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造墒与播后镇压对小麦冬前耗水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党红凯 曹彩云 +5 位作者 郑春莲 马俊永 郭丽 王亚楠 李伟 李科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71-1079,共9页
为明确造墒和播后镇压对小麦冬前耗水和群体与个体特征及产量的影响,为确定播后镇压技术和提高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提供依据,分别于2013—2014年和2014—2015年小麦生长季在河北省衡水市选用当地小麦品种‘衡4399’,分9月15日(I9.15)、9月2... 为明确造墒和播后镇压对小麦冬前耗水和群体与个体特征及产量的影响,为确定播后镇压技术和提高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提供依据,分别于2013—2014年和2014—2015年小麦生长季在河北省衡水市选用当地小麦品种‘衡4399’,分9月15日(I9.15)、9月20日(I9.20)、9月25日(I9.25)和9月30日(I9.30)4期造墒,以不造墒为对照(CK),每期处理又设每延米0 kg(G0)、95 kg(G95)和120 kg(G120)3个水平镇压的冬小麦田间试验。冬前对土壤水分和小麦幼苗生长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翌年成熟期考察产量性状并测产。结果表明,播种时土壤水分含量高,冬前阶段农田蒸散量也高。同一造墒不同镇压处理比较,I9.30处理以G95田间蒸散量最低,其他处理均以G120蒸散量最低,处理间差异显著。对苗情的影响,同一造墒不同镇压比较,苗期单株生物量、叶面积、群体总茎数以G120与G95处理较高,以G0处理较低,处理间显著水平不同;同一镇压不同造墒处理间比较,不造墒的CK总茎数显著减少,产量显著较低,且年际变化不稳定。造墒与镇压对穗数影响较大,其中造墒处理穗数显著高于CK,镇压处理对穗数的影响表现一致:G120>G95>G0。以上处理对产量与对穗数的影响一致:造墒处理间产量差异水平不同,但以CK最低;镇压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以G0最低。造墒和镇压对产量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综上可见,墒情适宜是小麦播后镇压的基础,镇压又是提墒壮苗的保障。河北地区小麦造墒水提前到9月20—25日,播种后采用95 kg×m^(-1)镇压器便于田间操作且镇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造墒 播后镇压 蒸散量 土壤水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提前造墒灌水对玉米后期光合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党红凯 曹彩云 +3 位作者 郑春莲 杜雄 马俊永 李科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7-135,共9页
于2011—2012年玉米生长后期,进行小麦分期提前造墒灌溉(设置9月20日、9月25日、9月30日灌溉3个水平,不灌水为对照,分别用I9.20、I9.25、I9.30和CK表示)单因素试验,研究小麦提前造墒灌溉对夏玉米后期光合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后... 于2011—2012年玉米生长后期,进行小麦分期提前造墒灌溉(设置9月20日、9月25日、9月30日灌溉3个水平,不灌水为对照,分别用I9.20、I9.25、I9.30和CK表示)单因素试验,研究小麦提前造墒灌溉对夏玉米后期光合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后期穗位叶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CK为'双峰'曲线,其他处理为'单峰'曲线。Pn日变化均值以I9.20与I9.25处理较高,2年同品种处理间棒3叶叶源量(LSC)也以I9.20与I9.25处理较高。与光合特性不同,茎秆糖分含量以CK较高,其他处理较低。不同灌水模式还对玉米灌浆有一定影响,I9.20、I9.25处理的最大灌浆速率及灌浆平均速率较大,灌浆活跃期较长,快增期百粒质量积累量较多,百粒质量与籽粒产量较高。另外,水分处理还对干物质再分配有一定影响,吐丝后同化物输入籽粒量表现为I9.25>I9.20>I9.30≥CK。可见,河北平原小麦适期提前造墒灌溉,改善了玉米群体光合性能,促进了吐丝后同化物向籽粒运转,提高了籽粒产量。综上所述,本研究条件下小麦造墒灌水建议提前于9月20—25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夏玉米 造墒灌水 光合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水畦灌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 被引量:16
3
作者 冯棣 张俊鹏 +3 位作者 曹彩云 郑春莲 刘祖贵 孙景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52,共5页
