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好氧颗粒污泥快速成粒的影响因素及在连续流反应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轩杰 王文明 +3 位作者 张芷琪 李惠平 甘沛民 杨殿海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72-1376,1397,共6页
从水力选择压、交替的盛宴-饥荒期间、接种污泥种类、微生物生长基质组成4个方面综述了影响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成粒因素。并结合以上因素综述了基于连续流反应器的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现有AGS研究的局限性并对未来发展... 从水力选择压、交替的盛宴-饥荒期间、接种污泥种类、微生物生长基质组成4个方面综述了影响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成粒因素。并结合以上因素综述了基于连续流反应器的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现有AGS研究的局限性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好氧颗粒污泥 连续流反应器 快速成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ORP实现连续流反应器部分亚硝化稳定运行 被引量:7
2
作者 李祥 陈宗姮 +2 位作者 黄勇 袁怡 张大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086-3092,共7页
利用ORP在线监控设备,研究了控制ORP值实现连续流部分亚硝化反应器稳定运行的可行性,并使出水水质满足厌氧氨氧化需求.结果表明,在亚硝氮与氨氮比值、温度和 pH 值恒定的条件下,反应器内 ORP 值波动主要由于 DO 浓度波动引起.在稳定的... 利用ORP在线监控设备,研究了控制ORP值实现连续流部分亚硝化反应器稳定运行的可行性,并使出水水质满足厌氧氨氧化需求.结果表明,在亚硝氮与氨氮比值、温度和 pH 值恒定的条件下,反应器内 ORP 值波动主要由于 DO 浓度波动引起.在稳定的亚硝化系统中,当ORP值大于250mV左右时,反应器出水亚硝氮与氨氮比值大于2.1;当ORP值控制在150mV左右时,反应器出水亚硝氮与氨氮比值稳定在1.2~1.3之间.ORP值控制在120mV时,反应器出水亚硝氮与氨氮浓度比值为0.9~1.06.将ORP值控制在150mV时,随着进水氨氮浓度由300mg/L提高至813mg/L,反应器出水亚硝氮与氨氮比值基本维持在1.1~1.3之间.但随之增加的游离氨浓度易导致亚硝化菌活性抑制.因此,在低氧环境下ORP作为连续流部分亚硝化反应器亚硝化程度的控制指标,其灵敏度和精度明显优于DO监测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亚硝化 氧化还原电位 连续流反应器 稳定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废菌体为填料的连续流反应器对Pb^(2+)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5
3
作者 范春辉 孟庆娟 张颖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8-191,共4页
研究了非活性固定化啤酒酵母废菌体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Pb2+的动态吸附特性,考察了动力学方程、热力学方程对试验的拟合效果,了解吸附过程的规律性.结果表明: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都能较好地拟合试验过程,但以Langmuir模型的拟合效... 研究了非活性固定化啤酒酵母废菌体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Pb2+的动态吸附特性,考察了动力学方程、热力学方程对试验的拟合效果,了解吸附过程的规律性.结果表明: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都能较好地拟合试验过程,但以Langmuir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相关系数达0.996 8,其最大吸附量为7.788 mg/g;拟合试验过程同时符合Thomas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达0.954 7;当溶液中的初始ρ(Pb2+)(C0)和流速(Q)分别控制在20 mg/L和2 mL/min左右时,处理效果最好.通过对重金属废水的处理,可以达到以废治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酵母废菌体 Pb^2+连续流反应器 吸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流反应器中非活性固定化废菌体填料对Pb^(2+)的去除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范春辉 周军 张颖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3-187,共5页
