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立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间变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 被引量:2
1
作者 赵静 赵金银 +6 位作者 陈志霞 钟巍 李龙芸 刘利成 胡小许 陈唯军 王孟昭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3-649,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间变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进行快速、敏感和特异检测。方法首先,应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针对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EML4)-ALK常见融合变异V1、V2、V3a和V3b设计引物和Taq... 目的建立一种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间变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进行快速、敏感和特异检测。方法首先,应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针对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EML4)-ALK常见融合变异V1、V2、V3a和V3b设计引物和Taqman水解探针。然后,以包含EML4-ALK融合变异V1、V2、V3a和V3b的假病毒颗粒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分析所建立方法的灵敏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后,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50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标本,其中包含3例ALK-荧光原位杂交(FISH)(+)样本。结果在无背景RNA干扰情况下,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检测灵敏度高达10拷贝/!l。在500拷贝/!l的野生型背景RNA下,其敏感性达1%,在5000拷贝/!l的野生型背景RNA下,其敏感性达0.5%。对于检测特异性,以正常人白细胞及血浆RNA为研究对象,均未见非特异性扩增。对50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标本进行检测,47例阴性标本检测均为阴性,3例ALK-FISH(+)标本2例检测阳性,1例未检出,未检出原因与标本RNA提取失败有关。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是一种快速、简便以及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EML4-ALK融合基因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进一步验证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间变淋巴瘤激融合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表达 被引量:8
2
作者 魏明发 李俊 +4 位作者 王果 袁继炎 翁一珍 史慧芬 郭先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1-193,共3页
目的 研究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 (n NOS)基因在先天性巨结肠 (HD)不同肠段的表达。方法 分别取 8例先天性巨结肠患者病变段和正常段平滑肌组织 ,经处理后提取总 RNA,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扩增目的基因和看家基因片段 ,观察... 目的 研究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 (n NOS)基因在先天性巨结肠 (HD)不同肠段的表达。方法 分别取 8例先天性巨结肠患者病变段和正常段平滑肌组织 ,经处理后提取总 RNA,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扩增目的基因和看家基因片段 ,观察病变段和正常段的 n NOS基因的表达 ,并与看家基因 (GAPDH)在病变段和正常段的表达作对比。结果  8例患者正常段 n NOS和 GAPDH均有明显的表达 ,病变段 GAPDH亦有明显的表达而 n NOS均无表达。结论 先天性巨结肠患者病变段抑制性神经递质一氧化氮 (NO)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n NOS的 m RNA的减少或缺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一氧化氮合 基因表达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看家基因 基因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病人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基因表达与心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杨丽霞 王先梅 +5 位作者 祝善俊 杨永健 郭传明 石燕昆 王燕 任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0-362,共3页
目的 :了解充血性心务衰竭 (CHF)病人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 α (THF α)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的基因表达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通过手术取材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测定 31例瓣膜病所致不同程序CHF病人 (心力... 目的 :了解充血性心务衰竭 (CHF)病人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 α (THF α)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的基因表达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通过手术取材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测定 31例瓣膜病所致不同程序CHF病人 (心力衰竭组 )与 5例正常人 (正常对照组 )心肌组织TNF α和iNOS的mRNA表达。结果 :心力衰竭组与正常对照比较 ,心肌细胞TNF α和iNOS的mRNA表达明显增强 ,且随心功能恶化和心腔扩大 ,TNF α和iNOS的mRNA表达越强。CHF病人中 ,左心室舒张末内径 (LVEDd)≥ 5 5mm者与 <5 5mm者比较 ,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0 4 5者与≥ 0 4 5者相比 ,心肌组织TNF α和iNOS的mRNA表达均明显增强 ,P <0 0 5。结论 :CHF病人心肌组织TNF α和iNOS的基因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和左心室扩大呈正相关 ,而与左心室收缩功能呈负相关 ,提示心脏局部的细胞因子在CHF病人的心室重构和心功能恶化等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肌 肿瘤坏死因子 一氧化氮合成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心功能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73基因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转录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何勇 范士志 +1 位作者 蒋耀光 薛志强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63-266,共4页
