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歇马杏”李矮缩病毒 被引量:1
1
作者 侯义龙 于亚军 +2 位作者 张立娟 赵洋 于大永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6-627,共2页
为选择不携带主要病毒的植株,利用作者已建立的PDVRT-PCR检测体系对辽宁省大连市地方特产“歇马杏”田间植株携带PDV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被检植株PDV的感染率达90%,但程度不同。
关键词 逆转录-聚合链式反应 PDV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罗氏沼虾诺达病毒 被引量:7
2
作者 曾地刚 雷爱莹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6年第6期735-737,共3页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5尾来自广西某罗氏沼虾养殖场典型白肉病症状罗氏沼虾肌肉中的诺达病毒,结果是阳性5尾,占100%。该检测方法耗时短,特异性、实用性强,灵敏度高。
关键词 罗氏沼虾 诺达病毒 逆转录聚合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3
作者 张冲 刘祥 陈计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0-175,共6页
针对基于DNA水平的聚合酶链式反应(DNA-PCR)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时会出现假阳性结果的缺点,建立一种能够区分死、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方法。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的femA基因,自设计Taqman探针、引物,采用一步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 针对基于DNA水平的聚合酶链式反应(DNA-PCR)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时会出现假阳性结果的缺点,建立一种能够区分死、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方法。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的femA基因,自设计Taqman探针、引物,采用一步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以femA mRNA为检测对象,发现只有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显阳性,死亡的则呈阴性;纯培养时,重复检测变异系数为0.15,灵敏度为9×102CFU/mL,检出限可达1/3 CFU/3 mL。实验表明,该研究所建立的一步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法,不仅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而且能够有效地区分死、活金黄色葡萄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聚合链式反应 金黄色葡萄球菌 死活菌 普通聚合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开口提取物的分离及对艾滋病毒逆转录酶和DNA多聚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孟正木 小野克彦 +2 位作者 中根英雄 小濑洋喜 坂井至通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羊开口经提取分离为Y-1、Y-P、Y-A、Y-E、Y-A-1和Y-A-1和Y3~11等部分,通过其对艾滋病毒逆转录酶(HIV-RT)和DNA多聚酶(DNAPol)活性试验,发现Y-1、Y-A、Y-A-1、Y-9和Y-... 羊开口经提取分离为Y-1、Y-P、Y-A、Y-E、Y-A-1和Y-A-1和Y3~11等部分,通过其对艾滋病毒逆转录酶(HIV-RT)和DNA多聚酶(DNAPol)活性试验,发现Y-1、Y-A、Y-A-1、Y-9和Y-11有极强的抑制酶活性作用。50%酶活性抑制浓度(IC50)对HIV-RT分别为0.1~0.5μg/ml,对DNApolα为0.5~2.5μg/ml。HIV-RT的抑制率当浓度Y-A、Y-A-12.5μg/ml,Y-9、Y-112μg/ml和Y-15μg/ml时分别为99.37%,93.35%,98.24%,99.92%和90.0%:DNApolα的抑制率当Y-A、Y-9、Y-11的浓度为2.5μg/ml和Y-1浓度为5μg/ml时,分别为95.45%,93.33%,93.01%和99.11%。结果提示羊开口中存在抑制HIV-RT和DNApolα的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开口 艾滋病毒 逆转录 DNA 多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RT-PCR检测人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用于乳腺癌鉴别诊断及与c-Myc基因的相关性 被引量:3
5
作者 唐峰 陈忠清 +5 位作者 包芸 朱腾芳 王虹 朱虹光 许祖德 胡锡琪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27-731,共5页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在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观察原癌基因c-Myc与hTERT 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乳腺普通型导管增生、不典型导管增生、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病例,采用实时荧光定...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在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观察原癌基因c-Myc与hTERT 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乳腺普通型导管增生、不典型导管增生、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病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Real-ti me RT-PCR)定量检测hTERT和c-Myc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以NhTERT=10为临界值,所有正常组织和良性病变NhTERT值均小于临界值,而hTERT基因转录升高的导管原位癌及浸润性导管癌其NhTERT值均大于此临界值。显示hTERT和c-Myc基因转录水平呈正相关(γ=0.7395,P<0.01)。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TERT基因表达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能为常规病理学诊断提供客观的参考指标,从而提高乳腺不典型导管增生与导管原位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原癌基因c-Myc转录水平上调可能与乳腺癌hTERT基因转录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端粒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链式反应 人端粒逆转录 C-MYC原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聚酶链式反应检测海南槟榔黄化病 被引量:17
