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鱼养殖池塘水温生态适宜度评价基准初探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寿兵 屈颖 +2 位作者 刘兴国 姜钇如 蔡桢杰 《水产科技情报》 2024年第1期22-28,共7页
水温是决定池塘养殖鱼类能否生存和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涉及水温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生理生态影响的研究结果,将水温对草鱼生长和生存的生态适宜度划分为5个等级期,并以此为基础研究确定了5个... 水温是决定池塘养殖鱼类能否生存和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涉及水温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生理生态影响的研究结果,将水温对草鱼生长和生存的生态适宜度划分为5个等级期,并以此为基础研究确定了5个生态适宜度等级期的温度(t)基准(范围):死亡期t≤2.0℃或t≥38.0℃;危险期t∈(2.0,4.0)℃或t∈[35.0,38.0)℃;影响期t∈[4.0~18.0)℃或t∈(33.0~35.0)℃;正常期t∈[18.0~26.0)℃或t∈(30.0~33.0]℃;最适期t∈[26.0~30.0]℃。研究结果可为广大养殖户开展池塘水温安全管理和生态适宜度调节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水温 生态适宜度 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候适宜度的吉林省烤烟产量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忠辉 王美玉 +3 位作者 袁福香 王冬妮 任景全 穆佳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烤烟是吉林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物之一,掌握其产量变化对保障烟农增收十分必要。气候条件是对烤烟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目前预测评估气象因子对吉林省烤烟产量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利用指数平滑法分离出1981... 烤烟是吉林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物之一,掌握其产量变化对保障烟农增收十分必要。气候条件是对烤烟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目前预测评估气象因子对吉林省烤烟产量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利用指数平滑法分离出1981—2018年吉林省烤烟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利用隶属函数法确定了旺长期(6月)降水和大田生长期可用时间是影响吉林省烤烟产量的重要气象因子,计算出每个县各个影响因子的适宜度,再通过信息熵值法计算出烤烟产量气候影响因子的权重,并计算出每个地市的综合气候适宜度,最后建立烤烟气象产量与地市综合气候适宜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烟叶旺长期降水和大田生长期可用时间是吉林省烤烟产量的气象限制因素,其中烤烟旺长期降水影响权重占0.81,大田生长期可用时间影响权重占0.19。通过该方法建立的产量预报模型准确率在80%以上,该方法可以用于烤烟产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隶属函数法 信息熵值法 产量评估 气候适宜度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江丁坝群对鲫鱼栖息地适宜度的影响
3
作者 程香菊 王龙威 +3 位作者 林梓宜 田甜 曾家星 黄东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17,80,共9页
为了探究北江丁坝群对鱼类栖息地的影响,以北江干流英德段为研究区域,采用非结构化网格有限体积法(FVCOM),计算了不同流量条件下鲫鱼栖息地加权可利用面积(WUA),得到鱼类最适生态流量值。基于鱼类最适生态流量值开展了丁坝群对流速、水... 为了探究北江丁坝群对鱼类栖息地的影响,以北江干流英德段为研究区域,采用非结构化网格有限体积法(FVCOM),计算了不同流量条件下鲫鱼栖息地加权可利用面积(WUA),得到鱼类最适生态流量值。基于鱼类最适生态流量值开展了丁坝群对流速、水深、鱼类栖息地适宜性指数和水力生境多样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上游为最适生态流量350 m 3/s时,丁坝群使得WUA由7.142 km 2降低至5.692 km 2;丁坝群会显著改变河道中心和近岸的流速,导致流速适宜度指数下降,进而降低整个研究区域的栖息地适宜度指数;丁坝群的水位壅高作用有限,最大壅高水深为0.38 m,对水深适宜度指数分布影响较小;在丁坝群作用下,栖息地可接受性高的面积占比由52.151%降至32.271%,降低了鱼类栖息地质量;丁坝群造成水力生境多样性辛普森指数由0.547降至0.529,使得研究区域内的水力生境多样性略微减少。研究成果可为北江鱼类栖息地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坝群 鱼类栖息地 鲫鱼 适宜度指数 WUA FVCOM 北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油田低渗油藏CO_(2)封存适宜度评价方法研究及试验
4
作者 姚健 郭红强 +2 位作者 张金元 张添锦 李嘉欣 《河南科技》 2024年第13期40-45,共6页
