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rvivin在造血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熊辉霞 陈宝安 丁家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866-869,共4页
Survivin是一种新的凋亡抑制蛋白 (inhibitorofapoptosisprotein ,IAP ) ,具有细胞周期调控和凋亡抑制双重功能。在多种造血系统肿瘤组织中高表达 ,与诊断、预后和耐药密切相关。利用survivin致敏的树突状细胞疫苗、survivin反义核酸及S... Survivin是一种新的凋亡抑制蛋白 (inhibitorofapoptosisprotein ,IAP ) ,具有细胞周期调控和凋亡抑制双重功能。在多种造血系统肿瘤组织中高表达 ,与诊断、预后和耐药密切相关。利用survivin致敏的树突状细胞疫苗、survivin反义核酸及Survivin阴性突变体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为采用生物学策略治疗造血系统肿瘤开辟了新途径。本综述重点阐述了survivin在造血系统肿瘤中的表达 ,survivin与造血系统肿瘤预后和耐药的关系及survivin在造血系统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造血系统肿瘤 耐药 生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s在淋巴造血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潘毅(综述) 孙保存(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6-99,共4页
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lnc RNAs)是长度≥200个核苷酸的非蛋白编码转录子。多数lnc RNAs在肿瘤组织中显示致癌基因的作用,通过影响肿瘤细胞的增生、迁移、浸润和转移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部分lnc RNAs已成为特定肿瘤的诊... 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lnc RNAs)是长度≥200个核苷酸的非蛋白编码转录子。多数lnc RNAs在肿瘤组织中显示致癌基因的作用,通过影响肿瘤细胞的增生、迁移、浸润和转移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部分lnc RNAs已成为特定肿瘤的诊断及预后标志物。对其表达、功能及机制的研究成为当前肿瘤研究的热点,但多集中于上皮源性肿瘤。本文旨在对lnc RNAs在淋巴造血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RNAs 淋巴造血系统肿瘤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卫生组织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的分类 被引量:2
3
作者 许良中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48-149,共2页
世界卫生组织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的分类许良中(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研究室,上海200032)148肿瘤的分类十分重要,因为它牵涉到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世界卫生组织(WHO)出版过各种肿瘤分类的手册,有关淋巴瘤与白血病的... 世界卫生组织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的分类许良中(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研究室,上海200032)148肿瘤的分类十分重要,因为它牵涉到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世界卫生组织(WHO)出版过各种肿瘤分类的手册,有关淋巴瘤与白血病的最后分类是在1976年出版的。近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系统肿瘤 淋巴肿瘤 肿瘤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在造血系统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陈聪 陈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954-959,共6页
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是一类关键性的核转录因子,通常以同源或异源二聚体非活性形式存在于几乎所有类型细胞的胞质,其与免疫细胞的活化,T,B淋巴细胞的发育,应激性反应,细胞凋亡等多种细胞活动有关。... 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是一类关键性的核转录因子,通常以同源或异源二聚体非活性形式存在于几乎所有类型细胞的胞质,其与免疫细胞的活化,T,B淋巴细胞的发育,应激性反应,细胞凋亡等多种细胞活动有关。近年研究显示,NF-κB与造血系统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关系密切,本文就国外近期有关NF-κB在造血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其中论述的问题包括有NF-κB家族及其活化,NF-κB活化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髓系白血病NF-κB的活化及其机制,淋巴细胞白血病NF-κB的活化及其机制,淋巴瘤NF-κB的活化及其机制,多发性骨髓瘤NF-κB的活化及其机制和NF-κB抑制在造血系统肿瘤中的应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系统肿瘤 NF—κB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美国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发病率及生存预后分析
5
作者 Teras L R DeSantis C E +2 位作者 Cerhan J R 杨海玉 刘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3-543,共1页
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在美国是第四大肿瘤,其病死率位居恶性中的第六位。Teras等在WHO(2008)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基础上,将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包括B细胞和T/NK细胞肿瘤),依据患者年龄、性别和种族... 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在美国是第四大肿瘤,其病死率位居恶性中的第六位。Teras等在WHO(2008)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基础上,将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包括B细胞和T/NK细胞肿瘤),依据患者年龄、性别和种族等因素对不同类型淋巴瘤的发病率和生存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获得能够反映当前淋巴造血系统肿瘤临床进展水平的详实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造血系统 造血系统肿瘤 发病率 预后分析 美国 非霍奇金淋巴瘤 NK细胞肿瘤 肿瘤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代谢异常与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黄绮堂 李延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77-1280,共4页
