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格达奇区西伯利亚红松种源和单株遗传变异及选择
1
作者 刘会锋 孙璐 +4 位作者 张杰 刘霞 徐迪 刘桂丰 李慧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0-74,100,共6页
为选择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 Loud.Mayr)优异种源和单株用于生产用种和种子园营建。以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区引种栽培的29年生西伯利亚红松种源试验林为研究对象,调查各种源生长、结实以及保存率等性状,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对生长性状... 为选择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 Loud.Mayr)优异种源和单株用于生产用种和种子园营建。以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区引种栽培的29年生西伯利亚红松种源试验林为研究对象,调查各种源生长、结实以及保存率等性状,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对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估算其遗传参数和育种值,依据生长性状并结合结实及保存率等性状选择优异种源及单株。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性状在各种源间差异极显著(P<0.01),各种源的生长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表型及遗传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24.26%~77.50%、12.31%~36.95%,其中,单株材积的变异系数最大。各生长性状的种源遗传力均在0.93以上,受极强的遗传控制。在对各性状表型值和育种值进行多重比较的基础上结合遗传增益,筛选出托木斯克种源为优异种源,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达到4.02%、11.10%、36.94%。依据生长性状及遗传增益选出19株优良单株,其中,托木斯克种源8株,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遗传增益平均值分别为9.41%、19.85%、57.66%;新西伯利亚种源筛选出11株,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遗传增益平均值分别为8.55%、11.02%、27.05%。不同种源西伯利亚红松保存率均在30%左右,相差不大,但结实率相差较大,选出新西伯利亚为该性状的优异种源,其结实率达17.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红松 选择 遗传变异 遗传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家系毛红椿连年生长性状变异及早期选择 被引量:4
2
作者 吴云燕 张露 +6 位作者 刘远生 程强强 苏仁峰 潘俊彬 刘军 刘玮 马际凯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7,共12页
【目的】对毛红椿种源家系幼林生长性状差异进行研究,筛选早期生长性状优良的毛红椿种源/家系,揭示其地理变异规律,以推进毛红椿遗传改良工作。【方法】以毛红椿5个种源11个家系为研究对象,调查树高、胸径等生长性状,对不同种源/家系生... 【目的】对毛红椿种源家系幼林生长性状差异进行研究,筛选早期生长性状优良的毛红椿种源/家系,揭示其地理变异规律,以推进毛红椿遗传改良工作。【方法】以毛红椿5个种源11个家系为研究对象,调查树高、胸径等生长性状,对不同种源/家系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及相关性分析,并利用遗传增益进行优良种源/家系选择。【结果】毛红椿早期生长性状在种源、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14号家系(江西宜丰)在树高、胸径、材积等方面表现最好且生长最快,1号家系(安徽泾县)和4号家系(安徽泾县)生长相对较慢,且2号、13号、14号、15号的连年生长量靠前;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5.39%~32.74%、31.94%~36.55%、80.81%~91.21%,5年生毛红椿测定林的变异系数为材积>胸径>树高,其遗传力分别为0.586~0.894、0.749~0.852、0.643~0.780;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生长性状与无霜期,5年生枝下高与经度、年均降水量的相关性未达显著外,各生长性状之间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各生长性状与经纬度呈现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初步选出3个优良家系(12号、13号、14号),其中14号家系树高、胸径、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4.94%、16.59%、38.20%。【结论】毛红椿的生长性状在种源和家系间都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在地理上呈现明显的“双向渐变型”。初步筛选的14号(江西宜丰)家系不仅生长优良,且有着较高的遗传增益,可作为推广使用的首选家系,可以为毛红椿选育工作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红椿 生长性状 遗传变异 源/家系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米槠苗期生长差异及早期选择
