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肿瘤退缩模式分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董爱萍 王海(综述) 韩宝三(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180-1184,共5页
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NAT)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NAT疗效评估重点仍然是肿瘤大小变化。乳腺癌NAT后的肿瘤退缩模式(tumor shrinkage pattern,TSP)是对NAT疗效评估的重要补充,其提供了NAT后乳腺肿瘤的形态学、分布... 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NAT)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NAT疗效评估重点仍然是肿瘤大小变化。乳腺癌NAT后的肿瘤退缩模式(tumor shrinkage pattern,TSP)是对NAT疗效评估的重要补充,其提供了NAT后乳腺肿瘤的形态学、分布和强化程度等信息,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在保乳决策、判断预后和预测病理完全缓解上体现出显著优势。然而,乳腺癌TSP主要是依靠影像技术和医生个人经验进行主观评价,其分类和评估都处于探讨阶段,多种影像技术被应用于TSP的预测和比较。本文针对乳腺癌TSP的组织病理学、分类法、评估技术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 肿瘤退缩模式 保乳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的磁共振强化方式与新辅助化疗后退缩模式间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2
作者 胡芸 金朝林 +3 位作者 王翔 张树桐 谢元亮 李惠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446-1449,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磁共振强化方式与新辅助化疗后退缩模式间的相关性,及其指导制定手术方案的临床意义。方法:55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分别于新辅助化疗前及全程化疗后手术前,行乳腺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观察化疗前肿瘤的磁共振强化方...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磁共振强化方式与新辅助化疗后退缩模式间的相关性,及其指导制定手术方案的临床意义。方法:55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分别于新辅助化疗前及全程化疗后手术前,行乳腺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观察化疗前肿瘤的磁共振强化方式和化疗后肿瘤退缩模式,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5例患者中54例为单乳病变、1例为双乳病变,共56处病灶。肿块样强化为24处(43%),其中23处呈向心性退缩、1处呈环形退缩(P<0.01);多灶肿块样强化为13处(23%),其中2处为单一肿块呈向心性退缩、11处退缩后仍呈多灶肿块(P<0.01);肿块伴周边非肿块样强化为8处(14%),其中4处呈向心性退缩、4处呈蜂窝状多灶退缩(P>0.05);非肿块样强化为11处(20%),其中4处呈向心性退缩、7处呈蜂窝状多灶退缩(P<0.01)。结论: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的退缩模式是保乳手术选择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乳腺癌在新辅助化疗前的磁共振动态增强强化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在化疗后的退缩模式,进而预测患者保乳手术的可行性,为临床医生选择个体化的后续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肿瘤退缩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原发肿瘤退缩模式预测列线图的建立 被引量:6
3
作者 刘雁冰 杨涛 +6 位作者 张朝蓬 王春建 孙晓 孙翔宇 穆殿斌 陈兆秋 王永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9-1324,1338,共7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后原发肿瘤退缩模式的影响因素,构建非向心性退缩的预测列线图。方法:选择61例ⅡA-ⅢC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NAC后手术标本制作次连续病理大切片,显微镜下勾画残余肿瘤范围,Photo...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后原发肿瘤退缩模式的影响因素,构建非向心性退缩的预测列线图。方法:选择61例ⅡA-ⅢC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NAC后手术标本制作次连续病理大切片,显微镜下勾画残余肿瘤范围,Photoshop CS 5软件配准,3D-DOCTOR 4.0软件三维重建病理及 MRI残余肿瘤,评价 NAC后原发肿瘤的病理、临床-病理退缩模式。以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和月经状况等17个因素为自变量,临床-病理退缩模式为因变量,应用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建立列线图。结果:NAC前原发肿瘤分期、NAC后淋巴结降期、孕激素受体(PR)和 NAC前钼靶恶性钙化是预测非向心性退缩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回归系数分别为1.538、1.555、-1.707和-1.405,OR(OR95%CI)分别为4.656(1.414~15.328)、4.735(1.082~20.722)、0.181(0.044~0.741)和0.245(0.061~0.998)。用于预测非向心性退缩风险的列线图的一致系数为0.869,符合度平均绝对差为0.039。结论:基于乳腺癌原发灶的临床、病理特征,构建预测 NAC后乳腺癌原发肿瘤退缩模式的列线图,有助于个体化地选择 NAC后行保乳治疗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三维重建 退缩模式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对新辅助化疗后乳腺原发肿瘤退缩模式预测的准确度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涛 刘雁冰 +3 位作者 张朝蓬 刘广 穆殿斌 王永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8-176,共9页
