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2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史健 王亚静 +2 位作者 侯冉 黄娅婕 段晓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83-1394,共12页
背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靶向治疗已成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规范治疗方案,但临床发现了不可避免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耐药最终导致了疾病进展。为此,寻找早期预测有效人群的标志... 背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靶向治疗已成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规范治疗方案,但临床发现了不可避免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耐药最终导致了疾病进展。为此,寻找早期预测有效人群的标志物和探索延长或逆转继发性耐药的优化治疗方案成为国内外研究重点。目的依据国内外文献数据系统评价EGFR-TKI联合化疗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发布的有关EGFR-TKI联合化疗对比单药EGFR-TKI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1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对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以及≥3级不良反应等数据收集和分析。基于基线临床特征进行亚组分析,使用RevMan 5.4.1版本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条件的10项研究,共2029例患者,其中EGFR-TKI联合化疗组1049例患者,单纯EGFR-TKI组98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EGFR-TKI组相比,EGFR-TKI联合化疗组可延长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PFS(HR=0.54,95%CI=0.49~0.60,P<0.00001)和OS(HR=0.69,95%CI=0.59~0.79,P<0.00001)。与单纯EGFR-TKI组相比,EGFR-TKI联合化疗组可提高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ORR(OR=1.95,95%CI=1.57~2.42,P<0.00001)和DCR(OR=1.76,95%CI=1.13~2.74,P=0.01)。在伴随脑转移的患者中,与单纯EGFR-TKI治疗相比,EGFR-TKI联合化疗延长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PFS(HR=0.42,95%CI=0.34~0.52,P<0.00001)和OS(HR=0.69,95%CI=0.51~0.94,P=0.02)。在基线无脑转移的患者中,与单纯EGFR-TKI治疗相比,EGFR-TKI联合化疗延长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PFS(HR=0.62,95%CI=0.53~0.72,P<0.00001)。EGFR-TKI联合化疗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纯EGFR-TKI治疗(OR=4.25,95%CI=2.74~6.61,P<0.00001)。结论EGFR-TKI联合化疗可显著延长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PFS及OS,尤其是基线脑转移患者;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尤其是≥3级血液学相关毒副作用发生率,整体是安全可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激酶抑制剂 联合治疗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致肝损伤后替换为同类药物的系统评价
2
作者 陈娅 李超 +3 位作者 马雪 余婷 邱悦 李娜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9-266,共8页
目的基于病例报告和病例系列研究,系统评价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致肝损伤后替换为同类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10月。... 目的基于病例报告和病例系列研究,系统评价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致肝损伤后替换为同类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10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对结果数据进行描述性或统计性分析。结果纳入26项研究(22个病例报告和4个病例系列),共计75例患者使用TKIs致肝损伤后替换为同类药物,主要涉及的作用靶点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和多靶点。大部分患者换药后安全性良好,肝功能正常或无严重肝损伤,仅1例患者报告严重肝脏不良反应(3级总胆红素升高);临床疗效方面,大部分患者对换用的TKIs应答良好,在随访时间内治疗结局评估为稳定或无疾病进展,仅2例吉非替尼替换为厄洛替尼患者因发生非肝损伤相关不良反应而减量后疾病进展、1例厄洛替尼替换为阿法替尼患者出现肿瘤症状加重。结论已发表的病例报告和病例系列证据表明,靶向EGFR、ALK和多靶点的TKIs致肝损伤后替换为同类药物继续治疗,具有一定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可实践性,可作为TKIs肝损伤停药后的应对策略之一。但目前尚无指南共识在替换药物选择、给药时机和剂量方案等方面作出明确推荐,亟待更多研究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酶抑制剂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多靶点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非热点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应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及化疗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檀紫瑞 申青 +2 位作者 刘俊英 陈砚凝 姚继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4426-4434,共9页
