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孔连续与间隔装药爆破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曲艳东 吴敏 +1 位作者 孔祥清 马石磊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21,81,共7页
基于大型非线性动力学分析软件LS-DYNA,采用岩石材料的JHC本构模型,模拟了深孔连续与间隔装药爆破时的压力场、应力场以及速度场发展过程,分析了装药结构不同和起爆方式不同对爆破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与连续装药结构相比,中部间隔装... 基于大型非线性动力学分析软件LS-DYNA,采用岩石材料的JHC本构模型,模拟了深孔连续与间隔装药爆破时的压力场、应力场以及速度场发展过程,分析了装药结构不同和起爆方式不同对爆破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与连续装药结构相比,中部间隔装药结构能够降低初始压力峰值,降低炸药单耗,减少爆破产生的震动效应,改善爆破效果。对于中部间隔装药结构,在不存在时差的前提下,底部起爆可提高能量利用率,而中部起爆可减小爆破震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孔爆破 连续装药 间隔 爆炸地震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岩石钻孔爆破连续与间隔装药爆破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秦入平 顾文彬 +1 位作者 李裕春 陈亮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4,共5页
基于岩石材料的HJC本构模型,采用显式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NA,模拟了深水岩石钻孔爆破采用连续装药和间隔装药结构时,岩体内动态应力场的发展过程,对比分析了这两种装药结构对爆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间隔装药并以水作为间隔... 基于岩石材料的HJC本构模型,采用显式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NA,模拟了深水岩石钻孔爆破采用连续装药和间隔装药结构时,岩体内动态应力场的发展过程,对比分析了这两种装药结构对爆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间隔装药并以水作为间隔填塞介质,水冲波的压力足以压碎岩石,这部分水介质相当于延长了装药的长度;相同装药量的前提下,采用间隔装药可以提高装药的高度,使应力场轴向分布更加均匀,从整体上改善了岩石破碎效果。因此,使用间隔装药可以降低单耗、节约成本,是一项值得在水下钻孔爆破中推广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岩石 钻孔爆破 连续装药 间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形药卷合理装药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善元 高全臣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8年第11期5-6,31+63-64,共5页
从理论研究和爆破实验得知,中深孔爆破以空气间隔装药结构代替连续装药结构,可提高爆破效率.
关键词 结构 中深孔爆破 爆破效率 间隔 连续装药 爆破效果 钻眼爆破 爆破参数 炮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裂隙岩体爆破损伤的装药结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唐海 易帅 +2 位作者 王建龙 丁安松 焦兵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0-76,89,共8页
装药结构是改善裂隙岩体爆破效果的重要因素,结合某隧道爆破掘进工程,通过地质雷达现场岩体损伤探测及柱状装药爆破损伤理论估算,获取隧道掌子面前部裂隙岩体爆破损伤规律,并提出基于其爆破损伤规律的装药结构。雷达探测发现:隧道掌子... 装药结构是改善裂隙岩体爆破效果的重要因素,结合某隧道爆破掘进工程,通过地质雷达现场岩体损伤探测及柱状装药爆破损伤理论估算,获取隧道掌子面前部裂隙岩体爆破损伤规律,并提出基于其爆破损伤规律的装药结构。雷达探测发现:隧道掌子面前部裂隙岩体受爆破开挖损伤明显,Ⅳ级岩体的裂隙区范围最大值约2.4 m,Ⅲ级岩体为1.8 m,均位于下一装药区域内,理论计算与雷达探测结果基本一致。利用获得的掌子面前方裂隙岩体的爆破损伤规律,提出了"减药非连续装药"装药结构,可减少裂隙区炮孔二分之一装药量。实践证明:该装药结构能提高爆破有效能,降低工程成本与围岩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损伤 裂隙岩体 地质雷达 连续装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高速摄影方法确定微差爆破合理间隔时间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高晓初 黄政华 《矿冶工程》 CAS 1986年第4期13-17,共5页
本文介绍了宜春露天矿应用高速摄影方法确定微差爆破合理间隔时间的初步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该矿的具体爆破条件下,合理的微差间隔时间以10毫秒为宜。
关键词 台阶坡面 填塞料 微差间隔时间 炮孔 炮眼 起爆方法 岩石 小抵抗线 连续装药 爆炸瓦斯 微差爆破 毫秒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井开凿震动放炮
6
作者 吴建中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1年第10期7-12,共6页
竖井掘进,穿过有煤和瓦斯突出危险的煤层,采用预先放震动炮的措施,诱导突出或减少突出危险是可行的。放震动炮时采用非电传起爆系统,也是先进的。但需指出,采用塑料导爆管传爆和爆破用了部分二号岩石炸药,其安全问题,尚需在实践中进一... 竖井掘进,穿过有煤和瓦斯突出危险的煤层,采用预先放震动炮的措施,诱导突出或减少突出危险是可行的。放震动炮时采用非电传起爆系统,也是先进的。但需指出,采用塑料导爆管传爆和爆破用了部分二号岩石炸药,其安全问题,尚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动放炮 瓦斯突出危险 竖井施工 煤层瓦斯压力 岩石炸 瓦斯浓度 塑料导爆管 传爆 炮眼布置 连续装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生间隙效应原因的分析
7
作者 王廷武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79年第4期40-43,共4页
长期以来,采用2米以内的浅眼多循环,眼窝里有时留点残炮,一般从岩石夹制作用来解释。近年来,随着深孔光面爆破的发展,炮眼不偶合连续装药时,出现了传爆到一定距离而拒爆的现象,称为间隙效应。间隙效应也叫沟槽效应或管道效应。中国矿业... 长期以来,采用2米以内的浅眼多循环,眼窝里有时留点残炮,一般从岩石夹制作用来解释。近年来,随着深孔光面爆破的发展,炮眼不偶合连续装药时,出现了传爆到一定距离而拒爆的现象,称为间隙效应。间隙效应也叫沟槽效应或管道效应。中国矿业学院爆破组和开滦马家沟矿进行大量的试验,找出硝铵类炸药产生间隙效应的间隙范围,提出了避免产生间隙效应的初步看法。国外对这方面亦进行研究,并在书刊上发表间隙效应的论文。但这些文章解释的依据不够充分,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效应 爆轰波 沟槽效应 传爆 马家沟 爆轰过程 定距离 硝铵 连续装药 膨胀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