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崔应美 梁月群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62,共6页
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的两种重要形式,两者既有着共同之处,又有着不同之处,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特点和政治优势。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的两种不同形式,二者解决不同... 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的两种重要形式,两者既有着共同之处,又有着不同之处,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特点和政治优势。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的两种不同形式,二者解决不同的问题,有着不同的特征、侧重点和优缺点;但二者统一于中国主权在民的民主本质,"选举"与"协商"只是修饰之词,其实质都是民主,都是为了保障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实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和国家治理的民主化和现代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 国家治理 人民民主专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举民主的局限与超越 被引量:6
2
作者 汪习根 李蕾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2-425,共4页
选举民主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最深、流传最广的民主形式,当今我国展开的乡镇直选则是直接选举民主的有益探索,也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选举民主实践的重要环节之一。
关键词 选举民主 人民代表大会 民主实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互补性 被引量:1
3
作者 范晓丽 李超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1期67-69,共3页
坚持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二者各有优点又相互补益:选举民主崇尚个体理性的表达,协商民主则主要表达民众的公共意愿;选举民主具有间接性、效率高的特点,协... 坚持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二者各有优点又相互补益:选举民主崇尚个体理性的表达,协商民主则主要表达民众的公共意愿;选举民主具有间接性、效率高的特点,协商民主则倾向于直接的沟通;选举民主一贯坚持多数性原则、保障多数人的利益,协商民主则提倡全员性参与,既包括多数人的权益保护,也权衡少数人利益的声张;选举民主具有全民普及性特点,协商民主则对于协商各方专业性的要求较高;等等。只有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力避各自的缺点,相互补益,才有可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 互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视野的镇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道良 童建清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2年第9期27-32,共6页
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创新性举措,也是我国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探索。选举民主采用的是多数裁定原则,所能维护的只能是多数人的利益,而少数人的利益往往被忽视。协商民主通过公民的共同政治参与、... 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创新性举措,也是我国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探索。选举民主采用的是多数裁定原则,所能维护的只能是多数人的利益,而少数人的利益往往被忽视。协商民主通过公民的共同政治参与、共同决策,追求的是协商一致原则,刚好能够弥补选举民主无法保证少数人利益的缺陷。镇村基层社会管理,在我国社会管理中处于最基础地位,其原有的社会管理方法在解决新问题时,已经显得非常乏力。所以,为了维护广大村民的利益以及确保其当家作主的地位,必须进行社会管理方式的创新,实现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有效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 基层自治 社会管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选举民主思想探析
5
作者 贺文慧 《改革与开放》 2017年第11期97-99,共3页
近年来,我国选举民主取得了一定进展,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邓小平非常重视选举民主的发展,认为选举民主作为政治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给予高度重视。选举民主建设必须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最大前提下,从具体国情出发,切实贯彻法... 近年来,我国选举民主取得了一定进展,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邓小平非常重视选举民主的发展,认为选举民主作为政治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给予高度重视。选举民主建设必须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最大前提下,从具体国情出发,切实贯彻法制思想;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选举民主发展提供厚实的物质基础;积极推行民主教育,汲取国外有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选举民主 思想 协商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举民主研究综述
6
作者 邓元雁 《现代农业》 2011年第2期107-108,共2页
民主是一种别于君主独裁和寡头统治的政府形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是其基本要义。"民主政治的核心程序是被统治的人民通过竞争性的选举来选择领导人,如果用普选的方式产生最高决策者是民主的本质,那么民主的关键点就是用在... 民主是一种别于君主独裁和寡头统治的政府形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是其基本要义。"民主政治的核心程序是被统治的人民通过竞争性的选举来选择领导人,如果用普选的方式产生最高决策者是民主的本质,那么民主的关键点就是用在自由公开和平等的选举中产生的政府,来取代那些不是通过那种方法产生的政府。可见,选举是民主的本质,是民主的直接体现和基础,没有选举就没有民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相得益彰
7
作者 李林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20-20,共1页
基于我国宪法的理念和制度安排,我们或许可对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主要区别做如下理解:第一,在民主理论的层面,选举民主是代议民主的必然选择,协商民主则是精英民主和参与民主的重要形式;第二,在国家政治制度层面,选举民主是国... 基于我国宪法的理念和制度安排,我们或许可对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主要区别做如下理解:第一,在民主理论的层面,选举民主是代议民主的必然选择,协商民主则是精英民主和参与民主的重要形式;第二,在国家政治制度层面,选举民主是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协商民主是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主要运作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 相得益彰 国家政治 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制度安排 法的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容性民主与政治共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选举的认知 被引量:8