背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是晚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个体化靶向治疗方案之一,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然而不同类型EGFR的突变对EGFR-TKIs治疗的反应不同。目的比较EGFR非热点... 背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是晚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个体化靶向治疗方案之一,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然而不同类型EGFR的突变对EGFR-TKIs治疗的反应不同。目的比较EGFR非热点突变型NSCLC一线应用EGFR-TKIs及化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9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治疗的术后复发或晚期NSCLC患者,并确认为EGFR非热点突变型患者共90例。以患者一线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一线EGFR-TKIs治疗组和一线化疗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EGFR基因突变情况。所有患者通过电话进行随访或复查住院及门诊病例获得患者预后情况,随访截止时间为2024-03-31。观察并比较患者疗效及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90例患者中一线EGFR-TKIs治疗组52例,一线化疗组38例。术后复发转移患者16例,初诊分期为ⅢB~Ⅳ期患者74例。EGFR非热点突变患者中,单基因突变51例,复合突变39例。一线EGFR-TKIs治疗进展后二线EGFR-TKIs治疗患者8例,二线化疗患者9例。一线化疗进展后二线EGFR-TKIs治疗患者8例,二线化疗患者16例,免疫治疗患者1例。EGFR非热点突变不同亚型接受一线EGFR-TKIs治疗的患者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6,P<0.001)。一线EGFR-TKIs治疗组与一线化疗组的PFS、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突变亚型患者中,一线EGFR-TKIs治疗组与一线化疗组的PFS、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合位点突变患者中,一线EGFR-TKIs治疗组与一线化疗组的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线EGFR-TKIs治疗组与一线化疗组的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一线化疗进展后的患者中,二线EGFR-TKIs治疗(8例)与化疗(16例)的中位PFS分别为11.3个月和5.6个月,二线EGFR-TKIs治疗与化疗患者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87,P=0.006)。结论在EGFR非热点突变型术后复发或晚期NSCLC中,EGFR ex20ins和E20 S768I突变患者与其他突变类型患者接受一线EGFR-TKIs治疗后的生存期存在差异。而在各突变亚型中,与一线化疗相比,一线EGFR-TKIs治疗均明显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EGFR非热点突变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激酶抑制剂 疗效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单体调控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胡玉洁 魏兰懿 +4 位作者 陈君君 周阳云 杨姣 胡九东 韩永龙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4,共9页
癌症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致癌基因的过度活化是导致癌症患者治疗和预后不佳的主要原因,这些过度活化的致癌基因多为蛋白酪氨酸激酶(PTK)。在众多的PTK中,非受体酪氨酸激酶(NRTK)是一类重要的信号分子,作为细胞内信号通路转导的主要... 癌症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致癌基因的过度活化是导致癌症患者治疗和预后不佳的主要原因,这些过度活化的致癌基因多为蛋白酪氨酸激酶(PTK)。在众多的PTK中,非受体酪氨酸激酶(NRTK)是一类重要的信号分子,作为细胞内信号通路转导的主要驱动者,调控细胞增殖、迁移等过程。以NRTK为靶点已成为抗肿瘤药物开发的重点和难点。中药以其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低毒等特性,在肿瘤的治疗和辅助治疗中发挥巨大的优势,至今已发现多种中药单体可抑制NRTK发挥抗肿瘤作用。该文对NRTK主要成员Src、Jak、Abl和Fak家族在肿瘤中的作用进行概述,并归纳总结了作用于这些成员的中药单体,旨在为靶向NRTK的抗肿瘤治疗提供理论基础,为寻找NRTK的中药单体抑制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单体 受体激酶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大鼠丘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酪氨酸激酶受体B蛋白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7
5
作者 李云 彭春 +1 位作者 游俊杰 郭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6-528,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丘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在PS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择成年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抑郁组、脑卒中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丘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在PS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择成年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抑郁组、脑卒中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利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加以慢性不可预见的中等应激刺激和孤养方法造成PSD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造模后第29天丘脑BDNF和TrkB免疫阳性细胞数的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BDNF阳性细胞表达较对照组和抑郁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TrkB阳性细胞表达较对照组、脑卒中组和抑郁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0±2.12)个vs(41.22±11.91)个、(17.22±5.76)个和(33.67±8.32)个,P<0.01]。