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法和酶法提取对中华草龟皮胶原蛋白结构和理化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虞丹丹 魏文志 +2 位作者 关利 陈文卓 曹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6,共8页
本研究以中华草龟皮胶原蛋白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提取方法对其结构和理化特性的影响。分别采用酸法和酶法对中华草龟皮胶原蛋白进行提取,并运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高效液相色谱法、圆二色光谱法、差式扫描量热、扫描... 本研究以中华草龟皮胶原蛋白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提取方法对其结构和理化特性的影响。分别采用酸法和酶法对中华草龟皮胶原蛋白进行提取,并运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高效液相色谱法、圆二色光谱法、差式扫描量热、扫描电镜、溶解性、感官评价及色度等分析酸溶性胶原蛋白(ASC)和酶溶性胶原蛋白(PSC)的组成、结构以及理化特性。结果表明,ASC和PSC的提取率分别为24.50%±0.44%和51.68%±0.06%,酶法提取胶原蛋白的提取率显著高于酸法(P<0.05)。ASC和PSC主要由α1和α2链组成,均为I型胶原蛋白。ASC和PSC中甘氨酸的含量最多,分别是370.17和387.75个残基/1000个氨基酸残基。圆二色光谱表明这两种胶原蛋白二级结构相似,均具有胶原蛋白的特征峰。ASC和PSC的变性温度分别为27.21±0.28℃和28.37±0.23℃。扫描电镜结果表明,ASC具有无序的纤维结构,而PSC的微观结构更为规则。ASC的溶解度整体略低于PSC,PSC的感官品质和色度优于A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草龟皮 胶原蛋白 酸法提取 酶法提取 结构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蓝莓酒渣花青素酶法提取工艺
2
作者 陈近秋 吉姆·哈迪 +1 位作者 李红雨 曾令文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6-211,共6页
为了高质化利用蓝莓酒渣,以纤维素酶为对照,选择淀粉酶、果胶酶、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为实验组,以无水乙醇为提取溶剂提取蓝莓酒渣中的花青素。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酶添加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以及初始pH值对花青素提取量的影响... 为了高质化利用蓝莓酒渣,以纤维素酶为对照,选择淀粉酶、果胶酶、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为实验组,以无水乙醇为提取溶剂提取蓝莓酒渣中的花青素。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酶添加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以及初始pH值对花青素提取量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蓝莓酒渣花青素酶法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酶法提取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酶添加量0.7%,蓝莓酒渣与无水乙醇料液比为1∶100(g∶m 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为40 min,初始pH值为5。在此优化条件下,花青素提取量为0.68 mg/g,比未优化前提高了2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酒渣 花青素 酶法提取 工艺优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酶法提取费约果果胶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罗林 刘千梓 +1 位作者 陈其阳 王丹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3期11-18,共8页
以费约果果实为原料,比较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及复合酶对费约果果胶提取率和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为200 U/g时,提取率为11.35%;木聚糖单酶为150 U/g时,果胶得率为7.41%;200 U/g木聚糖酶和300 U/g纤维素酶(比例1∶1.5)混合时... 以费约果果实为原料,比较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及复合酶对费约果果胶提取率和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为200 U/g时,提取率为11.35%;木聚糖单酶为150 U/g时,果胶得率为7.41%;200 U/g木聚糖酶和300 U/g纤维素酶(比例1∶1.5)混合时,果胶得率最高为11.99%;复合酶的果胶得率高于单一酶的果胶得率。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果胶分子量介于600〜1200 kDa、溶解性为96.1%〜98.5%。扫描电镜结果发现纤维素酶法得到的果胶呈不规则纤维棒状结构;木聚糖酶提取的果胶呈现较厚的片状结构;而热酸法所得果胶呈疏松的片状。傅里叶光谱的结果表明,提取的费约果果胶在500〜4000 cm^(-1)范围内均具有多糖的特征峰。通过不同方法所获得的费约果果胶均具有较好的理化性质,因此可将费约果作为提取果胶的优选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 费约果 酶法提取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纤维素酶法提取桂花多糖工艺及其抗氧活性研究 被引量:47
4
作者 蒋德旗 黄利敏 +3 位作者 王艳 李明星 邓恒泉 苏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1-275,281,共6页