6
作者 罗大全 陈慕容 +1 位作者 叶沙冰 刘志昕 《热带农业科学》 2002年第6期13-16,共4页
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海南槟榔黄化病。结果表明:槟榔黄化型黄化病病株样品分别用2组植原体(Phytoplasmas)通用引物(R16mF/R16mR2、R16mF2/R16R2和1067/1068)测定,均出现特异的PhytoplasmasDNA谱带,呈阳性结果;而健康植株相... 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海南槟榔黄化病。结果表明:槟榔黄化型黄化病病株样品分别用2组植原体(Phytoplasmas)通用引物(R16mF/R16mR2、R16mF2/R16R2和1067/1068)测定,均出现特异的PhytoplasmasDNA谱带,呈阳性结果;而健康植株相应组织样品(对照)和其它样品则均未出现上述谱带,呈阴性反应。因此,黄化型的槟榔黄化病病株组织内存在植原体,植原体是导致槟榔发生黄化型黄化病的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链式反应 海南槟榔 黄化病 检测 PCR 植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间变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 被引量:2
7
作者 赵静 赵金银 +6 位作者 陈志霞 钟巍 李龙芸 刘利成 胡小许 陈唯军 王孟昭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3-649,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间变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进行快速、敏感和特异检测。方法首先,应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针对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EML4)-ALK常见融合变异V1、V2、V3a和V3b设计引物和Taq... 目的建立一种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间变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进行快速、敏感和特异检测。方法首先,应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针对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EML4)-ALK常见融合变异V1、V2、V3a和V3b设计引物和Taqman水解探针。然后,以包含EML4-ALK融合变异V1、V2、V3a和V3b的假病毒颗粒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分析所建立方法的灵敏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后,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50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标本,其中包含3例ALK-荧光原位杂交(FISH)(+)样本。结果在无背景RNA干扰情况下,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检测灵敏度高达10拷贝/!l。在500拷贝/!l的野生型背景RNA下,其敏感性达1%,在5000拷贝/!l的野生型背景RNA下,其敏感性达0.5%。对于检测特异性,以正常人白细胞及血浆RNA为研究对象,均未见非特异性扩增。对50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标本进行检测,47例阴性标本检测均为阴性,3例ALK-FISH(+)标本2例检测阳性,1例未检出,未检出原因与标本RNA提取失败有关。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是一种快速、简便以及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EML4-ALK融合基因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进一步验证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间变淋巴瘤激融合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聚酶链式反应在法医学中的应用
8
作者 张武扬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2期32-35,39,共5页
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a Chain reaction,PCR)是分子生物学中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DNA片段体外扩增技术,只需有合适的试剂和普通的实验室设备,可以在几小时之内,将特定的DNA片段扩增几百万倍,使极微量的DNA扩增到检测分析... 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a Chain reaction,PCR)是分子生物学中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DNA片段体外扩增技术,只需有合适的试剂和普通的实验室设备,可以在几小时之内,将特定的DNA片段扩增几百万倍,使极微量的DNA扩增到检测分析所需要的量。该法操作简便,易于普及。所以自Mullis创建此法以来,很快得到重视和发展。多聚酶链式反应在法医工作中对检测分析微量检材内的DNA颇为有利,故综合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链式反应 法医学 DNA片段 体外扩增技术 检测分析 CHAIN 分子生物学 实验室设备 DNA扩增 PCR) 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肝炎病毒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7
9