3
作者 徐梦阳 林昌勇 +5 位作者 徐文元 潘昕昊 叶雄英 李婷 吴南生 孙荣喜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4期469-473,共5页
为给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优良种源选择提供参考,以12个种源米槠幼苗为研究材料,分析不同种源米槠幼苗生长差异,对种子性状(千粒重及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和幼苗生长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合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选择早期速生... 为给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优良种源选择提供参考,以12个种源米槠幼苗为研究材料,分析不同种源米槠幼苗生长差异,对种子性状(千粒重及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和幼苗生长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合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选择早期速生种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米槠幼苗苗高和地径均差异极显著;苗高和地径变异系数均较高,其均值分别为22.8%和17.0%。可溶性糖含量与苗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地径呈显著正相关,可采用种子可溶性糖含量作为种源早期选择的补充指标。结合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初步筛选出江西定南(JXDN)、福建华安(FJHA)和安徽祁门(AHQM)3个速生优良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 子性状 源早期选择 米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宠物犬的品种选择与配种繁殖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徐立新 张蕾 肖喜东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8期38-40,共3页
为了引导犬主选择适宜养殖的宠物犬品种并文明养殖,推广良好的适宜家庭养殖的宠物犬品种,如小型和超小型、性格温驯的宠物犬品种,满足爱犬人群的爱好和需求,并尽到养犬的社会责任。本文重点介绍了宠物犬的品种与种犬的选择、宠物犬的选... 为了引导犬主选择适宜养殖的宠物犬品种并文明养殖,推广良好的适宜家庭养殖的宠物犬品种,如小型和超小型、性格温驯的宠物犬品种,满足爱犬人群的爱好和需求,并尽到养犬的社会责任。本文重点介绍了宠物犬的品种与种犬的选择、宠物犬的选配、最佳配种期、配种注意事项及妊娠犬的饲养管理等,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宠物犬 选择 选配方法 最佳配 妊娠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不同种源遗传变异及优良种源筛选 被引量:2
5
作者 杜晔 《防护林科技》 2025年第1期51-53,共3页
为建设油松高世代种子园,选择建园亲本,对50个油松种源苗木的新梢粗、新梢长和冻害程度3项指标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在多个性状上存在广泛变异,各性状之间差异极显著;经过聚类分析,50个种源可划分为3类;经多重比较,初步认为... 为建设油松高世代种子园,选择建园亲本,对50个油松种源苗木的新梢粗、新梢长和冻害程度3项指标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在多个性状上存在广泛变异,各性状之间差异极显著;经过聚类分析,50个种源可划分为3类;经多重比较,初步认为,在山西表现最好种源是S118、石堡49号、S125、中湾5号和蔡家川22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选择 遗传变异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年生木荷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地理遗传变异及种源选择 被引量:38
6
作者 王秀花 陈柳英 +3 位作者 马丽珍 范辉华 叶穗文 周志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7-313,共7页
针对福建建瓯的7年生33个产地的木荷种源试验林,研究揭示其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差异及地理变异模式,并依据聚类分析结果进行速生优质种源选择。结果表明,木荷胸径、树高、枝下高、材积指数和木材基本密度等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种源... 针对福建建瓯的7年生33个产地的木荷种源试验林,研究揭示其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差异及地理变异模式,并依据聚类分析结果进行速生优质种源选择。结果表明,木荷胸径、树高、枝下高、材积指数和木材基本密度等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种源变异,其中以材积指数的种源变异最大。