通过连续流反应器运行的正交试验,研究了以非活性固定化啤酒酵母废菌体为填料吸附去除水中的Pb2+,确定各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及较优水平.考察了溶液pH,流速和酵母装柱密度对Pb2+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6,流速为5mL/min,酵母装柱... 通过连续流反应器运行的正交试验,研究了以非活性固定化啤酒酵母废菌体为填料吸附去除水中的Pb2+,确定各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及较优水平.考察了溶液pH,流速和酵母装柱密度对Pb2+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6,流速为5mL/min,酵母装柱密度为80 g/L时,Pb2+的去除效果较好,为3个因素组合的较优水平.在反应器开始运行的40 min内,流出液中ρ(Pb2+)(Ct)与流入液中ρ(Pb2+)(C)的比值增长很快,大部分Pb2+都被酵母吸附,Pb2+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2%,说明在连续流条件的动态试验中,非活性固定化啤酒酵母对Pb2+的去除是一个快速过程,而以废菌体为填料的连续流反应器去除水中的Pb2+污染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活性固定化啤酒酵母 PB^2+ 连续流反应器 正交试验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流反应器中污泥停留时间对剩余污泥碱性厌氧发酵生产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黄达然 冯雷雨 +1 位作者 陈银广 王琴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19,共4页
在pH=10条件下,研究了连续流反应器中不同污泥停留时间(SRT)对剩余污泥厌氧发酵生产短链脂肪酸(SCFAs)的影响。结果表明,SRT在一定范围内延长有利于SCFAs产量的提高。不同SRT对乙酸和丙酸在SCFAs中所占比例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其他脂肪... 在pH=10条件下,研究了连续流反应器中不同污泥停留时间(SRT)对剩余污泥厌氧发酵生产短链脂肪酸(SCFAs)的影响。结果表明,SRT在一定范围内延长有利于SCFAs产量的提高。不同SRT对乙酸和丙酸在SCFAs中所占比例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其他脂肪酸影响甚微。在pH=10和SRT=12d条件下,SCFAs的产量约为空白试验(不调节pH,SRT为12d)的3.6倍;丙酸在SCFAs中的质量分数由11.7%上升到16.0%。对碱性条件下SRT影响剩余污泥生产SCFAs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连续流反应器 短链脂肪酸(SCFAs) 污泥停留时间(SRT)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连续流反应器用于传统搅拌釜的工艺改造 被引量:10
6
作者 谷杰 王名贤 +6 位作者 陈文霆 周玉 俞立新 马兵 沈卫 张沫 姜毅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1-73,75,共4页
采用康宁公司的G1微通道连续流反应器对传统的HATP搅拌釜工艺进行了改造和优化,考察了溶剂使用、反应温度、反应物摩尔当量、流速等对反应的影响,进一步优化了工艺条件。改进后的工艺产品质量分数可达98%,目标产物收率近100%,可实现年产... 采用康宁公司的G1微通道连续流反应器对传统的HATP搅拌釜工艺进行了改造和优化,考察了溶剂使用、反应温度、反应物摩尔当量、流速等对反应的影响,进一步优化了工艺条件。改进后的工艺产品质量分数可达98%,目标产物收率近100%,可实现年产30 t HATP,不再使用任何有机溶剂,实现了整个工艺过程的零排放连续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反应器 微通道反应器 工艺强化 零排放 绿色化学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流反应器中油酸无溶剂合成9,10-二羟基硬脂酸
7
作者 张铭远 邓林江 +1 位作者 陈治家 钮腾飞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0-114,共5页
为改善现有9,10-二羟基硬脂酸合成存在的反应不连续、反应时间过长等问题,以油酸为原料,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在连续流反应器中合成9,10-二羟基硬脂酸,对催化剂进行了筛选,并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单因素实验优化。结果表明,9,10-二羟基硬脂酸... 为改善现有9,10-二羟基硬脂酸合成存在的反应不连续、反应时间过长等问题,以油酸为原料,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在连续流反应器中合成9,10-二羟基硬脂酸,对催化剂进行了筛选,并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单因素实验优化。结果表明,9,10-二羟基硬脂酸,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磷钨酸为催化剂、不使用溶剂、30%过氧化氢与油酸物质的量比3∶1、反应温度60℃、催化剂用量10%(以油酸质量计)、反应时间23.6 min,在此条件下油酸转化率为91.2%,9,10-二羟基硬脂酸选择性为82.6%。该方法解决了传统间歇釜式反应器中制备9,10-二羟基硬脂酸时反应时间长、工艺烦琐等问题,且绿色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 连续流反应器 9 10-二羟基硬脂酸 无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连续流固定床反应器中硝酸羟胺水溶液的催化分解