【目的】CO_(2)地质封存是落实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方法之一,建立完善的选址标准,是确保安全封存的前提条件,并能提高CO_(2)地质封存的成功率。【方法】针对延长油田CO_(2)封存选址优选困难的问题,借鉴国内外成功实施CO_(2)封存的油... 【目的】CO_(2)地质封存是落实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方法之一,建立完善的选址标准,是确保安全封存的前提条件,并能提高CO_(2)地质封存的成功率。【方法】针对延长油田CO_(2)封存选址优选困难的问题,借鉴国内外成功实施CO_(2)封存的油藏实例,本着CO_(2)地质封存选址“安全性第一,既经济又环境友好”等原则,从工程地质条件、封存潜力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3方面进行评价,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法建立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结果】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能准确评价延长油田各个区块CO_(2)封存的适宜度。【结论】研究成果为延长油田低渗油藏CO_(2)封存优选场地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US 低渗油藏 层次分析法 灰色关联法 适宜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开白马茶气候适宜度变化特征研究
5
作者 卢小玛 周海龙 +2 位作者 植辉 李辰俊 彭端 《现代农机》 2024年第4期73-76,共4页
基于封开县国家气象观测站1971—2020年的气象资料和封开县白马茶业有限公司提供的茶叶生产数据,对照茶叶生长的气候指标,构建封开白马茶的气候适宜度模型,分析封开白马茶气候适宜度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封开非常适宜白马茶种植,白马... 基于封开县国家气象观测站1971—2020年的气象资料和封开县白马茶业有限公司提供的茶叶生产数据,对照茶叶生长的气候指标,构建封开白马茶的气候适宜度模型,分析封开白马茶气候适宜度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封开非常适宜白马茶种植,白马茶气候适宜度的年际变化呈上下波动,平均气候适宜度为0.98;春季的气候适宜度最好,夏季次之,秋季最差,气候适宜度分别为1、0.84和0.76;白马茶气候适宜度和单位面积产量的相关程度高,二者的折线图拐点和变化趋势基本上一致,表明建立的封开白马茶气候适宜度模型可用于封开气候与白马茶产量关系的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开白马茶 气候适宜度 模型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荆门市油菜产量的气候适宜度模型与辐热积模型对比
6
作者 何玮龙 李世刚 +2 位作者 贺嗣彭 段皓冉 王雨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70-74,79,共6页
以荆门市1960—2020年气象要素(光照、温度、降水)和逐年油菜(Brassica napus L.)产量数据为基础,比较分析了气候适宜度模型和辐热积模型预测荆门市油菜产量的准确率。结果表明,在回代检验中,气候适宜度模型的拟合效果较佳,且二次回归... 以荆门市1960—2020年气象要素(光照、温度、降水)和逐年油菜(Brassica napus L.)产量数据为基础,比较分析了气候适宜度模型和辐热积模型预测荆门市油菜产量的准确率。结果表明,在回代检验中,气候适宜度模型的拟合效果较佳,且二次回归拟合效果稍好于线性回归拟合;气候适宜度模型的准确率接近90%,辐热积模型准确率高于80%,说明气候适宜度模型更适用于荆门市油菜的产量预测。从综合预测准确率和气象因子两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气候适宜度模型会忽略逐日气象要素中对油菜生长发育不利的极端值,另外日照适宜度指数相对太阳辐射累积量反映作物的光合效应较差;辐热积模型则重点考虑光热效应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考虑极端日气象要素的不利影响,但是忽略了降水这一油菜生长的重要制约气象因子。两种模型各有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Brassica napus L.) 气候适宜度模型 辐热积模型 产量预报 荆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内蒙古翁牛特旗玉米气候适宜度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迎杰 王海梅 李鑫杨 《农学学报》 2023年第2期83-88,共6页
揭示气候变化对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影响,对合理改善玉米种植布局、培育玉米新品种、保证玉米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1981—2018年逐日气象资料,结合玉米生长气候适宜度指标,通过翁牛特旗玉米气候适宜度模型,计... 揭示气候变化对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影响,对合理改善玉米种植布局、培育玉米新品种、保证玉米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1981—2018年逐日气象资料,结合玉米生长气候适宜度指标,通过翁牛特旗玉米气候适宜度模型,计算分析了玉米在全生育期及主要生育阶段内的光照、温度、降水和综合气候适宜度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1—2018年,玉米全生育期内光照、温度和降水适宜度分别为0.72、0.94和0.60,综合气候适宜度为0.74,气候条件较适宜玉米种植。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玉米在出苗至拔节期,温度适宜度显著下降;在拔节至开花期,光照适宜度显著上升;在开花至乳熟期,光照适宜度显著上升,降水适宜度、综合气候适宜度显著下降。总体上翁牛特旗玉米的光照、温度适宜度较高且比较稳定;降水适宜度较低且波动较大,是影响研究区玉米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气候变化 降水适宜度 适宜度 光照适宜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位适宜度方法在基于GIS的耕地多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8
