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通信延时的可再生能源与火力发电耦合系统无功控制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孙峰 赵清松 +2 位作者 王若瑾 戈阳阳 王晓东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5,共9页
在可再生能源与火力发电耦合系统中,风电出力波动和远端故障扰动都会引起系统电压越限。文章在考虑通信延时的基础上,以耦合系统各节点电压偏差为量化指标,分析了耦合系统无功控制对电压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以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在可再生能源与火力发电耦合系统中,风电出力波动和远端故障扰动都会引起系统电压越限。文章在考虑通信延时的基础上,以耦合系统各节点电压偏差为量化指标,分析了耦合系统无功控制对电压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以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VG)和风电机组作为无功调节资源的耦合系统双层无功控制优化策略。该策略上层为SVG无功调节设备,以耦合系统各节点电压偏差综合最小为目标,构建了系统整体功率因数优化模型。下层针对电压偏差大的节点,利用节点附近的风电机组为无功调节设备,以系统电压偏差和网损综合最优为目标,构建了风电机组无功优化模型,采用Ybus与LinWPSO相结合的算法求解优化模型,并得出风电机组无功参考值。案例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所提的双层无功控制策略可充分发挥风电机组无功调节潜力,兼顾到耦合系统的电压波动和网损,减少可再生能源功率波动对耦合系统的扰动,提高了耦合系统的电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出力波动 电压越限 通信延时 无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通信延时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协同控制策略 被引量:3
2
作者 卢卓禹 邓思成 +1 位作者 许文浩 陈来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530-4539,I0003,共11页
分布式控制是提高分布式发电系统运行灵活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技术手段,但其控制效果较依赖于各分布式电源之间快速、可靠的信息交互。实际系统中,通信延时往往难以避免,其存在可能使控制性能恶化,甚至导致系统失稳。为此,提出一种考虑通... 分布式控制是提高分布式发电系统运行灵活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技术手段,但其控制效果较依赖于各分布式电源之间快速、可靠的信息交互。实际系统中,通信延时往往难以避免,其存在可能使控制性能恶化,甚至导致系统失稳。为此,提出一种考虑通信延时的分布式发电系统高可靠协同控制策略。首先,分析通信延时对常规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影响;其次,通过引入Artstein变换,将含延时系统的稳定性问题转换为无延时系统的控制器优化设计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延时导致系统响应性能恶化的问题,设计有限时间控制策略,在优化收敛速度的同时提升系统对设备频繁投切的适应性。多种工况的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在通信延时下具有更可靠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系统 一致性算法 通信延时 高可靠 分布式运行 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延时环境下异质网联车辆队列非线性纵向控制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永福 何昌鹏 +1 位作者 朱浩 郑太雄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841-2856,共16页
针对通信延时环境下的异质车辆队列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三阶模型的分布式非线性车辆队列纵向控制器.首先,基于三阶动力学模型描述了车辆的异质特性.考虑车辆跟驰行为以及异质通信延时,提出一种通信延时环境下的异质车辆队列非... 针对通信延时环境下的异质车辆队列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三阶模型的分布式非线性车辆队列纵向控制器.首先,基于三阶动力学模型描述了车辆的异质特性.考虑车辆跟驰行为以及异质通信延时,提出一种通信延时环境下的异质车辆队列非线性控制器.所提控制器不仅可以在通信延时以及车辆异质特性的影响下实现队列中车辆的位置、速度以及加速度的一致性,而且可以有效避免负的车辆间距和不合理的加/减速度,保证车辆的运动行为符合交通流理论.然后,利用Lyapunov-Krasovskii定理对车辆队列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出车辆队列的稳定性条件和通信延时上界.最后,所提控制器的有效性和稳定性通过数值仿真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延时 异质车辆队列 非线性控制 一致性策略 车辆跟驰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抗通信延时及丢包的差动保护算法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业 陆于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2-97,126,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三阶动态时间弯曲(DTW)算法的变压器差动保护算法。