结论 PSD大鼠丘脑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TrkB蛋白表达减少可能与PSD发病机制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丘脑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受体蛋白质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受体B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洪武 江开达 +5 位作者 仇剑崟 禹顺英 苑成梅 汪栋祥 王祖承 方贻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0-623,共4页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受体(TrkB)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收集抑郁症患者(n=237)和正常对照者(n=312)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TaqM an探针SNP基因分型技术检测两组TrkB基因上的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基因分型,并分析基因...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受体(TrkB)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收集抑郁症患者(n=237)和正常对照者(n=312)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TaqM an探针SNP基因分型技术检测两组TrkB基因上的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基因分型,并分析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的关系。结果抑郁症组与正常对照组TrkB基因rs1187272和rs993315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187272和rs993315位点基因型联合分析显示,两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rkB基因rs1187272和rs993315及其构成的单体型与抑郁症无显著关联,TrkB基因的多态性在抑郁症的病因学中可能不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激酶受体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Axl受体酪氨酸激酶在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中的价值
7
作者 马同亮 韩若东 +1 位作者 黄羽 朱德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2-266,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血清可溶性Axl受体酪氨酸激酶(sAxlTK)水平在评估短期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1日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ADHF患者238例,根据随访90 d内复合事件发生情况分为预... 目的 探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血清可溶性Axl受体酪氨酸激酶(sAxlTK)水平在评估短期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1日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ADHF患者238例,根据随访90 d内复合事件发生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45例和预后良好组193例。又根据血清sAxlTK最佳截断值分为高水平组80例和低水平组158例。检测血清sAxlTK、肌钙蛋白I(cTnI)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 预后不良组血清sAxlTK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43.89(33.95,51.44)μg/L vs 23.89(18.73,33.92)μg/L,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TnI和sAxlTK是ADHF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22,95%CI:1.035~3.568,P=0.039;OR=1.021,95%CI:1.008~1.034,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AxlTK、cTnI和NT-proBNP联合预测短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36(95%CI:0.778~0.895)。高水平组90 d内复合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低水平组(45.0%vs 5.7%,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高水平组复合事件累积发生率较低水平组更高(χ^(2)=66.991,P_(log rank)<0.01)。高水平组总生存率较低水平组更低,生存预后更差(χ^(2)=16.899,P_(log rank)<0.01)。结论 老年ADHF患者入院时高血清sAxlTK水平与短期预后不良高风险有关。血清sAxlTK有希望成为短期预后不良早期预测的有用工具,且其与cTnI、NT-proBNP联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预后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Axl受体激酶 预后 预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发育期小鼠脑损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酪氨酸受体激酶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金宝 张育才 崔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20,共7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鹅膏蕈氨酸(Ibo)致不同发育期小鼠脑损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酪氨酸受体激酶B(Trk B)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120只昆明白小鼠作为实验动物,其中7日龄(P7)、21日龄(P21)和42日龄(P42)小鼠...