作者 于婧 聂艳 +1 位作者 周勇 何佑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0-196,共7页
以江汉平原后湖地区耕地为研究对象,将生态位适宜度方法引入到多宜性评价研究中,采用加权平均和限制因子模型对各评价单元水稻、小麦、棉花和油菜4种作物的生态位适宜度值及限制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位适宜度值整体... 以江汉平原后湖地区耕地为研究对象,将生态位适宜度方法引入到多宜性评价研究中,采用加权平均和限制因子模型对各评价单元水稻、小麦、棉花和油菜4种作物的生态位适宜度值及限制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位适宜度值整体较高,最大值达0.958,生境条件基本能满足作物的需求;评价结果以1、2级为主,所占面积达75%;水稻的适宜性面积在该区最大,达65.54%,小麦次之;限制该地区耕地生产潜力的生态因子主要为:速效磷、CEC和道路通达度。该研究结果能直接指导农业生产实践,促进耕地的合理利用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适宜度 GIS 多宜性评价 耕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冬小麦气候适宜度动态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58
9
作者 魏瑞江 张文宗 +1 位作者 康西言 董占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15,共6页
运用模糊数学理论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冬小麦温度、降水、日照隶属度模型和气候适宜度模型,分别计算了河北省冬小麦1960-2005历年全生育期和各发育期的温度隶属度、降水隶属度、日照的隶属度和气候适宜度。结果表明,河北省冬小... 运用模糊数学理论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冬小麦温度、降水、日照隶属度模型和气候适宜度模型,分别计算了河北省冬小麦1960-2005历年全生育期和各发育期的温度隶属度、降水隶属度、日照的隶属度和气候适宜度。结果表明,河北省冬小麦温度隶属度和日照隶属度较大,光热资源一般条件下能够满足冬小麦生长发育要求,降水隶属度较小,降水条件是冬小麦产量形成的限制因素。冬小麦气候适宜度为下降趋势,10年下降速率为0.012。冬小麦各发育期气候适宜度以分蘖期、返青期、拔节期变化幅度较大,这与河北省的天气特点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气候适宜度 动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气候适宜度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0
作者 冶明珠 郭建平 +2 位作者 蒋跃林 赵俊芳 袁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9104-9105,9134,共3页
农业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最直接。由于气候变化使农业气候资源发生变化,从而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气候适宜度,并最终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综述了近年来农作物气候适宜度的计算方法及应用情况,并根据农作物对气候要素的响应提出了应... 农业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最直接。由于气候变化使农业气候资源发生变化,从而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气候适宜度,并最终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综述了近年来农作物气候适宜度的计算方法及应用情况,并根据农作物对气候要素的响应提出了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作物 气候适宜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农村居民点布局研究——以武汉市新洲区为例 被引量:21
11