目的:优化桂花多糖的提取工艺,并评价桂花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桂花多糖得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液料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为实验因素,采用响应面法建立数学模型,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自由基清除能力... 目的:优化桂花多糖的提取工艺,并评价桂花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桂花多糖得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液料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为实验因素,采用响应面法建立数学模型,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自由基清除能力体系评价桂花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通过二次回归模型响应面分析,影响桂花多糖得率的因素按主次顺序排列为: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时间>液料比>酶解温度;确定纤维素酶解桂花多糖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6.0mg/m L、液料比8∶1m L/g、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80min,在此条件下桂花多糖得率为18.43%,模型方程理论预测值为19.05%,两者相对误差小于5%。桂花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DPPH和O2-·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846mg/m L、1.256mg/m L,但与维生素C比较,抗氧化活性较弱。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了桂花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该工艺方便可行,得到的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 多糖 响应面 酶法提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酶法提取工艺对茶多糖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24
5
作者 周小玲 汪东风 +3 位作者 李素臻 周恂 侯仰锋 王远红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7-32,共6页
采用果胶酶、胰蛋白酶以及复合酶等3种提取法和不加酶水浸提法为对照,提取崂山粗老绿茶中的茶多糖(TPS)。结果表明,复合酶提取法的提取率最高,达到5.17±0.17%。对4种工艺获得的TPS用SepharoseFF阴离子交换柱进行分离纯化,收集主要... 采用果胶酶、胰蛋白酶以及复合酶等3种提取法和不加酶水浸提法为对照,提取崂山粗老绿茶中的茶多糖(TPS)。结果表明,复合酶提取法的提取率最高,达到5.17±0.17%。对4种工艺获得的TPS用SepharoseFF阴离子交换柱进行分离纯化,收集主要的含糖组分,分别测定其多糖含量、单糖组成、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4种工艺对提取的TPS的单糖组成种类影响不大,但对各单糖组分之间的比例稍有影响。4种工艺获得的TPS的总糖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果胶酶法、复合酶法、胰蛋白酶法以及不加酶水浸提法,其中果胶酶法获得的TPS总糖含量高达95.26±4.09%,但其糖醛酸含量比其他3种工艺显著降低。4种工艺对提取的TPS的氨基酸组成种类影响亦不大,但对各氨基酸的含量有较大的影响。果胶酶法、胰蛋白酶法提取的TPS的各氨基酸含量与不加酶水浸提法的相比有较大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糖 酶法提取 单糖组成 糖醛酸 氨基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提取大枣多糖的研究 被引量:37
6
作者 杨云 谢新年 +1 位作者 孟江 冯卫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3-95,共3页
比较了大枣多糖的多种提取方法。结果表明,复合酶法为最佳提取方法,即调pH=7,先加胰蛋白酶3%,65℃水温浸1.5h,再加木瓜蛋白酶2.5%,55℃温浸1h。
关键词 大枣多糖 酶法提取 复合酶法 胰蛋白酶 木瓜蛋白酶 药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酶法提取龙眼多糖工艺 被引量:54
7
作者 贺寅 王强 钟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9-83,共5页
对纤维素酶法提取龙眼果肉多糖(ELP)的工艺进行研究。以新鲜龙眼果肉为原料,考察不同酶种类对龙眼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选择纤维素酶用于酶法提取实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影响龙眼多糖得率的4个主要影响因素即纤维素酶添加... 对纤维素酶法提取龙眼果肉多糖(ELP)的工艺进行研究。以新鲜龙眼果肉为原料,考察不同酶种类对龙眼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选择纤维素酶用于酶法提取实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影响龙眼多糖得率的4个主要影响因素即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液料比进行分析优化。结果表明:影响龙眼多糖得率的工艺因素按主次顺序排列为: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液料比;确定纤维素酶解龙眼多糖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1.2%、液料比6:1(mL/g)、酶解温度45.0℃、酶解时间187.0min。在此最佳条件下,纤维素酶法提取龙眼多糖的得率为(12.23±0.15)mg/g。本研究采用纤维素酶解提取工艺,相对于传统热水浸提法可显著提高龙眼多糖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多糖 酶法提取 响应面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法与酶法提取大米蛋白工艺及功能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69
8
