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t/Al_2O_3蜂窝状催化剂上NO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哲 黄伟 谢克昌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5-609,共5页
采用多次涂层和浸渍法制备了蜂窝状Pt Al2O3催化剂,并在高空速和大气体流量条件下对无梯度循环式反应器和积分反应器上催化剂的活性进行了比较。同时采用循环式反应器对动力学数据进行了测定。根据Langmuir Hinshelwood模型和实验结果,... 采用多次涂层和浸渍法制备了蜂窝状Pt Al2O3催化剂,并在高空速和大气体流量条件下对无梯度循环式反应器和积分反应器上催化剂的活性进行了比较。同时采用循环式反应器对动力学数据进行了测定。根据Langmuir Hinshelwood模型和实验结果,推测了NO C3H6 O2体系的SCR反应机理,并导出了NO和C3H6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据此所计算的理论模拟值能够与实验值很好地吻合。实验结果表明,氧气浓度对NO和C3H6的反应速率有明显的影响,二者均随着氧浓度c(O2)的增加达到峰值,再增加氧气浓度时,C3H6的反应速率r(C3H6)保持不变,而NO反应速率r(NO)却下降,而且下降的程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剧。同时,随着氧气浓度增加,r(NO)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亦随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 反应动力学 Pt/Al2O3催化 NO 蜂窝状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钒铈复合氧化物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的催化性能及热失活特性
2
作者 李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65-68,共4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Ti O2负载的锰钒和锰钒铈系列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研究金属成分投放量及老化处理对催化剂比表面积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SCR)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n O2和V2O5都会恶化锐钛矿型Ti O2的热稳定性,且Mn O2的恶化作用更强... 采用浸渍法制备Ti O2负载的锰钒和锰钒铈系列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研究金属成分投放量及老化处理对催化剂比表面积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SCR)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n O2和V2O5都会恶化锐钛矿型Ti O2的热稳定性,且Mn O2的恶化作用更强,氧化铈具有稳定锐钛矿型Ti O2晶相结构的作用.Mn O2投放量越高,系列催化剂的低温SCR催化性能越好,但高温SCR催化性能越差,而V2O5投放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规律与之相反.Ti O2负载的锰钒系列催化剂经老化处理后,其SCR催化活性大幅降低,而老化处理对锰钒铈系列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影响不大.锰钒铈系列催化剂中,V2O5-1.50和V2O5-2.25催化剂在老化实验后都具有较宽的高活性温度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 催化 复合氧化物 投放量 老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反应器流场的模拟优化 被引量:53
3
作者 陈莲芳 周慎杰 王伟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4-229,共6页
为改善反应器的性能,分析了影响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反应器性能的因素及其关系,阐明了流场均匀性对提高SCR反应器运行性能的重要性,指出优化流场是提高SCR反应器性能的有效措施.以一台660MW机组为例,对其SCR反应器入口烟道和反应器导流... 为改善反应器的性能,分析了影响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反应器性能的因素及其关系,阐明了流场均匀性对提高SCR反应器运行性能的重要性,指出优化流场是提高SCR反应器性能的有效措施.以一台660MW机组为例,对其SCR反应器入口烟道和反应器导流部件进行了模拟优化设计,得出了流场优化设计布置方案.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布置,可以提高喷氨格栅(AIG)截面和催化剂入口截面速度分布的均匀性,从而改善SCR反应器的运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硝 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 流场 性能 模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_3对MnO_x-CeO_2/ZrO_2-TiO_2整体式催化剂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徐海迪 邱春天 +3 位作者 张秋林 林涛 龚茂初 陈耀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449-2454,共6页
以ZrO2-TiO2为载体,MnOx-CeO2为活性组分,WO3为助剂制备了MnOx-CeO2/WO3/ZrO2-TiO2整体式催化剂,考察了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WO3对低温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氮氧化物反应性能的影响.通过低温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 以ZrO2-TiO2为载体,MnOx-CeO2为活性组分,WO3为助剂制备了MnOx-CeO2/WO3/ZrO2-TiO2整体式催化剂,考察了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WO3对低温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氮氧化物反应性能的影响.通过低温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与未添加WO3的催化剂相比,含有10.0%(w)WO3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织构性能,且具有较多的中强酸位,较好的氧化性能,表现出良好的NH3-SCR活性和较宽的活性温度窗口(空速为10000h-1时,在144-374℃之间,NOx转化率为90%以上),该催化剂在低温净化氮氧化物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 三氧化钨 氮氧化物 整体式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W/Ti基催化剂的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陶建忠 李国祥 佟德辉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25,共4页