背景和目的ΔNp73是p53基因家族新成员p73的异构体,研究表明ΔNp73因为N末端转录活化区缺失致转录活化功能完全丧失,对p53和全长型p73的转录活化和促凋亡活性有明显的负调节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ΔNp73转录表达及... 背景和目的ΔNp73是p53基因家族新成员p73的异构体,研究表明ΔNp73因为N末端转录活化区缺失致转录活化功能完全丧失,对p53和全长型p73的转录活化和促凋亡活性有明显的负调节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ΔNp73转录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对肺癌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40例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及癌旁肺组织ΔNp73mRNA的表达,结合其临床病理特征,统计分析ΔNp73在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结果51例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中有32例(62.7%)呈ΔNp73mRNA高表达,而在癌旁肺组织中低表达。ΔNp73的表达与肺癌的临床TNM分期有密切关系(P=0.046),但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和病理学类型无显著相关性。ΔNp73mRNA高表达的患者较低表达的患者术后生存期短,预后差(P<0.001)。结论ΔNp73基因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中的转录表达较对应癌旁肺组织明显升高,并与患者临床分期和预后相关。ΔNp73基因的转录表达情况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73基因 肺肿瘤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巨噬细胞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武军驻 洪嘉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研究低密度脂蛋白 (LDL)与巨噬细胞髓过氧化物酶 (MPO)活性的关系。方法 :LDL诱导培养的小鼠腹水巨噬细胞 ,用MPO催化底物邻联二茴香胺氧化的方法测定MPO活性 ;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的方法检测MPO基因的表达 ,借此观察LD... 目的 :研究低密度脂蛋白 (LDL)与巨噬细胞髓过氧化物酶 (MPO)活性的关系。方法 :LDL诱导培养的小鼠腹水巨噬细胞 ,用MPO催化底物邻联二茴香胺氧化的方法测定MPO活性 ;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的方法检测MPO基因的表达 ,借此观察LDL与MPO活性的关系。结果 :LDL可以促进巨噬细胞内及分泌的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 ,但远比细菌脂多糖 (LPS)的作用小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没有此作用 ;随着LDL作用时间的延长巨噬细胞内及分泌的髓过氧化物酶活性逐渐升高 ,但随着LDL浓度的增加髓过氧化物酶基因的表达达到最大值后便维持该水平而不再随LDL浓度的变化而变化。结论 :LDL非特异性地诱导巨噬细胞MPO活性升高以及分泌增强 ,加强自身的氧化吸收 ;MPO活性升高的原因可能主要为巨噬细胞内酶活性的激活及分泌增强而非基因表达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过氧化物 低密度脂蛋白 巨噬细胞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介苗增强人肺腺上皮细胞β-防御素-1基因的转录
6
作者 祝秉东 冯云 +2 位作者 黄宁 吴琦 王伯瑶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564-1564,共1页
关键词 卡介苗 人肺腺上皮细胞 β-防御素-1 基因转录 检测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73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转录表达及其意义
7
作者 冯滨 蒋耀光 +2 位作者 王如文 范士志 倪兵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 :检测p73mRNA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情况 ,探讨 p73基因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 (RT PCR)检测 37例食管鳞状细胞癌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区域淋巴结和相应正常食管组织中 p73mRNA的转... 目的 :检测p73mRNA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情况 ,探讨 p73基因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 (RT PCR)检测 37例食管鳞状细胞癌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区域淋巴结和相应正常食管组织中 p73mRNA的转录表达 ,并探明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 :37例食管肿瘤组织中有 2 1例 (5 1.8% )p73mRNA过度表达 ,其过度表达率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区域淋巴结和正常组织 (P <0 .0 5 ) ,但与食管癌TNM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和病理类型均无明显关系 (P >0 .0 5 )。结论 :食管肿瘤组织中存在p73基因的过度转录表达 ,可能参与了调控食管癌的发生过程 ,它的存在并没有阻止食管癌的进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表达 P73基因 食管癌 RT-PCR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透明细胞癌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树东 孙荣超 +7 位作者 穆会君 徐卓群 范钦和 张丽华 吴光斌 梁加贝 陈瑛 芮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37-1042,1060,共7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2,MMP2)在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RC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80例RCCC及30例癌周组织中TGF-β1与MMP...