作者 郭荣荣 潘思轶 王可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3-177,共5页
对大米蛋白的提取工艺和功能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大米蛋白的提取采用碱法和酶法分别提取。研究结果表明,碱法提取大米蛋白的工艺条件为在室温下,用0.1mol/L的NaOH以1:7的固液比提取4h。提取得到的大米蛋白纯度达到90%,提取率55%。酶法... 对大米蛋白的提取工艺和功能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大米蛋白的提取采用碱法和酶法分别提取。研究结果表明,碱法提取大米蛋白的工艺条件为在室温下,用0.1mol/L的NaOH以1:7的固液比提取4h。提取得到的大米蛋白纯度达到90%,提取率55%。酶法提取大米蛋白的工艺条件为温度50℃,pH为8,E/S为5%,液固比为3:1,酶解时间为4h。提取的大米蛋白提取率为40%,蛋白质纯度为45%。碱法提取的大米蛋白持水性、吸油性和起泡性优于酶法提取的大米蛋白,而酶法提取的大米蛋白的溶解性、乳化稳定性和泡沫稳定性优于碱法提取的大米蛋白。两种方法提取得到的产品乳化能力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蛋白 功能性质 提取方法 碱法提取 酶法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果油的酶法提取及其脂肪酸的测定 被引量:14
9
作者 康健 顾晶晶 +2 位作者 王继国 吴桐 张丽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0-262,共3页
目的:对酶法提取沙棘果油及其脂肪酸测定进行相关研究。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酶法提取沙棘果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果胶酶用量0.50%、胃蛋白酶用量0.15%、提取时间6h、酶解温度55℃,此条件下果油得率4.946%。最佳工艺条件下的果油提... 目的:对酶法提取沙棘果油及其脂肪酸测定进行相关研究。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酶法提取沙棘果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果胶酶用量0.50%、胃蛋白酶用量0.15%、提取时间6h、酶解温度55℃,此条件下果油得率4.946%。最佳工艺条件下的果油提取率为82.16%~97.17%。利用GC-MS共检测出11种脂肪酸,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棕榈油酸35.07%、棕榈酸35.61%、亚油酸12.77%、顺式-11-十八碳烯酸6.19%、(12E)-12-十八烯酸7.26%,酶法提取沙棘果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占总脂肪酸的61.56%。结论:酶法提取沙棘果油安全温和而无毒害,反应彻底,提取率高,提取后的果汁易于进行澄清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果油 酶法提取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红薯叶总黄酮的工艺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李佩艳 王锋 +4 位作者 尹飞 刘建学 戚艳艳 熊瑞 裴亚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5-277,281,共4页
以红薯叶为原料,优化红薯叶总黄酮的酶法提取工艺。以酶用量、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为三因素,以总黄酮的提取量为考察指标,进行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并采用响应面法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红薯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为0.65%,酶解时... 以红薯叶为原料,优化红薯叶总黄酮的酶法提取工艺。以酶用量、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为三因素,以总黄酮的提取量为考察指标,进行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并采用响应面法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红薯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为0.65%,酶解时间88min,酶解温度为51℃,在此条件下,红薯叶总黄酮的提取量最高,可达176.15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薯叶 总黄酮 酶法提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提取黑木耳多糖 被引量:56
11
作者 姜红 孙宏鑫 +1 位作者 李晶 朱蓓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1-133,共3页
研究了酶法提取黑木耳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提取率为指标,分别考察了浸提剂倍数、酶解pH、温度、时间、加酶量对果胶酶或纤维素酶酶解反应的影响。试验确定了果胶酶酶解木耳的最佳工艺条件:浸提剂倍数50,pH5.0,温度55℃,时间80min,酶... 研究了酶法提取黑木耳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提取率为指标,分别考察了浸提剂倍数、酶解pH、温度、时间、加酶量对果胶酶或纤维素酶酶解反应的影响。试验确定了果胶酶酶解木耳的最佳工艺条件:浸提剂倍数50,pH5.0,温度55℃,时间80min,酶加量1.1%,在此条件下,黑木耳多糖的提取率为4.15%;纤维素酶酶解木耳的最佳工艺条件:浸提剂倍数50,pH5.0,温度50℃,时间80min,酶加量为1.3%,黑木耳多糖的提取率为4.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多糖 酶法提取 最佳工艺条件 纤维素酶 提取 浸提剂 酶解反应 果胶酶 时间 加酶量 倍数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提取人工养殖鲟鱼皮中胶原蛋白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程波 吴洁 +4 位作者 张玉蓉 吕中 户业丽 黄力 蓝泽桥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共4页
