对于评估土壤酸碱缓冲能力、揭露酸化机制有重要意义,也是探究阳离子和阴离子在土壤固液间的分配,控制微量元素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的重要土壤性质之一。本文综述了通过表面络合模型获取表面酸碱性质参数的方法以及研究复杂土壤体系的两种方法。电荷零点pHpzc主要通过宏观滴定实验获得,但需要不断优化实验操作来减少无意义因素的影响。而表面质子反应活性位点密度Ds和质子化、去质子化平衡常数pKa,则通常分别通过Gran函数和直线外推法计算等方法得到。目前,土壤活性成分金属氧化物、黏土矿物及腐殖质表面酸碱性质已通过表面络合模型得到广泛研究,研究方法和相关数据已逐渐趋于完善。而随着表面络合模型的发展,土壤混合体系表面酸碱性质的研究也在不断加深。组分添加法通过各组分表面性质的加和来预测质子在土壤和溶液中分配和形态,目前已从矿物聚合模型扩展到矿物-有机物聚合模型,因为有机物和矿物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研究相当重要。而广义复合法假设土壤表面性质均一,依据实验吸附数据和表面积拟合获得表面酸碱性质,现在已发展为n-site/n-pKa,并建立了一种通过土壤化学性质预测表面酸碱性质广义回归方程。最后,文章探讨了表面络合模型相关研究应该解决的科学问题,以及土壤表面酸碱性质研究在未来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表面酸碱性质 表面络合模型 组分添加法 广义复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气相色谱法表征氟硅橡胶酸/碱性质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学稳 郑俊萍 +1 位作者 苏正涛 蔡宝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0-192,共3页
采用反相气相色谱法对氟硅橡胶表面的酸碱性质进行表征。通过已知酸、碱、中性 12种探针分子对氟硅橡胶的表面测定 ,计算其表面自由能色散作用参数、酸性及碱性作用参数等一系列数据 ,经较为详细的分析证实 :氟硅橡胶是一种两性偏酸的... 采用反相气相色谱法对氟硅橡胶表面的酸碱性质进行表征。通过已知酸、碱、中性 12种探针分子对氟硅橡胶的表面测定 ,计算其表面自由能色散作用参数、酸性及碱性作用参数等一系列数据 ,经较为详细的分析证实 :氟硅橡胶是一种两性偏酸的物质。该方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确定聚合物表面酸碱性质的方法。通过对氟硅橡胶表面酸碱性质的表征 ,对于探讨其增强、粘合机理、研制新型复合材料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自由能参数 反相气相色谱法 表征 氟硅橡胶/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核心素养融合发展的项目式教学——以“酸碱盐的性质及应用”复习课为例
10
作者 李俊红 《化学教与学》 2023年第3期56-62,共7页
从现实世界问题“配料如何使鸭蛋变成皮蛋”确立项目“皮蛋制作”,通过“是何:皮蛋的由来与营养价值”“如何:皮蛋的泥料与制作原理”“为何:皮蛋的吃法与注意事项”“若何:皮蛋的配方与检验建模”等四个任务,融酸碱盐性质复习于真实情... 从现实世界问题“配料如何使鸭蛋变成皮蛋”确立项目“皮蛋制作”,通过“是何:皮蛋的由来与营养价值”“如何:皮蛋的泥料与制作原理”“为何:皮蛋的吃法与注意事项”“若何:皮蛋的配方与检验建模”等四个任务,融酸碱盐性质复习于真实情境真实问题解决的探究实践,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的性质及应用 项目式学习 复习教学 实验探究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对陶瓷酸碱强度影响的研究
11
作者 张荔荔 张永明 《中国搪瓷》 1991年第5期10-12,18,共4页
根据固体酸碱的理论,通过测定陶瓷试样的酸碱强度和红外光谱分析,探讨了MgO引起陶瓷酸碱性质变化的机理。
关键词 强度 中国陶瓷 指示剂 红外光谱分析 试样表面 陶瓷原料 催化剂 陶瓷材料 酸碱性质 二甲基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键合功能热塑性聚氨酯的表面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文雨 李晋庆 罗运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31,共4页
通过反相气相色谱法(IGC),采用非极性和极性探针分子研究了新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DTPU)的色散表面自由能和表面Lewis酸碱性质,并与传统的推进剂用热塑性聚氨酯粘合剂(BTPU)做了对比。结果表明,DTPU与BTPU的色散表面自由能较为接近,并... 通过反相气相色谱法(IGC),采用非极性和极性探针分子研究了新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DTPU)的色散表面自由能和表面Lewis酸碱性质,并与传统的推进剂用热塑性聚氨酯粘合剂(BTPU)做了对比。结果表明,DTPU与BTPU的色散表面自由能较为接近,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线性降低;DTPU的酸常数Ka和碱常数Kb分别为0.09和0.48,而BTPU的酸常数Ka和碱常数Kb分别为0.06和0.37,DTPU的酸性和表面总的酸碱作用能力较大,与推进剂中高能固体填料具有更好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气相色谱法 热塑性聚氨酯 表面自由能 酸碱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初中化学微项目教学实践探索——以“清除眼镜上的绿渍”为例
13
作者 屠鹏 徐国军 《化学教与学》 2024年第23期49-51,16,共4页
本文以真实问题“清除眼镜上的绿渍”为微项目教学主题,通过“推测绿渍中的元素”“设计方案检验绿渍中的元素”“实验检验绿渍中的元素”“建立酸、碱、盐性质的联系模型”“提出方案并进行绿渍清除”五大核心任务,进行酸、碱、盐性质... 本文以真实问题“清除眼镜上的绿渍”为微项目教学主题,通过“推测绿渍中的元素”“设计方案检验绿渍中的元素”“实验检验绿渍中的元素”“建立酸、碱、盐性质的联系模型”“提出方案并进行绿渍清除”五大核心任务,进行酸、碱、盐性质的复习,建构相关知识框架和反应模型,发展学生分析、类比、归纳、建模的科学思维,展示在真实问题下以微项目教学开展化学复习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问题 微项目教学 、盐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