8
作者 赖静萍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63,共10页
1949年中国政权鼎革之际,如何建立一个具有合法性的新政权,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大难题。难之所在:一是未经民主选举执政者的合法性势必有所欠缺;二是民主选举一般要在有权威的执政者领导下依法有序地进行。本文所要探讨的主题是中... 1949年中国政权鼎革之际,如何建立一个具有合法性的新政权,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大难题。难之所在:一是未经民主选举执政者的合法性势必有所欠缺;二是民主选举一般要在有权威的执政者领导下依法有序地进行。本文所要探讨的主题是中共如何以民主选举兼容政治协商、多元共治的精神,通过实践包容性民主达致最大限度的政治共识,使新政权的建立平稳有序且不失民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民主 政治共识 民主选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选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规定 被引量:3
9
作者 胡连生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7-99,共3页
由民众投票选举公共权力的执掌者是迈进现代文明社会的阶梯,是确保人民成为“权力源”,实现主权在民的必要条件,是实现权力制约与监督的基础,是造就人民公仆的重要机制。民主选举的规范形式是差额选举,让选民“货比三家”;其操作平台是... 由民众投票选举公共权力的执掌者是迈进现代文明社会的阶梯,是确保人民成为“权力源”,实现主权在民的必要条件,是实现权力制约与监督的基础,是造就人民公仆的重要机制。民主选举的规范形式是差额选举,让选民“货比三家”;其操作平台是候选人间的公平竞争,让选民择优选择;民主选举的重要保证是维护民选结果的权威性;其组织保证是强化人民代表大会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选举 权力源 差额选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领域的“游击战”与红色民主的建构——中共局部执政时期的政权选举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建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30,共10页
共产革命在颠覆乡村传统社会秩序的同时,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建构根据地的红色民主。从中央苏区到陕北,在中国共产党的强力推动下,根据地选举得以运转起来;但选民的被动参与决定了以选举为中心的基层政权改造,更多的是发挥了共产党人的主... 共产革命在颠覆乡村传统社会秩序的同时,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建构根据地的红色民主。从中央苏区到陕北,在中国共产党的强力推动下,根据地选举得以运转起来;但选民的被动参与决定了以选举为中心的基层政权改造,更多的是发挥了共产党人的主观能动性,并打上了战争动员的烙印。为赢得生存空间,中共倡导的"三三制"选举,也充分展示了制度的灵活性。可以看出,当选举内化为战斗的"武器"时,不同时期的选举必然呈现差异性特点,表现为制度成长的非连续性、突变与碎片化,成为施米特"游击队理论"的政治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选举 中央苏区 红色民主 苏维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村民委员会的民主选举制度 推进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湖北省广水市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调查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厚安 蒙桂兰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8-43,共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在1987年11月24日经第6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通过后,于1988年6月1日试行至今已五年了。五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土地承包到户后,农村经济突然从高度集中管理体制转变为高度分散的情况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在1987年11月24日经第6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通过后,于1988年6月1日试行至今已五年了。五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土地承包到户后,农村经济突然从高度集中管理体制转变为高度分散的情况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用新的社会主义自治的民主形式达到了对农村“九亿农民”重组的目的。实行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是要在广大农村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而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自己直接选举产生又是搞好村民自治的中心环节,也是实现农村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全国97万个村委会、五百多万个村委会干部的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安居乐业;而且直接影响到全国和全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委会换届选举 广水市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关庙 农村政治稳定 民主选举制度 村委会选举 选民 选票 领导小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政领导干部民主选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伊娜 孙立樵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43-45,共3页
民主选举是民主制度的根本要义,其目的是选出真正体现民意的德才兼备的人,使其代表人民对国家实行善治。民主选举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等方面问题。近些年来,被查处的腐败官员有很多是经过民主选举产... 民主选举是民主制度的根本要义,其目的是选出真正体现民意的德才兼备的人,使其代表人民对国家实行善治。民主选举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等方面问题。近些年来,被查处的腐败官员有很多是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这里除去其主观原因外,也暴露出一些地方在民主选举方面还存在一些漏洞。从表面上看,一些地方在民主选举的每个环节都履行了选举程序,但最终结果并不能真实地反映民意,甚至出现一些干部“带病上岗”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政领导干部 民主选举 民主制度 德才兼备 腐败官员 选举程序 民意 善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商与选举之辩:概念分析与理论建构——兼谈中国民主政治中的选举与协商
13
作者 李笑宇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Z期4-7,共4页
西方多党竞争性选举民主的发展植根于特定的历史语境。协商民主理论试图在批判多党竞争性选举民主的基础之上恢复政治的公共之维。协商与选举具有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协商并不一定能保证产生共识,选举容易忽视对公民私人偏好的公共转换,... 西方多党竞争性选举民主的发展植根于特定的历史语境。协商民主理论试图在批判多党竞争性选举民主的基础之上恢复政治的公共之维。协商与选举具有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协商并不一定能保证产生共识,选举容易忽视对公民私人偏好的公共转换,而一个兼具协商与选举的民主模式在保留各自优势的基础上能够克服不足。此模式在人大代表选举和基层协商治理中有潜在的应用空间,可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多党竞争性选举民主 人民代表大会 基层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党内民主选举制度创新和完善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伊娜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5Z期29-32,共4页