在环渤海地区采用咸水播前造墒方式,研究不同土层的水盐运移规律以及土壤含盐量周年变化,为确定合理的灌溉指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土壤剖面的水分和盐分分布呈现显著差异,其中0-60cm和0-40cm... 在环渤海地区采用咸水播前造墒方式,研究不同土层的水盐运移规律以及土壤含盐量周年变化,为确定合理的灌溉指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土壤剖面的水分和盐分分布呈现显著差异,其中0-60cm和0-40cm土层分别是土壤水分和盐分的易变层;土壤含盐量不仅和土壤水分存在密切关系,而且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加;为实现土壤可持续的生产力水平,土壤盐渍化状况应控制在轻度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灌溉水矿化度最好控制在6g/L以下。咸水播前造墒方式有效扩大了咸水的可利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水 播前造墒 畦灌 水盐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用系杂交棉制种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燕 王岱萍 马惠应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5X期32-33,共2页
1.1播种前准备 播种前,将种子晒3~5d,以结束种子休眠期,提高种子活力,使发芽整齐。适时浇地造墒,根据当地土壤、水源情况,于3月初翻耕,播种前7~10d灌水,以浸透地为准。施足基肥,—般施有机肥30~45m^3/hm^2,磷酸二铵375kg... 1.1播种前准备 播种前,将种子晒3~5d,以结束种子休眠期,提高种子活力,使发芽整齐。适时浇地造墒,根据当地土壤、水源情况,于3月初翻耕,播种前7~10d灌水,以浸透地为准。施足基肥,—般施有机肥30~45m^3/hm^2,磷酸二铵375kg/hm^2,播种时施入压膜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技术 杂交棉 两用系 种子活力 播种前 磷酸二铵 休眠期 有机肥 造墒 浇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大行距高产栽培技术
5
作者 高树凯 乔国梅 +1 位作者 王玉新 王玲欣 《河北农业科技》 2007年第4期11-11,共1页
1播前准备 1.1选地造墒。选择高肥力条件的倒茬田块,进入4月份浇足底墒水,以保证苗全苗齐。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行距 播前准备 肥力条件 造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葵的栽培与管理
6
作者 李化银 王立华 柳明山 《农业知识》 2001年第9期41-42,共2页
油葵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很多营养成分,含油率很高,人们已开始认识到它的食用价值。品种选择根据山东省一年两熟的耕作方式,应选择生育期短,抗病性强,耐密植。
关键词 油葵 一年两熟 营养成分 花后 精细播种 造墒 叶期 人工授粉 叶时 异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灌条件下品种筛选试验总结
7
作者 王德高 张礼堂 +2 位作者 夏玉华 张其鲁 张成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2期62-64,共3页
试验采用灌水为主因素、品种为副因素的裂区试验。主因素水平为蒙头水+冬水和播前造墒水两种不同模式,鉴定当前山东省主推品种的节水抗旱高产能力。结果证明,济麦22号表现产量最高,达到544 kg。试验的主因素中灌水模式差异显著,浇底墒... 试验采用灌水为主因素、品种为副因素的裂区试验。主因素水平为蒙头水+冬水和播前造墒水两种不同模式,鉴定当前山东省主推品种的节水抗旱高产能力。结果证明,济麦22号表现产量最高,达到544 kg。试验的主因素中灌水模式差异显著,浇底墒水的效果显著好于冬水,在干旱条件下保苗是第一目标。浇冬水显著地提高春季分蘖,但是不能显著增加成穗数。通过对土壤水分的监测,浇2水小麦需要从土壤种吸取114 mm水分,占总耗水18%。浇冬水和造墒水的水效益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灌 品种 造墒 蒙头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播种及苗期管理技术
8
作者 王凯辉 《现代农村科技》 2011年第4期9-9,共1页
1土地准备保墒造墒,对墒情较好的棉田,要耙耢保墒或覆盖地膜,减少水分蒸发;对墒情不好的,要适时造墒,可采用畦灌浇透,然后耕耙保墒待播。灌水一般应在棉花播种前15d进行,以利土壤升温。
关键词 苗期管理技术 播种前 棉花 土地准备 覆盖地膜 水分蒸发 造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蔬菜滴灌灌溉配套技术
9