8
作者 刘树 王超杰 +3 位作者 宗腾 田鸣 张万生 王晓东 《火炸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0-467,I0003,共9页
针对硝酸羟胺(HAN)催化反应过程中由于水蒸发引起HAN浓度变化进而活性改变和无法实时在线定性定量反应物和产物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高压连续流固定床反应器,结合实时在线质谱检测研究了多种氧化铝负载贵金属催化剂对HAN水溶液的催化分解... 针对硝酸羟胺(HAN)催化反应过程中由于水蒸发引起HAN浓度变化进而活性改变和无法实时在线定性定量反应物和产物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高压连续流固定床反应器,结合实时在线质谱检测研究了多种氧化铝负载贵金属催化剂对HAN水溶液的催化分解作用。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羟胺根离子(NH_(3)OH^(+))转化率始终大于硝酸根离子(NO_(3)^(-)),Pt基催化剂表现出最好的活性,120℃下NH_(3)OH^(+)和NO_(3)^(-)转化率分别达到100%和45%;低温下(<100℃)NH_(3)OH^(+)参与反应主要生成N 2O和NH_(4)^(+)含氮产物,选择性分别达到60%和40%左右(80℃);随着温度升高,NO_(3)^(-)与NH_(4)^(+)反应生成N 2O含氮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 高压连续流固定床反应器 硝酸羟胺 HAN 贵金属催化剂 催化性能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流酶反应器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朱昊 徐刘佳 +2 位作者 郑明明 郑冬云 刘晓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21,共5页
重点就连续流酶反应器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内容涵盖连续流酶反应器的构建、研究进展、相关应用以及发展前景和趋势等方面,以期为连续流酶反应器的相关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物催化 连续流反应器 固定化 绿色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回流比对连续流改进A^2/O反应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许方园 李勇 黄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9-62,共4页
以生活污水为原水,在常温(25~33℃)条件下采用连续流改进A2/O反应器进行脱氮除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器内能实现短泥龄细菌和硝化细菌的分相培养,有效降低了回流污泥中硝态氮的质量浓度,其值小于1mg·L-1。在进水COD在400~5... 以生活污水为原水,在常温(25~33℃)条件下采用连续流改进A2/O反应器进行脱氮除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器内能实现短泥龄细菌和硝化细菌的分相培养,有效降低了回流污泥中硝态氮的质量浓度,其值小于1mg·L-1。在进水COD在400~500mg·L-1,水力停留时间为13h,泥龄为5d的条件下,系统运行高效而稳定,当内回流比在100%~300%之间变化时,内回流比对TN、TP去除影响较大,对COD去除影响较小,NH4+-N的去除基本不受内回流比影响。但从整体上考虑,内回流比为200%时,系统整体除污效果最好,对COD、NH4+-N、TN、TP去除率分别为88%、97%、73.8%、65.1%。由于反应器存在一定程度的边界效应,时而造成泥区污泥分布不均,降低系统除磷效能。但通过修整反应器,消除或减小边界效应,可进一步提高系统除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回流比 连续流改进A2/O反应器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流式反应器培养亚硝化颗粒污泥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玲玲 沈耀良 刘伟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52,共5页
