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r)×s^n正规部分因子设计折叠反转的性质 被引量:1
1
作者 雷轶菊 欧祖军 覃红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78-982,共5页
该文讨论了(s^r)×s^n正规部分因子设计折叠反转的问题,其中r(≥2)是一个整数,s是一个素数或素数幂.给出了(s^r)×s^n正规部分因子设计的折叠反转方案的一般结构,分别在未分区组和分区组的情形下给出了初始设计与扩大设计间的联... 该文讨论了(s^r)×s^n正规部分因子设计折叠反转的问题,其中r(≥2)是一个整数,s是一个素数或素数幂.给出了(s^r)×s^n正规部分因子设计的折叠反转方案的一般结构,分别在未分区组和分区组的情形下给出了初始设计与扩大设计间的联系,把s水平正规部分因子设计的折叠反转的相关结果推广到(s^r)×s^n正规部分因子设计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规部分因子设计 字长型 最优折叠反转 类型为0的最小混杂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规部分因子设计的最优性理论与构造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赵胜利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0-336,共17页
部分因子设计在各类试验中应用广泛,关于部分因子设计的最优性理论及构造方法是试验设计研究的核心内容.1980年以来,很多研究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对其中涉及正规部分因子设计的最优性理论及构造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关键词 正规部分因子设计 分辨度 最小低阶混杂 纯净 估计容量 一般最小低阶混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部分因子设计和中心组合设计优化大豆蛋白盐法浸提工艺
3
作者 罗鹏 祁春利 +1 位作者 陈红莉 刘忆冬 《农产品加工》 2015年第5期33-35,37,共4页
通过27-3 IV部分因子设计(FFD)对影响大豆蛋白盐法浸提效果的7个因素,即亚硫酸钠与六偏磷酸钠的配比、盐质量浓度、液料比、搅拌速度、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浸提次数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CCD)对部分因子设计筛选出的关... 通过27-3 IV部分因子设计(FFD)对影响大豆蛋白盐法浸提效果的7个因素,即亚硫酸钠与六偏磷酸钠的配比、盐质量浓度、液料比、搅拌速度、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浸提次数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CCD)对部分因子设计筛选出的关键因素进行优化,确定大豆蛋白盐法浸提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浸提温度58℃,搅拌速度59 r/min,亚硫酸钠与六偏磷酸钠配比3.83,盐质量浓度35 g/L,液料比10∶1,浸提时间60 min,浸提2次的条件下进行3次平行试验,大豆蛋白的平均提取率为61.76%±0.35%,与模型预测值(62.10%)高度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盐法 部分因子设计 中心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水平部分因子裂区设计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何桢 马彦辉 赵有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7-9,共3页
本文通过对部分因子裂区设计的特性和现有的评价准则进行分析和研究,将Wu和Hama-da针对部分因子设计提出的最大二次效应估计能力扩展应用于部分因子裂区设计中,并通过实例对最小低阶混杂和最大二次纯净效应估计能力准则的结合进行验证,... 本文通过对部分因子裂区设计的特性和现有的评价准则进行分析和研究,将Wu和Hama-da针对部分因子设计提出的最大二次效应估计能力扩展应用于部分因子裂区设计中,并通过实例对最小低阶混杂和最大二次纯净效应估计能力准则的结合进行验证,从而为部分因子裂区设计的评价和选择提供了依据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健性设计 部分因子裂区设计 最小低阶混杂 最大二次纯净效应估计能力 完全随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管件液压成形工艺的汽车吸能盒改进设计及成形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徐鸣涛 王丽娟 +1 位作者 陈宗渝 程江洪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64-869,共6页
汽车吸能盒是整车重要的缓冲吸能结构。管件液压成形零件具有重量轻、刚度和强度高、耐撞性能好等优点,设计管件液压成形吸能盒替代原始冲压吸能盒。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吸能盒吸能性评价指标,比较管件液压成形吸能盒与冲压吸能盒缓冲... 汽车吸能盒是整车重要的缓冲吸能结构。管件液压成形零件具有重量轻、刚度和强度高、耐撞性能好等优点,设计管件液压成形吸能盒替代原始冲压吸能盒。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吸能盒吸能性评价指标,比较管件液压成形吸能盒与冲压吸能盒缓冲吸能的性能。设计吸能盒的管件液压成形加载路径,通过成形分析得到加载路径对吸能盒的壁厚分布影响较大。故以吸能盒成形后的最小壁厚最大化作为优化目标,选取加载路径上的压力控制点作为设计变量,采用部分因子方法设计试验,然后采用克里格空间局部插值法构建近似模型,最后利用遗传算法求解得到优化后的加载路径,成功增加了吸能盒成形后的最小壁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能盒 管件液压成形 部分因子设计 克里格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验设计法的汽车大型面板件注塑成型翘曲预测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波 孙玲 辛勇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5-89,共5页