背景与目的: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NAC)可使原发肿瘤较大的乳腺癌患者获得保乳治疗(breast—conservingtherapy,BCT)机会,但NAC后原发肿瘤退缩模式影响保乳率及预后。本研究旨在观察MRI对NAC后乳腺原发肿瘤退缩... 背景与目的: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NAC)可使原发肿瘤较大的乳腺癌患者获得保乳治疗(breast—conservingtherapy,BCT)机会,但NAC后原发肿瘤退缩模式影响保乳率及预后。本研究旨在观察MRI对NAC后乳腺原发肿瘤退缩模式预测的准确度。方法:61例IIA-IIIC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NAC后手术标本制作次连续病理大切片,显微镜下勾画残余肿瘤范围,Photoshop软件配准,3D—DOCTOR软件三维重建病理及MRI图像残余肿瘤模型,评价NAC后原发肿瘤的病理退缩模式。将其分为外科pCR(无残留灶)、孤立状、结节状、团块伴散在状和弥散状。结合病理退缩模式,将临床-病理退缩模式分为退缩明显型(distinctshrinkagemode,DSM,相比NAC前原发肿瘤最长径,NAC后残余肿瘤最长径退缩比率≥50%且≤2cm)和非退缩明显型(non-distinctshrinkagemode,NDSM)。结果:MRI和病理的退缩模式呈外科pCR、孤立状、结节状、团块伴散在状和弥散状模式分别为23例、17例、5例、9例、7例和18例、3例、13例、20例、7例护=0.001)。MRI预测病理退缩模式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2%,65.6%和91.4%。MRI和病理呈DSML比例分别为62.3%和59.O%(K=0.863,P=O.000)。MRI预测临床一病理退缩模式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0%、64.O%和94.8%,其中预测DSM和NDS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RI预测临床一病理退缩模式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为0.928(P=O.000)。结论:NAC后MRI三维重建图像能准确模拟并预测残余肿瘤的立体空间位置,有助于选择NAC后降期BCT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退缩模式 新辅助化疗 三维重建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退缩模式对病理完全缓解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梁心红 李玉林 +1 位作者 张冬兰 张裕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8-324,共7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AC)后肿瘤呈向心性退缩时,MRI预测病理完全缓解(p CR)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确诊,并行NAC的171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MRI完全反应(m CR)与非m CR、pCR与非p CR组间肿瘤退缩模式的差异,采...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AC)后肿瘤呈向心性退缩时,MRI预测病理完全缓解(p CR)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确诊,并行NAC的171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MRI完全反应(m CR)与非m CR、pCR与非p CR组间肿瘤退缩模式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RI对所有患者及肿瘤呈向心性退缩患者NAC后p CR的预测效能。结果m CR与非m CR、pCR与非p CR比较,肿瘤退缩模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预测所有患者达p C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6,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68.4%、94.7%、78.8%、91.3%、88.9%;MRI预测具有向心性回缩模式患者达p CR的AUC为0.895,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83.3%、95.6%、89.3%、92.9%、91.8%。结论MRI预测NAC后原发肿瘤呈向心性退缩者达p CR的准确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化学疗法 辅助 磁共振成像 治疗结果 肿瘤退缩模式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影像组学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退缩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晨 陈小波 +4 位作者 黄晓媚 陈明蕾 陈鑫 王瑛 刘再毅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35,共8页
目的基于治疗前乳腺MRI影像组学定量特征,并融合MRI定性影像特征及临床病理信息建立联合模型用于早期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退缩模式。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20年8月接受新辅助化疗并进行手术的420例乳... 目的基于治疗前乳腺MRI影像组学定量特征,并融合MRI定性影像特征及临床病理信息建立联合模型用于早期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退缩模式。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20年8月接受新辅助化疗并进行手术的42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以手术标本的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肿瘤退缩模式分为向心性和非向心性退缩。根据MRI检查时间顺序以7∶3的比例分为训练组(n=294)、验证组(n=126)。在动态增强MRI的第2期增强图像中对原发灶进行感兴趣区勾画,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分析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像组学特征进行降维筛选,然后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建立影像组学标签。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筛选显著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建立临床预测模型,并联合定性影像学特征和影像组学标签构建联合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性能,并使用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价预测模型的临床实用性。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8个与肿瘤退缩模式显著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影像组学标签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38(95%CI:0.705~0.754)和0.696(95%CI:0.585~0.712);临床预测模型AUC值分别为0.676(95%CI:0.636~0.741)和0.619(95%CI:0.601~0.716);联合预测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802(95%CI:0.753~0.824)和0.764(95%CI:0.685~0.820)。