利用连续流式反应器,以普通活性污泥为种泥,通过逐步缩短沉降时间和提升进水负荷培养亚硝化颗粒污泥,并对该过程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系统运行125 d后,获得成熟的亚硝化颗粒污泥,颗粒污泥颜色为黄色,平均沉降速率达26.8 m/h,其中粒径大于... 利用连续流式反应器,以普通活性污泥为种泥,通过逐步缩短沉降时间和提升进水负荷培养亚硝化颗粒污泥,并对该过程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系统运行125 d后,获得成熟的亚硝化颗粒污泥,颗粒污泥颜色为黄色,平均沉降速率达26.8 m/h,其中粒径大于0.58 mm的约占总数的99%;出水中亚硝酸盐累积率稳定在90%以上,亚硝酸盐累积速率达4.8 kg/(m3·d);高浓度游离氨(FA)与游离亚硝酸(FNA)是研究亚硝化成功实现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反应器 颗粒污泥 亚硝化 游离氨 游离亚硝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流光反应器中连续制备环丁烷四羧酸二酐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柏成 李春阳 +2 位作者 侯喜超 葛平宇 金岩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75-1980,共6页
以顺丁烯二酸酐(MA)为原料,乙酸乙酯作溶剂,在连续流光反应器中紫外光照射下连续高效地制备了环丁烷四羧酸二酐(CBDA)。考察了溶液在管路中的停留时间、管路尺寸、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等对产品收率及单位时间产品产量的影响,对比了连... 以顺丁烯二酸酐(MA)为原料,乙酸乙酯作溶剂,在连续流光反应器中紫外光照射下连续高效地制备了环丁烷四羧酸二酐(CBDA)。考察了溶液在管路中的停留时间、管路尺寸、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等对产品收率及单位时间产品产量的影响,对比了连续流光反应器和间歇光反应器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停留时间长、管路内径小、浓度低的反应物溶液对提高产品的收率有利。当停留时间为80 min、管路内径为2.00 mm、反应温度为5℃、反应物质量浓度为0.15g/m L时,产品的收率为51.57%,单位时间产量4.64g/h。与间歇光反应器工艺相比,连续流光反应器具有光子利用率高、光传播过程光子损失量小、光量子通量密度高、照射面积更加充足均匀、比表面积较大、混合效率高、传热快等优点,产品的收率可提高3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丁烯二酸酐 环丁烷四羧酸二酐 紫外光 连续流反应器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流微反应器中乙苯的催化氧化工艺研究
13
作者 蒲元 张程 +1 位作者 王建芝 喻发全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3年第8期14-19,共6页
以醋酸钴为催化剂、溴化钾为促进剂、氧气为氧化剂,在连续流微反应器中催化氧化乙苯制备苯乙酮,考察了促进剂用量、填充物直径、氧气流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停留时间等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料液流量为0.5 mL·min^(-1)... 以醋酸钴为催化剂、溴化钾为促进剂、氧气为氧化剂,在连续流微反应器中催化氧化乙苯制备苯乙酮,考察了促进剂用量、填充物直径、氧气流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停留时间等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料液流量为0.5 mL·min^(-1)、催化剂用量n(醋酸钴)∶n(乙苯)为1∶9、溶剂用量V(冰醋酸)∶V(乙苯)为10∶1、促进剂用量n(Br)∶n(Co)为2.0∶1、填充物直径为2.0 mm、氧气流量为50 mL·min^(-1)、反应温度为100℃、反应压力为1.5 MPa、停留时间为10 min的最优条件下,反应110 min时乙苯转化率可以达到97.94%,苯乙酮收率为64.47%。与传统的间歇式工艺比较,大幅缩短了反应时间,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可实现苯乙酮连续高效生产和工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苯 氧化 连续流反应器 苯乙酮 绿色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乙基乙二胺的连续流制备工艺
14
作者 董凡 朱建民 +3 位作者 董振鹏 陈慕华 朱新宝 付博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8-464,共7页
以乙二胺和环氧乙烷为原料,在具有特殊微结构的连续流微反应器内发生乙氧基化反应合成羟乙基乙二胺。考察了原料物质的量比、乙二胺含水量、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乙二胺)∶n(环氧乙烷)=3∶1、乙二胺含水量为0.... 以乙二胺和环氧乙烷为原料,在具有特殊微结构的连续流微反应器内发生乙氧基化反应合成羟乙基乙二胺。考察了原料物质的量比、乙二胺含水量、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乙二胺)∶n(环氧乙烷)=3∶1、乙二胺含水量为0.96%(质量分数)、反应温度为80℃、停留时间为60 s的最佳工艺条件下,环氧乙烷转化率接近100%,羟乙基乙二胺的选择性为87.4%,二羟乙基乙二胺的选择性为9.2%。间歇釜式反应工艺在相同物料比和反应温度条件下,羟乙基乙二胺的选择性为83.5%,二羟乙基乙二胺的选择性为15.9%。连续流微反应器能有效提高羟乙基乙二胺的选择性,降低副反应的发生,同时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乙烷 乙氧基化反应 羟乙基乙二胺 连续流反应器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强化电化学连续流处理垃圾渗滤液 被引量:6