作者 袁文 刘忠华 +2 位作者 张钰 刘香梅 黄韧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5期354-359,I0007,I0008,共8页
目的建立小鼠肝炎病毒(mouse hepatitis virus,MHV)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检测技术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针对MHV核衣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6条特异性引物,以MHV基因... 目的建立小鼠肝炎病毒(mouse hepatitis virus,MHV)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检测技术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针对MHV核衣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6条特异性引物,以MHV基因组RNA为模板,进行RT-LAMP反应。扩增产物通过浊度、SYBR green I荧光染料显色及电泳三种方法观察结果。同时,用限制性内切酶AluI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鉴定。进行RT-LAMP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最后用建立的RT-LAMP方法检测55份小鼠临床样本。结果RT-LAMP技术简单快速,等温条件下(65℃)一个小时内即可完成反应。酶切结果证明RT-LAMP产物正确。该技术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检测到的MHV RNA最低浓度为0.1 pg/μL,比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灵敏10倍。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与RT-PCR比较RT-LAMP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83.3%。结论RT-LAMP技术是一种快速、简便诊断方法,该方法检测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以成为快速准确检测MHV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肝炎病毒 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 逆转录聚合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PCR扩增文昌鱼LIM类同源框基因片段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勇 郎刚华 +1 位作者 刘宗柱 张培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1-36,共6页
于1997年6月在青岛市沙子口海域采集文昌鱼样品,采用RT-PCR方法进行青岛文昌鱼LIM类同源框基因片段的扩增研究。结果表明,用一对引物一次PCR扩增的方法未能得到特异的PCR产物,用一对引物两次PCR扩增的方法也同样未果。在对套式PCR进... 于1997年6月在青岛市沙子口海域采集文昌鱼样品,采用RT-PCR方法进行青岛文昌鱼LIM类同源框基因片段的扩增研究。结果表明,用一对引物一次PCR扩增的方法未能得到特异的PCR产物,用一对引物两次PCR扩增的方法也同样未果。在对套式PCR进行研究时发现,用普遍PCR方法进行的套式PCR结果不够理想,而用三步两段法和四步两段法套式PCR则可进行成功的扩增。用这两种方法扩增的PCR产物具有高度特异性。相比之下,用简并的引物对未知的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时,三步两段法和四步两段法的套式PCR应是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昌鱼 LIM类同源框基因 逆转录-聚合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检测食源性沙门氏菌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晓清 李苗云 +5 位作者 刘杰 赵改名 柳艳霞 田玮 黄现青 高晓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2-188,共7页
建立采用一步法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食源性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并初步应用。以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为目的基因设计引物,优化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同时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实验;并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人工污染... 建立采用一步法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食源性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并初步应用。以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为目的基因设计引物,优化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同时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实验;并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人工污染的猪肉样品,通过与传统计数方法的结果对比验证所建立方法的适用性。优化后的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检测条件为:42℃、5min,95℃、10s,95℃、5s,67℃、34s;此步骤进行40个循环;上、下游引物的最佳终浓度均为0.16μmol/L。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特异性为100%;重复性良好;对沙门氏菌的检测下限为150CFU/mL;检测人工污染食品样品的结果100%符合传统计数结果。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简单等特点,非常适用于食源性沙门氏菌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RNA 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聚链式反应(PCR)技术在骨髓移植中的应用
12
作者 曹华 孙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5-8,共4页