作者 张俊峰 张安录 +1 位作者 程龙 董捷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1-77,共7页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人口生产、生活等综合功能的承载体,研究其内部结构、空间布局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水平、保护耕地、缓解建设用地压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在MapGIS的支持下,利用数理统计法探究了新洲区农村...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人口生产、生活等综合功能的承载体,研究其内部结构、空间布局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水平、保护耕地、缓解建设用地压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在MapGIS的支持下,利用数理统计法探究了新洲区农村居民点布局结构、特征规律以及存在的问题;其次,依据生态位理论,构建了新洲区农村居民点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将新洲区划分为高度适宜区、中度适宜区、低度适宜区和不适宜区4个等级。最后,在分区布局的基础上,采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方式,形成了"一轴、两核、三级、四带、中心村"的居民点布局格局,对新洲区农村居民点布局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可采取先分区后布局的规划思路;生态位适宜度模型能很好地实现农村居民点的分区,结合规划思想和工具,可以作为农村居民点规划布局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优化布局 生态位适宜度 新洲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朗乡自然保护区露营旅游环境适宜度 被引量:13
12
作者 袁维 张杰 +3 位作者 周波 王爱红 于雷 马珂馨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1-27,共7页
【目的】对朗乡自然保护区露营旅游环境适宜度进行综合评价,旨在全面、准确地掌握自然保护区开发露营旅游的资源潜力,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项目的合理布局、建设规模及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构建朗乡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露营旅游... 【目的】对朗乡自然保护区露营旅游环境适宜度进行综合评价,旨在全面、准确地掌握自然保护区开发露营旅游的资源潜力,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项目的合理布局、建设规模及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构建朗乡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露营旅游资源条件、交通条件和社会环境条件为项目层的评价指标体系,AHP法和特尔菲法相结合确定指标权重,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确定指标评分标准,建立露营旅游环境适宜度的综合计算模型,划分自然保护区露营旅游环境适宜度等级标准,对朗乡省级自然保护区露营旅游环境适宜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项目层中,露营旅游资源条件指标权重值最高(0.456 7),社会环境条件指标权重值最低(0.223 7);经过综合评分,朗乡自然保护区露营旅游环境适宜度总得分为76.722 4分,处于露营旅游环境适宜度的四级,说明该自然保护区露营旅游的适宜度处于较高水平;评价因子中,露营旅游资源条件和交通条件得分较高,分别为36.613 7和26.910 4分,社会环境条件得分较低,为13.1983分;露营旅游资源条件在权重和评分值上均是优势指标,交通条件的指标较好,社会环境条件指标较差。【结论】指标数据结果显示,朗乡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交通便利,水环境条件优越,保护区的露营旅游项目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存在经济落后、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管理经费不足等劣势;保护区露营旅游项目的开展应遵循"量力而为,适度开发"的原则,加大引资力度,为维护保护区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基于层次分析法,可以实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条件定性与定量评估,这种生态旅游用地条件前期评估方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露营旅游环境 层次分析法(AHP) 特尔菲法 适宜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秸秆生物质发电区域适宜度分异评价 被引量:13
13
作者 侯刚 李轶冰 +2 位作者 席建超 杨改河 罗诗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9-196,共8页
秸秆发电是我国发展生物质能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适宜度评价是决定其合理布局的关键。在综合分析秸秆发电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从耕地资源潜力、秸秆原料供应、市场需求状况和产业发展成... 秸秆发电是我国发展生物质能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适宜度评价是决定其合理布局的关键。