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红鳍笛鲷放流苗种的遗传质量监测
被引量:
1
1
作者
付亚男
林琳
+1 位作者
肖雅元
李纯厚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1-47,共7页
目前中国的放流苗种遗传质量监测方法尚未建立,导致放流项目在苗种筛选过程中普遍未考查苗种的遗传质量。随着放流规模和范围的扩大,这一盲点将对放流海域的自然种群产生日益严重的遗传威胁。为逐步建立放流苗种遗传质量监测方法,该研...
目前中国的放流苗种遗传质量监测方法尚未建立,导致放流项目在苗种筛选过程中普遍未考查苗种的遗传质量。随着放流规模和范围的扩大,这一盲点将对放流海域的自然种群产生日益严重的遗传威胁。为逐步建立放流苗种遗传质量监测方法,该研究从遗传分歧度、遗传多样性水平、近交程度、遗传信息保持能力4个方面对比了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opterus)放流苗种群体与自然群体,对其遗传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群体间存在微弱遗传分歧(F_(ST)=0.016 1);放流苗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有效种群大小低于自然群体,而其近交系数均值与F_(IS)大于自然群体。上述比较证明,该苗种的遗传多样性素质低于自然群体,在遗传质量方面不能满足增殖放流要求,如果将此苗种进行放流可能产生多种负面遗传影响。从各指标偏差率看,有效种群大小的偏差率最高(-35.34%)是该苗种最突出的遗传质量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鳍笛鲷
增殖放流
放流苗种
遗传质量
遗传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遗传和变异视角下东北黑土区典型地域耕地质量退化时空分异--以富锦市为例
被引量:
5
2
作者
隋虹均
宋戈
刘馨蕊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3-62,共10页
研究目的:基于耕地遗传和变异质量退化视角,揭示东北黑土区耕地质量退化时空分异规律,为实现黑土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研究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改进的CRITIC模型。研究结果:(1)研究区有28.63%的耕地发生...
研究目的:基于耕地遗传和变异质量退化视角,揭示东北黑土区耕地质量退化时空分异规律,为实现黑土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研究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改进的CRITIC模型。研究结果:(1)研究区有28.63%的耕地发生遗传质量退化,呈现出中部退化程度最高、西部与中南部次之、东部最低的耕地遗传质量退化格局;(2)研究区发生变异质量退化的耕地占44.51%,表现出中、西部为主和东部为辅的变异质量退化格局;(3)研究区有30.84%的耕地发生质量退化,呈现出以中、西、东部梯度递减为主基调的耕地质量退化格局;(4)研究区耕地质量退化的诊断结果与现实耕地利用状态吻合,基于遗传和变异的耕地质量退化测度框架可准确有效的刻画出耕地质量退化时空格局。研究结论:明确耕地遗传和变异质量退化间的空间互动关系是充分了解和掌握耕地质量退化过程与规律的重要途径。研究区一方面应统筹耕地保护与自然资源保护间的关系,修复受损的自然资源,促进区域生态循环过程,进而提高耕地遗传质量;另一方面需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提高耕地抗御外界不利因素和规模化经营的水平,以提升耕地变异质量,最终扭转和遏制东北黑土区耕地质量退化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遗传质量
耕地变异
质量
耕地
质量
退化
CRITIC模型
东北黑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种子认证制度的建立和质量管理体制的完善
被引量:
11
3
作者
孔令传
支巨振
梁志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5期859-860,868,共3页
种子认证是产品认证 ,是现行国际种子质量管理和贸易的基本制度。通过对种子批的遗传、物理质量的确认和监控种子扦样、标识、封缄活动 ,确认种子批质量是否符合认证的标准。笔者讨论了种子认证制度的起源、发展过程 ,论述了我国建立种...
种子认证是产品认证 ,是现行国际种子质量管理和贸易的基本制度。通过对种子批的遗传、物理质量的确认和监控种子扦样、标识、封缄活动 ,确认种子批质量是否符合认证的标准。笔者讨论了种子认证制度的起源、发展过程 ,论述了我国建立种子认证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提出了建立种子认证制度的思路规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认证
质量
管理
种子批
物理
质量
遗传质量
认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DNA指纹技术在近交系动物遗传检测中的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段天林
孙以方
+2 位作者
张文慧
程杰
席晓霞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5年第3期24-26,共3页
采用生物素标记的(GGAT)4寡核苷酸探针对DBA/1、DBA/2两种近交系小鼠及DBA/2×DBA/1F1代小鼠进行了DNA指纹图分析,并与常规生化位点标记分析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DNA指纹图具有良好的多态性,不仅可以分辨生化位点标记分析法能够...
