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时代同期化疗对中危鼻咽癌的治疗价值探讨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帆 张媛 +3 位作者 李文斐 陈磊 林爱华 马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5-623,共9页
【目的】探讨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时代同期化疗对中危鼻咽癌(II期及T3N0M0期)的治疗价值。【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2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防治中心共440例单纯IMRT治疗或IMRT治疗及同期化疗的中危鼻咽癌患者纳入研究。使用倾... 【目的】探讨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时代同期化疗对中危鼻咽癌(II期及T3N0M0期)的治疗价值。【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2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防治中心共440例单纯IMRT治疗或IMRT治疗及同期化疗的中危鼻咽癌患者纳入研究。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方法,得到宿主以及肿瘤因素均衡匹配的单纯放疗组和同期放化疗组。【结果】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7.3个月。在匹配前,接受单纯IMRT治疗的患者对比接受IMRT治疗及同期化疗的患者,估计三年无瘤生存(FFS)、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LR-FFS)、无远处转移生存(D-FFS)、总生存(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多因素分析中,同期化疗并非3年FFS、LR-FFS、D-FFS、OS的独立预后因素。然而,在接受IMRT治疗及同期化疗的患者发生严重急性毒性较接受单纯IMRT治疗的患者显著增多;在匹配后,单纯放疗组和同期放化疗组在各项生存终点均无显著差异(FFS:92.8%vs 91.2%,P=0.801;LR-FFS:95.2%vs 94.4%,P=0.755;D-FFS:96.4%vs 96.3%,P=0.803;OS:98.2%vs 98.9%,P=0.276)。【结论】对于IMRT治疗下的中危鼻咽癌患者,同期化疗并不能带来生存获益,却显著增加了急性严重毒性的发生,同期化疗是否应作为中危鼻咽癌患者的常规治疗值得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危鼻咽癌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同期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器模型和治疗计划系统对知识库计划模型的影响:一项基于宫颈癌适形调强放射放疗计划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晓慧 王佳舟 +2 位作者 胡伟刚 彭佳元 翟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21-825,833,共6页
背景与目的:“RapidPlan”利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中的患者解剖和剂量信息,以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 histogram,DVH)预测模型的方式来预测新计划的剂量分布。针对每种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背景与目的:“RapidPlan”利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中的患者解剖和剂量信息,以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 histogram,DVH)预测模型的方式来预测新计划的剂量分布。针对每种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和治疗机器模型分别建立知识库模型需耗费大量精力且选择繁琐,因此本研究评估基于特定TPS和加速器模型建立的知识库计划模型能否适用于其他TPS和加速器模型。方法:选取2015—2016年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采用IMRT技术治疗的50例临床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的放疗资料,使用RapidPlan建立基于知识库的计划预测模型。训练数据均基于Pinnacle计划系统,机器模型采用Synergy加速器6 MV光子射线。使用该预测模型对15例宫颈癌病例进行预测,提取目标函数数值后,分别在3组不同的优化环境中重新优化以评估加速器模型和TPS对知识库计划模型的影响:①与模型构建一致的TPS和加速器模型,即Pinnacle与Synergy;②TPS一致但加速器模型不一致,即Pinnacle与Truebeam;③TPS和加速器模型都不一致,即Eclipse和Truebeam。评估方法为基于知识库模型生成的计划与相应环境下人工计划进行剂量学比较。结果:组2和组3中,知识库计划与人工计划得到相似质量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剂量覆盖,而在组1中知识库计划改善了PTV的D2%(0.95 Gy,P<0.01)和剂量均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0.02,P<0.01)。知识库计划降低了所有3组计划的膀胱V30、V45和平均剂量,同时知识库计划还降低了肠道的平均剂量。结论:基于知识库的计划模型对加速器和TPS的依赖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RapidPlan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宋承霞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了解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对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307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162例)接受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对照组... 目的了解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对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307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162例)接受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对照组患者(145例)接受常规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57%(137/162),对照组为83.44%(121/14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36~60个月,两组患者1、2、3年的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在宫颈癌患者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剂量学验证 被引量:6
4