在综合分析秸秆发电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从耕地资源潜力、秸秆原料供应、市场需求状况和产业发展成本四个层面共选取了耕地资源总量、耕地资源量波动水平、秸秆资源总量、秸秆产量波动水平、用电量、用电量增长率、秸秆资源密度和人均GDP等8个指标建立了中国秸秆发电区域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结果显示,我国各省区秸秆发电适宜度存在较大差异,综合适宜度较高的是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河北、黑龙江、吉林等我国中部和东北粮食主产区;综合适宜度较低的是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等东部经济发达区和青海、宁夏、甘肃、陕西等西北农牧区;其余区域秸秆生物质发电的适宜程度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 秸秆发电 区域适宜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可再生能源开发适宜度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翁楚彬 周雄冬 徐梦珍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5-484,共10页
以西藏太阳能、风能、水能三大可再生能源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多准则决策法,选取能源资源禀赋、地形地貌、道路交通和土地利用等相关的评价准则与指标,对西藏可再生能源开发适宜度的时空分布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西藏约80%的区域全年可... 以西藏太阳能、风能、水能三大可再生能源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多准则决策法,选取能源资源禀赋、地形地貌、道路交通和土地利用等相关的评价准则与指标,对西藏可再生能源开发适宜度的时空分布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西藏约80%的区域全年可开发三大可再生能源;藏西北适宜太阳能、风光互补开发,藏东南适宜水能、水光互补开发,全区几乎无可进行风水互补和风光水互补开发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层次分析法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多准则决策法 多能互补 开发适宜度 适宜度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棉花气候适宜度及其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23
15
作者 姚树然 王鑫 李二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4-29,共6页
棉花为河北省重要的经济作物,与其它作物相比对气候比较敏感。选取河北省25个棉花县,对棉花各个发育期气候适宜度及其时空分布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棉花从播种到吐絮降水适宜度比温度、日照适宜度明显偏小,尤以播种期和吐絮期最小,... 棉花为河北省重要的经济作物,与其它作物相比对气候比较敏感。选取河北省25个棉花县,对棉花各个发育期气候适宜度及其时空分布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棉花从播种到吐絮降水适宜度比温度、日照适宜度明显偏小,尤以播种期和吐絮期最小,且变异系数最大。日照适宜度从播种到吐絮变化不大,较温度和降水适宜度高。多年适宜度的变化趋势为:温度适宜度缓慢上升,降水适宜度缓慢下降,日照适宜度在明显下降,气候综合适宜度同降水一致,在缓慢下降。降水适宜度高值区分布在北部棉区,低值区分布在黑龙港流域的部分地区;温度适宜度低值区在唐山大部,高值区在黑龙港流域;日照适宜度低值区在西部太行山丘陵棉区,高值区在东部棉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气候适宜度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抱卵蟹生境适宜度初步评估 被引量:12
16
作者 蒋金鹏 冯广朋 +3 位作者 章龙珍 侯俊利 杨刚 庄平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2-238,共7页
采用栖息地适合度模型法研究了长江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抱卵蟹空间分布和水文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抱卵蟹主要栖息在盐度9~15、水体流速1.3 ~1.5m·s-1、水深3~6m、透明度10~ 23 cm水域,平均适合度均达0.... 采用栖息地适合度模型法研究了长江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抱卵蟹空间分布和水文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抱卵蟹主要栖息在盐度9~15、水体流速1.3 ~1.5m·s-1、水深3~6m、透明度10~ 23 cm水域,平均适合度均达0.6以上.栖息地适宜度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分布显示,长江口23个调查站点中,南支北港和九段沙水域Z6、Z7、Z11、Z22、Z23的HSI较高,均在0.5以上.其中Z6的HSI值最大,为0.669 2.初步推测抱卵蟹主要适宜分布范围是横沙以东20 n mile及九段沙下游5 n mile海域,中华绒螯蟹的繁育场范围为121 °58′~122°12′E、31°05′~31°22′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中华绒螯蟹 抱卵 栖息地适宜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旱塬降水对农作物生长适宜度的模糊分析 被引量:20
17
作者 蒋定生 黄国俊 +1 位作者 帅启富 刘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2年第2期61-71,共11页
