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秆粉碎长度与腐熟剂组合应用的还田效应研究
1
作者 刘曼琪 许咏梅 +2 位作者 谢香文 张晔山 萨仁娜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0-158,共9页
为明确棉秆粉碎长度和腐熟剂组合应用还田对新疆棉秆还田的腐熟效果,以及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棉花产量、品质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室内培养试验设置3个梯度腐熟剂用量与3种秸秆粉碎长度的组合处理,筛选具有良好腐解... 为明确棉秆粉碎长度和腐熟剂组合应用还田对新疆棉秆还田的腐熟效果,以及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棉花产量、品质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室内培养试验设置3个梯度腐熟剂用量与3种秸秆粉碎长度的组合处理,筛选具有良好腐解效应的适宜腐熟剂用量和秸秆粉碎长度组合;以室内试验结果为基础,设置田间腐熟剂的最佳用量试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秸秆粉碎长度显著影响棉秆在灰漠土中的腐熟效率,相同腐熟剂用量条件下,秸秆粉碎长度1 cm较5 cm腐解率提高23~32个百分点;秸秆粉碎长度1 cm+3 mL/kg腐熟剂组合的棉秆腐解率最高,达到52.50%;粉碎长度5 cm+3 mL/kg腐熟剂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较粉碎长度为1和3 cm处理分别提高11.52%和15.41%。田间试验表明,经田间180 d腐熟后,秸秆粉碎长度8 cm+腐熟剂量11 mL/kg的组合棉秆腐解率最高,为35.6%,与不施腐熟剂(CK)相比提高53%,且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分别较CK显著提高26.56%和48.09%,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CK分别提高57.11%、14.29%和14.53%。棉花籽棉产量以秸秆粉碎长度8 cm+腐熟剂量11 mL/kg的组合最高,为6013.95 kg/hm^(2),较CK增产4.94%。综合室内培养与大田试验,室内试验显示,在灰漠土区,棉秆还田适宜的粉碎长度为1 cm,但限于田间机械粉碎的农机可行性,建议棉秆合理粉碎长度为8 cm,配合棉秆腐熟剂用量11 mL/kg,即每千克秸秆添加11 mL腐熟剂;在田间条件下,根据棉秆量按比例配施可获得较高腐熟效果并实现土壤培肥和棉花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秆粉碎长度 腐熟剂 还田效应 棉花产量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麦草还田效应及配套技术
2
作者 吴茂平 钱素文 +3 位作者 李柱 米莉 黄爱清 夏美珍 《上海农业科技》 1999年第4期44-44,共1页
九十年代以来,我市棉区土壤有机质每年以2‰速度下降,速效钾比1985年前下降15~20mg/kg,棉田后期早衰面积扩大,影响棉花平衡增产。我市除加大棉田中后期氮肥投入,配合磷、钾肥外。
关键词 棉花 麦草还田效应 配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废弃物不同处理方式的环境影响及其产物还田效应 被引量:38
3
作者 陈浩天 张地方 +1 位作者 张宝莉 李国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39-244,共6页
针对城市园林废弃物数量日趋增多及资源化利用程度低的问题,该研究比较了园林废弃物在直接焚烧、好氧堆肥、热解碳化3种处理方式下的养分与碳素与氮磷钾损失、温室气体排放,以及相应产物还田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焚烧处... 针对城市园林废弃物数量日趋增多及资源化利用程度低的问题,该研究比较了园林废弃物在直接焚烧、好氧堆肥、热解碳化3种处理方式下的养分与碳素与氮磷钾损失、温室气体排放,以及相应产物还田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焚烧处理的有机碳损失率高达98.62%,分别比好氧堆肥、碳化处理高39.77%和41.64%;全氮损失率高达95.51%,显著高于好氧堆肥(22.72%)及碳化(36.65%)处理;3种处理全磷及全钾损失率的差异相对较小。焚烧处理的CO_2排放量高达1271.62 g/kg,远高于好氧堆肥的210.71 g/kg,但两者CH_4、N_2O的排放量都相对很小。园林废弃物堆肥及碳化后还田均可促进土壤中小团聚体向大团聚体转化,提高土壤中毛管孔隙度和饱和导水率,并显著提高N、P、K含量;其中生物炭还田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好氧堆肥还田能降低土壤pH值。焚烧后的灰分还田除提高土壤P、K养分含量及大粒径团聚体外,其他效果不明显。综上所述,好氧堆肥和碳化是适用于城市园林废弃物处理的2种技术,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园林废弃物资源优化处理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环境影响 土壤 园林废弃物 生物炭 焚烧 还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水稻秸秆还田效应及应用技术研究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聂强 《北方水稻》 CAS 2015年第5期54-55,共2页
秸秆还田是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对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控制病虫草害发生、改善土壤中的碳汇聚能力等有着积极作用,此外秸秆还田也被作为降低化肥施用量,实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有效途径之一。根... 秸秆还田是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对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控制病虫草害发生、改善土壤中的碳汇聚能力等有着积极作用,此外秸秆还田也被作为降低化肥施用量,实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寒地水稻栽培环境的特殊性,探讨研究寒地水稻秸秆还田方法、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可行性建议,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水稻 秸秆还田效应 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秸秆还田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浩 李小刚 +5 位作者 周游 张秀英 龚亚丽 王胜宝 葛红心 郝兴顺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第6期138-141,共4页
针对目前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的研究现状,综述了农作物秸秆还田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耕作制度对秸秆还田的影响,讨论了秸秆还田的腐解过程以及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有机质等养分和作物增产的影响,并提出了农作物秸秆... 针对目前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的研究现状,综述了农作物秸秆还田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耕作制度对秸秆还田的影响,讨论了秸秆还田的腐解过程以及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有机质等养分和作物增产的影响,并提出了农作物秸秆还田利用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资源化 还田效应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肥作物紫云英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6
作者 李忠义 唐红琴 +8 位作者 何铁光 张野 韦彩会 俞月凤 李婷婷 董文斌 胡钧铭 王瑾 蒙炎成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27-32,共6页
紫云英作为一种绿肥作物,有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及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本文概述中国紫云英主要种质资源,总结紫云英种植模式与栽培技术要点、还田腐解特征及其还田后对土壤地力和后茬作物的影响,以期为紫云... 紫云英作为一种绿肥作物,有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及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本文概述中国紫云英主要种质资源,总结紫云英种植模式与栽培技术要点、还田腐解特征及其还田后对土壤地力和后茬作物的影响,以期为紫云英的合理利用和农田养分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紫云英 种质资源 腐解特征 还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