作者 张金树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3年第5期35-35,共1页
研究了滴灌灌水与现行常规技术的不适应性,提出了“栽前造墒、浇足定植水;使用完全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忌用半熟或生粪,基肥中的化肥以钙、镁、磷、生物肥为主,易溶性化肥以随水滴灌为主;挖定植沟,深施基肥,双高垅定植,膜下灌... 研究了滴灌灌水与现行常规技术的不适应性,提出了“栽前造墒、浇足定植水;使用完全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忌用半熟或生粪,基肥中的化肥以钙、镁、磷、生物肥为主,易溶性化肥以随水滴灌为主;挖定植沟,深施基肥,双高垅定植,膜下灌水;室温25℃以上放风;病虫害以防为主”等与滴灌相配套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蔬菜 滴灌 灌溉配套技术 栽前造墒 定植水 有机肥 基肥 膜下灌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廊坊市小麦冬春管理技术建议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宇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第2期24-24,共1页
1小麦种植基本情况全市小麦播种面积79.68万亩,与上年相比略减。1.1播前造墒和播后浇蒙头水面积较大。据气象资料,麦播前9月份全市降水偏少,种麦期间降水分布不均,中北部区县出现5~10 mm降水,而南部不足5 mm,降水量比常年偏少。因此,受... 1小麦种植基本情况全市小麦播种面积79.68万亩,与上年相比略减。1.1播前造墒和播后浇蒙头水面积较大。据气象资料,麦播前9月份全市降水偏少,种麦期间降水分布不均,中北部区县出现5~10 mm降水,而南部不足5 mm,降水量比常年偏少。因此,受降水偏少的影响,种麦时土壤表墒不足,造成全市小麦播前洇地造墒达43.5%、播后浇蒙头水面积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播种面积 种麦 小麦种植 造墒 气象资料 蒙头水 播前 廊坊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播种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关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9期76-76,共1页
总结了棉花播种技术,包括整地选墒、种子处理、适时播种、播种方法、播后检查等内容,以期为棉花播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棉花 整地造墒 种子处理 播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地膜覆盖标准化种植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慧娟 张丽娜 陈小东 《河南农业》 2010年第4X期48-48,共1页
一、精细整地起垄时底墒要足,做到有墒抢墒,无墒造墒。一般垄高12cm左右为宜,垄面55~60cm,垄距为85~90cm,垄沟宽30cm,花生小行距控制在30cm左右,保持花生种植行与垄边有10cm以上的距离。垄坡要陡。
关键词 花生品种 种植技术 地膜覆盖 垄距 整地起垄 精选种子 饱果率 造墒 播种 结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棉花生产成本的主要途径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永庆 《河北农业》 2002年第3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棉花 生产成本 品种 钾肥 造墒 整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膜天鹰椒栽培技术要点
14
作者 李艳华 《河北农业科技》 2005年第3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栽培技术要点 天鹰椒 地膜 出苗 造墒 种子发芽 农家肥 准备 要求 冬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葱亩超万斤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伟 张贵诚 《安徽农业》 2001年第7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大葱 秋苗 基肥 栽培技术 培育壮苗 徒长 造墒 硫酸钾 过磷酸钙 碳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山东省棉花备播及播种技术意见
16
作者 秦都林 盛立明 +3 位作者 代建龙 于谦林 聂军军 徐勤青 《农业知识》 2023年第4期7-8,10,共3页