胶原蛋白是一种具有生物功能的结构蛋白质,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和食品工业中。研究人工养殖鲟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采用酶法提取胶原蛋白,对提取胶原蛋白过程中酶的选择,酶的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进行... 胶原蛋白是一种具有生物功能的结构蛋白质,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和食品工业中。研究人工养殖鲟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采用酶法提取胶原蛋白,对提取胶原蛋白过程中酶的选择,酶的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进行详细的研究。正交试验表明,酶提鲟鱼皮中胶原蛋白的最佳工艺为:以胃蛋白酶—0.5mol/L乙酸作为提取剂,酶量4000U/g,提取温度37℃,提取时间为6h,固液比为1∶4;在此条件下得胶原蛋白的提取率为70.15%。同时,测定人工养殖的鲟鱼皮胶原蛋白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为235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鲟鱼 胶原蛋白提取 酶法提取 羟脯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酶法提取玉米胚芽油的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段作营 李珺 +1 位作者 尤新 毛忠贵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18,共4页
在水酶法制取玉米胚芽油的工艺中 ,纤维素酶和中温 α淀粉酶的复合作用能显著提高玉米胚芽油的收率。其最适参数为 :料液比 1∶5 ,蒸汽预处理时间 2 0min ,酶的加入量 0 8% (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配比为 5∶3) ;反应时间 6h ,提油率可达... 在水酶法制取玉米胚芽油的工艺中 ,纤维素酶和中温 α淀粉酶的复合作用能显著提高玉米胚芽油的收率。其最适参数为 :料液比 1∶5 ,蒸汽预处理时间 2 0min ,酶的加入量 0 8% (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配比为 5∶3) ;反应时间 6h ,提油率可达 89 7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法提取 玉米胚芽油 提油率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提取烤鳗下脚料中水解动物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黄志勇 赖海涛 +1 位作者 许伟雄 涂开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6-78,共3页
酶解提取烤鳗下脚料的水解动物蛋白是可行的,实验发现:在枯草杆菌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这三种水解中,枯草杆菌蛋白酶的水解效率最高。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用枯草杆菌蛋白酶在50℃、pH7.5、固液比5∶8,添加酶量为下脚料中蛋白质含... 酶解提取烤鳗下脚料的水解动物蛋白是可行的,实验发现:在枯草杆菌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这三种水解中,枯草杆菌蛋白酶的水解效率最高。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用枯草杆菌蛋白酶在50℃、pH7.5、固液比5∶8,添加酶量为下脚料中蛋白质含量的2.0%,反应时间为5h时,其水解度达8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法提取 烤鳗 下脚料 水解动物蛋白 综合利用 水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酶法提取青钱柳黄酮的工艺 被引量:11
15
作者 柳旭光 杨洋 +2 位作者 王峰 袁经权 缪剑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50-253,共4页
研究了纤维素酶解法对青钱柳总黄酮的提取,考察了酶解浓度、酶解提取温度、酶解提取时间等单因素对青钱柳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优选出最佳的提取条件为:酶解时间为32.28min、温度为41℃、加酶量为0.5... 研究了纤维素酶解法对青钱柳总黄酮的提取,考察了酶解浓度、酶解提取温度、酶解提取时间等单因素对青钱柳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优选出最佳的提取条件为:酶解时间为32.28min、温度为41℃、加酶量为0.57%,缓冲液pH为6.37,在此条件下青钱柳总黄酮的提取得率为9.2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总黄酮 酶法提取 提取得率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的选择对水酶法提取核桃油的影响 被引量:58
16
作者 易建华 朱振宝 赵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29,共3页
研究了中性蛋白酶(PR)、中温淀粉酶(α-AM)、果胶酶(PE)和纤维素酶(CE)单独使用和两种复配使用、3种复配使用对总油和清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蛋白酶对清油提取率效果最好,纤维素酶作用次之;两种酶复配使用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复配... 研究了中性蛋白酶(PR)、中温淀粉酶(α-AM)、果胶酶(PE)和纤维素酶(CE)单独使用和两种复配使用、3种复配使用对总油和清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蛋白酶对清油提取率效果最好,纤维素酶作用次之;两种酶复配使用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复配清油提取率可达40%以上,淀粉酶与纤维素酶复配效果也较好;3种酶复配使用时,蛋白酶、纤维素酶与果胶酶的复配效果最好,淀粉酶、蛋白酶与纤维素酶的复配效果次之,但对清油提取率提高作用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油 酶法提取 清油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法优化酶法提取茶叶籽蛋白工艺 被引量:13
