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科手术显微镜用于探查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根第二根管口的诊断性试验 被引量:7
1
作者 梁睿贞 吴友农 胡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评价牙科手术显微镜(DOM)用于探查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根第二根管(MB2)根管口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20个离体上颌第一恒磨牙为研究样本,采用交叉试验设计模式,将牙齿开髓后通过肉眼和手术显微镜分别进行MB2根管口的探查,探查完毕后... 目的评价牙科手术显微镜(DOM)用于探查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根第二根管(MB2)根管口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20个离体上颌第一恒磨牙为研究样本,采用交叉试验设计模式,将牙齿开髓后通过肉眼和手术显微镜分别进行MB2根管口的探查,探查完毕后将标本制成透明牙。以透明牙为金标准,以肉眼探查结果为对照,评价DOM的诊断价值。结果DOM探查的敏感性和准确度分别为0.78和0.76,优于肉眼探查的0.61和0.65(P<0.05)。结论使用手术显微镜能够提高MB2的发现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手术显微镜 诊断性试验 上颌磨牙 近颊根第二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磨牙近颊根第二根管的预备及充填
2
作者 梁睿贞 吴友农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67-368,372,共3页
上颌磨牙近颊根的第二根管细弯,根管口隐蔽,易被遗漏而导致根管治疗失败。根据它的解剖特点,在定位、预备、充填等步骤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提高它的发现率及治疗成功率,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关键词 近颊根第二根管 牙解剖学 根管治疗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解剖定位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健 胡万宁 杨冬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3-635,共3页
目的:观察髓室底的解剖形态和根管口的数目和位置,探寻近颊根第二根管(MB2)根管口的定位规律。方法:选择■离体牙220颗,利用耳鼻喉科内窥镜系统对髓室底进行观察,测量髓室底根管口之间的位置关系,统计MB2出现率,探寻MB2根管口定位规律... 目的:观察髓室底的解剖形态和根管口的数目和位置,探寻近颊根第二根管(MB2)根管口的定位规律。方法:选择■离体牙220颗,利用耳鼻喉科内窥镜系统对髓室底进行观察,测量髓室底根管口之间的位置关系,统计MB2出现率,探寻MB2根管口定位规律。结果:髓室底观察发现,MB2基本上发生在MB-P连线的近中舌侧,MB2的发生率为38.2%。MB2-MB的距离为(1.56±0.65)mm。MB-DB的距离为(2.34±0.78)mm,MB-P的距离为(5.05±1.26)mm。∠MB2-MB-P的角度为(22.21±10.35)°。结论:MB2根管口多位于MB-P连线的近中舌侧,且在以MB为中心,MB-P为一边,向近中做角度为(22.21±10.35)°的扇形范围内基本上能找到MB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二磨牙 髓室 髓室底 根管 近颊根第二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带光源口镜在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第二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4
作者 黄伟安 郭俊兵 +1 位作者 杨军英 郭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提高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第二根管(MB2)发现率的临床方法。【方法】分组比较使用自带光源口镜和常规口镜在寻找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第二根管方面的差异。【结果】自带光源口镜组(A组)MB2发现率为56.25%,常规口镜组(B组)MB2发... 【目的】探讨提高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第二根管(MB2)发现率的临床方法。【方法】分组比较使用自带光源口镜和常规口镜在寻找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第二根管方面的差异。【结果】自带光源口镜组(A组)MB2发现率为56.25%,常规口镜组(B组)MB2发现率24.00%,两组比较P<0.01。【结论】使用自带光源口镜在寻找上颌第一恒磨牙MB2时明显优于常规口镜,是一种物美价廉、适合临床大力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带光源口镜 上颌第一恒磨牙 近颊根第二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第二恒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离体牙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赵玉梅 徐欣 +2 位作者 孙静 强艳丽 亓庆国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9-511,515,共4页
目的研究上颌第二恒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的发生情况,为提高上颌第二恒磨牙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于山东地区收集离体上颌第二恒磨牙118颗,采用斜方型开髓洞型开髓,利用小号C型锉探查并疏通根管,记录MB2的发现率及... 目的研究上颌第二恒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的发生情况,为提高上颌第二恒磨牙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于山东地区收集离体上颌第二恒磨牙118颗,采用斜方型开髓洞型开髓,利用小号C型锉探查并疏通根管,记录MB2的发现率及扩通率;拍摄X线牙片,记录近中颊根的根管数目、形态和类型;在根管显微镜下观察并应用数显卡尺测量近中颊根主根管和MB2根管口之间的距离,确定根管口的位置;记录近中颊根的根尖孔数目,并测量解剖根尖孔至解剖根尖的距离。结果118颗上颌第二恒磨牙中,有58颗发现MB2,发现率为49.15%;其中48颗牙齿的MB2被扩通,扩通率为82.76%。108颗3根牙中,近中颊根的根管形态为Ⅰ型者有50颗,占46.30%;Ⅱ型及Ⅲ型者分别为14和34颗,占12.96%和31.48%。近中颊根主根管口与MB2根管口的平均距离为1.26mm;近中颊根解剖根尖孔至解剖根尖的距离平均值为1.13mm。结论山东地区上颌第二恒磨牙MB2的发现率较高,临床治疗中采用改良的斜方型开髓孔有利于发现MB2,用X线片确定工作长度时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判断根尖孔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二恒磨牙 第二根管 根管系统 尖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体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探查方法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宗娟娟 胡晓菁 +1 位作者 黄美贞 金幼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6-438,共3页