作者 沈文同 涂彧 +1 位作者 王建华 方明明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57-263,共7页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项崭新的放疗技术,有关它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一个急需解决和必须重视的问题,而其中剂量学验证是极其重要的一方面。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探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过程中的剂量学验证方法,保证IMR...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项崭新的放疗技术,有关它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一个急需解决和必须重视的问题,而其中剂量学验证是极其重要的一方面。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探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过程中的剂量学验证方法,保证IMRT治疗计划临床实施的正确性。研究过程为选取10例需要实施IMRT的病人,利用CMS公司的Xio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设计出IMRT计划,用Cirs调强胸段体模作为验证体模,将病人的IMRT计划移植至体模生成QA计划,计算出选定验证点的绝对剂量和选定验证平面的相对剂量分布。在加速器上按QA计划条件摆位并实施照射,得到用0.6cc电离室实测的验证点绝对剂量和用GafChromicEBT免洗胶片拍摄的平面剂量片,用RIT113胶片剂量分析软件分析实测的和计划的平面相对剂量分布。10例病人的剂量学验证结果表明,绝对剂量误差在5%以内,相对剂量分布在高剂量区很接近,低剂量区有一定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体模 电离室 胶片 剂量学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剂量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莹莹 林娟 +2 位作者 周卫兵 唐劲天 廖遇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79-885,共7页
目的:比较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和常规放射治疗(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CRT)在鼻咽癌放疗中的剂量学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7例行IMRT的鼻咽癌患者(IMRT组),在制定IMRT计划的同时利用放疗... 目的:比较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和常规放射治疗(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CRT)在鼻咽癌放疗中的剂量学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7例行IMRT的鼻咽癌患者(IMRT组),在制定IMRT计划的同时利用放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制定一套CRT放疗计划,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DVH)、95%靶区覆盖率(95%target volumedose,V95)、放射生物模型预测的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ormal tissue complication probability,NTCP)评价两种放疗计划的临床剂量学特点。为了从临床上进一步验证该差异,另外收集47例同期行CRT的鼻咽癌患者(CRT组),比较和评价其与IMRT组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差异。结果:计划比较中,IMRT计划的各靶区V95均超过96%(96.83%~99.99%),尤其是亚临床病灶靶区的V95明显优于CRT计划。且IM-RT计划的脑干和脊髓等正常器官受照剂量明显低于CRT计划。临床观察结果显示,IMRT组的局部和完全缓解率、3年无进展生存率以及总生存率均优于CRT组。IMRT组的3级急性放射反应亦明显少于CRT组。晚期放射反应中,IMRT组未出现≥3级的口干反应,而CRT组1年后仍有21%患者有≥3级的口干反应。结论:IMRT能提高鼻咽癌靶区剂量,较CRT能有效地减少周围危险器官的受照剂量,减轻急慢性放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常规放疗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序贯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2
6
作者 韩波 李瑛 +2 位作者 杨丽姝 潘慧莹 钱茂森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9期706-710,共5页
背景与目的: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otocellular carcinoma,PHC)的传统治疗手段是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TACE后对肿瘤局部实施高剂量放射治疗,有望降低TACE后周边肿瘤的复发。适形放射治疗(... 背景与目的: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otocellular carcinoma,PHC)的传统治疗手段是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TACE后对肿瘤局部实施高剂量放射治疗,有望降低TACE后周边肿瘤的复发。适形放射治疗(conformal radiation treatment,CRT)与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reatment,IMRT)技术使对肝脏肿瘤进行高剂量照射成为可能。本文旨在评价TACE序贯IMRT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耐受性及疗效。方法:1999年9月-2004年12月共治疗PHC72例,UICC1997肝癌分期标准为T2期14例,T3期39例,T4期19例;2001年广州分期Ⅰb期4例,Ⅱa期35例,Ⅱb期20例,Ⅲa期13例。TACE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或其分支,注入5~20ml顺铂、表柔比星与40%碘化油混悬液,1~2mm明胶海绵栓塞肝动脉,4周1次,有门静脉癌栓不予栓塞。IMRT应用CORVUS3.0/5.0逆向治疗计划系统及MIMiC多叶调强准直器,(1.8~5.0)Gy/次,(3~5)次/周;总剂量(34.5~58.8)Gy/10-25次,L-Q方程换算等效常规照射剂量为(42~70)Gy;常规保肝治疗。结果:CR3例,PR53例,有效率(CR+PR)77.78%(56/72),中位生存时间24个月,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72.72%、47.22%、28.25%、16.89%、12.89%;一过性转氨酶升高20.83%(15/72),十二指肠溃疡2.78%(2/72)。结论:TACE序贯IMRT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耐受性良好,无严重的远期并发症。显示了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化疗栓塞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原发性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原照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86-287,共2页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比较 治疗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鼻咽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长期疗效及不良反应 被引量:11