该方法利用差动保护两侧数据窗内的电流采样值构成最短距离矩阵,通过最短距离搜寻算法,在该矩阵内寻找到一条最短路径,将该路径所经过的局部最短距离元素的总距离的平均值... 提出一种基于三阶动态时间弯曲(DTW)算法的变压器差动保护算法。该方法利用差动保护两侧数据窗内的电流采样值构成最短距离矩阵,通过最短距离搜寻算法,在该矩阵内寻找到一条最短路径,将该路径所经过的局部最短距离元素的总距离的平均值作为两侧采样电流的差流。在数字化变电站由于通信原因造成数据延时及数据丢包的情况下,利用该差动保护算法,可使得区外故障时保护不误动作;区内故障时,保护可靠动作。仿真验证了不同延时状况及不同丢包率情况下,区内、区外故障时常规相量差动保护及DTW差动保护的动作性能。结果表明,DTW差动保护在抗延时性能、抗丢包性能及灵敏性上明显优于常规相量差动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变电站 变压器保护 差动保护 通信延时 丢包 动态时间弯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作战飞机通信延时仿真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德伟 高晓光 王永胜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16,19,共4页
通信作为无人作战飞机任务控制站与无人作战飞机之间的纽带,在无人作战飞机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简要阐述了引起无人作战飞机通信延时的具体因素,分析了无人作战飞机使用的几种通信方式,提出并运用网络仿真工具NS2(networksimulat... 通信作为无人作战飞机任务控制站与无人作战飞机之间的纽带,在无人作战飞机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简要阐述了引起无人作战飞机通信延时的具体因素,分析了无人作战飞机使用的几种通信方式,提出并运用网络仿真工具NS2(networksimulation-2)针对视线通信方式和不同中继方式下的通信延时进行了仿真,最后对仿真作了分析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作战飞机 通信延时 中继方式 系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通信延时的直流微网分组一致性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梁海峰 丁锦睿 边吉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29,39,共11页
由于线路阻抗的存在,传统的阻性下垂控制策略并不能很好地协调各母线电压的稳定和功率精分的要求。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通信延迟的适用于多母线结构直流微电网的分组一致性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以双母线结构直流微电网为例,将... 由于线路阻抗的存在,传统的阻性下垂控制策略并不能很好地协调各母线电压的稳定和功率精分的要求。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通信延迟的适用于多母线结构直流微电网的分组一致性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以双母线结构直流微电网为例,将原本独立的高、低母线上的功率单元分组互联,并通过推导得出系统能够收敛的最大通信延时,同时加入抗干扰状态观测器,减小电压和电流观测器受到扰动带来的影响,提高一致性算法的收敛精度,实现功率精分和母线电压稳定。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所提出的适用于多母线结构的直流微电网的分组一致性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多母线结构 功率精分 分组一致性 通信延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延时对伺服跟踪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可欣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2-74,共3页
结合设计实例详细论述了通信延时对雷达伺服系统跟踪精度的影响,提出了采用常增益滤波法的解决方案,并通过仿真和试验结果加以验证。工程实践表明,根据目标的运动特性,选择匹配的常增益滤波器,将有助于克服通信延时的不利影响,对提高伺... 结合设计实例详细论述了通信延时对雷达伺服系统跟踪精度的影响,提出了采用常增益滤波法的解决方案,并通过仿真和试验结果加以验证。工程实践表明,根据目标的运动特性,选择匹配的常增益滤波器,将有助于克服通信延时的不利影响,对提高伺服系统的跟踪精度有较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系统 跟踪精度 通信延时 常增益滤波 α-β母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延时环境下基于观测器的智能网联车辆队列分层协同纵向控制 被引量:13
8
作者 朱永薪 李永福 +1 位作者 朱浩 于树友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85-1798,共14页