采用根管显微镜下直接探查法、显微CT扫描法及离体牙硬组织切片法观察48颗离体人类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发生率,结果分别为52.1%、77.1%及72.9%。根管形态多不规则。
关键词 上颌第一磨牙 第二根管 显微CT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里求斯人和中国珠三角地区人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形态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方溢云 林正梅 Ashroy Jhugroo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59-763,共5页
目的:了解毛里求斯人和中国珠三角地区人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系统解剖特征。方法:收集并筛选毛里求斯人和中国珠三角地区人离体上颌第一磨牙各80颗。采用常规探查法、根管显微镜法和透明标本法分析MB2根管口定位规律,记录近中颊根... 目的:了解毛里求斯人和中国珠三角地区人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系统解剖特征。方法:收集并筛选毛里求斯人和中国珠三角地区人离体上颌第一磨牙各80颗。采用常规探查法、根管显微镜法和透明标本法分析MB2根管口定位规律,记录近中颊根的根管数目和根管类型。结果:毛里求斯人和中国珠三角人MB-MB2的距离分别为(1.74±0.95)mm和(1.33±0.77)mm,MB-P连线与MB2-P连线的夹角(α)为(6.37±1.32)°和(7.31±1.39)°。毛里求斯人和中国珠三角人的多根管率分别是86.25%和82.50%。毛里求斯人的多根管以Ⅳ型为主,Ⅱ、Ⅰ、Ⅴ型次之,而中国人则以Ⅳ、Ⅱ型为主,Ⅲ、Ⅴ、Ⅵ型分别占少量。结论:人种不同上颌磨牙近颊根根管形态各有特点;辅助使用根管显微镜和超声工作尖,可提高上颌第一磨牙近中根管的多根管发现率,从而提高临床根管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颊根第二根管 根管解剖 根管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显微镜定位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8
作者 高雅凡 何琴 +2 位作者 陈苏蕾 查明珠 杨卫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评价口腔显微镜定位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效果。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离体上颌磨牙80颗,使用CBCT检测MB2根管及分型.分别记录肉眼和口腔显微镜检测MB2的发现率;与CBCT所得结果做比较,对比肉眼直视和显微镜发现MB2的准确性,并... 目的:评价口腔显微镜定位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效果。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离体上颌磨牙80颗,使用CBCT检测MB2根管及分型.分别记录肉眼和口腔显微镜检测MB2的发现率;与CBCT所得结果做比较,对比肉眼直视和显微镜发现MB2的准确性,并分别对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根管类型进行分析。结果:CBCT下MB2发生率51.25%。显微镜对MB2的发现率(42.50%)显著高于肉眼(26.25%),同时显微镜灵敏度高,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显著低于肉眼,准确性在不同牙位未见显著差异。然而部分椭圆形根管口的MB2在显微镜下仍难以判断。结论:显微镜的应用可以提高根管定位的精准度,在椭圆形根管上,显微镜和CBCT的联合应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磨牙 口腔显微镜 定位 第二根管 椭圆形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体束CT对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管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岩 裴涛 +1 位作者 曾红燕 赵颖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9期956-958,共3页
目的:通过锥体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成像系统分析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形态及第二(second mesiobuccal,MB2)根管的发生率。方法:选择95名进行CBCT扫描的患者,共计180颗上颌第一磨牙,观察近颊根根管形态、MB2根... 目的:通过锥体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成像系统分析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形态及第二(second mesiobuccal,MB2)根管的发生率。方法:选择95名进行CBCT扫描的患者,共计180颗上颌第一磨牙,观察近颊根根管形态、MB2根管的发生率、左右侧发生比率及男女发生比率差异。结果:上颌第一磨牙近颊根管形态以III型为主,MB2根管发生率为79.4%,左右侧发生比率无统计学差异(P=0.846),男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P=0.043)。结论:上颌第一磨牙近颊根MB2根管的发生率较高,可通过CBCT有效的发现MB2根管,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体束CT 上颌第一磨牙 第二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体束CT对维吾尔族成人上颌第一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梁学萍 孙玉亮 +1 位作者 戴永刚 林兆全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6-810,共5页
目的:通过锥体束CT(CBCT)成像系统分析新疆维吾尔族成人上颌第一磨牙形态特征和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形态及第二根管(MB2)的发生率。方法:选择体检且上颌牙列完整的100名维吾尔族成人进行CBCT扫描,测量双侧上颌第一磨牙牙根的长度,... 目的:通过锥体束CT(CBCT)成像系统分析新疆维吾尔族成人上颌第一磨牙形态特征和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形态及第二根管(MB2)的发生率。方法:选择体检且上颌牙列完整的100名维吾尔族成人进行CBCT扫描,测量双侧上颌第一磨牙牙根的长度,观察髓底形态、近颊根根管形态,按照Jin Hee Lee评价标准进行分类。统计MB2根管的发生率及男女发生比率差异。结果:200颗上颌第一磨牙中3根3根管者154颗(77%),3根4根管42颗(21%),3根5根管2颗(1%),4根6根管和7根管各1颗(各0.5%)。近颊根管形态以Ⅰ、Ⅱ、Ⅲ、Ⅳ、Ⅴ型各占77%,13.5%、9%、0和0.5%男性和女性MB2根管发生率分别为22.32%和21.2%(P=0.901)。结论:维吾尔人上颌第一磨牙MB2发生率约22%,无性别差异,其形态以Ⅰ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体束CT(CBCT) 上颌第一磨牙 第二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