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领域中应用极广的一项由Mullis等设计的生物学技术。这项技术自1985年以来不仅在生物学领域,而且在医学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目前在国内外临床上广泛用于血液系统恶性疾患治疗的... 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领域中应用极广的一项由Mullis等设计的生物学技术。这项技术自1985年以来不仅在生物学领域,而且在医学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目前在国内外临床上广泛用于血液系统恶性疾患治疗的骨髓移植。 PCR技术是一种模拟天然DNA复制过程的核酸扩增法。即在体外一定的条件下,在待扩增的目的DNA片段两侧加一对寡核苷酸引物,通过变性使DNA成为单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多聚 多态性 微小残留病变 异基因 PCR技术 多聚链式反应 免疫球蛋白 PCR检测 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κB和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在急性肝内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大鼠模型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3
作者 丁艳 赵雷 +3 位作者 贾德胜 黄志华 梅红 彭罕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79-884,共6页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arly growthresponse factor-1,Egr-1)在急性肝内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α-异硫氰酸萘酯(ANIT)按50 mg/kg 一次灌胃大鼠,建立急...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arly growthresponse factor-1,Egr-1)在急性肝内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α-异硫氰酸萘酯(ANIT)按50 mg/kg 一次灌胃大鼠,建立急性肝内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动物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荧光定量 PCR 分别检测灌胃后24、48、72 h 肝组织中 NF-κB p65蛋白表达和 Egr-1 mRNA 表达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结果模型组24、48、72 h 肝组织 Egr-1 mRNA 表达量分别为(12.73±3.02)×10^(-2)、(8.19±2.29)×10^(-2)、(5.79±0.78)×10^(-2),24、48 h 均高于对照组(P 均<0.05),72 h 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24、48、72 h肝组织 NF-κB p65核表达阳性细胞率分别为48.3%、26.5%、2.7%,其中24、48 h 均高于对照组(P 均<0.05),72 h 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24、48 h NF-κB p65核表达阳性细胞分级分别与同一时间点的血清 TB、DB、ALT 呈正相关(P 均<0.05);模型组24、48 hEgr-1 mRNA 表达量分别与同一时间点的血清TB、DB、AIT、GGT 呈正相关(P 均<0.05);模型组72 h 肝组织 NF-κB p65、Egr-1 mRNA 表达量与72 h 时血清 TB、DB、ALT、GGT 无相关关系(P 均>0.05);模型组24、48 h NF-κB p65核表达阳性细胞分级与同一时间点的血清 GGT 亦无相关关系(P 均>0.05);模型组24、48 h 肝组织 Egr-1 mRNA 表达量及 NF-κB p65核表达阳性细胞分级均与同一时间点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分级呈正相关(P 均<0.05);模型组72 h 肝组织 Egr-1 mR-NA 表达量及 NF-κB p65核表达阳性细胞分级均与同一时间点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分级无相关关系(P 均>0.05)。结论 NF-κB和 Egr-1在肝内胆汁淤积性肝损伤肝组织中表达增高,与肝损伤程度相关,参予了肝内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病理过程。[临床儿科杂志,2008,26(10):879-8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 免疫组化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链式反应 胆汁淤积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晓勇 杨为民 +3 位作者 叶章群 刘继红 张旭 周惜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49-652,共4页
为探讨 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 (γ- GCS)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s)与膀胱癌化疗耐药的关系 ,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了 32例膀胱癌及其癌周正常膀胱粘膜上 γ- GCS亚单位 γ- GCSh、γ- GCSl以及 MRPs家族成员 ... 为探讨 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 (γ- GCS)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s)与膀胱癌化疗耐药的关系 ,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了 32例膀胱癌及其癌周正常膀胱粘膜上 γ- GCS亚单位 γ- GCSh、γ- GCSl以及 MRPs家族成员 MRP1 和 MRP2 的 m RNA的表达 ,并以 β- actin m RNA为内对照半定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γ-GCSh、γ- GCSl、MRP1 和 MRP2 m RNA在癌组织的平均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其在正常粘膜的表达 ;γ- GCSh和 MRP1 在化疗复发病例的癌组织的平均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在未接受过任何化疗的初发病例 ,同时显示两者在癌组织的表达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r=0 .786 ,P<0 .0 1)。提示 :正常细胞的恶性化可上调 γ- GCS和 MRPs的表达 ;膀胱癌临床化疗耐药的形成与 γ- GCSh和 MRP1 的过表达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 膀胱肿瘤 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基因表达 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CSNK1A1基因两种转录变异体CK1αLS与CK1αS在细胞株中的表达