注塑成型过程中,在分析翘曲变形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部分因子实验设计(FFD)初步筛选出对汽车大型面板件翘曲变形影响最为显著的五个工艺参数:熔体温度、冷却液温度、注射时间、V/P转换和模具温度;运用中心复合设计(CCD)实验和建立有限元模... 注塑成型过程中,在分析翘曲变形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部分因子实验设计(FFD)初步筛选出对汽车大型面板件翘曲变形影响最为显著的五个工艺参数:熔体温度、冷却液温度、注射时间、V/P转换和模具温度;运用中心复合设计(CCD)实验和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响应曲面方法进行实验设计,得出了最优工艺参数,通过CAE分析和模拟验证,研究表明,所选择的工艺参数对塑件不同方向上的翘曲变形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优化的工艺参数可以有效降低翘曲变形,从而提高塑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成型 部分因子设计 中心复合设计 响应曲面 翘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匀设计的选择性映射旋转向量序列生成算法
7
作者 王可 郝久玉 +1 位作者 王蕾 李惠敏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1-314,共4页
选择性映射(SLM)技术中的相位旋转向量是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因素.通过对SLM旋转向量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旋转向量序列生成算法.该算法引入了部分因子设计,通过查均匀表生成旋转向量矩阵,简单且易于实现.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SLM算法相比,该... 选择性映射(SLM)技术中的相位旋转向量是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因素.通过对SLM旋转向量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旋转向量序列生成算法.该算法引入了部分因子设计,通过查均匀表生成旋转向量矩阵,简单且易于实现.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SLM算法相比,该算法不增加任何系统复杂度,在子载波数为16,峰均功率比门限值为4.5 dB时获得了0.25,dB的性能改进.对于子载波数较多(如1,024)的环境,该算法依然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峰均功率比 选择性映射 部分因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必特螺旋霉素合成培养基 被引量:9
8
作者 付启伟 王永红 +2 位作者 庄英萍 储炬 张嗣良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21-526,共6页
将克隆自卡波霉素产生菌的4"-O-异戊酰基转移酶基因整合到螺旋霉素产生菌S trep tomy ces sp iramy ceticus F-21的染色体上,构建成一株稳定的生物工程菌W SJ-1-195,它产生的一组以4"-O-异戊酰螺旋霉素为主要成分的多组分基... 将克隆自卡波霉素产生菌的4"-O-异戊酰基转移酶基因整合到螺旋霉素产生菌S trep tomy ces sp iramy ceticus F-21的染色体上,构建成一株稳定的生物工程菌W SJ-1-195,它产生的一组以4"-O-异戊酰螺旋霉素为主要成分的多组分基因工程新型抗生素命名为必特螺旋霉素。针对目前没有适合必特螺旋霉素产生菌的合成培养基,所以本文顺序通过部分因子析因设计法、最速上升实验、中心组合实验,并利用统计学软件SA S V 8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必特螺旋霉素合成培养基的组成,为以后对必特螺旋霉素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提供基础。经过优化后必特螺旋霉素的发酵效价从173μg/m l提高到1880μ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必特螺旋霉素 部分因子析因设计 中心组合 SAS V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β-胡萝卜素主要影响因子筛选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亚萍 程卫东 +1 位作者 翟金兰 田洪磊 《保鲜与加工》 CAS 2008年第6期46-50,共5页
为进一步优化超声波提取胡萝卜中β-胡萝卜素的工艺条件,在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提取温度、物料粒度、料液比及提取次数6个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二水平部分因子析因设计(2-level 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法,筛选出了影响β... 为进一步优化超声波提取胡萝卜中β-胡萝卜素的工艺条件,在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提取温度、物料粒度、料液比及提取次数6个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二水平部分因子析因设计(2-level 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法,筛选出了影响β-胡萝卜素提取的主要因素为提取时间(p=0.0145)、温度(p=0.0189)、料液比(p=0.0180)和提取次数(p=0.01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 Β-胡萝卜素 超声波提取 二水平部分因子析因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水平超饱和设计的一类构造方法