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鹅膏蕈氨酸(Ibo)致不同发育期小鼠脑损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酪氨酸受体激酶B(Trk B)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120只昆明白小鼠作为实验动物,其中7日龄(P7)、21日龄(P21)和42日龄(P42)小鼠各40只;再将同日龄小鼠随机分为Ibo组(n=15)、Ibo+EPO组(n=15)和对照组(n=10)。Ibo组采用微量注射法向左侧海马注射Ibo 1μL;Ibo+EPO组注射Ibo 1μL后,腹腔注射5 000 U/(kg.d)EPO,连续5 d;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小鼠在建模后第5天进行Y-电迷宫测试;Cresyl Violet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病理学变化;Real-Time PCR检测海马BDNF mRNA和TrkB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BDNF和TrkB蛋白的表达。结果术后Ibo组小鼠寻找安全区的正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EPO+Ibo组小鼠寻找安全区的正确率明显高于Ibo组(P<0.05)。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Ibo组小鼠海马组织神经元发生明显变性和细胞死亡。Ibo+EPO组和Ibo组海马神经元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Ibo+EPO组损伤较轻。Ibo组和Ibo+EPO组海马组织BDNF和TrkB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Ibo+EPO组BDNF和TrkB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Ibo组(P<0.05)。结论 Ibo致脑损伤时,海马组织BDNF和TrkB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强,可能是一种保护性反应。EPO可减轻Ibo所致脑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DNF和TrkB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受体激酶b 促红细胞生成素 鹅膏蕈 脑损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体酪氨酸激酶EphB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建东 李国立 +4 位作者 董迎春 盛蓁 马恒辉 卢光明 周晓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1-246,共6页
背景与目的:受体酪氨酸激酶Eph基因家族在神经和脉管系统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可能参与某些肿瘤的发生、进展和预后。本研究探讨该家族成员EphB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定量RT-PCR(real-time reverse-transcrip... 背景与目的:受体酪氨酸激酶Eph基因家族在神经和脉管系统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可能参与某些肿瘤的发生、进展和预后。本研究探讨该家族成员EphB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定量RT-PCR(real-time reverse-transcriptase PCR)测定61例胃癌组织标本(包括来源于同一患者的正常黏膜和癌组织)和5株胃癌细胞的EphB1mRNA。并应用抗EphB1的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对其中58例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探讨EphB1蛋白在正常黏膜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细胞内定位。结果:EphB1mRNA在胃癌细胞株中呈现不同程度表达。与正常黏膜相比,69%(42/61)的患者胃癌组织EphB1mRNA表达上调,15%(9/61)的患者表达下调,16%(10/61)的患者标本中表达既不上调也不下调。EphB1mRNA表达与患者的性别、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值分别为0.006,0.04和0.039),而与其他临床病理指标无关。EphB1蛋白表达水平与mRNA表达不完全一致。EphB1蛋白在45%(26/58)的患者标本中表达下调,在17%(10/58)的患者中上调,其余标本中表达既不上调也不下调。肿瘤细胞EphB1蛋白丢失与胃壁侵犯深度、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值分别为0.039,0.001和0.008)。结论:在胃癌进展过程中,EphB1可能发挥肿瘤抑制作用。它有可能成为胃癌预后的新标志物及基因治疗的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激酶 Ephb1 胃癌 实时定量RT-PCR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PI-2009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邬楠 王爱平 王印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56-461,共6页