15
作者 肖书虎 宋永会 +2 位作者 万东锦 赵旭 肖宏康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95-100,共6页
设计构建了一套放大的连续流一体化反应器,采用紫外光强化电化学法对某垃圾填埋场生化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分别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电流密度等因素对渗滤液化学需氧量(CODCr)及氨氮(NH3-N)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电化学与紫外光... 设计构建了一套放大的连续流一体化反应器,采用紫外光强化电化学法对某垃圾填埋场生化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分别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电流密度等因素对渗滤液化学需氧量(CODCr)及氨氮(NH3-N)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电化学与紫外光强化电化学过程进行了对比。通过渗滤液UV-vis光谱(200~500nm)以及GC/MS分析,发现光电强化电化学过程中能生成大量的有机羧酸等小分子有机物,进而明显改善渗滤液生化性。结果表明:紫外光强化电化学过程可以有效处理垃圾渗滤液,在不调节pH且不添加电解质,水力停留时间为85min,施加电流密度为21.2mA/cm2条件下,垃圾渗滤液CODCr与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4.3%与94.9%,同时渗滤液的BOD5/CODCr达到0.6左右,提高了约1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光电化学 连续流反应器 协同效应 可生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管连续流快速合成13个查耳酮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世范 姚雪梅 +2 位作者 杨凯 王嫚 王玲婷 《精细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24-728,共5页
使用壁厚为1~1.5μm,断面内径为0.5~1.5mm的玻璃毛细管,制作了简易微管连续流反应器。利用该连续流反应器合成了13个查耳酮,并应用IR和^1H NMR谱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在40kHz的超声波作用下,反应温度26... 使用壁厚为1~1.5μm,断面内径为0.5~1.5mm的玻璃毛细管,制作了简易微管连续流反应器。利用该连续流反应器合成了13个查耳酮,并应用IR和^1H NMR谱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在40kHz的超声波作用下,反应温度26~38℃,使用该反应器合成查耳酮的产率可高达80%~90%,与传统的烧瓶反应相比,反应时间由原来的1~6h缩短到10min左右。该法反应产率高、反应时间短,可以连续、大规模合成查耳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管连续流反应器 查耳酮 超声波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半胱氨酸对连续流发酵生物制氢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曲媛媛 任南琪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59-1563,共5页
为了研究L-半胱氨酸对连续流厌氧发酵生物制氢系统的影响,通过运行两组平行的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一组随进水连续添加0.1 g/L的L-半胱氨酸,另一组不添加,对比考察两组系统的氧化还原电位、生物量、产酸发酵情况以及产氢能力.结... 为了研究L-半胱氨酸对连续流厌氧发酵生物制氢系统的影响,通过运行两组平行的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一组随进水连续添加0.1 g/L的L-半胱氨酸,另一组不添加,对比考察两组系统的氧化还原电位、生物量、产酸发酵情况以及产氢能力.结果发现添加L-半胱氨酸反应器的氧化还原电位降至-400 mV以下仅需1 d,形成稳定的乙醇型发酵仅需25 d;而未添加L-半胱氨酸的反应器则分别需要10 d和35 d.达到稳定运行状态时,添加L-半胱氨酸反应器的产氢速率为3.06 L/d,高于未添加L-半胱氨酸的2.99 L/d.研究表明L-半胱氨酸能够促进形成适宜乙醇型产氢发酵的低氧化还原电位环境,从而加快连续流产氢系统的启动进程,并提高系统的产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半胱氨酸 生物制氢 连续流发酵制氢 厌氧 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式CSTR生物制氢反应器设计与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峰哲 丁杰 +2 位作者 郭婉茜 金正首 任南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05-310,共6页
