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石灰及生物炭对酸性砖红壤的改良效果比较
被引量:
3
1
作者
廖辉煌
陈敏忠
+3 位作者
朱银玲
苏会荣
李进
段婷婷
《热带农业科学》
2022年第2期31-37,共7页
为探究石灰和生物炭对土壤的不同改良效果及其合理施用量,为2个改良剂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室内恒温培养试验,向酸性砖红壤分别施入6个不同用量的改良剂,对土壤不同天数的指标进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证明,石灰和生物炭能有效改...
为探究石灰和生物炭对土壤的不同改良效果及其合理施用量,为2个改良剂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室内恒温培养试验,向酸性砖红壤分别施入6个不同用量的改良剂,对土壤不同天数的指标进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证明,石灰和生物炭能有效改良酸性砖红壤pH、降低交换性酸的含量;二者对土壤其它指标的改良效果存在差异,生物炭能提高土壤EC5~10倍,改良效果明显优于石灰;在本试验的改良剂投入量内,石灰的某些处理对土壤碱解氮、有效阳离子交换量的改良起到一定的反作用,生物炭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其投入使得碱解氮含量较CK最多提高34%,有效阳离子交换量较CK最多提高191%。说明石灰在调节酸碱度的同时,无法兼顾土壤养分;而生物炭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且其改良过程更加稳定,更有利于作物生长。综合而言,生物炭对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更好,生物炭的投入量越多,改良效果越好。针对目前酸性土壤的实地改良情况,本试验可为石灰及生物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
施用量
生物炭
石灰
酸性砖红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橡胶林下砖红壤不同氮肥处理氨挥发特征
被引量:
10
2
作者
王大鹏
杜玉赫
+6 位作者
罗雪华
王文斌
张永发
薛欣欣
赵春梅
吴小平
茶正早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5-691,共7页
氨挥发是氮肥气态损失的重要途径,显著地影响了区域氮循环,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目前对橡胶(Hevea brasiliensis)林下酸性砖红壤施用尿素后的氨挥发损失了解还不多。采用通气法田间原位研究了酸性砖红壤施用尿素后的氨挥发特征...
氨挥发是氮肥气态损失的重要途径,显著地影响了区域氮循环,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目前对橡胶(Hevea brasiliensis)林下酸性砖红壤施用尿素后的氨挥发损失了解还不多。采用通气法田间原位研究了酸性砖红壤施用尿素后的氨挥发特征及相应调控措施,为橡胶树氮肥优化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尿素深施;尿素表施后灌水(模拟降雨);尿素配施有机肥;尿素添加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尿素表施。结果表明,尿素表施后,表层土壤pH迅速升高。施肥3d后土壤pH达到最大值6.87,之后迅速下降,7d后恢复至试验前水平。其氨挥发动态变化与表层土壤pH和铵态氮浓度变化大致同步,整个氨挥发损失过程基本在7d内完成,损失率高达28.19%;尿素添加脲酶抑制剂NBPT延迟了氨挥发峰值的出现,氨挥发损失过程在12d内完成,损失率为30.27%。与尿素表施相比,尿素添加NBPT并没有降低氨挥发损失;尿素配施有机肥、尿素深施和尿素表施后灌水的氨挥发损失也基本在7d内完成,氨挥发损失率分别为13.23%、5.39%和1.52%。与尿素表施相比,这3种方法分别显著降低了53.05%、80.87%和94.61%的氨挥发损失。由此可见,尿素配施有机肥、尿素深施和尿素表施后灌水是橡胶林下酸性砖红壤施用尿素的氨挥发减排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林
酸性砖红壤
尿素
氨挥发
减排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橡胶林氮肥施用后在土壤中的残留、累积和迁移
被引量:
9
3
作者
王大鹏
罗雪华
+6 位作者
郭澎涛
陈传洋
张永发
薛欣欣
赵春梅
吴小平
茶正早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61-1368,共8页
氮肥在土壤中的残留是土壤氮库的重要补充,对于维持土壤氮水平和保证作物高产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人们对热带季风气候下橡胶林氮肥施用后的残留特征了解还很少。利用微区试验结合15N示踪技术,研究了橡胶林酸性砖红壤中不同施氮水平下(0、...