15
作者 邹飞雁 刘婉君 +4 位作者 刘晓 刘卫海 曹佐武 刘兰兰 姜少杰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目的:分析CSNK1A1基因两种转录变异体CK1αLS和CK1αS在人正常细胞株和人肿瘤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RT-PCR法半定量检测不同细胞株中CSNK1A1基因的CK1αLS与CK1αS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36个细胞株中有32个细... 目的:分析CSNK1A1基因两种转录变异体CK1αLS和CK1αS在人正常细胞株和人肿瘤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RT-PCR法半定量检测不同细胞株中CSNK1A1基因的CK1αLS与CK1αS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36个细胞株中有32个细胞株存在CK1αLS与CK1αS的表达差异。在胚肾细胞293A、2株肺纤维细胞(MRC-5与HLF)、2株肺腺癌细胞(A549与SPC-A1)、巨细胞肺癌细胞HLAmp、小细胞肺癌细胞H446、鼻咽高分化鳞癌细胞CNE1、胃癌细胞SGC7901、骨肉瘤细胞MG-63以及3株白血病细胞(HL60、MOLT-4与Daudi)中,CK1αLS比CK1αS mRNA表达量少(P<0.05);而在肺泡细胞癌细胞H1650、肺鳞癌细胞L78、大细胞肺癌细胞H460、鼻咽低分化鳞癌细胞CNE2、3株乳腺癌细胞(Bcap-37、MDA-MB-435S与MCF-7)、2株胰腺癌细胞(BxPC-3与Panc-1)、肝细胞L02、肝癌细胞HepG2、胃上皮细胞GES-1、胃癌细胞MGC-803、结肠腺癌细胞SW620、前列腺癌细胞DU145、宫颈癌细胞Hela、卵巢癌细胞HO8910、纤维肉瘤细胞HT1080、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CK1αLS比CK1αS mRNA表达量多(P<0.05)。胰腺癌细胞Panc-1高表达CK1αLS,低表达CK1αS;胃癌细胞SGC7901低表达CK1αLS,高表达CK1αS;结肠腺癌细胞SW620 CK1αLS与CK1αS两者表达较低;肺泡细胞癌细胞H1650 CK1αLS与CK1αS两者表达较高。结论:CK1αLS和CK1αS的mRNA表达存在差异,可能与肿瘤细胞的来源和分化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蛋白激Ⅰα 信使RNA 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效果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文艳 孙明 +2 位作者 周宏研 裴志芳 杨天伦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86-689,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对慢性心衰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79例慢性心衰患者 ,用多聚酶链式反应 (PCR)进行ACE基因分型 ,得到II ,ID ,DD三种基因型。所有患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ngⅡ水平 ,超声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对慢性心衰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79例慢性心衰患者 ,用多聚酶链式反应 (PCR)进行ACE基因分型 ,得到II ,ID ,DD三种基因型。所有患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ngⅡ水平 ,超声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D)、左室射血分数 ;经常规方法治疗后 ,复查上述指标 ,并比较不同ACE基因型的治疗效果。结果 :DD型慢性心衰患者LVDD ,AngⅡ水平较其余两型患者更大、更高 ,且治疗后AngⅡ水平的下降幅度最大 (P <0 .0 5 )。结论 :国人ACEI/D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心衰的治疗效果可能有关。DD型患者体内可能存在较高的内分泌激活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慢性心衰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 AngⅡ DD 治疗后 治疗效果 PCR) 基因 多聚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表达 被引量:8
17
作者 魏明发 李俊 +4 位作者 王果 袁继炎 翁一珍 史慧芬 郭先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1-193,共3页
目的 研究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 (n NOS)基因在先天性巨结肠 (HD)不同肠段的表达。方法 分别取 8例先天性巨结肠患者病变段和正常段平滑肌组织 ,经处理后提取总 RNA,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扩增目的基因和看家基因片段 ,观察... 目的 研究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 (n NOS)基因在先天性巨结肠 (HD)不同肠段的表达。方法 分别取 8例先天性巨结肠患者病变段和正常段平滑肌组织 ,经处理后提取总 RNA,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扩增目的基因和看家基因片段 ,观察病变段和正常段的 n NOS基因的表达 ,并与看家基因 (GAPDH)在病变段和正常段的表达作对比。结果  8例患者正常段 n NOS和 GAPDH均有明显的表达 ,病变段 GAPDH亦有明显的表达而 n NOS均无表达。