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费者惰性市场中企业进入阻止的策略性行为研究
1
作者 应珊珊 徐幸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0-77,共8页
消费者在不同品牌产品之间进行选择时,传统的理论分析基于消费者完全理性的假设,即在纳入转换成本后,以不同品牌产品带来的净效用的大小作为选择依据。但在实际生活中,受购买环境、购买习惯、搜索成本的影响,消费者面临多种选择时往往... 消费者在不同品牌产品之间进行选择时,传统的理论分析基于消费者完全理性的假设,即在纳入转换成本后,以不同品牌产品带来的净效用的大小作为选择依据。但在实际生活中,受购买环境、购买习惯、搜索成本的影响,消费者面临多种选择时往往存在惰性心理,在产品选择上表现为更倾向于重复购买,而不是与新品牌产品进行比较后理性选择购买,这赋予了在位企业额外的市场势力。已有的相关文献多集中于研究企业的策略对消费者惰性的影响,惰性消费者对在位企业的策略性行为的影响研究尚且空白。本文基于消费者惰性这一非理性行为,在动态博弈的框架下,分析随着惰性消费者比例变化,在位企业如何采取策略性行为。研究表明,随着惰性消费者比例的增加,在位企业更有激励通过限制性定价进行进入阻止。此外,惰性消费者比例越大,市场出现进入封锁的概率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惰性 策略性行为 进入阻止 进入容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生产能力选择对过度竞争现象形成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蒋满元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2-106,共5页
企业的生产能力之所以会出现"过剩"现象,生产能力本身所具有的沉淀性特征应是其中的一个关键性要素。沉淀成本使得企业形成的生产能力具有某种程度的承诺性,即企业一旦形成了自己的生产能力,就有可能在未来各期都存在于市场... 企业的生产能力之所以会出现"过剩"现象,生产能力本身所具有的沉淀性特征应是其中的一个关键性要素。沉淀成本使得企业形成的生产能力具有某种程度的承诺性,即企业一旦形成了自己的生产能力,就有可能在未来各期都存在于市场上并随时可以运用这些生产能力来增加产量而不会轻易地去降低自己的产量;既然生产能力具有了承诺特性与策略效果,那么继续发展下去的结果就难以避免地会形成相对过剩的生产能力并进而引发现实中的过度竞争现象。此外,进入遏制、有限度的进入容纳以及重复博弈过程中形成的博弈均衡也会形成剩余的生产能力和最终引发现实中的过度竞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竞争 沉淀成本 进入遏制 进入容纳 博弈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