针对一使用SCR技术满足欧-Ⅳ排放标准的柴油机排气特征,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上利用NH3作还原剂对一纳米级V-W/Ti基催化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反应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在不同温度、空速、NH3/NO摩尔比的情况下对DeNOx性能的影响。... 针对一使用SCR技术满足欧-Ⅳ排放标准的柴油机排气特征,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上利用NH3作还原剂对一纳米级V-W/Ti基催化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反应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在不同温度、空速、NH3/NO摩尔比的情况下对DeNOx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催化还原性能的影响最大,在低温下,由于催化剂活性不高,NOx的脱除效率很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催化剂活性升高,NOx脱除率随之急剧升高,在300℃~450℃范围内达到较高的NOx脱除效率;随着NH3/NO摩尔比的增加,还原效率并未明显增加,但NH3的氧化和泄漏越来越严重;另外,空速对低温下还原效率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V2O5-WO3/TIO2催化 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 NH3 N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2O和SO2在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过程中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陶建忠 李国祥 佟德辉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6-58,63,共4页
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上利用氨气作还原剂对一纳米级V-W/Ti基催化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水蒸气和硫氧化物对脱除氮氧化物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气体组分中含水蒸气对SCR低温活性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上利用氨气作还原剂对一纳米级V-W/Ti基催化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水蒸气和硫氧化物对脱除氮氧化物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气体组分中含水蒸气对SCR低温活性具有一定抑制作用;水蒸气的存在在较高温度时对氨直接氧化为氮氧化物也具有抑制作用,这间接提高了高温段的氮氧化物脱除效率。150℃~500℃时气体组分中含有硫氧化物可以提高SCR活性,氮氧化物脱除率在无、有硫氧化物的条件下由最高94%提升至98%。气体成分中同时含水蒸气和硫氧化物的情况下,在150℃~240℃SCR活性有较明显的提高,在350℃~500℃温度范围内对氮氧化物脱除率也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低温时有硫酸铵盐结晶物质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V2O5-WO3/TIO2催化 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MW机组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反应塔入口结构优化
7
作者 高云峰 林振冠 +1 位作者 钟伟辉 楼波 《广东电力》 2012年第1期84-86,共3页
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反应塔入口气流不均匀会导致脱硝率下降、氨逃逸率增大以及加速部分催化剂老化等问题,对此,采用Flunt数值模拟方法,对某300 MW机组SCR脱硝反应塔入口结构进行优化。模拟结果表明... 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反应塔入口气流不均匀会导致脱硝率下降、氨逃逸率增大以及加速部分催化剂老化等问题,对此,采用Flunt数值模拟方法,对某300 MW机组SCR脱硝反应塔入口结构进行优化。模拟结果表明,反应塔入口宜采用三角形入口,入口处设置垂直导流板,之前还需设置倾斜导流板,这种结构能使进入反应塔的烟气流动均匀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锅炉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反应 Flunt数值模拟 导流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含量对Cu/ZSM-5催化剂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O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郑昌坤 叶青 +1 位作者 程水源 康天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7-180,共4页
采用浸渍法将铜(Cu)负载在ZSM-5分子筛上,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u含量的Cu/ZSM-5分子筛催化剂。对ZSM-5及Cu/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氨选择性催化还原一氧化氮(NO)性能进行评价,并对Cu/ZSM-5分子筛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Cu含量变化对Cu... 采用浸渍法将铜(Cu)负载在ZSM-5分子筛上,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u含量的Cu/ZSM-5分子筛催化剂。对ZSM-5及Cu/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氨选择性催化还原一氧化氮(NO)性能进行评价,并对Cu/ZSM-5分子筛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Cu含量变化对Cu/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氨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NH3-SCR)活性影响较大,Cu含量为0.75%(wt,质量分数)制得的Cu/ZSM-5具有最佳的中低温活性,在190℃条件下对NO的转化率为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含量 Cu/ZSM-5催化 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 氮氧化物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SCR催化反应的数值模拟及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佟德辉 李国祥 +1 位作者 陶建忠 孙少军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5-340,共6页