关于选举制度与选举程序,诸多学者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但不能忽视其背后更深层次的思想文化问题。在此,笔者借用道格拉斯·C.诺斯提出的制度变迁理论,深入探析党内民主选举这一政治制度的变迁。一、路径依赖与党内选举制度变迁(一)... 关于选举制度与选举程序,诸多学者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但不能忽视其背后更深层次的思想文化问题。在此,笔者借用道格拉斯·C.诺斯提出的制度变迁理论,深入探析党内民主选举这一政治制度的变迁。一、路径依赖与党内选举制度变迁(一)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理论概述20世纪70年代前后,道格拉斯·C.诺斯提出了制度变迁理论,明确指出"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因素的是制度性因素而非技术因素"。制度(Institution),即经济学意义上的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服从程序和道德、伦理的行为规范"。由此定义,诺斯在后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把制度区分为正式制度(正式规则)与非正式制度(非正式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选举制度 党内选举制度 路径依赖理论 制度变迁理论 选举程序 诺斯 党内民主 非技术因素 Institution 政治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民主形式的选择——选举与协商之辨析
15
作者 华露 《改革与开放》 2017年第13期3-5,共3页
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作为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两大主体内容,在不同的制度框架内具有不同的本质意蕴。本质相同的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具有一些形式上的差异,推进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将协商与选举有机结合,促进协调发展。不断... 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作为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两大主体内容,在不同的制度框架内具有不同的本质意蕴。本质相同的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具有一些形式上的差异,推进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将协商与选举有机结合,促进协调发展。不断丰富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制度内容与表现形式,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 民主政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治理视角下基层领导民主选举机制分析
16
作者 伊娜 胡国栋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4-6,共3页
近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民主观念的进步,公共管理范式开始由统治向治理进行转变,多元的、参与的和合作的公共治理模式逐渐备受各国政府推崇。公共治理理论要求抛弃传统公共管理的垄断和强制特征,重视民众与社会力量的参与机... 近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民主观念的进步,公共管理范式开始由统治向治理进行转变,多元的、参与的和合作的公共治理模式逐渐备受各国政府推崇。公共治理理论要求抛弃传统公共管理的垄断和强制特征,重视民众与社会力量的参与机制,强调政府、企业、团体和个人的共同作用,建立一种多元的、民主的和平等的合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治理理论 民主选举 机制分析 基层领导 信息网络技术 公共管理范式 传统公共管理 合作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村民自治中的民主选举问题
17
作者 王华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05-106,共2页
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基层民主政治的组成部分。我国村民自治中的民主选举日趋完善,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贿选、暴力选举等。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采取完善选举程序、加强法治建设等措施,切实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
关键词 村民自治 民主选举 法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选举中小企业厂长改进党管干部方法的有益探索
18
作者 尚小成 马学路 《理论视野》 1999年第3期53-53,共1页
近几年来,随着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河南省新乡市在部分中小企业进行了民主选举产生厂长的尝试。新乡无氧铜材总厂等四家企业在前些年因“干部”等种种原因,濒临破产。通过民选厂长.使企业扭亏增盈。尤其是无氧铜... 近几年来,随着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河南省新乡市在部分中小企业进行了民主选举产生厂长的尝试。新乡无氧铜材总厂等四家企业在前些年因“干部”等种种原因,濒临破产。通过民选厂长.使企业扭亏增盈。尤其是无氧铜材总厂,在民选厂长后,经过三年努力,就使一个负债1亿多元、外汇1700多万美元而濒临破产的企业,很快发展成为拥有固定资产高达5.2亿元,占地11万平方米的国家大型一档企业。实践证明,民主选举厂长是使中小企业摆脱困境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选举 党管干部 中小企业 无氧铜 企业领导体制 组织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 河南省 摆脱困境 企业领导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和完善地方民主选举工作的几点建议
19
作者 谭用发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民主选举工作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法律法规 德才兼备 领导岗位 群众公认 不容忽视 联合提名 普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村委会依法民主选举
20
作者 黄智权 《社会工作》 1995年第6期4-5,共2页
前不久,党中央召开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提出,要把加强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要加强农业,就必然要求加强农村基层... 前不久,党中央召开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提出,要把加强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要加强农业,就必然要求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尤其要抓好村委会建设。村委会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委会 组织法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民主选举 必然要求 依法处理 繁荣农村经济 换届选举 社会发展 经济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