17
作者 冯磊 麻成金 +3 位作者 黄群 彭忠瑾 黄伟 向勇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15-219,共5页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实验优化碱性蛋白酶提取茶叶籽蛋白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碱性蛋白酶用量、pH、酶反应时间与温度为实验因素,以茶叶籽蛋白提取率为指标建立回归数学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及对数学模型进行优化...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实验优化碱性蛋白酶提取茶叶籽蛋白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碱性蛋白酶用量、pH、酶反应时间与温度为实验因素,以茶叶籽蛋白提取率为指标建立回归数学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及对数学模型进行优化,获得了茶叶籽蛋白酶法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5、碱性蛋白酶用量200U/g、pH10.5、酶反应时间55min、酶反应温度45℃,在此条件下蛋白提取率可达75.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籽蛋白 酶法提取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籽油酶法提取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黄群 麻成金 +2 位作者 欧阳玉祝 欧阳辉 张永康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7-120,共4页
采用中性蛋白酶直接酶解杜仲籽仁乳液、有机试剂萃取杜仲籽油,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酶法提取杜仲籽油的水浸提工艺为:固液比1:5、pH值7.5、60℃浸提1.5 h;酶解工艺为:酶用量1 600 U/g、pH值7.5、55℃酶解2.5 h;溶剂... 采用中性蛋白酶直接酶解杜仲籽仁乳液、有机试剂萃取杜仲籽油,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酶法提取杜仲籽油的水浸提工艺为:固液比1:5、pH值7.5、60℃浸提1.5 h;酶解工艺为:酶用量1 600 U/g、pH值7.5、55℃酶解2.5 h;溶剂萃油工艺为:石油醚用量1:3,萃取介质pH4.0,45℃萃取20 min;采用最佳工艺进行重复试验.提取率高达87.3%。酶法提取率高、外观性状和油脂品质好,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条件温和,为提取优质杜仲籽油、实现脱脂粕综合利用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籽油 中性蛋白酶 酶法提取 工艺条件 理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灵芝多糖的酶法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朱玲 史吉平 +3 位作者 王晨光 刘莉 李保国 周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38-244,共7页
以灵芝子实体粗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比较了不同种类酶对灵芝多糖的提取效果,筛选出能够提高灵芝多糖提取率的四种酶,即木瓜蛋白酶、破壁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了四种酶的复配方案和最佳酶用量,即木瓜蛋白... 以灵芝子实体粗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比较了不同种类酶对灵芝多糖的提取效果,筛选出能够提高灵芝多糖提取率的四种酶,即木瓜蛋白酶、破壁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了四种酶的复配方案和最佳酶用量,即木瓜蛋白酶1.6%、破壁酶2.1%、纤维素酶1.6%、果胶酶2.3%,在此基础上,以酶法提取过程中的四个重要参数温度、时间、p H和液固比为自变量,灵芝粗多糖得率为因变量,采用响应面优化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各自变量及其相互关系对粗多糖得率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的酶解条件为:温度60℃,时间118 min,p H4.6,液固比16∶1,在此条件下粗多糖得率为4.41%,与传统水提法粗多糖得率3.12%相比,提高了4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灵芝 多糖 酶法提取 子实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米分离蛋白的酶法提取及其性质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章存 申瑞玲 姚惠源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7,共4页
本文研究了以糖渣为原料,用淀粉酶法水解法制备大米分离蛋白(E-RPI)的反应条件,并测定了蛋白质的溶解性、乳化性及其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反应中固液比为1:12.96、加酶量为0.096%、反应时间为2.3h时效果最好,使糖溶出量达到原料重量的... 本文研究了以糖渣为原料,用淀粉酶法水解法制备大米分离蛋白(E-RPI)的反应条件,并测定了蛋白质的溶解性、乳化性及其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反应中固液比为1:12.96、加酶量为0.096%、反应时间为2.3h时效果最好,使糖溶出量达到原料重量的25.7%,产物中的蛋白含量为88.6%,回收率为90.5%;E-RPI的乳化活性随pH值的升高而增大,与大豆蛋白相比,乳化活性低而稳定性高。E-RPI中除赖氨酸外,其它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大豆蛋白和酪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法提取 大米 RPI 乳化活性 大豆蛋白 加酶量 酶法水解 升高 分离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