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反式维甲酸对正常人脐血及正常小鼠造血细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敦华 麦惠容 +2 位作者 陈戈煜 黄绍良 魏菁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了解全反式维甲酸(ATRA)在体外对正常人脐血造血细胞的作用以及其在体内对正常小鼠造血细胞的作用。[方法]①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MNC)的粒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红系集落形成单位(BFU-E)和混合集落形成单位(CFU-GEMM)的半固体... [目的]了解全反式维甲酸(ATRA)在体外对正常人脐血造血细胞的作用以及其在体内对正常小鼠造血细胞的作用。[方法]①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MNC)的粒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红系集落形成单位(BFU-E)和混合集落形成单位(CFU-GEMM)的半固体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维甲酸,观察其对人脐血造血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②用含0.5 μmol/LATRA和IL-6、G-CSF、EPO、SCF的体系培养人脐血MNC,第7、14天时检测扩增后的人脐血有核细胞(NC)数、CD34+细胞数并观察其CFU-GM、BFU-E和CFU-GEMM形成;③用不同剂量的ATRA处理BABL/c小鼠,分别于处理后2、4、6、8、10 d检测小鼠外周血中CD34+细胞、WBC、RBC及PLT含量的变化,从而观察ATRA在体内对造血细胞的影响。[结果]①一定浓度的ATRA在体外能明显促进人脐血CFU-GM的生长,但对BFU-E、CFU-GEMM的形成无影响;高浓度时抑制CFU-GM、BFU-E和CFU-GEMM的形成。促进CFU-GM形成的最佳ATRA浓度为0.5μmol/L,浓度为5.0μmol/L时开始起抑制作用。当浓度达到10μmol/L时,无任何集落形成。②0.5 μmol/LATRA联合IL-6、SCF、G-CSF和EPO在体外孵育人脐血MNC,第7天和第14天时,ATRA组NC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其CD34+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ATRA组CFU-G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造血细胞生长因子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化疗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外周造血干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罗以 何执鼎 +4 位作者 吴扬 杜娟 张萍 孙忠义 周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51-152,共2页
目的 :研究大剂量联合化疗 (HDCT)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动员作用。方法 :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多周期诱导化疗达完全缓解后 ,采用大剂量联合化疗 ,联合应用小剂量G CSF进行外周造血干细胞的动员。结果 ... 目的 :研究大剂量联合化疗 (HDCT)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动员作用。方法 :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多周期诱导化疗达完全缓解后 ,采用大剂量联合化疗 ,联合应用小剂量G CSF进行外周造血干细胞的动员。结果 :动员后外周血WBC及MNC总数明显增加 ,与动员前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冷冻前后 ,MNC计数、GFU G集落总数无明显差异。预处理后 ,病人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恢复时间分别平均为 (10 5± 4)天及 (11 5± 6 )天。结论 :大剂量联合化疗加小剂量G CSF联合动员方案是安全有效的 ,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细胞 大剂量化疗 造血细胞生长因子 HDCT G-CSF 非霍奇金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血清及骨髓造血因子表达水平差异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孙琦 周厚法 +2 位作者 李文倩 解友邦 王爱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716-1722,共7页
背景化疗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最常见的毒副作用是骨髓抑制。各类血细胞的发育增殖、分化受到多种造血因子的调控,不同海拔AML患者化疗后造血因子表达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变化规律尚未明确。目的探讨不同海拔AML... 背景化疗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最常见的毒副作用是骨髓抑制。各类血细胞的发育增殖、分化受到多种造血因子的调控,不同海拔AML患者化疗后造血因子表达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变化规律尚未明确。目的探讨不同海拔AML患者化疗前后骨髓及血清造血因子表达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变化。方法选取2021—2022年青海省人民医院血液科(中海拔地区1501~2500 m)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血液科(低海拔地区500~1500 m)首诊初治的28例AML患者(非M3型)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医院海拔高低将AML患者分为中海拔组(13例)和低海拔组(15例)。采用WHO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级标准评估患者化疗第8、14、28天骨髓抑制分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患者化疗前、化疗第8天、化疗第28天血清及骨髓促红细胞生成素(EPO)、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Flt3-L)、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和干扰素γ(IFN-γ)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化疗第14、28天,低海拔组患者骨髓抑制分度均高于中海拔组(Z=-1.975,P=0.048;Z=-2.049,P=0.040)。化疗第28天,低海拔组血清及骨髓EPO表达水平高于中海拔组(P<0.05);中海拔组化疗第28天血清EPO表达水平低于化疗第8天(P<0.05)。化疗第28天,低海拔组血清及骨髓Flt3-L表达水平均高于中海拔组(P<0.05);两组患者化疗第8天、化疗第28天血清Flt3-L表达水平均高于化疗前,两组患者化疗第28天骨髓Flt3-L表达水平均高于化疗前(P<0.05)。化疗前、化疗第8天、化疗第28天,低海拔组血清TPO表达水平均高于中海拔组(P<0.05);低海拔组患者化疗第8天血清TPO表达水平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第28天,低海拔组骨髓TPO表达水平高于中海拔组(P<0.05);中海拔组化疗第28天骨髓TPO表达水平低于化疗前(P<0.05)。两组患者化疗前后血清及骨髓IFN-γ表达水平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海拔AML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恢复期间造血生长因子EPO、Flt3-L、TPO表达水平高于中海拔,造血抑制因子IFN-γ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中海拔AML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分度及程度较低海拔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 海拔 造血细胞生长因子 促红细胞生成素 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 促血小板生成素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因子与急性放射病 被引量:31