采用生物素标记的(GGAT)4寡核苷酸探针对DBA/1、DBA/2两种近交系小鼠及DBA/2×DBA/1F1代小鼠进行了DNA指纹图分析,并与常规生化位点标记分析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DNA指纹图具有良好的多态性,不仅可以分辨生化位点标记分析法能够区分的不同品系的近交系动物,而且也能够分辨生化位点标记分析法不能区分的不同品系的近交系动物。研究还表明,用同一方法重复同一基因组DNA的指纹图时,获得相同的实验结果。因此,DNA指纹图法不仅比传统的生化位点检测分析法有更好的分辨力,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近交系小鼠
DNA指纹图
生化位点标记
遗传质量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IHB系稀有鮈鲫遗传结构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李慧慧
王春伶
王剑伟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3-90,共8页
分析IHB系稀有鮈鲫在繁育过程中的遗传结构变化,旨在鉴定IHB系的遗传质量,为实验动物封闭群的建群和维持以及濒危物种种群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IHB系稀有鮈鲫建群原代(P0)为2006年采自四川省汉源县的野生个体,采用最佳避免近交法繁育...
分析IHB系稀有鮈鲫在繁育过程中的遗传结构变化,旨在鉴定IHB系的遗传质量,为实验动物封闭群的建群和维持以及濒危物种种群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IHB系稀有鮈鲫建群原代(P0)为2006年采自四川省汉源县的野生个体,采用最佳避免近交法繁育出F1~F8世代,利用12对微卫星位点对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在IHB系培育过程中,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从4.4个降低为4.1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从4.0个降低为3.0个,平均期望杂合度从0.5878降低到0.551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从0.5509降到0.5293;随着传代的持续,后代与建群原代之间的遗传距离与分化程度有逐渐增大趋势,但相邻世代间的差异逐渐减小;繁育过程中共丢失了6个等位基因,从F5代后所有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变化。经过8代的繁育,IHB系遗传多样性虽略有下降,但仍维持适宜的水平,近交程度得到有效控制,且遗传结构趋于稳定,符合实验动物封闭群遗传质量要求。IHB系可作为稀有鮈鲫地模种群的活体基因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HB系稀有鮈鲫
实验动物封闭群
遗传质量
控制
微卫星DNA标记
遗传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植物非寄主抗性的遗传与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6
作者
隋新霞
郭栋
尤升波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8期142-145,149,共5页
植物的非寄主抗性是自然界存在的最为广泛的植物对外界病原微生物所具有的抗性,是植物的免疫系统。植物非寄主抗性具有持久和广谱抗性的特点,是作物抗病育种重要的潜在抗病资源,是抗病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非寄主抗性的遗传研究和抗...
植物的非寄主抗性是自然界存在的最为广泛的植物对外界病原微生物所具有的抗性,是植物的免疫系统。植物非寄主抗性具有持久和广谱抗性的特点,是作物抗病育种重要的潜在抗病资源,是抗病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非寄主抗性的遗传研究和抗性机理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植物非寄主抗性研究所面临的困难以及今后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非寄主抗性
质量
性状
遗传
数量性状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陆地棉铃基凸起突变体的遗传规律研究
7
作者
陈旭升
狄佳春
赵亮
《中国棉花》
2018年第11期19-20,26,共3页
本文以自主发现的陆地棉基凸铃突变体为试验材料,表型观察显示:该突变体棉铃基部具有明显的凸起,与正常棉铃差别明显。棉铃吐絮后,该突变体的铃壳基部遗留有凸起的残迹,且残迹瓣数与棉铃囊瓣数一致。对基凸铃突变性状的遗传规律分析,发...
本文以自主发现的陆地棉基凸铃突变体为试验材料,表型观察显示:该突变体棉铃基部具有明显的凸起,与正常棉铃差别明显。棉铃吐絮后,该突变体的铃壳基部遗留有凸起的残迹,且残迹瓣数与棉铃囊瓣数一致。对基凸铃突变性状的遗传规律分析,发现它是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其基因符号拟定为b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铃基凸起
突变体
质量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种猪繁育及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
1
8
作者
赵峰丽
《猪业科学》
2024年第4期110-112,共3页
猪是我国重要的畜禽资源之一,猪肉是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人们对猪肉需求的不断增加,种猪繁育及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的应用变得格外重要。科学的种猪繁育技术可以提高种猪的遗传质量,而健康养殖技术则可以保障猪的生长发育和...