考虑通信延时影响的车辆队列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观测器的分布式车辆队列纵向控制器.首先,基于分层控制策略分别设计上下层控制器,通过上层控制器优化期望加速度、下层控制器克服车辆模型非线性实现期望加速度和实际加速度的一致.上... 考虑通信延时影响的车辆队列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观测器的分布式车辆队列纵向控制器.首先,基于分层控制策略分别设计上下层控制器,通过上层控制器优化期望加速度、下层控制器克服车辆模型非线性实现期望加速度和实际加速度的一致.上层控制器设计过程中,基于三阶线性化车辆模型,考虑观测器、车辆动态耦合特性和通信延时,提出一种通信延时环境下基于观测器的车辆队列控制器,利用观测器估计领导车辆加速度信息从而减轻通信负担.然后,利用Lyapunov-Krasovskii方法分析车辆队列的稳定性,并得出通信延时上界,同时利用传递函数方法分析了串稳定性.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上层控制器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利用PreScan软件中高保真车辆动态模型,验证了该分层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 观测器 车辆队列控制 动态耦合特性 通信延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NET的广域测量系统仿真与通信延时性能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潘天亮 蔡泽祥 +2 位作者 席禹 龙翩翩 陈天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51-57,共7页
广域测量系统对实时性要求严格,而通信延时是影响实时性的重要因素。通信延时作为广域测量系统延时的重要组成,带有不确定性,因此成为其通信性能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对广域测量系统的通信设备、通信业务和通信网络拓扑进行建模,并依此对... 广域测量系统对实时性要求严格,而通信延时是影响实时性的重要因素。通信延时作为广域测量系统延时的重要组成,带有不确定性,因此成为其通信性能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对广域测量系统的通信设备、通信业务和通信网络拓扑进行建模,并依此对电力系统稳态工况、故障工况和网络设备故障工况三类场景进行仿真。由此得到在不同工况下广域测量系统的通信延时大小,从而评估分析该系统的现状和瓶颈。为广域测量系统的研究分析提供了新方法,同时为其规划与建设提供了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测量系统 通信延时 OPNET 性能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延时和数据丢包下事件驱动的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7
10
作者 崔彦良 费敏锐 +1 位作者 杜大军 李慷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08-1218,共11页
本文研究受网络通信延时和数据随机丢包的多智能系统一致性问题,探索事件驱动的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首先针对两类普遍应用的事件触发器,提出了一个可用于选择触发策略的触发频率比较方法.然后提出了分布式协同控制律以保证系统的渐近一... 本文研究受网络通信延时和数据随机丢包的多智能系统一致性问题,探索事件驱动的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首先针对两类普遍应用的事件触发器,提出了一个可用于选择触发策略的触发频率比较方法.然后提出了分布式协同控制律以保证系统的渐近一致性,并给出了相应的时滞依赖Markov切换控制器设计新方法.本文所提的控制策略不仅保证系统一致性目标,而且能显著减少通信数据传输量并降低控制器计算负担.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驱动 渐近一致性 多智能体系统 通信延时 数据丢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闭环伺服驱动系统位置控制通信延时补偿技术 被引量:14
11
作者 倪启南 杨明 +1 位作者 李云嵩 徐殿国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513-2522,共10页
现代数控系统通常采用数控装置负责计算、伺服驱动器负责执行的结构理念,二者间的总线数据交互不可避免地存在通信延时,尤其在高速进给的应用场合中,为了避免由通信延时引起的超调及控制精度降低的问题,该文对全闭环数控系统时延问题展... 现代数控系统通常采用数控装置负责计算、伺服驱动器负责执行的结构理念,二者间的总线数据交互不可避免地存在通信延时,尤其在高速进给的应用场合中,为了避免由通信延时引起的超调及控制精度降低的问题,该文对全闭环数控系统时延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基于双位置反馈控制架构,建立含通信延时的全闭环伺服驱动系统模型,采用频率根轨迹分析方法,分析通信延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指出延时补偿的必要性。为了更好地对通信延时进行补偿,研究并设计Smith预估补偿器,分析Smith预估补偿器在应用中存在的模型失配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模型误差来源。最后,结合扰动观测器理论,设计基于扰动观测器的通信扰动观测补偿策略,解决模型失配问题在通信延时补偿中的影响,提高延时补偿方法的适用性和简易性。通过仿真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驱动系统 全闭环控制 通信延时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通信延时的分布式电源经济优化调度策略 被引量:9
12
作者 何永菁 王玮 吴学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015-3024,共10页