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2,MMP2)在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RC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80例RCCC及30例癌周组织中TGF-β1与MMP2的表达,同时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测定43例RCCC及43例癌周组织中TGF-β1与MMP2基因的表达。结果:RCCC中TGF-β1、MMP2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癌周组织,TGF-β1、MMP2表达与RCCC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相关;RCCC中TGF-β1与MMP2表达强度具有相关性;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TGF-β1、MMP2高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P均<0.05)。结论:TGF-β1、MMP2基因的表达参与了RCCC的发展,并且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可以作为判断RCCC预后的二个有效的联合分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转化生长因子-Β1 基质金属蛋白-2 逆转录-多聚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23在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7
9
作者 任艳玲 郑洪新 +2 位作者 杜松 赵金茹 李淑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98-301,共4页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23在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手术切除大鼠双侧卵巢。术后13周,取离体胫骨测量组织学参数髓腔面积百分率(%Ma.Ar)、骨小梁厚度(Tb.Th),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23在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手术切除大鼠双侧卵巢。术后13周,取离体胫骨测量组织学参数髓腔面积百分率(%Ma.Ar)、骨小梁厚度(Tb.Th),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大鼠骨组织TGFβ1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mad23蛋白在骨组织中的定位,用Westernblot杂交法检测骨组织TGFβ1、Smad2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Sham组)比较,模型大鼠(OVX组)骨组织Tb.Th缩小,%Ma.Ar明显增大,差异有显著性(P<0.01);OVX组TGFβ1的mRNA、蛋白及Smad2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Smad23蛋白广泛表达于骨组织干骺端,主要表达于骨基质表面及骨小梁周围的成骨细胞。结论TGFβ1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23可能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 2/3蛋白 骨质疏松症 卵巢切除术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信号转导蛋白 大鼠骨组织 SMAD 去卵巢 免疫组化法检测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标本的采集、储存和运送规范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童玲 夏爱梅 +7 位作者 胡晓静 余艮珍 史欢 顾莺 张晓波 王传清 张崇凡 黄国英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21,共3页
流感病毒检测最常见的是采集呼吸道标本,可采用拭子、刷子、吸出物和灌洗液获取呼吸道标本,可以采集鼻咽、口咽、鼻孔等.曾使用培养法或直接法荧光抗体法进行检测[1,2],现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可以通过样本中少量的病毒核... 流感病毒检测最常见的是采集呼吸道标本,可采用拭子、刷子、吸出物和灌洗液获取呼吸道标本,可以采集鼻咽、口咽、鼻孔等.曾使用培养法或直接法荧光抗体法进行检测[1,2],现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可以通过样本中少量的病毒核酸扩增而提高检测率[3].急性严重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流行期间,RT-PCR是SARS-CoV-2感染确诊的首选方法[4,5].检测准确性最高的标本是下呼吸道标本,但属于有创性操作.由于核酸扩增检测可以检测更低浓度的病毒,并且不需要细胞的存在,因此喉部拭子或唾液样本可能是进行分析的合适样本[6],但其检出率低于8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抗体法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呼吸道标本 拭子 灌洗液 冠状病毒 核酸扩增 吸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行性变椎间盘组织中TGF-β1和Bax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旸 何晓峰 +3 位作者 李彦豪 冯建宇 庞桦进 刘庆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9-402,共4页
目的探讨退行性变椎间盘组织中TGF-β1和Bax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正常与退变椎间盘组织,并根据病理改变将退变椎间盘组织分成4级,采用HE、免疫组化、TUNEL染色和RT-PCR法进行研究。结果免疫组化和RT-PCR均显示在正常组织中有TGF-β... 目的探讨退行性变椎间盘组织中TGF-β1和Bax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正常与退变椎间盘组织,并根据病理改变将退变椎间盘组织分成4级,采用HE、免疫组化、TUNEL染色和RT-PCR法进行研究。结果免疫组化和RT-PCR均显示在正常组织中有TGF-β1表达,Bax只有微量表达;在病变组织中随病理分级加大TGF-β1随之增加,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Bax也逐步增加,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Bax表达升高与凋亡指数(AI)呈正相关性。结论退变椎间盘的病理分级与TGF-β1的表达增高相关,由此调控了Bax的表达,导致了细胞凋亡,促进了椎间盘的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退变 凋亡 发病机制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神经痛大鼠脊髓缝隙连接蛋白43基因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许学兵 姚尚龙 +2 位作者 佘守章 许立新 董源洪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94-297,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神经痛大鼠脊髓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18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n=9),分别接受右侧坐骨神经结扎手术(CCI组)和假手术(Sham组).手术前、后观察大鼠疼痛行为学并测定右后肢热刺激抬脚潜伏... 