猪是我国重要的畜禽资源之一,猪肉是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人们对猪肉需求的不断增加,种猪繁育及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的应用变得格外重要。科学的种猪繁育技术可以提高种猪的遗传质量,而健康养殖技术则可以保障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猪繁育
遗传质量
养殖关键技术
健康状态
健康养殖技术
生长发育
猪肉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通耗牛人工采精技术要点与应用效果分析
9
作者
李盛兰
胡广卫
殷满财
《北方牧业》
2024年第17期25-25,共1页
大通耗牛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培育的牦牛品种,具有独特的遗传特性和优良的生产性能。通过人工采精,可以控制繁殖过程,保护这一珍稀品种免受杂交或品种混合的影响,确保其遗传纯种性。通过采集和保存优良公牛的精液,可以传承和保存优秀品...
大通耗牛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培育的牦牛品种,具有独特的遗传特性和优良的生产性能。通过人工采精,可以控制繁殖过程,保护这一珍稀品种免受杂交或品种混合的影响,确保其遗传纯种性。通过采集和保存优良公牛的精液,可以传承和保存优秀品种的遗传特性,有助于改良和提升牛群的遗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
特性
人工培育
耗牛
人工采精
牛群
繁殖过程
大通
遗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种子检验的方法和作用
被引量:
2
10
作者
鲁国凤
祝臣
《现代农业》
2009年第4期39-39,共1页
种子检验是一个过程,检验的对象是产品即种子,也可以是过程,检验的手段可以是观察和判断,也可以是测试、试验。一、种子检验的方法1.田间检验。是对种子田的隔离条件、亲本质量、除杂情况等进行检查,判定种子田是否合格的活动。其作用...
种子检验是一个过程,检验的对象是产品即种子,也可以是过程,检验的手段可以是观察和判断,也可以是测试、试验。一、种子检验的方法1.田间检验。是对种子田的隔离条件、亲本质量、除杂情况等进行检查,判定种子田是否合格的活动。其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提高种子遗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检验
种子鉴定
遗传质量
假劣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鳍笛鲷放流苗种的遗传质量监测
被引量:
1
1
作者
付亚男
林琳
肖雅元
李纯厚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出处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1-47,共7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403008)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7HY-XKQ01-05)
+1 种基金
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LFE-2016-14)
农业部财政重大专项(NFZX2013)
文摘
目前中国的放流苗种遗传质量监测方法尚未建立,导致放流项目在苗种筛选过程中普遍未考查苗种的遗传质量。随着放流规模和范围的扩大,这一盲点将对放流海域的自然种群产生日益严重的遗传威胁。为逐步建立放流苗种遗传质量监测方法,该研究从遗传分歧度、遗传多样性水平、近交程度、遗传信息保持能力4个方面对比了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opterus)放流苗种群体与自然群体,对其遗传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群体间存在微弱遗传分歧(F_(ST)=0.016 1);放流苗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有效种群大小低于自然群体,而其近交系数均值与F_(IS)大于自然群体。上述比较证明,该苗种的遗传多样性素质低于自然群体,在遗传质量方面不能满足增殖放流要求,如果将此苗种进行放流可能产生多种负面遗传影响。从各指标偏差率看,有效种群大小的偏差率最高(-35.34%)是该苗种最突出的遗传质量缺陷。
关键词
红鳍笛鲷
增殖放流
放流苗种
遗传质量
遗传
检测
Keywords
Lutjanus erythopterus
fish stocking
fingerling for stock enhancement
genetic quality
genetic monitoring
分类号
S937.3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遗传和变异视角下东北黑土区典型地域耕地质量退化时空分异--以富锦市为例
被引量:
5
2
作者
隋虹均
宋戈
刘馨蕊
机构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辽宁省自然资源厅土地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3-6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97124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9ZDA096)。
文摘
研究目的:基于耕地遗传和变异质量退化视角,揭示东北黑土区耕地质量退化时空分异规律,为实现黑土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研究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改进的CRITIC模型。研究结果:(1)研究区有28.63%的耕地发生遗传质量退化,呈现出中部退化程度最高、西部与中南部次之、东部最低的耕地遗传质量退化格局;(2)研究区发生变异质量退化的耕地占44.51%,表现出中、西部为主和东部为辅的变异质量退化格局;(3)研究区有30.84%的耕地发生质量退化,呈现出以中、西、东部梯度递减为主基调的耕地质量退化格局;(4)研究区耕地质量退化的诊断结果与现实耕地利用状态吻合,基于遗传和变异的耕地质量退化测度框架可准确有效的刻画出耕地质量退化时空格局。研究结论:明确耕地遗传和变异质量退化间的空间互动关系是充分了解和掌握耕地质量退化过程与规律的重要途径。研究区一方面应统筹耕地保护与自然资源保护间的关系,修复受损的自然资源,促进区域生态循环过程,进而提高耕地遗传质量;另一方面需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提高耕地抗御外界不利因素和规模化经营的水平,以提升耕地变异质量,最终扭转和遏制东北黑土区耕地质量退化态势。