氮肥在土壤中的残留是土壤氮库的重要补充,对于维持土壤氮水平和保证作物高产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人们对热带季风气候下橡胶林氮肥施用后的残留特征了解还很少。利用微区试验结合15N示踪技术,研究了橡胶林酸性砖红壤中不同施氮水平下(0、100、200和400 kg·hm^-2)氮肥的残留、累积和迁移。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下肥料氮当年根层土壤(0-100cm)残留量为23.36-109.36 kg·hm^-2,残留率为23.36%-31.85%,施氮量的升高显著增加了肥料氮的残留量;2年后,不同施氮水平下肥料氮根层土壤残留量仅20.45-41.78 kg·hm^-2,残留率10.45%-20.45%,施氮量的增加显著降低了肥料氮残留率;试验第1年(枯水年),不同施氮水平下土壤硝态氮主要在根层土壤累积(24.61-172.47 kg·hm^-2),而淋洗迁移到深层土壤(100-200 cm)的硝态氮不多(13.89-51.66 kg·hm^-2)。根层土壤硝态氮累积量与施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试验第2年(丰水年),不同处理的根层土壤硝态氮累积很少(仅5.39-22.95 kg·hm^-2)。3个氮肥处理的硝态氮均不同程度地迁移、淋洗到深层土壤,达53.36-201.42 kg·hm^-2。深层土壤中的硝态氮累积量与施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橡胶林氮肥施用后的土壤残留率较低,施氮量是影响橡胶林土壤硝态氮累积、迁移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林
酸性砖红壤
15N标记尿素
硝态氮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灰及生物炭对酸性砖红壤的改良效果比较
被引量:
3
1
作者
廖辉煌
陈敏忠
朱银玲
苏会荣
李进
段婷婷
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
湛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热带农业科学》
2022年第2期31-3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NSFC 32000164)
广东省科技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项目(No.2020A03019)
+2 种基金
广东海洋大学科研启动费资助项目(No.R17063,No.R17071)
广东海洋大学创新强校项目(No.2018KQNCX104)
广东海洋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No.S202010566062)。
文摘
为探究石灰和生物炭对土壤的不同改良效果及其合理施用量,为2个改良剂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室内恒温培养试验,向酸性砖红壤分别施入6个不同用量的改良剂,对土壤不同天数的指标进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证明,石灰和生物炭能有效改良酸性砖红壤pH、降低交换性酸的含量;二者对土壤其它指标的改良效果存在差异,生物炭能提高土壤EC5~10倍,改良效果明显优于石灰;在本试验的改良剂投入量内,石灰的某些处理对土壤碱解氮、有效阳离子交换量的改良起到一定的反作用,生物炭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其投入使得碱解氮含量较CK最多提高34%,有效阳离子交换量较CK最多提高191%。说明石灰在调节酸碱度的同时,无法兼顾土壤养分;而生物炭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且其改良过程更加稳定,更有利于作物生长。综合而言,生物炭对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更好,生物炭的投入量越多,改良效果越好。针对目前酸性土壤的实地改良情况,本试验可为石灰及生物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土壤改良
施用量
生物炭
石灰
酸性砖红壤
Keywords
soil amendment
application rate
biochar
lime
acidic latosol
分类号
S156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橡胶林下砖红壤不同氮肥处理氨挥发特征
被引量:
10
2
作者
王大鹏
杜玉赫
罗雪华
王文斌
张永发
薛欣欣
赵春梅
吴小平
茶正早
机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5-69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0529)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630022016017)
+1 种基金
国家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CARS-33)
海南省耕地改良专项(HNGDzy2015)
文摘