铁代谢是指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铁在生物体内吸收、转运、储存及转化排泄的过程。正常铁代谢通过各种相关蛋白在系统和细胞水平严密调节铁的含量,以免在铁循环过程中产生过多自由基损害机体。铁代谢异常出现在多种淋巴造血系统肿瘤中,并有... 铁代谢是指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铁在生物体内吸收、转运、储存及转化排泄的过程。正常铁代谢通过各种相关蛋白在系统和细胞水平严密调节铁的含量,以免在铁循环过程中产生过多自由基损害机体。铁代谢异常出现在多种淋巴造血系统肿瘤中,并有研究揭示了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隐匿联系。血清铁蛋白水平与铁转运蛋白、转铁蛋白及其受体的异常可作为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的预后指标,且开辟了诊疗的新方向,迄今涌现了大批靶向肿瘤的新型药物。本文简述了正常铁代谢的过程,并在系统水平及细胞水平方面重点阐述了铁代谢异常在淋巴造血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代谢 淋巴造血系统肿瘤 血清铁蛋白 铁转运蛋白 转铁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例实体瘤迭合造血系统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畅 陈昊 +3 位作者 王春霖 郭笑川 蔡云霞 张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40-1143,共4页
回顾性分析51例实体瘤迭合造血系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实体瘤与造血系统肿瘤迭合的病因、发病机制、影响因素和预后,以提高临床医生对实体瘤迭合造血系统肿瘤的认识和诊断。迭合造血系统肿瘤的发生与首发实体瘤治疗应用化疗药物、... 回顾性分析51例实体瘤迭合造血系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实体瘤与造血系统肿瘤迭合的病因、发病机制、影响因素和预后,以提高临床医生对实体瘤迭合造血系统肿瘤的认识和诊断。迭合造血系统肿瘤的发生与首发实体瘤治疗应用化疗药物、首发实体瘤的肿瘤类型、患者年龄等因素有关,其中三类化疗药物(包括烷化剂、拓扑异构酶抑制剂以及铂化类药物等)治疗的实体瘤患者迭合造血系统肿瘤的风险高;首发实体瘤为肺癌的患者迭合造血系统肿瘤发病率(25.49%)最高;实体瘤迭合造血系统肿瘤的患者中,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生存率低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慢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存率高于急性白血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系统肿瘤 实体瘤 重叠 预后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L-6在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体内的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洪晖 韩洁英 +3 位作者 王燕婷 朱学宏 方智雯 许以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10-12,共3页
该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80例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显示:血清IL-6检出率在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分别为44.8%、40.0... 该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80例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显示:血清IL-6检出率在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分别为44.8%、40.0%、46.2%、66.7%,而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均未检测到IL-6水平的增高。提示IL-6可以作为监测某些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临床病情的一项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 造血系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癌基因与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周小东 雷行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407-2411,共5页
造血系统是指机体内制造血液的系统,包括造血器官和造血细胞。造血系统肿瘤包括各类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浆细胞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近年分子遗传学研究证实,造血系统肿瘤与某些基因密切相关。癌变的生物学基础是癌基因被激活或... 造血系统是指机体内制造血液的系统,包括造血器官和造血细胞。造血系统肿瘤包括各类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浆细胞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近年分子遗传学研究证实,造血系统肿瘤与某些基因密切相关。癌变的生物学基础是癌基因被激活或抑癌基因失活,细胞出现增殖和凋亡异常。与造血系统肿瘤密切相关的癌基因有pim?2、c?kit、BMI?1、ras、C?abl等。本研究从基因、染色体等分子层面进行分析,对各类肿瘤基因和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为肿瘤的发生、发展、转归和诊断、治疗、预防提供理论帮助。本文就造血系统相关肿瘤的研究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原癌基因 骨髓增殖性疾病 造血系统肿瘤 急慢性白血病 造血细胞 分子遗传学 癌基因失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癌基因与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冬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6-31,共6页
癌基因的研究是当前生物医学领域最引人注目的课题之一,迄今已陆续发现了60多种。对于癌基因激活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已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在肿瘤发生时,细胞中原癌基因被激活而成为癌基因,从而干扰了细胞生长的调控和(或)分化系统,... 癌基因的研究是当前生物医学领域最引人注目的课题之一,迄今已陆续发现了60多种。对于癌基因激活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已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在肿瘤发生时,细胞中原癌基因被激活而成为癌基因,从而干扰了细胞生长的调控和(或)分化系统,使其发展成肿瘤细胞。目前对ras癌基因的研究较为全面和深入,有关ras癌基因及其与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基因 癌基因 造血系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合并发热64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葛峥 盛瑞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5期419-421,共3页