关键词
耕地
遗传质量
耕地变异
质量
耕地
质量
退化
CRITIC模型
东北黑土区
Keywords
genetic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variation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degradation
CRITIC model
northeastern black soil region
分类号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种子认证制度的建立和质量管理体制的完善
被引量:
11
3
作者
孔令传
支巨振
梁志杰
机构
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5期859-860,868,共3页
文摘
种子认证是产品认证 ,是现行国际种子质量管理和贸易的基本制度。通过对种子批的遗传、物理质量的确认和监控种子扦样、标识、封缄活动 ,确认种子批质量是否符合认证的标准。笔者讨论了种子认证制度的起源、发展过程 ,论述了我国建立种子认证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提出了建立种子认证制度的思路规划等。
关键词
种子认证
质量
管理
种子批
物理
质量
遗传质量
认证模式
分类号
S339.2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DNA指纹技术在近交系动物遗传检测中的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段天林
孙以方
张文慧
程杰
席晓霞
机构
兰州大学医学实验中心
出处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5年第3期24-26,共3页
文摘
采用生物素标记的(GGAT)4寡核苷酸探针对DBA/1、DBA/2两种近交系小鼠及DBA/2×DBA/1F1代小鼠进行了DNA指纹图分析,并与常规生化位点标记分析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DNA指纹图具有良好的多态性,不仅可以分辨生化位点标记分析法能够区分的不同品系的近交系动物,而且也能够分辨生化位点标记分析法不能区分的不同品系的近交系动物。研究还表明,用同一方法重复同一基因组DNA的指纹图时,获得相同的实验结果。因此,DNA指纹图法不仅比传统的生化位点检测分析法有更好的分辨力,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关键词
实验动物
近交系小鼠
DNA指纹图
生化位点标记
遗传质量
检测
Keywords
inbred mice
DNA fingerprinting
biochemical marker analysis
分类号
R-332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HB系稀有鮈鲫遗传结构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李慧慧
王春伶
王剑伟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3-90,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I15B01-41)
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2015BCE098
文摘
分析IHB系稀有鮈鲫在繁育过程中的遗传结构变化,旨在鉴定IHB系的遗传质量,为实验动物封闭群的建群和维持以及濒危物种种群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IHB系稀有鮈鲫建群原代(P0)为2006年采自四川省汉源县的野生个体,采用最佳避免近交法繁育出F1~F8世代,利用12对微卫星位点对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在IHB系培育过程中,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从4.4个降低为4.1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从4.0个降低为3.0个,平均期望杂合度从0.5878降低到0.551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从0.5509降到0.5293;随着传代的持续,后代与建群原代之间的遗传距离与分化程度有逐渐增大趋势,但相邻世代间的差异逐渐减小;繁育过程中共丢失了6个等位基因,从F5代后所有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变化。经过8代的繁育,IHB系遗传多样性虽略有下降,但仍维持适宜的水平,近交程度得到有效控制,且遗传结构趋于稳定,符合实验动物封闭群遗传质量要求。IHB系可作为稀有鮈鲫地模种群的活体基因库。
关键词
IHB系稀有鮈鲫
实验动物封闭群
遗传质量
控制
微卫星DNA标记
遗传
结构
Keywords
IHB rare minnow
closed laboratry animal colony
genetic quality control
microsatellite marker
genetic structure
分类号
Q754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物非寄主抗性的遗传与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6
作者
隋新霞
郭栋
尤升波
机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农业部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小麦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8期142-145,149,共5页
基金
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
山东省小麦产业体系(SDAIT-04)
山东省农业生物资源创新利用课题
文摘