木荷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变异主要受产地温度影响,呈典型的纬向变异模式,来自纬度较低、温度较高产地的木荷种源,其树高、胸径和材积指数等生长量较大,木材基本密度较小。木荷各性状间也存在相关性,其木材基本密度与生长性状呈显著负相关。除存在显著的种源效应外,不同重复间的微立地效应也非常显著,在较差立地条件下,木荷种源的生长量较小,但木材基本密度呈现增大趋势。基于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进行种源聚类,可大致将木荷划分为中心种源区、中部种源区和北部种源区3个种源区。同时,以高于材积指数和木材基本密度种源总体均值为选择标准,分别初选出17个速生型和11个速生优质型木荷优良种源,其中多数优良种源来源于南岭山脉—武夷山脉的中心种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生长 木材基本密度 源变异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引种班克松的种源选择 被引量:10
7
作者 尤文忠 董健 +2 位作者 陆爱君 云丽丽 黄国学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1,共3页
对从北美引进的9个种源班克松所做的17a的试验结果表明:班克松是适合辽宁地区的一个优良速生树种,在各个生长时期的生长表现都要好于乡土速生针叶树种———樟子松。班克松不同种源之间的生长状况存在着较大差异,班克松各种源树高、胸... 对从北美引进的9个种源班克松所做的17a的试验结果表明:班克松是适合辽宁地区的一个优良速生树种,在各个生长时期的生长表现都要好于乡土速生针叶树种———樟子松。班克松不同种源之间的生长状况存在着较大差异,班克松各种源树高、胸径、材积生长在2年生苗期、造林后5年生、8年生、15年生时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2、8号种源班克松15年生时的生长表现最佳,它们的树高分别比9个种源平均高大4.8%、4.8%,胸径分别比9个种源平均胸径大8.2%、4.9%,材积分别比9个种源平均材积大21.1%、13.5%;而3、5号种源班克松15年生时的生长表现最差。班克松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状况与纬度因子呈显著负相关,来自北美北纬46°附近的班克松种源是最适合辽宁地区引种的优良种源,而远离北纬46°及越向高纬度地区的班克松种源在该区表现较差。建议辽宁地区引进北美北纬46°附近的班克松种源,并建立起优良的班克松种子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克松 选择 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桦地理种源生长差异及优良种源选择 被引量:19
8
作者 史鸿飞 张劲峰 +4 位作者 李勇鹏 杨德军 张帆 史富强 裴艳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11,35,共3页
对云南省西双版纳普文试验林场内的25个西南桦(Betula alnoides)地理种源8年生林分生长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存率、树高、胸径与单株材积在种源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各种源内个体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经综合评价,初步认定田阳种源为参... 对云南省西双版纳普文试验林场内的25个西南桦(Betula alnoides)地理种源8年生林分生长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存率、树高、胸径与单株材积在种源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各种源内个体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经综合评价,初步认定田阳种源为参试种源中的最优种源,同时确定了澜沧、景洪、凤庆和天峨种源为该地区适宜12.29%、13.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桦 地理 生长差异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秃杉的物种确立、天然林种群特征、保护、引种和种源选择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陈强 袁明 +4 位作者 刘云彩 刘永刚 苏俊武 毕波 周筑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6,共16页
根据秃杉有关的研究文献,对秃杉物种的确立,天然林的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动态和更新演替等种群特征,原生地保护与迁地保护,引种地气候和立地的适应性,速生性,抗寒、耐高温干旱、耐萌、抗风和抗病虫害能力等抗逆性,种源的遗传多样性,... 根据秃杉有关的研究文献,对秃杉物种的确立,天然林的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动态和更新演替等种群特征,原生地保护与迁地保护,引种地气候和立地的适应性,速生性,抗寒、耐高温干旱、耐萌、抗风和抗病虫害能力等抗逆性,种源的遗传多样性,种源地理变异和生态适应性,种子、苗期及林木生长的变异,不同年龄林木生长性状的相关性,优良种源选择和种源区划等的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杉 确立 群特征 保护 选择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桃楸地理变异规律及最佳种源的初步选择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杨书文 刘桂丰 +5 位作者 张世英 王会仁 彭宏梅 杨传平 夏德安 张靖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2期72-76,共5页