8
作者 殷欢 薛芬 +1 位作者 何霞云 孟晓燕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2-547,共6页
目的观察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治疗Ⅰ、Ⅱ期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的长期随访结果、分析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5年12月接受IMRT治疗的... 目的观察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治疗Ⅰ、Ⅱ期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的长期随访结果、分析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5年12月接受IMRT治疗的210例T1-2N0-1期NPC患者,其中Ⅰ期35例(16.7%)、Ⅱ期175例(83.3%)。Ⅱ期中113例(64.6%)接受了放化疗,余行单纯放疗。鼻咽和区域淋巴结肿瘤靶区剂量为66 Gy/30次。结果中位随访时间91个月,5年、10年生存率分别是97.1%、87.8%。5年、10年局部控制率、区域淋巴结控制率和无远处转移率分别是95.7%、92.8%,98.6%、98.6%和96.2%、94.1%。Ⅱ期113例化疗组和未化疗组的5年、10年生存率、区域淋巴结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35,0.942,0.754)。放化疗组的局部控制率比单纯放疗组高(P=0.009)。无4度晚期反应,3度晚期反应发生率低,主要是听力下降、龋齿、口干,放射性颅神经损伤和颞叶损伤的发生率为1.4%和3.3%。第2肿瘤发生率为6.7%。结论接受IMRT治疗的Ⅰ、Ⅱ期NPC患者在局部、区域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率和生存率方面均有明显获益,不良反应低。Ⅱ期患者加用化疗未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NPC) 早期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 化疗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适形调强放疗累及野和扩大野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多杰 李红伟 +6 位作者 何斌 汪庚明 蔡汉飞 段诗苗 沈学明 江浩 彭开桂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248-1251,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食管癌不同临床靶体积对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疗效及失败模式的影响,探讨不进行淋巴结预防照射是否可行。方法: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本院收治行根治性三维适形放疗(3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调强放疗(i... 目的:回顾性分析食管癌不同临床靶体积对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疗效及失败模式的影响,探讨不进行淋巴结预防照射是否可行。方法: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本院收治行根治性三维适形放疗(3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共68例,根据CTV范围不同分成淋巴结累及野组(累及野组)和淋巴结扩大野组(扩大野组)。结果:累及野组和扩大野组1、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9%、41%和61%、39%(P=0.56),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6%、48%和68%、49%(P=0.78)。累及野组和扩大野组总失败率分别为63%和66%(P=0.89),局部失败率为53%和59%,远处转移失败率分别为47%和44%,区域失败率分别为11.8%和7.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扩大野组肺V10、V20、V30及肺平均受量等指标均大于累及野组,其中V10和肺平均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累及野组在生存率、局部控制率方面和扩大野组相似,野内复发和远处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行累及野放疗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适形调强放射疗法 临床靶体积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同步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治疗不可切除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谢林 孙卯 +5 位作者 王郁薇 雷青松 王澄宸 樊春波 郭启帅 谢悦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3期125-129,共5页
目的分析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同步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治疗不可切除食管癌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39例不可切除食管癌患... 目的分析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同步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治疗不可切除食管癌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39例不可切除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其治疗方式,将接受IMRT同步替吉奥化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57例),将接受IMRT同步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化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82例)。比较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3年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变化,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价值。