植物的非寄主抗性是自然界存在的最为广泛的植物对外界病原微生物所具有的抗性,是植物的免疫系统。植物非寄主抗性具有持久和广谱抗性的特点,是作物抗病育种重要的潜在抗病资源,是抗病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非寄主抗性的遗传研究和抗性机理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植物非寄主抗性研究所面临的困难以及今后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植物
非寄主抗性
质量
性状
遗传
数量性状
遗传
Keywords
Plant
Non-host resistance
Qualitative character heredity
Quantitative character heredity
分类号
S432.23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陆地棉铃基凸起突变体的遗传规律研究
7
作者
陈旭升
狄佳春
赵亮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下游棉花与油菜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棉花》
2018年第11期19-20,26,共3页
基金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专用转基因棉花新品种培育(2016ZX08005-005)
文摘
本文以自主发现的陆地棉基凸铃突变体为试验材料,表型观察显示:该突变体棉铃基部具有明显的凸起,与正常棉铃差别明显。棉铃吐絮后,该突变体的铃壳基部遗留有凸起的残迹,且残迹瓣数与棉铃囊瓣数一致。对基凸铃突变性状的遗传规律分析,发现它是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其基因符号拟定为bu。
关键词
陆地棉
铃基凸起
突变体
质量
遗传
分类号
Q319 [生物学—遗传学]
S562.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种猪繁育及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
1
8
作者
赵峰丽
机构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农业农村局
出处
《猪业科学》
2024年第4期110-112,共3页
文摘
猪是我国重要的畜禽资源之一,猪肉是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人们对猪肉需求的不断增加,种猪繁育及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的应用变得格外重要。科学的种猪繁育技术可以提高种猪的遗传质量,而健康养殖技术则可以保障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态。
关键词
种猪繁育
遗传质量
养殖关键技术
健康状态
健康养殖技术
生长发育
猪肉需求
分类号
S828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通耗牛人工采精技术要点与应用效果分析
9
作者
李盛兰
胡广卫
殷满财
机构
青海省耗牛繁育推广服务中心
出处
《北方牧业》
2024年第17期25-25,共1页
基金
2022年度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计划领军人才、财政部和农业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
文摘
大通耗牛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培育的牦牛品种,具有独特的遗传特性和优良的生产性能。通过人工采精,可以控制繁殖过程,保护这一珍稀品种免受杂交或品种混合的影响,确保其遗传纯种性。通过采集和保存优良公牛的精液,可以传承和保存优秀品种的遗传特性,有助于改良和提升牛群的遗传质量。
关键词
遗传
特性
人工培育
耗牛
人工采精
牛群
繁殖过程
大通
遗传质量
分类号
S82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种子检验的方法和作用
被引量:
2
10
作者
鲁国凤
祝臣
机构
建平县黑水农业服务站
建平县种子管理站
出处
《现代农业》
2009年第4期39-39,共1页
文摘
种子检验是一个过程,检验的对象是产品即种子,也可以是过程,检验的手段可以是观察和判断,也可以是测试、试验。一、种子检验的方法1.田间检验。是对种子田的隔离条件、亲本质量、除杂情况等进行检查,判定种子田是否合格的活动。其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提高种子遗传质量。
关键词
种子检验
种子鉴定
遗传质量
假劣种子
分类号
S339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红鳍笛鲷放流苗种的遗传质量监测
付亚男
林琳
肖雅元
李纯厚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遗传和变异视角下东北黑土区典型地域耕地质量退化时空分异--以富锦市为例
隋虹均
宋戈
刘馨蕊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试论种子认证制度的建立和质量管理体制的完善
孔令传
支巨振
梁志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DNA指纹技术在近交系动物遗传检测中的研究
段天林
孙以方
张文慧
程杰
席晓霞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IHB系稀有鮈鲫遗传结构研究
李慧慧
王春伶
王剑伟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植物非寄主抗性的遗传与机理研究进展
隋新霞
郭栋
尤升波
《山东农业科学》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陆地棉铃基凸起突变体的遗传规律研究
陈旭升
狄佳春
赵亮
《中国棉花》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种猪繁育及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的应用
赵峰丽
《猪业科学》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大通耗牛人工采精技术要点与应用效果分析
李盛兰
胡广卫
殷满财
《北方牧业》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种子检验的方法和作用
鲁国凤
祝臣
《现代农业》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