目的:探讨一种口服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PI 2 0 0 9)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Westernblot方法检测BPI 2 0 0 9对酪氨酸激酶和EGFR自动磷酸化的抑制作用,MTT法检测BPI 2 0 0 ... 目的:探讨一种口服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PI 2 0 0 9)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Westernblot方法检测BPI 2 0 0 9对酪氨酸激酶和EGFR自动磷酸化的抑制作用,MTT法检测BPI 2 0 0 9对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使用A4 31肿瘤模型的荷瘤裸鼠进行体内的肿瘤抑制试验。结果:通过对EGFR激酶抑制剂化学文库的筛选,发现BPI 2 0 0 9是一个有效的EGFR激酶抑制剂。BPI 2 0 0 9对EGFR激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 )为5nmol·L- 1,当其浓度达到6 2 .5nmol·L- 1的时候可以完全抑制EGFR激酶的活性,但在10 0nmol·L- 1时对Abl、Abl相关基因(Abl relatedgenes ,Arg)以及c- Src酪氨酸激酶都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BPI 2 0 0 9可以阻断EGFR介导的细胞内蛋白酪氨酸的磷酸化,IC50 为4 5nmol·L- 1。在肿瘤细胞生长抑制试验中,BPI 2 0 0 9对于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与EGFR在细胞中的表达密切相关。人类肿瘤细胞A4 31移植瘤抑制试验的研究表明BPI 2 0 0 9经口给药每天1次在10 0mg·kg- 1,肿瘤抑制率达6 4% ,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并没有发现明显的病态和体重下降。结论:BPI 2 0 0 9是一种有效的高选择性的以EGFR酪氨酸激酶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酶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自动磷 细胞生长抑制 抗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在人卵泡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付娟 邢福祺 陈士岭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 TrkB)在人卵泡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TrkB在超促排卵妇女壁层颗粒细胞、卵丘颗粒细胞、未受精或未成熟卵母细胞中的表达,并用Western免疫印迹方法检测T... 目的探讨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 TrkB)在人卵泡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TrkB在超促排卵妇女壁层颗粒细胞、卵丘颗粒细胞、未受精或未成熟卵母细胞中的表达,并用Western免疫印迹方法检测TrkB在壁层颗粒细胞、卵丘颗粒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壁层颗粒细胞、卵丘颗粒细胞、卵母细胞均有TrkB表达。壁层颗粒细胞表达量高于卵丘颗粒细胞。结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人卵巢可能通过与TrkB结合,参与颗粒细胞功能的完成和卵母细胞发育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 受体b 卵泡 不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受体B在OVCAR-3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于晓辉 蔡斌 +2 位作者 杨懿霞 严沁 万小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05-409,共5页
背景与目的:失巢凋亡抑制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TrkB)能诱导正常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并且使该细胞具有高侵袭能力。TrkB过度表达与神经母细胞瘤和其他多种人类高侵袭性恶性肿瘤的化疗耐药和不良预后有关。本研... 背景与目的:失巢凋亡抑制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TrkB)能诱导正常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并且使该细胞具有高侵袭能力。TrkB过度表达与神经母细胞瘤和其他多种人类高侵袭性恶性肿瘤的化疗耐药和不良预后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TrkB及其配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卵巢上皮性癌细胞系OVCAR-3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检测卵巢癌细胞系OVCAR-3细胞贴壁培养(AC)、细胞立体培养(AIC)以及细胞立体培养得到的多细胞团簇(CS)经胰酶消化成单细胞后再次贴壁培养(RAC)细胞中TrkB及BDN F的表达差异。结果:经RT-PCR检测,与贴壁培养细胞(adhesive cells)比较,TrkB mRNA高表达于OVCAR-3多细胞团簇中(multicellular-spheroids),两组数值分别(23.5±0.5)%,(35.3±0.7)%,差异有显著性(P<0.001);BDNF mRNA的表达则正相反,两组数值分别(41.4±0.6)%,(32.2±0.7)%,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经Western blot检测,TrkB的前体蛋白(未发生糖基化的受体形式)广泛地高表达于上述3种不同培养方式的OVCAR-3细胞中;与贴壁培养细胞比较,OVCAR-3细胞立体培养全长TrkB(发生糖基化的完整受体形式,分子量145 000)明显高表达(P<0.001)。结论:卵巢癌细胞中存在TrkB及BDNF的自分泌环路,TrkB可能是介导卵巢癌失巢凋亡抑制的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酶受体b 脑原性神经营养因子 卵巢癌 失巢凋亡 多细胞团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受体B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晓辉 蔡斌 +2 位作者 杨懿霞 严沁 万小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7期501-506,共6页