结果同步放化疗开始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Ⅰ~Ⅱ度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Ⅲ~Ⅳ度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63.41%(52/82)、70.73%(58/8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3.33%(19/57)、38.60%(22/57)](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1个月和3个月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专用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oesophageal cancer module,QLQ-OES24)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后1个月和3个月QLQ-OES24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结论IMRT同步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化疗药物治疗不可切除食管癌的疗效确切,虽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替吉奥,但未影响治疗计划,且在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方面优势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多西他赛 奥沙利铂 同步放化疗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形调强放疗同期整合瘤床推量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程学斌 肖林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87-692,共6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瘤床同期整合推量(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SIB)技术对于脑转移患者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本研究旨在探讨全脑IMRT+瘤床SIB... 背景与目的: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瘤床同期整合推量(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SIB)技术对于脑转移患者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本研究旨在探讨全脑IMRT+瘤床SIB治疗合并1-4个肺癌脑转移灶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明确该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确诊为肺癌脑转移(转移病灶数1-4个)的32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全脑5野IMRT(40Gy/20f)+瘤床SIB(50Gy/20f),分别评价其靶区剂量分布、放疗总有效率、肿瘤局部控制率、1年生存率、各种急性及晚期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放疗。全组2级呕吐、恶心和癫痫发生率分别为9.4%、15.6%和12.5%,2例出现2级认知功能障碍,4例出现2级记忆力损伤,2例出现3级记忆力损伤,无4级急性及晚期不良反应。放疗总有效率为71.9%,肿瘤局部控制率为96.9%,1年生存率为44%。结论:全脑5野IMRT(40Gy/20f)+瘤床SIB(共10Gy,即总量50Gy/20f)治疗1~4个肺癌脑转移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肺癌 脑转移 同期整合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1例食管癌适形调强放疗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史艳芳 党军 +2 位作者 唐玲荣 姚雷 李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 观察151例行根治性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并探讨影响生存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在我院接受三维适形放疗(140例)及调强放疗(11例)的151例食管癌患者,处方剂量57.5~70.0Gy(中位... 目的 观察151例行根治性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并探讨影响生存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在我院接受三维适形放疗(140例)及调强放疗(11例)的151例食管癌患者,处方剂量57.5~70.0Gy(中位数60 Gy)。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1、2、3年生存率,Logrank法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法行多因素预后分析,其余用χ2检验。结果 随访率为96.2%。全组患者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1.7%、28.5%、16.6%,中位生存时间为13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化疗应用、大体肿瘤体积(GTV)、病变长度、CT食管肿瘤最大直径与食管癌适形调强放疗预后密切相关。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应用、N分期、GTV是影响食管癌适形调强放疗预后的独立因素(P值分别为0.000、0.003、0.001)。结论 化疗应用、N分期、GTV是食管癌适形调强放疗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例初治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魏瑞 蒋文娟 +3 位作者 苏霁清 贺礼理 杨振 姜武忠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3-178,共6页
目的:观察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在初治鼻咽癌放疗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按1992年福州临床分期标准,I期3例(3.3%),Ⅱ期29例(32.2%),Ⅲ期26例(28.9%),Ⅳa期32例(35.6%)。调... 目的:观察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在初治鼻咽癌放疗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按1992年福州临床分期标准,I期3例(3.3%),Ⅱ期29例(32.2%),Ⅲ期26例(28.9%),Ⅳa期32例(35.6%)。调强放疗设鼻咽大体肿瘤计划靶区为PGTVnx、颈部阳性淋巴结GTVnd、高危计划靶区PTV1和低危计划靶区PTV2。处方剂量分别为PGTVnx 71.94~77.88 Gy/33次、GTVnd 69.96 Gy/33次、PTV1 60~66 Gy/33次、PTV2 50.4~56 Gy/28次,化疗方案包括同期与辅助化疗。生存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多因素分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采用放射治疗肿瘤协作组(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RTOG)标准评价急性反应和晚期损伤。结果:随访12~56(中位时间33)个月,全组l,2,3,4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7.8%,90.6%,86.0%,80.0%;1,2,3,4年局部/区域控制生存率分别为98.8%,97.5%,92.1%,77.4%;1,2,3,4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5.3%,90.7%,88.4%,85.8%。多因素分析表明临床分期是影响鼻咽癌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最严重的急性不良反应是放射性黏膜炎,1~4级分别为16.7%,60%,23.3%,0。晚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腮腺损伤,1年后腮腺反应按1~4级分别为18.1%,9.6%,0,0。结论:IMRT联合化疗可提高鼻咽癌患者生存率,晚期不良反应率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强适形放疗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初探 被引量:4