抓好棉花备播和播种工作,对于稳定全省棉花种植面积,实现棉花轻简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促进棉花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2022年入冬以来,全省棉区降水量明显偏少,春季棉田整地、造墒、补墒、保墒的任务较重。各级主管部门要结合... 抓好棉花备播和播种工作,对于稳定全省棉花种植面积,实现棉花轻简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促进棉花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2022年入冬以来,全省棉区降水量明显偏少,春季棉田整地、造墒、补墒、保墒的任务较重。各级主管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指导棉农选种、整地和抢墒、造墒播种,提高播种质量,确保一播全苗,为全年棉花丰产打好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播全苗 播种质量 播种技术 棉花种植面积 标准化生产 造墒 轻简化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茬芸豆
17
作者 朱慧敏 《农业知识》 2001年第9期31-31,共1页
选用品种应选用耐热、抗病的品种,如九粒白、双青12、小圆梗(地方品种)。适期播种要求在夏至前后3~5天内,雨后借墒播种或造墒播种。雨后要及时松土,避免土壤板结。
关键词 播种要求 土壤板结 选用品种 适期 造墒 穴距 萌发力 叶子花 硫酸钾复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半旱作机械化播种技术在定陶的试验与推广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凤华 《农机科技推广》 2022年第12期46-48,共3页
小麦半早作机械化播种是在足墒播种、保证苗全苗壮的前提下(播种期干旱要浇水造墒),整个生长期不再浇水的小麦机械化播种模式。小麦半旱作机械化播种是平原地区当前实现高产优质、低成本的最佳模式,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 机械化播种 小麦机械化 播种 苗壮 造墒 播种期 播种模式 试验与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杂草防控技术(下) 被引量:1
19
作者 苏植 《农家致富》 2023年第11期27-28,共2页
2.化学防控措施(1)播前灭茬。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前杂草较多的田块,在播前3~7天,可先用草铵膦在田间空行进行定向喷雾,降低杂草基数,在大豆、玉米播后苗前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2)土壤封闭。大豆、玉米同期带状间作,除草剂使用... 2.化学防控措施(1)播前灭茬。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前杂草较多的田块,在播前3~7天,可先用草铵膦在田间空行进行定向喷雾,降低杂草基数,在大豆、玉米播后苗前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2)土壤封闭。大豆、玉米同期带状间作,除草剂使用以播后苗前土壤处理为主,可选用精异丙甲草胺(或异丙甲草胺、二甲戊灵、乙草胺)+唑嘧磺草胺(或噻吩磺隆)等除草剂配方,进行土壤处理,控制杂草出苗。在前茬为小麦的田块,土壤封闭处理前要做好旋耕灭茬、造墒,然后播种施药,提高土壤墒情,提升封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封闭处理 土壤处理 带状间作 二甲戊灵 土壤 草铵膦 精异丙甲草胺 造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节水省肥高产灌水模式试验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冷继贡 齐鲁江 +2 位作者 褚刚 曹春雷 张其鲁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7期65-68,共4页
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模式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证明,本地区只浇一水产量为350 kg/亩,比浇2水和3水减产显著,不同的浇三水模式以造墒水保苗效果更好。灌水对小麦最终成穗相关不密切,但是对穗粒数的影响非常显著,对株高和... 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模式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证明,本地区只浇一水产量为350 kg/亩,比浇2水和3水减产显著,不同的浇三水模式以造墒水保苗效果更好。灌水对小麦最终成穗相关不密切,但是对穗粒数的影响非常显著,对株高和生育时期影响显著。本地区三水的灌溉为不充分灌溉,小麦需要的水分除3次灌溉补充180方水外,还需要从土壤中吸取110 mm的土壤存水。小麦生产的水分效益在0.85~0.88 kg/mm,二水的效益最高,但产量水平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 造墒 土壤水分 灌水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