背景与目的:失巢凋亡抑制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TrkB)能诱导正常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并且使该细胞具有高转移能力。TrkB在良性肿瘤中及正常卵巢上皮中不表达,在癌组织中不但表达,并且与交界性肿瘤比较表达明显... 背景与目的:失巢凋亡抑制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TrkB)能诱导正常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并且使该细胞具有高转移能力。TrkB在良性肿瘤中及正常卵巢上皮中不表达,在癌组织中不但表达,并且与交界性肿瘤比较表达明显增高;转移灶和低分化癌组织中明显增高,如在神经母细胞瘤和其它多种人类高侵袭性恶性肿瘤组织中过度表达,本研究旨在探讨其过度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及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卵巢癌石蜡标本73例(包括与原发灶相对应的8例腹水中的癌细胞团簇),其中低分化腺癌34例,28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16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13例正常卵巢组织作为对照,行免疫组化ABC法检测TrkB的表达;随机选取上述病例中30例(包括4例与原发灶相对应的大网膜转移灶和腹水中的癌细胞团簇)、交界性上皮性肿瘤7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4例及正常卵巢组织(包括卵巢皮质和髓质)2例作为对照,行RT-PCR检测TrkB的表达。结果:RT-PCR结果表明,TrkB mRNA在卵巢癌与卵巢交界性肿瘤中的相对转录水平分别为(16.7±3.1)%和(4.6±0.4)%,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加(P<0.001);TrkB mRNA在大网膜转移灶和腹水中的癌细胞团簇中的TrkB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1.4±1.4)%和(28.2±0.7)%,与相应的原发灶(18.1±1.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上皮不表达TrkB;TrkB在卵巢上皮性癌及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12%(49/73)和14.29%(4/28),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TrkB前体蛋白(表达于胞质)广泛地高表达于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67.12%(49/73),全长TrkB蛋白(表达于胞膜)在腹水中的癌细胞团簇100%(8/8)和低分化卵巢癌组织中100%(34/34)表达增强,与原发灶49.32%(36/73)和高分化癌7.69%(3/3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TrkB阳性表达与卵巢癌患者不良预后有关(P<0.002)。结论:卵巢上皮性癌中存在TrkB的过度表达;全长TrkB高表达于低分化卵巢癌和腹水中的癌细胞团簇中,TrkB可能是介导卵巢癌失巢凋亡抑制的因子;TrkB的过度表达预示卵巢癌的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酶受体b 卵巢癌 失巢凋亡 多细胞团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受体B与人卵巢癌OVCAR-3细胞侵袭能力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晓辉 蔡斌 +4 位作者 杨懿霞 严沁 万小平 任海军 刘天卿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728-733,共6页
背景与目的:失巢凋亡抑制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TrkB)能诱导正常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并且使该细胞具有高转移能力。TrkB在神经母细胞瘤和其他多种人类高侵袭性恶性肿瘤组织中过度表达,TrkB在卵巢癌细胞中的表... 背景与目的:失巢凋亡抑制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TrkB)能诱导正常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并且使该细胞具有高转移能力。TrkB在神经母细胞瘤和其他多种人类高侵袭性恶性肿瘤组织中过度表达,TrkB在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细胞的高侵袭能力的关系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探讨失巢凋亡抑制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TrkB)与人卵巢癌OVCAR-3细胞侵袭能力的关系。方法: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卵巢癌细胞系OVCAR-3细胞贴壁培养、细胞立体培养以及细胞立体培养得到的多细胞团簇经胰酶消化成单细胞后再次贴壁培养细胞TrkB的表达差异;体内、体外细胞侵袭实验检测通过RNAi技术沉默TrkB后OVCAR-3细胞侵袭及转移能力的改变。结果:RT-PCR结果表明,OVCAR-3多细胞团簇中TrkBmRNA的表达高于贴壁细胞(P<0.001);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OVCAR-3贴壁细胞比较,立体培养细胞中全长TrkB表达升高[(17.47±0.58)%vs(8.93±0.19)%,(P<0.001)]。体内、体外细胞侵袭实验表明,OVCAR-3细胞团簇的侵袭转移能力较普通贴壁细胞明显增强(P<0.01);TrkB沉默后OVCAR-3的侵袭及转移能力受到抑制(P<0.01)。结论:TrkB通过失巢凋亡抑制机制介导了卵巢上皮性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酶受体b 卵巢癌 失巢凋亡 ANOIKIS 多细胞团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蛋白酶介导的酪氨酸激酶受体B截断对剖腹探查术后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丹 杨娇娇 邱丽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06-1110,共5页
目的观察海马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在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钙蛋白酶活化是否参与其调控。方法16月龄雄性C57BL/6小鼠54只,体重28~30 g,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8只:对照组(C组)、七氟醚麻醉+剖腹探查组(P组)和七... 目的观察海马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在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钙蛋白酶活化是否参与其调控。方法16月龄雄性C57BL/6小鼠54只,体重28~30 g,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8只:对照组(C组)、七氟醚麻醉+剖腹探查组(P组)和七氟醚麻醉+剖腹探查+钙蛋白酶抑制剂MDL28170组(PM组)。C组吸入纯氧;P组采用吸入3%七氟醚+剖腹探查术,建立POCD动物模型;PM组在七氟醚麻醉前即刻腹腔注射钙蛋白酶抑制剂MDL28170(20 mg/kg),其后每天注射1次直至术后第5天。C组和P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 mg/kg。术后第5天进行旷场试验,记录小鼠探索路程及停留在中央格的时间,第6天进行条件性恐惧试验训练,第7天进行场景性条件性恐惧试验测试,记录小鼠5 min内僵直反应(除呼吸运动外无其他运动的状态)时间。