氨挥发是氮肥气态损失的重要途径,显著地影响了区域氮循环,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目前对橡胶(Hevea brasiliensis)林下酸性砖红壤施用尿素后的氨挥发损失了解还不多。采用通气法田间原位研究了酸性砖红壤施用尿素后的氨挥发特征及相应调控措施,为橡胶树氮肥优化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尿素深施;尿素表施后灌水(模拟降雨);尿素配施有机肥;尿素添加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尿素表施。结果表明,尿素表施后,表层土壤pH迅速升高。施肥3d后土壤pH达到最大值6.87,之后迅速下降,7d后恢复至试验前水平。其氨挥发动态变化与表层土壤pH和铵态氮浓度变化大致同步,整个氨挥发损失过程基本在7d内完成,损失率高达28.19%;尿素添加脲酶抑制剂NBPT延迟了氨挥发峰值的出现,氨挥发损失过程在12d内完成,损失率为30.27%。与尿素表施相比,尿素添加NBPT并没有降低氨挥发损失;尿素配施有机肥、尿素深施和尿素表施后灌水的氨挥发损失也基本在7d内完成,氨挥发损失率分别为13.23%、5.39%和1.52%。与尿素表施相比,这3种方法分别显著降低了53.05%、80.87%和94.61%的氨挥发损失。由此可见,尿素配施有机肥、尿素深施和尿素表施后灌水是橡胶林下酸性砖红壤施用尿素的氨挥发减排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橡胶林
酸性砖红壤
尿素
氨挥发
减排措施
Keywords
rubber plantation
acidic red latosol
urea
ammonia volatilization
mitigation strategies
分类号
S19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X14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橡胶林氮肥施用后在土壤中的残留、累积和迁移
被引量:
9
3
作者
王大鹏
罗雪华
郭澎涛
陈传洋
张永发
薛欣欣
赵春梅
吴小平
茶正早
机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中心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61-136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0529)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630022019007)
国家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34-GW-ZP2)
文摘
氮肥在土壤中的残留是土壤氮库的重要补充,对于维持土壤氮水平和保证作物高产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人们对热带季风气候下橡胶林氮肥施用后的残留特征了解还很少。利用微区试验结合15N示踪技术,研究了橡胶林酸性砖红壤中不同施氮水平下(0、100、200和400 kg·hm^-2)氮肥的残留、累积和迁移。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下肥料氮当年根层土壤(0-100cm)残留量为23.36-109.36 kg·hm^-2,残留率为23.36%-31.85%,施氮量的升高显著增加了肥料氮的残留量;2年后,不同施氮水平下肥料氮根层土壤残留量仅20.45-41.78 kg·hm^-2,残留率10.45%-20.45%,施氮量的增加显著降低了肥料氮残留率;试验第1年(枯水年),不同施氮水平下土壤硝态氮主要在根层土壤累积(24.61-172.47 kg·hm^-2),而淋洗迁移到深层土壤(100-200 cm)的硝态氮不多(13.89-51.66 kg·hm^-2)。根层土壤硝态氮累积量与施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试验第2年(丰水年),不同处理的根层土壤硝态氮累积很少(仅5.39-22.95 kg·hm^-2)。3个氮肥处理的硝态氮均不同程度地迁移、淋洗到深层土壤,达53.36-201.42 kg·hm^-2。深层土壤中的硝态氮累积量与施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橡胶林氮肥施用后的土壤残留率较低,施氮量是影响橡胶林土壤硝态氮累积、迁移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橡胶林
酸性砖红壤
15N标记尿素
硝态氮
残留
Keywords
rubber plantation
acidic red latosol
15N-urea
nitrate nitrogen
residual
分类号
S158.5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石灰及生物炭对酸性砖红壤的改良效果比较
廖辉煌
陈敏忠
朱银玲
苏会荣
李进
段婷婷
《热带农业科学》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橡胶林下砖红壤不同氮肥处理氨挥发特征
王大鹏
杜玉赫
罗雪华
王文斌
张永发
薛欣欣
赵春梅
吴小平
茶正早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橡胶林氮肥施用后在土壤中的残留、累积和迁移
王大鹏
罗雪华
郭澎涛
陈传洋
张永发
薛欣欣
赵春梅
吴小平
茶正早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