根据模糊集理论,从“适量”、“适时”和“有效程度”三个指标出发,就渭北旱塬地区降水资源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数学模型,并根据计算结果和参照有关资料进行了模糊聚类分区。结果表明,它较好地反映了本区降水资源的地域特... 根据模糊集理论,从“适量”、“适时”和“有效程度”三个指标出发,就渭北旱塬地区降水资源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数学模型,并根据计算结果和参照有关资料进行了模糊聚类分区。结果表明,它较好地反映了本区降水资源的地域特征,为该地区一些主要农作物的合理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准确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旱塬 降水资源 作物生长适宜度 模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模糊层次评判法进行油藏调剖适宜度综合评价 被引量:16
18
作者 雷占祥 陈月明 徐耀东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2-86,共5页
在对调剖措施影响因素分析以及对其量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调剖措施效果评价原理,引用岭形分布函数确定了各评价因素的隶属度,得到单因素评价向量,进而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和0.1~0.9标度法建立了调剖措施适宜度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用模糊... 在对调剖措施影响因素分析以及对其量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调剖措施效果评价原理,引用岭形分布函数确定了各评价因素的隶属度,得到单因素评价向量,进而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和0.1~0.9标度法建立了调剖措施适宜度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求解各评价因素的权重,形成了评价油藏调剖措施适宜度的新方法,然后将这种方法应用在临盘油田盘2-20区块的调剖适宜度评价中。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为油田区块调剖措施的实施提供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剖 模糊数学 综合评判 模糊层次分析法 适宜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6—2010年辽西地区玉米气候适宜度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3
19
作者 宋英男 李颖 +1 位作者 任学慧 林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6-315,共10页
以玉米气候适宜度模型及辽西地区4市8站近50 a(1956—2010年)逐日气象数据为基础,利用空间插值、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EOF)和小波变换分析方法对玉米全生育期及各主要生育时期气候适宜度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气... 以玉米气候适宜度模型及辽西地区4市8站近50 a(1956—2010年)逐日气象数据为基础,利用空间插值、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EOF)和小波变换分析方法对玉米全生育期及各主要生育时期气候适宜度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气候变化过程中辽西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对玉米生长的适宜程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0 a,辽西地区玉米全生育期的降水、日照及综合气候适宜度呈逐年下降趋势,除开花期综合气候适宜度呈上升趋势外,播种、出苗、成熟期综合气候适宜度均呈下降趋势;2)在空间分布上,辽西玉米全生育期的温度适宜度、日照适宜度,播种、成熟期的综合气候适宜度分别表现出由南向北、由西向东、由西向东南和东北、由东北向西南递增,而出苗期综合气候适宜度表现为由西北向东南和东北递减;全生育期的降水适宜度、综合气候适宜度和开花期的综合气候适宜度由北向南均呈现"低-高-低-高"的带状分布特征,播种、出苗和开花期限制因素分别为降水、日照和日照;3)EOF分析发现,辽西地区玉米全生育期综合气候适宜度距平百分率在空间上表现为西南向东北微幅递减;在时间上,小波分析发现辽西玉米综合气候适宜距平百分率第1特征向量的时间系数存在14-30 a、8-14 a、3-7 a的3类尺度的震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生育期 气候适宜度 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EOF) 小波变换 辽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广西南部葡萄栽培适宜度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1
20
作者 黄江流 白先进 +3 位作者 刘金标 许桂春 管敬喜 杨莹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6-68,共3页
关键词 葡萄栽培 广西南部 适宜度 气候区划 品种栽培 南亚热带 中亚热带 生态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