DCA显示联合模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结论融合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前MRI的影像组学定量特征和定性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病理信息所构建的联合模型有助于预测肿瘤退缩模式,有望协助临床早期识别可降期保乳的患者,以优化个体化诊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瘤退缩模式 影像组学 新辅助治疗 保乳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分型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退缩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徐乘骏 张朝蓬 +2 位作者 邱恒 毕钊 王永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894-897,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后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原发病灶退缩模式。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17年10月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08例ⅡA~ⅢC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患者的临床病...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后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原发病灶退缩模式。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17年10月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08例ⅡA~ⅢC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手术标本制作次连续病理大切片,电子显微镜下勾画残余肿瘤范围,三维重建残余肿瘤,评价新辅助化疗后原发肿瘤临床病理退缩模式。结果:108例患者新辅助化疗后向心性退缩(concentric shrinkage mode,CSM)与非向心性退缩(non-concentric shrinkage mode,NCSM)中Luminal A型分别占47.4%(9/19)与52.6%(10/19),Luminal B HER-2阴性型、HER-2阳性型分别占53.6%(15/28)、72.7%(16/22)与46.4%(13/28)、27.3%(6/22),HER-2阳性型分别占84.6%(11/13)与15.4%(2/13),三阴性乳腺癌分别占80.8%(21/26)与19.2%(5/26)。结论:Luminal B HER-2阳性型、HER-2阳性型及三阴性乳腺癌的原发肿瘤更易出现CSM,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阴性型的原发肿瘤临床病理退缩模式无显著性差异。分子分型可用于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原发肿瘤的临床病理退缩模式,有助于选择新辅助化疗后适合保乳治疗的患者、降低局部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分子分型 退缩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后MRI上乳腺癌不同退缩模式对疗效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14
8
作者 许梅 马捷 +1 位作者 戈春燕 林小慧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7-503,共7页
目的:分析新辅助化疗(NAC)后MRI上乳腺肿瘤的不同退缩模式,探讨不同退缩模式对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8月-2019年5月经术前穿刺活检及NAC后手术病理证实为单侧乳腺癌,且NAC前及NAC 8周期结束后手术前一周内均进... 目的:分析新辅助化疗(NAC)后MRI上乳腺肿瘤的不同退缩模式,探讨不同退缩模式对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8月-2019年5月经术前穿刺活检及NAC后手术病理证实为单侧乳腺癌,且NAC前及NAC 8周期结束后手术前一周内均进行了MRI检查的50例女性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双侧乳腺癌平扫及增强扫描。由2位医生分别阅片,分析肿瘤的退缩模式,将其分为3型:向心性退缩;碎片样退缩;混合型退缩。根据NAC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完全缓解(pCR)组和非pCR组。记录NAC前经穿刺活检病理检测的肿瘤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和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的表达情况,并将乳腺癌分为Lunim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型四种分子分型。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及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pCR组及非pCR组各项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Kappa检验评价2位医师对肿瘤退缩模式分类评价的一致性,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比较肿瘤强化模式及退缩模式在4种分子分型乳腺癌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并且比较NAC前肿瘤的不同强化模式在NAC后退缩模式中是否存在差异,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NAC后经手术病理证实,pCR组16例,N-pCR组34例。pCR与非pCR组间,年龄、绝经状态、病灶最大径、治疗前淋巴结是否转移、T分期、分子分型、肿瘤内ER、PR和Ki-67的表达状态、MRI上肿瘤强化方式及NAC前BPE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异常(P均>0.05);HER2状态和退缩模式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医师对化疗后肿瘤退缩模式定性评估的一致性为中等(Kappa值为0.719)。不同分子分型间肿瘤退缩模式及NAC前肿瘤强化方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向心性退缩组、碎片样退缩组及混合型退缩组NAC前MRI上肿瘤强化方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显示,NAC后肿瘤退缩模式及HER2状态是影响疗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乳腺肿瘤NAC后在MRI上的退缩模式及术前HER2表达状态可作为评估NAC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HER2受体阳性的乳腺肿瘤NAC的疗效更佳,pCR患者NAC后肿瘤表现为向心性退缩的概率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新辅助化疗 退缩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