目的 研究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化疗后粒细胞缺乏 (粒缺 )合并发热的病因及临床特征 ,探讨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分析 64例 ( 87例次 )粒缺合并发热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  1微生物病原学证实的感染、临床证实的感染、抗感染治疗有... 目的 研究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化疗后粒细胞缺乏 (粒缺 )合并发热的病因及临床特征 ,探讨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分析 64例 ( 87例次 )粒缺合并发热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  1微生物病原学证实的感染、临床证实的感染、抗感染治疗有效者及不明原因发热各占 3 9.1%、3 4.5 %、19.5 %和 6.9%。2 G+ 菌、G- 菌、真菌感染各占 4 8.8%、17.1%和 3 4.1%。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 3 7.1%。结论 肿瘤化疗后粒缺合并发热的主要原因是感染 ,以 G+菌为多 ,部位以呼吸道最常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系统肿瘤 粒细胞缺乏症 发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病人心身障碍调查报告 被引量:23
12
作者 余展飞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4-66,共3页
本文采用SCL—90,SDS,SAS、HAMD,HAMA,EPQ,生活事件等量表(LES—R)和临床精神检查等方法,对近期50例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住院病人,与同期院内科疾病住院病人和健康人各50例作配对研究。结果显示造... 本文采用SCL—90,SDS,SAS、HAMD,HAMA,EPQ,生活事件等量表(LES—R)和临床精神检查等方法,对近期50例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住院病人,与同期院内科疾病住院病人和健康人各50例作配对研究。结果显示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起病前不良心理社会因素负荷很高,情绪不稳定,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70%,这对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系统肿瘤 情绪障碍 病理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定向诱导分化和靶向治疗 被引量:5
13
作者 姜国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9-596,共8页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hematopoietic malignancy,HM)除了传统治疗方法外,各种生物治疗方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依据白血病分化障碍的特点,可以采用不同诱导分化剂进行定向诱导分化,即在不同诱导分化剂的作用下,定向诱导分化为粒系细胞...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hematopoietic malignancy,HM)除了传统治疗方法外,各种生物治疗方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依据白血病分化障碍的特点,可以采用不同诱导分化剂进行定向诱导分化,即在不同诱导分化剂的作用下,定向诱导分化为粒系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DC细胞等。其次,针对HM发病机制中的关键致病基因、蛋白质或细胞膜抗原分子等,可以设计新型靶向抗体等药物。再有,鉴于白血病细胞分化障碍与DNA甲基化和染色体组蛋白乙酰化、去乙酰化异常有关,部分学者在研究白血病相关基因表观遗传学调控基础上,探讨了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调节药物的治疗作用。另外,针对特异性肿瘤抗原或肽的肿瘤疫苗、细胞因子及其受体介导的靶向治疗,以及相对靶向性的细胞载体治疗都呈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因此,无论是定向诱导分化,抑或是针对关键基因和分子的靶向药物,都为HM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它们单独或者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使用,将明显提高HM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白血病 淋巴瘤 诱导分化 靶向治疗 表观遗传学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单眼眶内原发性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一例报告
14
作者 陈静 魏锐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842-842,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单眼眶内原发性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肿瘤 诊断 CT 外科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IL信号传导途径和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15
作者 钱军 陈子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72-477,共6页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诱导凋亡配体 (TRAIL)是TNF家族中的一个新型凋亡分子。白血病细胞表达TRAIL可使其逃脱免疫监视 ;TRAIL死亡受体突变具有一定致癌作用。TRAIL能诱导造血系统肿瘤细胞凋亡 ,同时还具有生长抑制作用 。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诱导凋亡配体 信号传导途径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TRAIL 细胞凋亡 肿瘤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状态
16
作者 宋艳秋 刘忠民 李薇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6期613-615,共3页