目的:研究慢性神经痛大鼠脊髓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18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n=9),分别接受右侧坐骨神经结扎手术(CCI组)和假手术(Sham组).手术前、后观察大鼠疼痛行为学并测定右后肢热刺激抬脚潜伏期(PWTL)、电刺激抬脚阈值(PWET)的变化,于术后14天取大鼠L4/5右侧脊髓,以β-肌动蛋白(β-actin)为内参照基因,采用RT-PCR半定量分析CCI组和Sham组Cx43表达的差异.结果:CCI组大鼠表现为行走步态异常,与Sham组相比CCI组术后5~14天疼痛阈值明显降低(P<0.01).Sham组Cx43扩增产物量极少,而CCI组L4/5 Cx43扩增产物量约为Sham组的3倍.结论:慢性神经痛大鼠脊髓Cx43基因表达显著增加,提示脊髓缝隙连接可能在慢性病理性痛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脊髓 缝隙连接蛋白43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成年SD大鼠 基因表达变化 慢性神经痛 Cx43表达 实验研 Β-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新鲜肿瘤组织中MT-3基因CpG岛甲基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田子强 李勇 +4 位作者 刘俊峰 张月峰 王贵英 高立平 温士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180-1183,共4页
目的: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3不仅具有其它MT共有的细胞解毒功能,还有很强的生长抑制活性,是目前所知唯一一个具有独特生理功能的MT亚型。本研究旨在明确MT-3基因CpG岛在食管癌组织中的甲基化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5... 目的: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3不仅具有其它MT共有的细胞解毒功能,还有很强的生长抑制活性,是目前所知唯一一个具有独特生理功能的MT亚型。本研究旨在明确MT-3基因CpG岛在食管癌组织中的甲基化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5年5月至7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68例,其中男49例,女19例;年龄42~76岁;其中食管上段癌6例,中段癌46例,下段癌16例。国际TNM分期:Ⅰ期3例,ⅡA期13例,ⅡB期29例,Ⅲ期22例,Ⅳ期1例。组织学分级:高分化癌8例,中分化癌54例,低分化癌6例。全组患者均为鳞状细胞癌,且随访满30个月。取其新鲜手术标本及切缘正常组织,提取组织DNA及RNA,应用重亚硫酸钠处理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研究其MT-3基因的甲基化情况;应用实时RT-PCR技术,研究其MT-3mRNA的表达情况,然后与各临床病理参数及随访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全组患者共11例(16.2%)肿瘤组织发现MT-3基因甲基化,而所有患者的上或下切缘的正常组织均未检测到甲基化。存在和不存在甲基化的肿瘤组织中MT-3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54±1.11和5.13±1.86(P=0.027)。MT-3基因甲基化与TNM分期(P=0.031)、淋巴结转移情况(P=0.001)及术后生存时间(P=0.037)有关,而与患者的性别、肿瘤部位、组织分化程度及肿瘤侵犯深度均无关(P均>0.05)。结论:食管癌组织MT-3基因的甲基化影响该基因的表达水平,此事件易发生于肿瘤晚期患者,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较差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金属硫蛋白-3 重亚硫酸钠处理限制性切图谱分析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1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过程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宏 丁相奇 +1 位作者 顾东霞 杨晓云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6-278,共3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凋亡过程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人RPE细胞Survivin蛋白的表达;用AnnexinVFITC标记法测定TGFβ1作用下的人RPE细胞凋亡发生率;用RTPC...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凋亡过程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人RPE细胞Survivin蛋白的表达;用AnnexinVFITC标记法测定TGFβ1作用下的人RPE细胞凋亡发生率;用RTPCR方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TGFβ1作用下人RPE细胞Survivin基因的表达。结果免疫化学染色法显示:人RPE细胞表达Survivin基因;AnnexinVFITC标记法检测结果显示:人RPE细胞的凋亡率随着TGFβ1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高;RTPCR结果显示:随着TGFβ1质量浓度的升高,Survivin基因的表达逐渐降低。结论Survivin基因在人RPE细胞的凋亡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SURVIVIN基因 凋亡 免疫化学染色法 流式细胞技术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黄蛭口服液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玉桥 苏丹 +2 位作者 林慧 孙雪颖 梅全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7期1536-1538,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黄蛭口服液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药黄蛭口服液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平均AB-CA1荧光强度。运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ABCA1 m...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黄蛭口服液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药黄蛭口服液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平均AB-CA1荧光强度。运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ABCA1 mRNA的表达。结果:ox-LDL能够引起THP-1细胞ABCA1水平的上调;相对于阴性对照组中药黄蛭口服液能明显提高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荧光强度以及ABCA1 mRNA的表达。结论:研究显示中药黄蛭口服液能显著上调THP-1细胞ABCA1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蛭口服液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 流式细胞术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低密度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时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IF-1 α及其mRNA的表达 被引量:7