通过对帽儿山试验林场胡桃楸种源试验幼树资料的研究表明:胡桃楸的生长性状,适应性状和形态性状分别与经度、纬度呈显著负相关,表现出以经向变异为主,纬向变异为辅,经纬双向渐变的趋势。同时为帽儿山及毗邻地区造林用种初步选出了最佳... 通过对帽儿山试验林场胡桃楸种源试验幼树资料的研究表明:胡桃楸的生长性状,适应性状和形态性状分别与经度、纬度呈显著负相关,表现出以经向变异为主,纬向变异为辅,经纬双向渐变的趋势。同时为帽儿山及毗邻地区造林用种初步选出了最佳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楸 源试验 地理变异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子松种源试验的研究——遗传稳定性测定及最佳种源选择 被引量:25
11
作者 刘桂丰 杨书文 +3 位作者 杨传平 吕清友 夏德安 张培杲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9-23,共5页
利用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Var.mongolica Litvin)9个种源在7个参试点的生长性状,进行多点试验的联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源与地点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采用Tai法和生产力指数(PQI)法,对各种源进行稳定性测定和生产力评价,为樟... 利用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Var.mongolica Litvin)9个种源在7个参试点的生长性状,进行多点试验的联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源与地点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采用Tai法和生产力指数(PQI)法,对各种源进行稳定性测定和生产力评价,为樟子松自然分布区和引种区分别选出了优良种源。其中,高峰、卡伦山种源的生产力最高,适应性也较强,在东北平原、东北东部山地及小兴安岭等引种地区有广阔的推广前景;金山种源的遗传稳定性强、产量较高,可在大兴安岭西北部的樟子松自然分布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源试验 稳定性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昌含笑不同种源幼林生长性状变异和种源选择 被引量:12
12
作者 邵文豪 姜景民 +1 位作者 栾启福 刘昭息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1-706,共6页
对11个乐昌含笑种源在浙江省余杭区长乐林场进行造林试验,通过对3年生试验林的调查观测,结果表明,不同种源乐昌含笑在浙江省造林幼林保存率相差较大,树高、地径性状在各种源间差异极显著,均具有很高的广义遗传力,且幼林表现呈较为明显... 对11个乐昌含笑种源在浙江省余杭区长乐林场进行造林试验,通过对3年生试验林的调查观测,结果表明,不同种源乐昌含笑在浙江省造林幼林保存率相差较大,树高、地径性状在各种源间差异极显著,均具有很高的广义遗传力,且幼林表现呈较为明显的地理分化趋势,西部、南岭西南部种源保存率不高,生长相对缓慢,但其中亦有生长较好家系,而南岭以北的中东部诸种源造林保存率较高,生长亦较好,应是适宜的种源材料。立地条件对乐昌含笑造林保存率影响较大,但幼林生长量在立地间差异不显著,可能是随着幼林生长,林分趋于郁闭,水肥条件改善,使得立地对生长的影响趋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昌含笑 幼林 生长性状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桃楸种源的初步区划及最佳种源选择 被引量:29
13
作者 刘桂丰 杨书文 +3 位作者 李俊涛 刘强 王会仁 彭宏梅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2期189-196,共8页
根据两次胡桃楸种源试验的各类性状,采用典型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东北地区的胡桃楸划分为四个种源区。即长白山完达山种源区;吉林中部浅山种源区,辽宁东部种源区;小兴安岭松花江地区种源区。两次试验选出的最佳种源均为舒兰,但本溪... 根据两次胡桃楸种源试验的各类性状,采用典型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东北地区的胡桃楸划分为四个种源区。即长白山完达山种源区;吉林中部浅山种源区,辽宁东部种源区;小兴安岭松花江地区种源区。两次试验选出的最佳种源均为舒兰,但本溪和宽甸种源也很好。如果采用舒兰、本溪两种源在帽儿山造林,可得到8.6%的遗传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楸 源试验 源区划 最佳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种源选择的投影寻踪法应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洪滔 郭妍 +3 位作者 吴承祯 林思祖 邓慧华 张尚炬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6-61,共6页