10
作者 孙翼舟 陆璇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7-33,共7页
过去超饱和设计的研究集中在2水平设计的范围内,Lu and Sun(2000)首次讨论了高于2水平因子的超饱和设计问题,该文提出了用E(d2)作为构造超饱和设计的准则,并给出了E(d2)最优的一些设计,本文讨论了以给定... 过去超饱和设计的研究集中在2水平设计的范围内,Lu and Sun(2000)首次讨论了高于2水平因子的超饱和设计问题,该文提出了用E(d2)作为构造超饱和设计的准则,并给出了E(d2)最优的一些设计,本文讨论了以给定的Max(d2)为前提构造超饱和设计的方法,并给出了一些三水平和四水平的超饱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因子设计 正交设计 多水平超饱和设计 构造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培养的桑黄胞外多糖发酵培养基成分的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邵杰 罗建光 曾晓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1-125,共5页
通过27-3IV部分因子设计(FFD),对葡萄糖、蛋白胨、酵母膏、磷酸二氢钾、硫酸镁、VB1以及草酸铵7个营养因子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对部分因子设计,筛选出对桑黄胞外多糖产量的关键因子,确定培养基的组成和水平。在葡萄糖... 通过27-3IV部分因子设计(FFD),对葡萄糖、蛋白胨、酵母膏、磷酸二氢钾、硫酸镁、VB1以及草酸铵7个营养因子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对部分因子设计,筛选出对桑黄胞外多糖产量的关键因子,确定培养基的组成和水平。在葡萄糖34.12g/L、酵母膏5.01g/L、蛋白胨4g/L、MgSO40.75g/L、KH2PO41g/L、VB10.0075g/L、草酸铵0.88g/L的条件下进行5次平行发酵实验。结果发现桑黄胞外多糖平均产量为(2.363±0.04)g/L,与预测值(2.342g/L)基本相符。可见,用该回归模型优化产桑黄胞外多糖的发酵培养基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层孔菌 胞外多糖 部分因子设计 中心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枣挂面配方及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9
12
作者 罗宝龙 罗鹏 +1 位作者 张彩婷 冉昊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2-44,共3页
利用部分因子设计、最陡爬坡实验和响应面分析优化了红枣挂面的配方及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红枣挂面的最优配方和参数为黄原胶0.3%、红枣粉0.9%、水38%、食盐0.3%、食用碱0.2%、熟化时间22.5 min,综合评分为93.26±2.44分。
关键词 红枣挂面 部分因子设计 最陡爬坡实验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响应面的邓肯-张E-B模型参数全局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冯亚新 江兆强 +7 位作者 孙一清 王润英 沈振中 徐力群 甘磊 李皓璇 刘源 桂靖鹏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50,81,共8页
为研究邓肯-张E-B模型参数及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大坝变形的影响,以某均质黄土坝为研究对象,利用改进的响应面方法分析了邓肯-张E-B模型参数的全局敏感性。通过部分因子设计筛选出对土坝变形影响较为显著的5个参数为R_(f)、γ、φ_(0)... 为研究邓肯-张E-B模型参数及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大坝变形的影响,以某均质黄土坝为研究对象,利用改进的响应面方法分析了邓肯-张E-B模型参数的全局敏感性。通过部分因子设计筛选出对土坝变形影响较为显著的5个参数为R_(f)、γ、φ_(0)、K_(b)、K,再利用响应面方法中的中心复合设计对筛选结果做进一步的全局响应面分析,考察参数及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土坝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R_(f)、γ、φ_(0)是对大坝位移敏感性最强的3个参数,这3个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于大坝变形的敏感性同样重要,且高于单个因素的敏感性,在类似工程计算中应考虑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肯-张E-B模型 均质黄土坝 部分因子设计 中心复合设计 全局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MP废水生物降解菌群的构建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玉娇 刘玉 陈洪雷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41,共6页