于术后24 h每组取6只小鼠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钙蛋白酶活性;行为学测试完成后2 h每组取6只小鼠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全长型TrkB受体(TrkB-FL)、截断形式的TrkB受体(TrkB-T1)、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的含量。结果旷场试验中,三组小鼠总的探索路程和中心区域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P组僵直反应时间百分比明显降低,海马TrkB-FL、PSD95含量明显降低,海马钙蛋白酶活性明显增高、TrkB-T1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P组比较,PM组在场景性恐惧测试中僵直反应时间百分比明显增高,海马TrkB-FL、PSD95含量明显升高,海马钙蛋白酶活性降低、TrkB-T1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钙蛋白酶活化截断TrkB-FL,导致TrkB-T1表达增多,损害小鼠术后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海马 钙蛋白酶 激酶受体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对人永生化成骨细胞hFOB1.19恶性转化细胞体外侵袭力的影响
16
作者 曾静 温磊 +2 位作者 黄玉胜 戴欢子 郭乔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38-942,共5页
目的研究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neurotrophic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TrKB)对恶性转化人永生化成骨细胞hFOB1.19体外侵袭力的影响,探讨TrKB在骨肉瘤侵袭和转移机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RT-PCR和免疫荧光细胞染色检测hFOB1.19... 目的研究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neurotrophic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TrKB)对恶性转化人永生化成骨细胞hFOB1.19体外侵袭力的影响,探讨TrKB在骨肉瘤侵袭和转移机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RT-PCR和免疫荧光细胞染色检测hFOB1.19恶性转化细胞和SaOS-2骨肉瘤细胞中TrKB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研究hFOB1.19恶性转化细胞中TrKB的功能,处理组hFOB1.19恶性转化细胞加入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K252a处理24h,非处理组加入DMSO作对照,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actin免疫荧光细胞染色检测细胞微丝骨架。结果TrKB在hFOB1.19恶性转化细胞中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SaOS-2骨肉瘤细胞(P<0.05);K252a处理组hFOB1.19恶性转化细胞和未处理组相比,细胞变圆、聚集甚至发生融合,侵袭能力明显减弱(P<0.01),微丝回缩变短,排列紊乱。结论人永生化成骨细胞hFOB1.19恶性转化细胞中TrKB的高表达可促进该细胞的体外高侵袭力;该受体被阻断后,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微丝骨架结构从而降低细胞的体外侵袭力;TrKB可能在骨肉瘤侵袭和转移机制中起着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激酶受体b K252A 骨肉瘤 微丝 侵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癌蛋白c-Cbl促进受体酪氨酸激酶EphA2的降解
17
作者 王友洁 李忠佑 +3 位作者 吕斌 邹立君 周宜开 昌村春彦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85-790,共6页
c Cbl最近被证明是泛素 蛋白酶体 (ubiquitin proteasome)通路中的一个新的RINGFinger型泛素连接酶 (ubiquitinligase ,E3) .c Cbl可以介导受体酪氨酸激酶和非受体酪氨酸受体激酶的降解 .利用内源性表达较高EphA2的大肠癌细胞株HCT1 1 ... c Cbl最近被证明是泛素 蛋白酶体 (ubiquitin proteasome)通路中的一个新的RINGFinger型泛素连接酶 (ubiquitinligase ,E3) .c Cbl可以介导受体酪氨酸激酶和非受体酪氨酸受体激酶的降解 .利用内源性表达较高EphA2的大肠癌细胞株HCT1 1 6 ,通过转染野生型c Cbl和显性负变异体(dominantnegativemutant)c Cbl 70Z ,探讨c Cbl在EphA2降解中的作用 .结果显示 ,c Cbl可促进磷酸化EphA2的降解 ,EphA2的降解必须依赖其配体ephrin A1的刺激 ;利用蛋白酶体 (proteasome)抑制剂MG1 32可抑制磷酸化的EphA2降解 ,提示EphA2的最终降解部位是在蛋白酶体 .研究的结果提示 ,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癌蛋白c-Cbl 受体 激酶 降解 泛素-蛋白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脑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信号介导脑缺血诱发的痛觉过敏 被引量:3
18
作者 金博文 李东娜 +2 位作者 庄朋伟 郭虹 张艳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663-2669,共7页
目的基于丘脑BDNF信号探讨实验性脑缺血大鼠模型脑卒中痛觉过敏的病理机制。方法选用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运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方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利用热板法测定大鼠热痛阈,设置假手术组(SHAM),筛选术后3 d出现痛觉过敏的大... 目的基于丘脑BDNF信号探讨实验性脑缺血大鼠模型脑卒中痛觉过敏的病理机制。