14
作者 邓晓琴 韩波 +1 位作者 李瑛 崔守仁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25-526,534,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4例前列腺癌患者,其中12例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前接受双侧睾丸去势术。采用美国VARIAN的6MV-X线直线加速器,NOMOS的PEACOCK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剂量-时间-... 目的:初步探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4例前列腺癌患者,其中12例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前接受双侧睾丸去势术。采用美国VARIAN的6MV-X线直线加速器,NOMOS的PEACOCK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剂量-时间-分割方式:2.5-3.0 Gy/次,5次/周,25-30次,总剂量72-77Gy,5-6周完成。结果:调强适形放疗后3个月时PR 10例(71.4%)、NC 4例;6个月时CR 6例、PR 8例,总有效率(CR+PR)为100%。无Ⅲ、Ⅳ级消化、泌尿系统放射反应发生。结论: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可以治疗前列腺癌,照射剂量72-77Gy为安全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调强适形放射疗法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的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兵 朱锡旭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7期647-650,共4页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三大主要手段之一。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3DCRT)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技术的诞生和发展 ,标志着肿瘤放射治疗进入了“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治疗”为特征的时代。作者就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质子治疗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RT联合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局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罗茜 王颖 +2 位作者 吴永忠 周伟 柳先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比较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ified radiotherapy,IMRT)联合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与单纯IMRT治疗局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将90例局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 目的:比较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ified radiotherapy,IMRT)联合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与单纯IMRT治疗局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将90例局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采用IMRT联合后程SBRT,先行IMRT,常规分割剂量至50 Gy/5周,再采用SBRT推量17.5 Gy/1周;对照组采用IMRT,常规分割剂量至70 Gy/7周。在放疗结束3~6个月后行肺部增强CT检查,采用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评价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mission,CR)和部分缓解率(partial remission,PR)。按照放射治疗肿瘤学组(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RTOG)标准评价正常组织急性反应。结果:试验组治疗的有效率(CR+PR)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4.44%和66.67%,2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44%和13.33%,但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138)。2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44.44%和48.89%,2组之间亦无统计学差异(P=0.822)。放射性脊髓炎均未发生。结论:IMRT联合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局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单纯IMRT放疗,且引起的急性组织反应少,故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Ⅳa期鼻咽癌调强放疗联合三种含铂方案同期化疗的比较 被引量:10
17
作者 许明君 叶建明 +2 位作者 郭海亮 黄莉 王祥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2-624,共3页
目的:比较调强适形放疗(IMRT)联合顺铂+氟尿嘧啶(PF)、紫杉醇+顺铂(TP)、每周顺铂(DDP)方案同期治疗Ⅲ、Ⅳa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138例Ⅲ、Ⅳa期初治鼻咽癌患者分别行PF、TP、每周顺铂方案同期... 目的:比较调强适形放疗(IMRT)联合顺铂+氟尿嘧啶(PF)、紫杉醇+顺铂(TP)、每周顺铂(DDP)方案同期治疗Ⅲ、Ⅳa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138例Ⅲ、Ⅳa期初治鼻咽癌患者分别行PF、TP、每周顺铂方案同期放化疗。均采用IMRT放疗技术。结果:中位随访28(5~37)个月,三组无瘤生存曲线和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DDP组与PF组优于TP组。三组Ⅲ~Ⅳ度粒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炎分别为34.78%vs30.43%vs8.70%(P<0.05)、23.91%vs21.74%vs34.78%(P<0.05)、60.87%vs65.22%vs52.17%(P>0.05)。结论:IMRT同期联合PF、TP、DDP方案治疗Ⅲ、Ⅳa期鼻咽癌,综合近期疗效与毒副反应,DDP方案最优,PF方案次之,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同期化疗 紫杉醇 顺铂 氟尿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化的调强强度图谱计算方法及实现