改进的投影寻踪法是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把每一个种源的多指标投影成一维的指标值,根据投影值的大小就可直接进行排序。以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杉木种源试验为例,采用改进的投影寻踪法开展杉木优良种源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从生长快... 改进的投影寻踪法是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把每一个种源的多指标投影成一维的指标值,根据投影值的大小就可直接进行排序。以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杉木种源试验为例,采用改进的投影寻踪法开展杉木优良种源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从生长快、生长量大、材性好的角度考虑,福建南平是最好的种源;闽北地区杉木种源的调拨以南平种源为佳,其次为湖南会同种源。这与实际试验结论相符,也与应用层次分析法所得的结论基本一致,应用改进投影寻踪法开展林木种源选择是可行的、科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选择 改进的投影寻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皮云杉遗传稳定性的研究及最佳种源选择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秋玉 杨书文 +4 位作者 刘桂丰 刘新田 张维 刘秀芝 张靖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12,共8页
通过10年生红皮云杉全分布区9个参试点。9个采种点种源子代性状的方差分析、多点联合分析、稳定性分析、生产力指数分析、简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①利用10年生红皮云杉种源试验结果进行最佳种源的早期选择是可行的。②将参试种源按照生... 通过10年生红皮云杉全分布区9个参试点。9个采种点种源子代性状的方差分析、多点联合分析、稳定性分析、生产力指数分析、简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①利用10年生红皮云杉种源试验结果进行最佳种源的早期选择是可行的。②将参试种源按照生长及遗传稳定性划分成四种类型:即低产稳产型(包括穆棱、爱辉、高峰);中产稳产型(包括桦南、凉水);高产非稳产型(包括乌伊岭);高产稳产型(包括大丰、天桥岭、柴河)。在种源遗传力估算的基础上进行了遗传增益估算,并对优良采种点的推广前景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皮云杉 选择 稳定性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曲柳生长性状种源与地点互作及优良种源选择 被引量:32
16
作者 赵兴堂 夏德安 +6 位作者 曾凡锁 姚盛智 商永亮 张桂芹 王元兴 张同伟 詹亚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0-147,共8页
【目的】选育适生于帽儿山、带岭、露水河试验地及毗邻地区的生产力高、稳定性好的水曲柳种源。【方法】以帽儿山、带岭与露水河等试点的20个水曲柳种源为材料,对其14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进行调查并进行单点、多点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 【目的】选育适生于帽儿山、带岭、露水河试验地及毗邻地区的生产力高、稳定性好的水曲柳种源。【方法】以帽儿山、带岭与露水河等试点的20个水曲柳种源为材料,对其14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进行调查并进行单点、多点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然后用Eberhart&Russell联合回归分析法的回归系数bi对20个水曲柳种源进行稳定性分析,最后用趋势面对水曲柳的地理变异进行分析。【结果】1)水曲柳树高、胸径和材积在种源间、地点间、种源和地点交互作用间差异均极显著;其中露水河试点树高较大的种源依次为海林(7.55 m)、带岭(7.34 m)、露水河(7.05 m),胸径较大的种源依次为海林(6.13 cm)、露水河(5.47 cm),材积最大的种源为海林(14 909 cm3);帽儿山试点树高最大的种源为五常(7.62 m),胸径最大的种源为五常(6.79 cm),材积最大的种源为五常(16 747 cm3);带岭试点树高较大的种源依次为兴隆(5.67 m)、临江(5.65 m)、东方红(5.61 m),胸径最大的种源为临江(5.07 cm),材积最大的种源为临江(7 984 cm3)。3个试点树高表现优良的种源为五常(6.35 m);胸径最大的种源为临江(5.35 cm);材积最大的种源为海林(10 546 cm3)、材积排名第二的种源为五常(9 857 cm3)、材积排名第三的种源为临江(9 818 cm3)。2)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友好、临江、西丰、带岭、汪清、汤旺河6个种源具有平均稳定性,兴隆、露水河、恒仁、海林、弯甸子、绥棱、三岔子7个种源具有高稳定性,辉南、帽儿山、方正、东方红、沾河、桦南、五常7个种源稳定性较差,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才具有很大的丰产潜力。3)地理变异分析表明纬度对水曲柳生长具有较大的影响,在西北—东南这一条直线附近的种源材积较高,随着与西北—东南一线距离的增大而降低。【结论】通过比较2年、6年与14年林龄的种源选择结果,发现相对于2年林龄,6年林龄的选择结果与14年林龄的选择结果更为接近,表明种源选择时期不宜过早。本研究的结果可为我国水曲柳的种质资源管理与持续改良提供积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选择 源与环境互作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地区油松种源选择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书靖 周建文 +2 位作者 王芳 何虎林 冯克敏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0-46,共7页