从APMP废水及好氧污泥中筛选出11株微生物菌株,并检测它们降解APMP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能力。结果显示,菌株W2、W4、W5、W7、S4、S5具有较强的有机污染物降解能力,其中,菌株S4的降解效果最佳,处理APMP废水120 h后,CODCr由6960 mg/L降至33... 从APMP废水及好氧污泥中筛选出11株微生物菌株,并检测它们降解APMP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能力。结果显示,菌株W2、W4、W5、W7、S4、S5具有较强的有机污染物降解能力,其中,菌株S4的降解效果最佳,处理APMP废水120 h后,CODCr由6960 mg/L降至3351 mg/L,去除率达到51.9%。以这6株菌为出发菌株,结合统计学方法,采用6因素2水平的部分因子设计(FFD)实验,以最高CODCr去除率为响应值,考察单因素作用及多因素相互作用对废水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W2、W4、W7、S4和S5是影响APMP废水有机污染物降解的主要因素,可用于构建针对APMP废水的优势降解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MP废水 菌株筛选 COD 部分因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双氧水法预处理木质纤维素 被引量:13
15
作者 姚秀清 张全 +1 位作者 杨祥华 王金龙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3期34-37,共4页
在采用木质纤维素制备燃料乙醇工艺中,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物质的可及性对纤维素的酶解过程非常重要,木质纤维素物质的预处理过程就是通过溶解木质素、半纤维素以及破坏纤维素的结晶结构,以提高纤维素酶的可及性。采用碱性双氧水法处理木... 在采用木质纤维素制备燃料乙醇工艺中,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物质的可及性对纤维素的酶解过程非常重要,木质纤维素物质的预处理过程就是通过溶解木质素、半纤维素以及破坏纤维素的结晶结构,以提高纤维素酶的可及性。采用碱性双氧水法处理木质纤维素,应用部分重复因子设计的实验方法考察了反应时间(tR)、反应温度(Te)、双氧水用量(ch)、液固比(Vr)和NaOH浓度(cb)5个因素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tR=18 h、Te=70℃c、h=1%、Vr=8 g.L-1、cb=10 g.L-1为较优化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预处理 部分重复因子设计 碱性双氧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激光烧结杨木/热塑性聚氨酯的成型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慧 刘大坤 +1 位作者 郭艳玲 李健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23,共7页
提出一种新型的可用于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技术的低成本柔性木塑耗材。以黄杨木废料作原料,采用机械共混方式制备了杨木粉质量分数分别为2%、5%、10%和15%的杨木/热塑性聚氨酯混粉(B/TPU),对不同杨木粉质量分数的混粉及其激光烧结制件... 提出一种新型的可用于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技术的低成本柔性木塑耗材。以黄杨木废料作原料,采用机械共混方式制备了杨木粉质量分数分别为2%、5%、10%和15%的杨木/热塑性聚氨酯混粉(B/TPU),对不同杨木粉质量分数的混粉及其激光烧结制件的热性能、力学性能、尺寸精度和微观形貌进行了测量与表征,以部分因子试验探讨了工艺参数对激光烧结制件成型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预热温度为48℃,激光功率14 W,扫描速率1600 mm/s,扫描间距0.1 mm,分层厚度0.1 mm时,木粉质量分数为10%的B/TPU激光烧结制件的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强度4.86 MPa,弯曲强度9.19 MPa,断裂伸长率24.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混粉 选择性激光烧结 部分因子试验设计方法 工艺参数优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LM的贝叶斯变量与模型选择 被引量:5
17
作者 汪建均 马义中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4-33,共10页
针对非正态响应的部分因子试验,当筛选试验所涉及的因子数目较大时,提出了基于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s,GLM)的贝叶斯变量与模型选择方法.首先,针对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选择了经验贝叶斯先验.其次,在广义线性模型的线性... 针对非正态响应的部分因子试验,当筛选试验所涉及的因子数目较大时,提出了基于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s,GLM)的贝叶斯变量与模型选择方法.首先,针对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选择了经验贝叶斯先验.其次,在广义线性模型的线性预测器中对每个变量设置了二元变量指示器,并建立起变量指示器与模型指示器之间的转换关系.然后,利用变量指示器与模型指示器的后验概率来识别显著性因子与选择最佳模型.最后,以实际的工业案例说明此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非正态响应部分因子试验的显著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变量选择 部分因子试验设计 广义线性模型 筛选试验 非正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测定地表水与饮用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被引量:19