16
作者 邓爱军 姜德咏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6-358,共3页
目的探讨在缺氧状态下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其mRNA表达的时空规律。方法对分离的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分别进行常规和CoCl2模拟缺氧培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不同缺氧时间HIF-1... 目的探讨在缺氧状态下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其mRNA表达的时空规律。方法对分离的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分别进行常规和CoCl2模拟缺氧培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不同缺氧时间HIF-1α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HIF-1α有极低表达,缺氧1h表达量显著上升,4h达到高峰,16h后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各缺氧组HIF-1α的表达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但各缺氧组HIF-1αmRNA的表达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在缺氧早期HIF-1α表达有短暂、迅速的增加,但其mRNA的表达无明显变化,提示缺氧可以促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IF-1α的表达,但不是在基因的转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 HIF-1α 血管内皮细胞 mRNA表达 牛视网膜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正常对照组 统计学差异 免疫组织化学 缺氧状态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素瘤抗原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甄林林 马全 +1 位作者 武正炎 王萱仪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34-935,F0004,共3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黑色素瘤抗原基因(MAGE)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fqRT-PCR)检测55例乳腺癌组织中MAGE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55例乳腺癌组织中有17例(30.9%)表达MAGE-A1或/和MAGE-A3,9...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黑色素瘤抗原基因(MAGE)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fqRT-PCR)检测55例乳腺癌组织中MAGE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55例乳腺癌组织中有17例(30.9%)表达MAGE-A1或/和MAGE-A3,9例(16.4%)MAGE-A1阳性,13例(23.6%)MAGE-A3阳性。结论:MAGE基因在乳腺癌中较高表达,推测MAGE抗原可以作为乳腺癌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黑色素瘤抗原基因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1对RPE细胞bcl-2/Fas mRNA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宏 丁相奇 +3 位作者 顾东霞 张海龙 杨小云 靖鹏举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不同浓度TGF-β1作用下的人RPE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不同浓度TGF-β1作用下的人RPE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FasmRNA的表达,使用Western-Blot蛋白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TGF-β1处理过的PRE细胞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显示,随着TGF-β1浓度的增高,人RPE细胞中bcl-2mRNA表达降低,Fas mRNA的表达逐渐增高;Western-Blot结果显示,随着TGF-β1浓度的增高,Caspase-3蛋白表达逐渐增高。结论TGF-β可上调RPE细胞表面Fas基因的表达,从而激活Caspase-3的活性而诱导RPE细胞凋亡,Caspase-3在RPE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Western-Blot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th1基因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贤芬 杨仕明 韩东一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97-501,共5页
关键词 基因功能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小鼠转基因 内耳毛细胞 基因敲除技术 基因突变 细胞分化 成熟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ARPC2/3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阿娜古丽.阿巴白克力 林晨 +1 位作者 阿迪拉.斯依提 拉莱.苏祖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 探讨颅内血管周细胞瘤(haemangiopericytomas,HPC)的发病率、临床病理特点、遗传学改变.方法 对2例颅内HPC进行光镜、电镜、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颅外HPC1例、血管瘤型脑膜瘤2例与孤立性纤维性肿瘤2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2例均由... 目的 探讨颅内血管周细胞瘤(haemangiopericytomas,HPC)的发病率、临床病理特点、遗传学改变.方法 对2例颅内HPC进行光镜、电镜、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颅外HPC1例、血管瘤型脑膜瘤2例与孤立性纤维性肿瘤2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2例均由密集的梭形细胞组成,其内含丰富的鹿角状血管,网状纤维包绕单个瘤细胞,免疫组化CD34+、CD99+、Bcl-2+.结论 颅内HPC是一种不同于脑膜瘤与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少见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 肌动蛋白相关蛋白复合体2/3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