收集油松分布区范围内的种源 4 5个 ,经两次全分布区及局部分布区历时 1 8年试验结果表明 ,种源间生长和适应性状差异显著 ,种源与立地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 ,种源高生长与年龄、冠幅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据 1 7个变量的主分量分析 ,参试种... 收集油松分布区范围内的种源 4 5个 ,经两次全分布区及局部分布区历时 1 8年试验结果表明 ,种源间生长和适应性状差异显著 ,种源与立地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 ,种源高生长与年龄、冠幅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据 1 7个变量的主分量分析 ,参试种源分为速生型、中生型和慢生型 3类 ,黄陵、洛南、南召 3个最优种源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 6 5%、1 0 2 %和 2 6 4%,增产效益显著。陕西、河南一带的种源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 ,是甘肃今后油松调种的主要范围 ,分布在边缘地带的油松种源生长普遍较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地区 油松 选择 区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年生侧柏种源的地理变异及种源选择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传强 丰震 +2 位作者 孙仲序 卢本荣 韩进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6-198,208,共4页
对平阴县大寨山林场的21年生侧柏种源试验林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间差异显著,种源选择十分有效;地理变异呈现纬度单负向渐变的趋势,经度则呈单正向渐变变异规律,并确定聊城、肥城、长清为平阴及其毗邻地区的最佳种源。21年生... 对平阴县大寨山林场的21年生侧柏种源试验林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间差异显著,种源选择十分有效;地理变异呈现纬度单负向渐变的趋势,经度则呈单正向渐变变异规律,并确定聊城、肥城、长清为平阴及其毗邻地区的最佳种源。21年生时与8年生时选择出的最佳种源有所变化,确山、微山、徐州种源已不在最佳种源之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 源试验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对分析在伴生树种选择上的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黄世国 林思祖 +2 位作者 洪伟 吴承祯 吴淑芳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5-48,共4页
集对分析是对系统作同异反定量分析研究时的一种方法 ,将该方法用于伴生树种选择 。
关键词 集对分析 伴生树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昌含笑多点种源试验与优良种源选择 被引量:25
20
作者 王润辉 张伟红 +8 位作者 郑会全 晏姝 韦如萍 胡德活 植毓永 罗平峰 黄小平 吴雄光 何汉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21,34,共7页
为了选育乐昌含笑优良种源,对2次6~7年生乐昌含笑多点种源试验林数据作统计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个生长性状及4个形质性状种源间,除树干通直度外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地点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种源与地点互作仅第2次试验... 为了选育乐昌含笑优良种源,对2次6~7年生乐昌含笑多点种源试验林数据作统计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个生长性状及4个形质性状种源间,除树干通直度外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地点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种源与地点互作仅第2次试验的3个生长性状和冠幅间差异达显著水平;树高、胸径、材积、树干通直度、叶片大小、树冠浓密度和冠幅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生长性状与形质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各性状种源遗传力处于中等水平;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及“年生长量”指标值对2次种源试验的生长性状数据做综合分析,采用Francis-Kannenberg模型分析法选择出优良种源6个,分别为南雄江头、始兴刘家山、南雄帽子峰、始兴都亨、仁化长江和江西龙南,材积增益达11.95%~4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昌含笑 优良源试验 多点试验 优良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