作者采用核酸杂交方法对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及正常人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率进行了调查,其感染率分别为28.6%和9.8%,二者差异显著。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的HCMVIgM抗体,发现病人组HCMV感... 作者采用核酸杂交方法对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及正常人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率进行了调查,其感染率分别为28.6%和9.8%,二者差异显著。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的HCMVIgM抗体,发现病人组HCMV感染后其抗体产生能力明显低于正常人,说明血液系肿瘤病人对HCMV感染的免疫应答能力差,反复化疗及输血的病人其HCMV感染率明显高于初诊未治患者,推测输血及化疗在HCMV感染中具有协同作用。在HCMV感染的预防中,增强病人的免疫力可能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造血系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T细胞治疗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临床试验设计相关问题的考虑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建超 黄云虹 +3 位作者 王洪航 王卉呈 潘建红 高晨燕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33-836,共4页
嵌合抗原受体T淋巴细胞(CAR-T)在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如B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等的治疗中展现出非常有吸引力的治疗前景。目前有多个课题申请人向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提交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其中... 嵌合抗原受体T淋巴细胞(CAR-T)在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如B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等的治疗中展现出非常有吸引力的治疗前景。目前有多个课题申请人向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提交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其中很多CAR-T细胞临床试验课题在受试者筛选、疗效预后指标、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共性问题,可能影响受试者的安全性和疗效判断。药品审评中心通过总结国内外临床试验设计方面的经验并与国内临床专家交流探讨,对上述共性问题形成了若干考虑,供申办方或研究者开展药品注册临床试验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淋巴细胞 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药品注册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5/F35腺病毒载体对不同来源造血系统恶性细胞转染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凯 彭建强 +1 位作者 袁振华 吴小兵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525-528,共4页
本研究比较AD5/F35腺病毒载体对不同来源的血液系统恶性细胞系感染效率的差异和细胞毒性反应。用AD5/F35-EGFP以不同MOI(感染复数)感染不同来源的血液恶性细胞系并用AD5-EGFP作为对照;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荧光阳性细胞比例,进行荧光显微镜... 本研究比较AD5/F35腺病毒载体对不同来源的血液系统恶性细胞系感染效率的差异和细胞毒性反应。用AD5/F35-EGFP以不同MOI(感染复数)感染不同来源的血液恶性细胞系并用AD5-EGFP作为对照;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荧光阳性细胞比例,进行荧光显微镜照相并用MTT法检测病毒对感染靶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表明:对于髓系来源的细胞在MOI为30时,AD5/F35载体的感染效率大于99%,AD5载体在MOI为1000时感染效率为26.4%;对于B系来源的细胞在MOI为1000时,AD5/F35载体感染效率为11.7%,AD5载体为5.7%;AD5/F35和AD5载体都不能有效地感染T系来源细胞,在MOI达到1000也未检测到荧光阳性细胞。在MOI为1000的情况下AD5/F35载体对感染靶细胞也无明显杀伤作用。结论:AD5/F35载体对不同来源的血液恶性细胞的感染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对髓系来源细胞感染能力强,对B系来源细胞有一定感染能力,而且对感染靶细胞毒性小。AD5/F35载体优于常用的5型腺病毒载体,在以髓系细胞为靶细胞的基因治疗中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5/F35型腺病毒载体 AD5型腺病毒载体 感染效率 细胞毒作用 造血系统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异常CD3表达的B细胞谱系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19
作者 黄文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90-990,共1页
在淋巴造血系统肿瘤中,CD3免疫组化阳性传统上被认为是T细胞谱系或NK细胞谱系来源的肿瘤,但最近发现CD3可罕见表达与成熟B细胞谱系来源的淋巴瘤中,且常与EB病毒感染有关。由于这些研究报道多为个案或小的系列研究,作者报道了21例CD... 在淋巴造血系统肿瘤中,CD3免疫组化阳性传统上被认为是T细胞谱系或NK细胞谱系来源的肿瘤,但最近发现CD3可罕见表达与成熟B细胞谱系来源的淋巴瘤中,且常与EB病毒感染有关。由于这些研究报道多为个案或小的系列研究,作者报道了21例CD3阳性的B细胞性肿瘤并分析它们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发现21例CD3阳性的B细胞性肿瘤中,患者年龄为14~83岁,平均56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系统肿瘤 临床病理学特征 细胞谱系 CD3 EB病毒感染 B细胞性 免疫组化 患者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科能对血液肿瘤化疗中心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静秋 邓晓辉 +2 位作者 翁霞 陈文娟 梁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10期884-884,共1页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化疗药物种类繁多,不良反应大,并具有长期用药的特点,尤其蒽环类药物对于心脏的毒性作用明显,对于原有心脏疾患、中老年以及多次化疗的血液肿瘤患者来说,在治疗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困难.我们对40例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合并...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化疗药物种类繁多,不良反应大,并具有长期用药的特点,尤其蒽环类药物对于心脏的毒性作用明显,对于原有心脏疾患、中老年以及多次化疗的血液肿瘤患者来说,在治疗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困难.我们对40例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化疗同时加用贝科能注射液,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血液肿瘤 心脏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保护作用 患者 蒽环类药物 中心 困难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