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生物制氢反应器的缺陷,及指导生物制氢反应器的放大设计,该文研究设计卧式CSTR制氢反应器。采用多重参考系法(MRF)和标准k-ε湍流模型模拟在50 r/min的较低转速下具有相同桨径、不同叶宽... 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生物制氢反应器的缺陷,及指导生物制氢反应器的放大设计,该文研究设计卧式CSTR制氢反应器。采用多重参考系法(MRF)和标准k-ε湍流模型模拟在50 r/min的较低转速下具有相同桨径、不同叶宽结构的5种搅拌桨(搅拌桨的叶宽W分别为30、40、50、60、70 mm)的搅拌特性。结果表明叶宽为60 mm的搅拌桨能产生合理的径向、轴向速度分布使活性污泥与底物充分接触,适合生物制氢反应器的工艺需要。通过计算得到不同叶宽结构下的搅拌功率与扭矩,对进一步研究生物制氢反应器的工业化应用和运行控制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氢 卧式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 计算流体力学 流场数值模拟 生物制氢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浓缩污泥对污水中污染物的连续回收试验 被引量:2
19
作者 苏翌 袁林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22-1429,共8页
为了回收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以便资源化,在工艺流程为好氧活化-好氧吸附-厌氧释放连续流处理系统中,研究了浓缩污泥对模拟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及污泥中污染物的厌氧释放,确定了活化浓缩污泥所需时间,揭示了吸附段HRT对污泥吸附... 为了回收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以便资源化,在工艺流程为好氧活化-好氧吸附-厌氧释放连续流处理系统中,研究了浓缩污泥对模拟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及污泥中污染物的厌氧释放,确定了活化浓缩污泥所需时间,揭示了吸附段HRT对污泥吸附效果的影响及厌氧释放段pH对污泥中污染物释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水厂浓缩污泥好氧活化120min以上即可提高其对污染物的吸附/吸收能力.控制吸附段HRT为25~50 min和污泥负荷〔Ns,为投配CODCr量(kg)/污泥量(kg.d)〕为3~5 kg/(kg.d),系统运行良好.活化污泥对CODCr,NH4+-N和PO43--P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86.78%,64.78%和75.5%.在连续厌氧释放段,pH对各污染物释放的影响不尽相同,在pH为11.0,SRT为3 d的条件下,CODCr,NH4+-N和PO43--P分别被浓缩了3.6,1.3和8.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厌氧发酵 连续流反应器 资源回收 浓缩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催化湿式过氧化处理腈纶废水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长波 赵国峥 张洪林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7-80,共4页
以金属Mn和Ce的硝酸盐为活性组分的前驱物,以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浸渍焙烧法制备了负载型催化剂MnOx/SBA-15、CeOx/SBA-15及MnOx-CeOx/SBA-15,并以H2O2为氧化剂,在温和条件下连续催化湿式过氧化(CWPO)处理腈纶废水。结果表明,MnOx-C... 以金属Mn和Ce的硝酸盐为活性组分的前驱物,以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浸渍焙烧法制备了负载型催化剂MnOx/SBA-15、CeOx/SBA-15及MnOx-CeOx/SBA-15,并以H2O2为氧化剂,在温和条件下连续催化湿式过氧化(CWPO)处理腈纶废水。结果表明,MnOx-CeOx/SBA-15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试验选择了连续流固定床反应装置,考察了反应温度、进料流量、催化剂投加量、H2O2投加量等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由试验得出,在150℃,进料流量25 mL/min,催化剂投加30 g/L,H2O2投加5%时,腈纶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8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湿式过氧化 腈纶废水 连续流固定床反应器 负载型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