18
作者 刘迎 韩忠明 +2 位作者 戴明利 黄今慧 孙践知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03-206,共4页
优化算法是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软件系统的核心。模糊权重算法是一种优化算法,但该算法存在一个缺陷——剂量强度图谱分布上有锯齿现象。在原有模糊权重优化算法基础上提出一种简化方法。采用线性主射束替代三维锥形射束的方法消除... 优化算法是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软件系统的核心。模糊权重算法是一种优化算法,但该算法存在一个缺陷——剂量强度图谱分布上有锯齿现象。在原有模糊权重优化算法基础上提出一种简化方法。采用线性主射束替代三维锥形射束的方法消除了锯齿现象。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优化速度和优化结果上有很大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图谱 优化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计划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束CT引导下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及配准方式分析 被引量:24
19
作者 吴志勤 余建义 +6 位作者 阎华伟 杨桂强 林立 黄包记 王志玮 潘涵慧 金献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903-1905,1910,共4页
目的探讨机载锥形束CT(CBCT)引导下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IMRT)不同乳腺厚度时摆位误差及配准方式的差异。方法 2016年3—10月,选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化疗科接受IMRT的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85例,在医科达Synergy加速器上的机载... 目的探讨机载锥形束CT(CBCT)引导下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IMRT)不同乳腺厚度时摆位误差及配准方式的差异。方法 2016年3—10月,选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化疗科接受IMRT的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85例,在医科达Synergy加速器上的机载CBCT引导下,对IMRT治疗前摆位进行验证。把CBCT重建图像和计划图像进行匹配。计算六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并在线自动校准上述误差。线下分别测量每例患者乳腺厚度(乳腺组织最大径,即乳腺组织最凸点至最近胸壁肌外缘的距离)并分组,对比分析自动骨性配准下和自动灰度配准下X轴(左右)、Y轴(上下)、Z轴(前后)及矢轴位(GX)、冠状位(GY)、横状位(GZ)的摆位误差。结果自动骨性配准下和自动灰度配准下,85例患者X轴和GY的摆位误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动骨性配准下A组(乳腺厚度≤30 mm)、B组(乳腺厚度>30~45 mm)、C组(乳腺厚度>45 mm)患者各个方向的摆位误差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动灰度配准下3组患者各个方向的摆位误差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IMRT不同乳腺厚度患者摆位误差间无明显差异,两种配准方式建议首先使用灰度配准。放疗前进行CBCT引导下摆位误差校准,可以提高乳腺癌放疗的精度,从而实现精确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锥形束CT 配准 摆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胶囊治疗成人Ⅲ~Ⅳ级胶质瘤术后残留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振华 王建华 +2 位作者 郭小奇 杨留勤 武莉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3期3962-3964,共3页
目的 观察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胶囊治疗成人Ⅲ~Ⅳ级(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残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9月-2010年5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胶质瘤术后残留患者64例,病理诊断明确为胶质瘤Ⅲ~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 目的 观察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胶囊治疗成人Ⅲ~Ⅳ级(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残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9月-2010年5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胶质瘤术后残留患者64例,病理诊断明确为胶质瘤Ⅲ~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试验组31例.对照组患者行单纯调强放疗;试验组调强放疗同时即开始服用替莫唑胺胶囊,75 mg/m2,42 d,放疗结束1个月后继续每日服用替莫唑胺胶囊150 mg/m2,连服5 d,间歇23 d,28 d为1个周期,共6个周期.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5例、稳定14例、进展2例,试验组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9例、稳定6例、进展1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228,P=0.026).常见毒副作用主要有急性脑水肿、消化道反应及血液毒性等,应用升白、止吐及脱水降颅压药物后缓解,无Ⅲ度以上毒副作用,无治疗相关性死亡,均完成治疗.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98 d和462 d;两组患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57.6%、9.0%和77.4%、19.4%;Log-rank检验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7).结论 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胶囊治疗成人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残留患者较单纯放疗临床疗效好,毒副作用轻微,1、2年生存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替莫唑胺 神经胶质瘤 肿瘤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