分布式电源优化调度依赖于各设备间的通信,通信延时会影响调度过程,甚至可能造成系统运行的不稳定。针对稀疏通信网络存在通信延时的情况下多种分布式电源的经济调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散算法的全分布式经济调度策略。首先,设计了控制... 分布式电源优化调度依赖于各设备间的通信,通信延时会影响调度过程,甚至可能造成系统运行的不稳定。针对稀疏通信网络存在通信延时的情况下多种分布式电源的经济调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散算法的全分布式经济调度策略。首先,设计了控制本地发电机组的多智能体结构,多个智能体间的通信及控制不依赖于“领导单元”;建立了系统的经济调度模型,该模型以系统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对分布式电源和需求侧柔性负荷有功出力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研究通信延时对有功调度的影响,设计了一种支持完全分布式优化的改进扩散策略,与一致性控制方法相比,在相同延时的情况下改进扩散策略能够保证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稳定性。多个场景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经济调度 多智能体系统 通信延时 一致性 分布式控制 扩散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延时环境下虚拟发电厂分布式控制收敛速度分析
13
作者 郭峰 赵逸岚 杨欢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7-84,共8页
针对一种考虑通信延时环境下的应用于虚拟发电厂的分布式一致性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分析了控制策略收敛速度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了收敛速度衡量指标。在仿真算例中,分析了线路权重、领导节点位置以及算法收敛系数大小对收敛速度的影响,... 针对一种考虑通信延时环境下的应用于虚拟发电厂的分布式一致性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分析了控制策略收敛速度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了收敛速度衡量指标。在仿真算例中,分析了线路权重、领导节点位置以及算法收敛系数大小对收敛速度的影响,并对比了有/无延时两种情况下一致性算法的收敛速度差异,为通信网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控制 虚拟发电厂 通信延时 收敛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间通信延时对换相失败与恢复特性的影响
14
作者 辛超山 余金 +2 位作者 周红莲 高贵亮 尹纯亚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10期88-94,共7页
针对现有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策略的研究中未考虑站间通信延时的问题,文中基于CIGRE HVDC模型,分析站间通信延时对换相失败及恢复特性的影响。首先分析换相失败的影响因素,得出逆变侧交流系统电压降低与直流电流上升是引起换相失败的主... 针对现有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策略的研究中未考虑站间通信延时的问题,文中基于CIGRE HVDC模型,分析站间通信延时对换相失败及恢复特性的影响。首先分析换相失败的影响因素,得出逆变侧交流系统电压降低与直流电流上升是引起换相失败的主要因素;其次分析站间通信延时对换相失败的影响,得出站间通信延时会增大换相失败风险;然后分析不同通信延时下的整流侧与逆变侧电流指令值关系,得到三种典型工况,并详细分析三种不同工况下通信延时对换相失败恢复特性的影响;最后基于PSCAD/EMTDC仿真软件搭建CIGRE HVDC标准测试系统,仿真分析不同故障电阻下不同通信延时对换相失败及恢复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相失败 通信延时 恢复特性 高压直流输电 控制策略 关断角 低压限流环节 电流偏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延时远程串口通信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禹鑫燚 王煦焱 +1 位作者 应皓哲 欧林林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32-437,共6页
为了解决使用串口通信的工业设备升级成本高、延时高以及拓展性差等问题,从软件层面研究并设计了低延时远程串口通信系统。系统以嵌入式控制系统作为原串口数据的网关,通过Golang的多协程特性对多种串口的数据分别进行采集、封装、隔离... 为了解决使用串口通信的工业设备升级成本高、延时高以及拓展性差等问题,从软件层面研究并设计了低延时远程串口通信系统。系统以嵌入式控制系统作为原串口数据的网关,通过Golang的多协程特性对多种串口的数据分别进行采集、封装、隔离并转换成以太网数据,简化程序的同时将数据的流向进行独立,使数据不会相互干扰。以太网数据通过由UDP协议结合KCP算法以及P2P传输通道组建的低延时通信链路完整地传输到客户端通信软件。客户端通信软件使用数据接口与驱动分离的构架,根据生产场景使用不同的通信模式将数据转发至不同接口。将所设计的系统与基于TCP协议的串口通信系统作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在传输延时方面存在优势,为低延时远程串口通信系统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时通信 KCP 并发控制 智能制造 串口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型微电网分布式二次调节策略及通信拓扑优化 被引量:40
16
作者 吕振宇 苏晨 +2 位作者 吴在军 窦晓波 李红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9-219,共11页