18
作者 冯丽丽 胡晓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94-1300,共7页
采用部分因子试验设计筛选出顶空固相微萃取的主要影响参数,利用中心复合设计对主要影响参数的取值进行了优化,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MS/MS)测定地表水和饮用水中55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 采用部分因子试验设计筛选出顶空固相微萃取的主要影响参数,利用中心复合设计对主要影响参数的取值进行了优化,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MS/MS)测定地表水和饮用水中55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分析方法。取5.0 mL样品于顶空瓶中,加入0.75g NaCl,使用CAR/PDMS 75μm纤维头,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40 min,解析温度300℃,在GC-MS/MS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下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55种VOCs在0.04~0.40、0.4~4.0、4.0~1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方法的检出限为0.03~80 ng/L,定量下限为0.1~300 ng/L。55种VOCs在0.2、2.0、40μg/L 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7.3%~124%,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3%~17%。对3种地表水和3种饮用水进行测定,地表水中有37种VOCs被检出,饮用水中有25种VOCs被检出。实验证明,建立的HS-SPME和GC-MS/MS相结合的检测方法具有准确可靠、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地表水和饮用水中VOCs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因子试验设计 中心复合设计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 挥发性有机物 地表水 饮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riging模型的FRP汽车储气罐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巍 王星星 +3 位作者 吴敏 孟正华 周天平 谈兴旺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5-120,共6页
以FRP汽车储气罐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Abaqus软件对储气罐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其在工作压力为1 MPa时的应力云图,并利用爆破试验验证了仿真分析的可靠性。然后,通过部分因子试验设计,从9个结构参数中筛选出了对罐体质量、应力和位移影响... 以FRP汽车储气罐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Abaqus软件对储气罐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其在工作压力为1 MPa时的应力云图,并利用爆破试验验证了仿真分析的可靠性。然后,通过部分因子试验设计,从9个结构参数中筛选出了对罐体质量、应力和位移影响较为显著的4个结构参数,分别为碳纤维缠绕层数、碳纤维缠绕角度、玻璃纤维缠绕层数和玻璃纤维缠绕单层厚度。通过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得到32组抽样数据,建立了结构参数与评价指标之间的Kriging代理模型。最后,利用GAPSO求得最优解。研究结果表明,在保证力学性能良好的前提下,储气罐的质量从最初的5.84 kg下降至4.98 kg,降低了14.7%,减重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储气罐 结构参数优化 部分因子试验设计 Kriging代理模型 GAP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车辆-轨道随机参数的动车所小半径曲线动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常文浩 蔡小培 +1 位作者 王启好 孙加林 《中国铁路》 2022年第5期73-79,共7页
建立车辆-小半径曲线耦合动力学模型,基于部分因子试验设计确定影响动车所小半径曲线动力学性能的显著影响参数,并通过拉丁超立方抽样研究车辆多参数变化对小半径曲线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轮踏面廓形、钢轨廓形、轮轨摩擦系数... 建立车辆-小半径曲线耦合动力学模型,基于部分因子试验设计确定影响动车所小半径曲线动力学性能的显著影响参数,并通过拉丁超立方抽样研究车辆多参数变化对小半径曲线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轮踏面廓形、钢轨廓形、轮轨摩擦系数、车辆轴重和车速是影响小半径曲线动力学性能的5个关键参数。考虑实际运营状态下车辆-轨道多参数变化,轮轴横向力、脱轨系数和磨耗指数均有一定增大,其中磨耗指数增大近2倍。车辆-轨道多参数随机样本的分析更加严格、保守,可结合动力学仿真分析进一步确定动车所小半径曲线容许通过速度,从而保障动车所车辆运行安全、提升运输通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道参数 动车所 数值计算 小半径曲线 拉丁超立方抽样 部分因子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