利用Eley-Rideal机理的计算方法,对NH3催化还原NOx的起燃温度特性和DeNOx性能进行了模拟,并和试验结果作了对比,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能够较好吻合,同时对于按柴油机ESC测试循环的试验结果也达到了一致趋势。这说明,数值模型可以用来... 利用Eley-Rideal机理的计算方法,对NH3催化还原NOx的起燃温度特性和DeNOx性能进行了模拟,并和试验结果作了对比,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能够较好吻合,同时对于按柴油机ESC测试循环的试验结果也达到了一致趋势。这说明,数值模型可以用来模拟催化剂的起燃性能和DeNOx性能,对小样评价试验和发动机台架试验可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用该模型考察了空速、沿载体比长度方向以及n(NO2)/n(NO)(物质的量之比)等因素对起燃温度特性和DeNOx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下空速越大,SCR催化转化器的起燃温度越高;增加载体长度和尾气中含有部分NO2有利于降低起燃温度和提高DeNOx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 Eley-Rideal机理 氮氧化物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柴油车尾气消除反应(NH3-SCR)的八元环沸石分子筛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章凌 段宏昌 +3 位作者 谭争国 吴勤明 孟祥举 肖丰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27,共9页
系统总结了作为柴油车尾气消除反应(NH3-SCR)催化材料的八元环沸石分子筛(CHA,AEI,RTH)的研究进展,讨论了不同方法合成的八元环沸石分子筛在NH3⁃SCR反应中的性能差异,并对未来八元环分子筛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八元环沸石分子筛 铜胺络合物 无溶剂法 无有机模板剂法 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Al_2O_3对SCR脱硝催化剂V_2O_5-WO_3/TiO_2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焦峰斌 张亚平 +3 位作者 沈凯 孙克勤 徐海涛 周长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58-1263,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γ-Al2O3含量的钛铝复合载体,以此为载体采用浸渍法负载V2O5和WO3制备了一系列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定(BET)、程序升温还原(H2-TPR)、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表征技术对催化剂表面...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γ-Al2O3含量的钛铝复合载体,以此为载体采用浸渍法负载V2O5和WO3制备了一系列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定(BET)、程序升温还原(H2-TPR)、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表征技术对催化剂表面形态进行分析,同时在模拟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O(NH3-SCR)的反应条件下,对催化剂的脱硝反应活性和SO2抗中毒进行考察。结果发现,TiO2和γ-Al2O3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V2O5-WO3/TiO2-γ-Al2O3催化剂的脱硝效率及活性窗口明显优于单一载体制备的催化剂,表现出了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抗SO2毒化能力,特别是V2O5-WO3/TiO2-15%γ-Al2O3在310~460℃,NO的转化率均在80%以上,反应窗口最宽。各种表征结果表明,TiO2-γ-Al2O3复合载体中γ-Al2O3高度分散在TiO2上,复合载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同时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 TIO2 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 催化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O_(x)-ZSM-5脱硝催化剂制备的溶剂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微 张耿睿 +3 位作者 于海斌 马新宾 刘飞 刘家旭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8-144,共7页
MnO_(x)-ZSM-5脱硝催化剂具有较好的低温氨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NH_(3)-SCR)活性,因其原料成本低、脱硝效率高等优点成为研究热点。详细叙述了采用蒸干溶剂法、通过调变制备过程中溶剂组成(乙醇和水或其混合溶液)制备系列MnO_(x)-ZSM-5... MnO_(x)-ZSM-5脱硝催化剂具有较好的低温氨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NH_(3)-SCR)活性,因其原料成本低、脱硝效率高等优点成为研究热点。详细叙述了采用蒸干溶剂法、通过调变制备过程中溶剂组成(乙醇和水或其混合溶液)制备系列MnO_(x)-ZSM-5催化剂,并首次研究了“溶剂效应”对催化剂脱硝性能产生影响的原因。利用X射线衍射(XRD)、光电子能谱仪(XPS)、程序升温氨吸附法(NH_(3)-TPD)、N_(2)物理吸附、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手段分析了催化剂物化性质、锰存在状态与催化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随着溶剂中水分占比的提高,MnO_(x)-ZSM-5脱硝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降低,具有高催化活性的Mn^(4+)物种比例迅速下降,这些原因均导致催化剂的脱硝活性逐步降低。说明溶剂组成会影响催化剂的脱硝性能,因此在制备MnO_(x)-ZSM-5脱硝催化剂时选取合适的溶剂是至关重要的,这为如何制备高活性的MnO_(x)-ZSM-5脱硝催化剂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O_(x)-ZSM-5 脱硝催化 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 蒸干溶剂法 溶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_(2)/Cu_(4)Al_(1)O_(x)催化剂的脱硝性能及PbCl_(2)耐受性
13