由于线路阻抗分布不均,基于下垂控制的孤岛型微电网需要引入二次调节手段以实现电压及功率的优化控制。传统的二次调节常通过微电网中心控制器(MGCC)实现,但由于存在中心节点,系统的可靠性及可扩展性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等稀疏网... 由于线路阻抗分布不均,基于下垂控制的孤岛型微电网需要引入二次调节手段以实现电压及功率的优化控制。传统的二次调节常通过微电网中心控制器(MGCC)实现,但由于存在中心节点,系统的可靠性及可扩展性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等稀疏网络的分布式二次调节策略,该策略利用离散一致性算法,仅通过与邻居节点间的有限通信实现分布式单元功率均分及系统平均电压的调节。由于控制节点间完全对等,不存在中心控制器,增加了控制的可靠性及灵活性。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孤岛型微电网,在JADE平台上开发分布式二次调节策略,联合仿真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并与已有集中式、自治式策略进行对比。详细分析通信延时对策略的影响,对通信网络拓扑结构进行多目标优化,根据延时的抗干扰能力选择最优拓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型微电网 二次调节 对等网络 离散一致性 通信延时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主动配电网PMU的数据传输协议与通信性能分析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李珏 刘灏 +2 位作者 田建南 毕天姝 杨奇逊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0,共8页
随着分布式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高,智能配电网电力电子化趋势明显,电气参数更加复杂,亟需研究适用于配电网的同步相量测量装置(Synchrophasor measurement unit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D-PMU)。然而,现有通信协议与条件无法满足D-PMU... 随着分布式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高,智能配电网电力电子化趋势明显,电气参数更加复杂,亟需研究适用于配电网的同步相量测量装置(Synchrophasor measurement unit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D-PMU)。然而,现有通信协议与条件无法满足D-PMU的接入需求。针对该问题,该文设计一种适用于D-PMU的基频相量、谐波/间谐波同步测量、异步传输的结构框架,提出一种谐波/间谐波的数据传输协议,减少了通信负担。在上述框架的条件下,分析网络通信延时与丢包率的影响因素,搭建通信性能测试平台,进行通信性能实际测试,验证所提通信方法的可行性,并根据测试结果提出一种D-PMU通信接入参数的设置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同步相量测量单元 通信延时 丢包率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协同中继过程中的路径规划与通信优化 被引量:9
18
作者 符小卫 程思敏 高晓光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90-894,共5页
通信网络是保证无人机在协同搜索时获取更多的战场信息,发挥协同作战优势的基础。主要研究多无人机完成通信中继任务过程中的搜索路径规划和通信性能优化问题。搜索路径规划的目的是确定未知地面移动人员具体方位并对其组网,以便无人机... 通信网络是保证无人机在协同搜索时获取更多的战场信息,发挥协同作战优势的基础。主要研究多无人机完成通信中继任务过程中的搜索路径规划和通信性能优化问题。搜索路径规划的目的是确定未知地面移动人员具体方位并对其组网,以便无人机执行中继任务;而通信优化问题则是针对无人机中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通信中断、失真等问题,分析通信网络信息传输的路由选择,选取通信延时为性能指标,通过改变无人机的路径选择来提高通信网络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了本文实现通信中继和通信网性能提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无人机 协同搜索 网络结构 通信延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W环境下并行计算中的通信时延问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礼发 谢立 孙钟秀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4-37,19,共5页
1引言 工作站网络(NOW,Network Of Workstations)是一组专用或通用的计算机特别是性能工作站通过网络连成的计算机系统,由于NOW用于并行计算的主要资源是工作站。
关键词 工作站网络 NOW 并行计算 通信延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中控制式智能阀CAN通信环形缓冲存取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列江 安贞嬛 +3 位作者 李健伟 赵保才 毛飞鸿 强彦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23,共9页
为实现智能工程机械中各执行机构的协同联动控制,采用整机控制器通过CAN通信网络直接控制每联多路阀的集中控制模式,阀控制器只做数据采集、收发和功率驱动。因CAN通信过程中的数据存取环节会严重影响控制性能,考虑使用整机控制器内置... 为实现智能工程机械中各执行机构的协同联动控制,采用整机控制器通过CAN通信网络直接控制每联多路阀的集中控制模式,阀控制器只做数据采集、收发和功率驱动。因CAN通信过程中的数据存取环节会严重影响控制性能,考虑使用整机控制器内置环形缓冲区代替传统顺序缓冲区的解决方案,检测环形缓冲区是否存在未写入数据的空白区域,将多路阀参数依次写入空白缓冲区,显著提高CAN通信数据存取的速度,降低CAN通信延时。实验表明:在CAN通信波特率为250 Kbps时,存取100个数据,整机控制器采用环形缓冲区所用的时间比顺序缓冲区缩短了43.75%,同时内存利用率远高于顺序缓冲区的最大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多路阀 集中控制模式 CAN通信 环形缓冲区 通信延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