4
作者 罗庆良 从玉文 +2 位作者 郝静 黄海潇 毛秉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6-190,共5页
近十余年来,应用细胞因子来改善辐射造血损伤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积 累了不少经验。然而,细胞因子治疗急性辐射损伤的用药对象、剂量、时机及合理的配 伍应用等问题尚未解决,疗效并非尽善尽美,短效、无效者绝非罕见,甚至出现滥用现 象... 近十余年来,应用细胞因子来改善辐射造血损伤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积 累了不少经验。然而,细胞因子治疗急性辐射损伤的用药对象、剂量、时机及合理的配 伍应用等问题尚未解决,疗效并非尽善尽美,短效、无效者绝非罕见,甚至出现滥用现 象。本文作者实验治疗研究结果表明,造血因子对急性辐射损伤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但宜尽早给药,极期给药的疗效不如早期给药好。使用细胞因子治疗的时间应有一个 时限,而不是越长越好。单纯应用rhTPO不能促进粒系造血恢复。单纯应用rhG-CSF不能促进巨核系造血的恢复,未见增加肿瘤细胞染色体畸变率,重复给药和二次 照射的结果未促进造血干/祖细胞库耗竭。rhGM-CSF促进粒细胞恢复的作用不如 rhG-CSF。rhIL-11可促进辐射损伤三系造血的恢复,以巨核系的恢复更为明显。在骨 髓型急性放射病的治疗中联合使用造血细胞因子,rhG-CSF+rhIL-11不失为较理想的 方案,可作为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患者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造血细胞生长因子 辐射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组织造血相关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温岩 何津 +2 位作者 贾君容 吴鹤 李明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45-646,共2页
目的 :证实胎盘组织表达造血相关因子及胎盘与造血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 RT- PCR方法检测胎盘组织中造血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胎盘组织中表达 SCF、FL、GM- CSF、G- CSF、M- CSF及 IL- 6等多种造血相关因子 ,证实了胎盘表达... 目的 :证实胎盘组织表达造血相关因子及胎盘与造血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 RT- PCR方法检测胎盘组织中造血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胎盘组织中表达 SCF、FL、GM- CSF、G- CSF、M- CSF及 IL- 6等多种造血相关因子 ,证实了胎盘表达分泌造血相关因子。结论 :证实了胎盘组织与造血之间的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生理学 造血细胞生长因子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胎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脏保护作用
6
作者 梁有峰 王爱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5-365,共1页
目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造血细胞生长因子,主要用于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的贫血,最近的研究表明其具有多种非促造血方面的细胞保护作用,包括抗细胞凋亡、促血管生成作用等,可在心脏缺血性疾病中发挥心肌细胞保护作用,这些作用可能是... 目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造血细胞生长因子,主要用于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的贫血,最近的研究表明其具有多种非促造血方面的细胞保护作用,包括抗细胞凋亡、促血管生成作用等,可在心脏缺血性疾病中发挥心肌细胞保护作用,这些作用可能是其作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学基础。本研究旨在观察EPO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实验采用标准化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制作的方法复制大鼠心梗模型,即大鼠全麻、无创呼吸支持的条件下,开胸并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以此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所有心梗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即EPO组和对照组,EPO组大鼠采用腹腔注射方法给予EPO(3 000 u/kg),共3d(术前1 d、当天、后1 d),对照组大鼠相同的时间点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7 d各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尾静脉抽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的含量。术后28 d后经右颈总动脉插管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价大鼠心功能;通过梗死周围心肌组织Ⅷ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调亡蛋白Bcl-2、Bax免疫组化染色,借以评价EPO对大鼠心肌梗死后毛细血管和调亡蛋白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试验过程中,共死亡7只,其中麻醉死亡1只,胸壁大血管损伤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2只,前降支动脉结扎后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死亡1只,术后因心衰死亡、肺部感染等原因死亡3只。免疫组化实验研究显示,EPO组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降低(P<0.05);EPO干预后,梗死周围心肌组织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P<0.05),Bcl-2/Bax值显著增高;梗死周围区心肌组织毛细血管密度明显增加(6.3±0.7,4.6±0.9个/视野,P<0.05),血流动力学指标LVSP、+dp/dtmax明显升高而LVEDP、-dp/dtmax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给予EPO,其可通过促进梗死周围区域毛细血管形成、抑制梗塞周围区炎症反应及减少心肌细胞凋亡而达到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后 促红细胞生成素 心脏保护作用 大鼠 Bcl-2/Bax 造血细胞生长因子 心肌细胞保护作用 冠状动脉前降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t3配体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7
作者 杨庆 卫立辛 杨广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4-227,共4页
Flt3配体是新近克隆的早期造血生长因子 ,具有刺激造血和调节免疫的双重作用 ,在造血干细胞动员、保护大剂量放化疗对骨髓的损伤、激发有效的抗肿瘤免疫、诱导主动的移植免疫耐受和调节肠道黏膜免疫等多个方面均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 FLT3配体 造血细胞生长因子 免疫治疗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