作者 阎清华 王爱斌 +2 位作者 高洁 刘国成 辛言君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1-246,共6页
以类水滑石(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为前驱体,制备了铈(Ce)掺加的Ce_(2)/Cu_(4)Al_(1)O_(x)催化剂,运用XRD、SEM、XPS、NH_(3)-TPD、H2-TPR、in situ DRIFT等多种技术手段进行了表征,并将该催化剂用于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 以类水滑石(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为前驱体,制备了铈(Ce)掺加的Ce_(2)/Cu_(4)Al_(1)O_(x)催化剂,运用XRD、SEM、XPS、NH_(3)-TPD、H2-TPR、in situ DRIFT等多种技术手段进行了表征,并将该催化剂用于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烟气脱硝系统,考察其脱硝性能及PbCl_(2)耐受性。实验结果表明,当催化剂中Pb质量分数为0.5%、反应温度为200℃时,Ce_(2)/Cu_(4)Al_(1)O_(x)催化剂的NO_(x)转化率为85.2%,远高于Cu/Al_(2)O_(3)(43.8%)和Cu-Ce/Al_(2)O_(3)(53.1%)。表征结果表明:PbCl_(2)能够引起催化剂比表面积降低,但对催化剂的晶体结构没有显著影响;PbCl_(2)会使催化剂表面活性物种的氧化还原性能降低,减少表面化学吸附氧;并可显著降低催化剂表面酸度,减少NH_(3)的吸附和活化,从而导致催化活性降低。Ce_(2)/Cu_(4)Al_(1)O_(x)催化剂具有优异PbCl_(2)耐受性的原因在于活性物种高度分散、酸性位点多、氧化还原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反应 类水滑石 Ce_(2)/Cu_(4)Al_(1)O_(x)催化 PbCl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CR技术降低车用柴油机NO_x排放的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佟德辉 李国祥 陶建忠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9-43,共5页
在发动机台架上对Urea-SCR排气后处理系统的尿素喷射进行了试验研究。ESC和ETC试验结果表明,尿素喷射策略的动态修正在保证NOx排放量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有效降低尿素消耗量;在瞬态工况下,还可以有效降低NH3泄漏造成的二次污染。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 尿素喷射 控制策略 氮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加劲及开孔的薄钢板稳定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春霞 宋波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58-63,共6页
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烟道、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反应器及支架进行整体结构静力分析,选取反应器上变形最大的侧壁板及有矩形大开孔的壁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加劲形式及开孔对薄钢板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单向受压的加劲板,... 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烟道、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反应器及支架进行整体结构静力分析,选取反应器上变形最大的侧壁板及有矩形大开孔的壁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加劲形式及开孔对薄钢板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单向受压的加劲板,现有的加劲肋设计方法满足稳定性的要求;在其他条件相同、板受单向均布压力时,加劲肋截面面积相同的条件下,配置L型加劲肋时板的稳定性比配置T型加劲肋的板更强;矩形大开孔改变了板的应力分布,在开孔的周边容易出现失稳现象,随着开孔的增大,板的临界屈曲特征值呈线性降低,但在开孔周边布置加劲肋能有效防止开孔周边板的失稳;相同截面面积的L型加劲肋对板的约束能力比T型加劲肋强;开孔会降低板的承载力,但开孔周边适当添加加劲肋能较大程度提高加劲板的临界屈曲特征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 结构稳定性 加劲板 矩形开孔板 临界屈曲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影响因子的SCR脱硝系统喷氨量优化模拟 被引量:26
16
作者 卢志民 李文庆 +3 位作者 廖永进 姚顺春 成明涛 吴康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4923-4930,共8页
为提高某660MW机组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系统出口NOx浓度分布均匀性,基于性能试验的实测烟气数据作为模拟入口边界条件,对烟气的湍流流动、多组分扩散和化学反应进行CFD数值计算。模拟分析了100%、75%... 为提高某660MW机组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系统出口NOx浓度分布均匀性,基于性能试验的实测烟气数据作为模拟入口边界条件,对烟气的湍流流动、多组分扩散和化学反应进行CFD数值计算。模拟分析了100%、75%和50%这3个典型工况下的烟气流场规律,得到5个分区及42个喷嘴喷氨对催化剂入口截面18个区域氨浓度分布影响因子,建立并求解最优喷氨量的矩阵方程。对优化后的喷氨量进行模拟得到3个工况出口NOx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3.7%、15.3%和17.6%,出口均匀性显著提高。结果表明采用影响因子定量计算最优喷氨量的方法适用于不同工况,且计算效率高,为实际喷氨优化调整试验和运行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氨优化 数值模拟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反应 影响因子 NOx浓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sorption of NO and NH_3 over CuO/γ-Al_2O_3 catalyst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清森 孙路石 +3 位作者 刘勇 苏胜 向军 胡松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6期1883-1890,共8页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reaction belongs to the gas-solid multiphase reaction, and the adsorption of NH3 and NO on CuO/γ-Al2O3 catalys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a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CuO/γ-Al...