结论 先天性巨结肠患者病变段抑制性神经递质一氧化氮 (NO)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n NOS的 m RNA的减少或缺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一氧化氮合 基因表达 逆转录多聚反应 看家基因 基因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组织中Endostatin mRNA转录表达与血清Endostatin水平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颖 周清华 +3 位作者 孙芝琳 陆艳蓉 孙泽芳 张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65-669,共5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组织中EndostatinmRNA转录表达水平与血清中内皮抑素(Endo-statin)水平的关系以及两者水平与肺癌临床病理生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4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Endostatin的水平;用RT-PCR法检...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组织中EndostatinmRNA转录表达水平与血清中内皮抑素(Endo-statin)水平的关系以及两者水平与肺癌临床病理生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4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Endostatin的水平;用RT-PCR法检测其肺癌组织中EndostatinmRNA的转录表达水平。结果:1)肺癌患者血清中Endostatin水平为20.85±4.56ng/ml;肺癌组织中EndostatinmRNA的转录表达产物的OD比值为0.872±0.071。2)肺癌患者血清中Endostatin水平及肺癌组织中EndostatinmRNA的转录表达水平均与肺癌原发肿瘤大小、有无远处转移、细胞分化程度和P-TNM分期等有密切关系(P<0.05),而与肺癌原发部位、淋巴结转移状态、组织学类型,患者性别、年龄和吸烟与否等均无明显关系(P>0.05)。3)肺癌组织中CollagenⅩⅧ/EndostatinmRNA的转录表达与血清中Endostatin水平呈非常显著正相关(r=0.686,P<0.01)。结论:肺癌患者肺癌组织中EndostatinmRNA的转录表达与血清Endostatin水平有非常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均与肺癌的发生、发展、远处转移和细胞分化不良有密切关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Endostatin水平和肺癌组织中EndostatinmRNA的转录表达水平可能是预测肺癌恶性行为的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内皮抑素 转录表达 逆转录-聚合链式反应 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73基因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转录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何勇 范士志 +1 位作者 蒋耀光 薛志强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63-266,共4页
背景和目的ΔNp73是p53基因家族新成员p73的异构体,研究表明ΔNp73因为N末端转录活化区缺失致转录活化功能完全丧失,对p53和全长型p73的转录活化和促凋亡活性有明显的负调节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ΔNp73转录表达及... 背景和目的ΔNp73是p53基因家族新成员p73的异构体,研究表明ΔNp73因为N末端转录活化区缺失致转录活化功能完全丧失,对p53和全长型p73的转录活化和促凋亡活性有明显的负调节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ΔNp73转录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对肺癌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40例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及癌旁肺组织ΔNp73mRNA的表达,结合其临床病理特征,统计分析ΔNp73在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结果51例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中有32例(62.7%)呈ΔNp73mRNA高表达,而在癌旁肺组织中低表达。ΔNp73的表达与肺癌的临床TNM分期有密切关系(P=0.046),但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和病理学类型无显著相关性。ΔNp73mRNA高表达的患者较低表达的患者术后生存期短,预后差(P<0.001)。结论ΔNp73基因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中的转录表达较对应癌旁肺组织明显升高,并与患者临床分期和预后相关。ΔNp73基因的转录表达情况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73基因 肺肿瘤 逆转录多聚反应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巨噬细胞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武军驻 洪嘉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研究低密度脂蛋白 (LDL)与巨噬细胞髓过氧化物酶 (MPO)活性的关系。方法 :LDL诱导培养的小鼠腹水巨噬细胞 ,用MPO催化底物邻联二茴香胺氧化的方法测定MPO活性 ;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的方法检测MPO基因的表达 ,借此观察LD... 目的 :研究低密度脂蛋白 (LDL)与巨噬细胞髓过氧化物酶 (MPO)活性的关系。方法 :LDL诱导培养的小鼠腹水巨噬细胞 ,用MPO催化底物邻联二茴香胺氧化的方法测定MPO活性 ;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的方法检测MPO基因的表达 ,借此观察LDL与MPO活性的关系。结果 :LDL可以促进巨噬细胞内及分泌的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 ,但远比细菌脂多糖 (LPS)的作用小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没有此作用 ;随着LDL作用时间的延长巨噬细胞内及分泌的髓过氧化物酶活性逐渐升高 ,但随着LDL浓度的增加髓过氧化物酶基因的表达达到最大值后便维持该水平而不再随LDL浓度的变化而变化。结论 :LDL非特异性地诱导巨噬细胞MPO活性升高以及分泌增强 ,加强自身的氧化吸收 ;MPO活性升高的原因可能主要为巨噬细胞内酶活性的激活及分泌增强而非基因表达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过氧化物 低密度脂蛋白 巨噬细胞 逆转录多聚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