方法选用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运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方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利用热板法测定大鼠热痛阈,设置假手术组(SHAM),筛选术后3 d出现痛觉过敏的大鼠为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组(central post⁃stroke pain,CPSP),运用TTC染色,HE染色、尼氏染色和Neun免疫组化染色确认大鼠丘脑损伤,运用免疫荧光检测丘脑小胶质细胞活化与BDNF表达情况,运用Western blot检测丘脑BDNF、TrkB、GABAAR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升高,热痛阈显著降低,TTC染色丘脑出现梗死区域,丘脑VPL区出现病理损伤,尼氏体数量减少,Neun阳性表达降低,小胶质细胞数量和BDNF表达增加,且小胶质细胞与BDNF存在共表达,丘脑BDNF、Trkb蛋白表达量升高,GABAAR蛋白表达量降低。结论脑缺血损伤可诱发痛觉过敏症状的发生,发病率可达30%左右,丘脑小胶质细胞激活伴随的BDNF⁃Trkb信号在介导脑卒中后痛觉过敏的病理进展方面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后中枢性疼痛 丘脑 痛觉过敏 小胶质细胞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激酶受体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注射水杨酸钠对大鼠听皮层酪氨酸受体激酶B及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锦秀 杨琨 +1 位作者 吴莎 华清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6-279,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长期注射水杨酸钠后大鼠听皮层中酪氨酸受体激酶B(TrkB)及c-fos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在水杨酸钠耳毒性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6只,分为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慢性组(肌肉注射水杨酸钠175mg/kg,2次/天,时间间隔... 目的通过观察长期注射水杨酸钠后大鼠听皮层中酪氨酸受体激酶B(TrkB)及c-fos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在水杨酸钠耳毒性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6只,分为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慢性组(肌肉注射水杨酸钠175mg/kg,2次/天,时间间隔8小时,连续注射14天)、慢性恢复组(前期处理同慢性组,停药后恢复28天),每组12只。造模结束后各组大鼠均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然后断头处死并迅速取出听皮层,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Western-blot技术分别检测三组大鼠听皮层中TrkB及c-fos的表达。结果正常组ABR反应阈为36±2.23dB SPL,慢性组反应阈升高为41.3±3.31dB SPL,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恢复组ABR反应阈为38.6±5.51dB SPL,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组听皮层c-fos mRNA表达为1.24±0.09,蛋白的表达为0.70±0.12,慢性恢复组听皮层c-fos mRNA的表达为1.23±0.04,蛋白的表达为0.68±0.08,两组均高于正常组(分别为1.12±0.05、0.5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组听皮层TrkB mRNA表达为1.26±0.10,蛋白的表达为1.85±0.17,慢性恢复组听皮层TrkB mRNA表达为1.23±0.07,蛋白的表达为1.80±0.08,均高于正常组(分别为1.11±0.03,1.53±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注射水杨酸钠后大鼠听皮层c-fos基因表达升高,可能与听觉中枢神经活动增强有关;长期注射水杨酸钠可能通过上调大鼠听皮层TrkB的表达,增强听皮层神经营养因子的功能促进听皮层功能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 受体激酶b c—fos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富环境对抑郁大鼠行为学及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霄 严隽陶 +4 位作者 尹露 安云 张涛 闫慧新 孙萍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观察丰富环境对抑郁大鼠行为学、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30只,通过基线行为学测试剔除异常行为学指标的大鼠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丰富环境组,每组8只。采... 目的:观察丰富环境对抑郁大鼠行为学、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30只,通过基线行为学测试剔除异常行为学指标的大鼠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丰富环境组,每组8只。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建立抑郁模型,空白组及模型组不予干预,丰富环境组在应激21天后给予丰富环境干预。干预21天后采用糖水偏爱实验、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大鼠抑郁样行为;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法、免疫蛋白印迹法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及BDNF、TrkB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慢性应激可导致大鼠体重增长缓慢,糖水偏爱率下降,旷场内运动总距离、中心区活动距离及停留时间降低,游泳不动时间增加(P<0.01),海马CA1区BDNF、TrkB表达下降(P<0.05),提示抑郁模型建立。与模型组相比,丰富环境组大鼠糖水偏爱率升高,游泳不动时间下降(P<0.01),旷场内运动总距离、中心区活动距离及停留时间(P<0.05)均增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减少、胞体固缩破碎明显改善,BDNF、TrkB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丰富环境能够改善慢性应激导致的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促进海马区BDNF、TrkB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富环境 抑郁 神经可塑性 应激 海马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激酶受体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