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reaction belongs to the gas-solid multiphase reaction, and the adsorption of NH3 and NO on CuO/γ-Al2O3 catalys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a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CuO/γ-Al2O3 catalysts was explored in a fixed bed adsorption system. The catalysts maintain nearly 100% NO conversion efficiency at 350℃. Comprehensive tests were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adsorption behavior of NH3 and NO over the catalysts. The desorption experiments prove that NH3 and NO are adsorbed on CuO/γ-Al2O3 catalysts. The adsorption behaviors of NH3 and NO were also studied with the in-situ diffusion reflectance infrared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oscopy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NH3 could be strongly adsorbed on the catalysts, resulting in coordinated NH3 and NH4+. NO adsorption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bridging bidentate nitrate, chelating bidentate nitrate, and chelating nitro. The interaction of NH3 and NO molecules with the Cu2+ present on the CAl2O3 (100) surface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a periodic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sorption of all the molecules on the Cu2+ site is energetically favorable, whereas NO bound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NH3 with the adsorption site, and key information about the structural and energetic properties was also addre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Γ-AL2O3 NH3 NO ADSORPTION diffusion reflectance infrared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oscopy density functionalthe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燃煤发电机组的SO_3生成与排放特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昊 盘思伟 张凯 《广东电力》 2016年第7期39-43,共5页
采用控制冷凝法在某600 MW燃煤发电机组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反应器入口和出口、干式静电除尘器(dry eletrostatic precipitator,DESP)入口和出口、湿式静电除尘器(wet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WE... 采用控制冷凝法在某600 MW燃煤发电机组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反应器入口和出口、干式静电除尘器(dry eletrostatic precipitator,DESP)入口和出口、湿式静电除尘器(wet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WESP)入口和出口进行现场SO_3质量浓度测试,分析了锅炉的SO_3生成特性及各烟气处理设备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炉内燃烧过程会产生15.2~21.6 mg/m^3的SO_3,其生成质量浓度随负荷升高有所降低;SCR脱硝过程中部分SO_2转化为SO_3,导致SO_3质量浓度升高55.4%~58.3%;DESP、WFGD装置和WESP的SO_3脱除效率分别为44.67%~44.57%、74.1%~75.6%和51.4%~57.6%;WFGD装置对SO_3的脱除效率显著低于对SO2的脱除效率,而WESP对SO_2和SO_3的脱除效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SO3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反应 湿法烟气脱硫装置 湿式静电除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沸石晶间转化快速合成SSZ-13沸石及其中空结构形成机理
19
作者 张宗洋 李玉平 +4 位作者 张若茜 刘宇峰 陈泽 韩丽娜 韩培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7-106,共10页
以N,N,N-三甲基-1-金刚烷胺氢氧化物(TMAdaOH)为有机模板,在180℃晶化温度下,通过补加硅源,以低硅铝比L沸石直接转晶合成SSZ-13分子筛.采用XRD,FTIR,SEM,N_2吸附-脱附和HRTEM等表征手段对晶化过程进行了跟踪,发现180℃高温下晶化4.5 h... 以N,N,N-三甲基-1-金刚烷胺氢氧化物(TMAdaOH)为有机模板,在180℃晶化温度下,通过补加硅源,以低硅铝比L沸石直接转晶合成SSZ-13分子筛.采用XRD,FTIR,SEM,N_2吸附-脱附和HRTEM等表征手段对晶化过程进行了跟踪,发现180℃高温下晶化4.5 h即可获得高结晶度的SSZ-13沸石;且在该实验条件下,晶化过程中晶粒出现了中空现象.进一步结合SEM-EDS表征结果对中空现象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主要是由于在低硅L沸石缓慢降解和SSZ-13快速成核和生长过程中,存在晶粒中间部位较边缘硅铝比高的现象,即晶粒硅铝比分布不均匀.随着晶化时间的延长,富硅的晶核会在碱液作用下选择性脱硅,从而产生中空现象.最后对合成的中空样品进行铜离子交换,测试其对NO_x的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的催化性能,并结合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和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表征对催化结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Z-13沸石 晶间转化 L沸石 中空沸石 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