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态成像技术引导下组织间徒手插植近距离放射治疗宫颈癌的效果及剂量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于晓 成慧君 +2 位作者 田淑贞 肖艳 杨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目的:探究基于多模态成像技术引导下组织间徒手插植近距离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宫颈癌的效果及剂量学分析。方法:选取98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予以CT图像引导组织间徒手插植近距离放疗,研究组予以实... 目的:探究基于多模态成像技术引导下组织间徒手插植近距离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宫颈癌的效果及剂量学分析。方法:选取98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予以CT图像引导组织间徒手插植近距离放疗,研究组予以实时超声联合CT图像引导组织间徒手插植近距离放疗。比较两组植入特点、疗效及放疗后90%高危临床靶区的受照射剂量(HR-CTVD90)、危及器官累积生物学剂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单根针插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放疗后3、6个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肿瘤直径5~<6 cm、6~<7 cm者HR-CTVD90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膀胱、乙状结肠、直肠累积生物学剂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36)。结论:多模态成像技术引导下组织间徒手插植近距离放疗对宫颈癌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可有效减少单根针插植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且具有剂量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成像技术 宫颈癌 徒手插植 距离放射治疗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立体定向近距离放射治疗颅内肿瘤应用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刘立恒 赵宏 +2 位作者 靳二虎 郭守芳 杨国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68-1771,共4页
125I粒子立体定向近距离放射治疗术具有微创、肿瘤靶区剂量高、周围组织接受剂量低的特点,近年来逐步选择性应用于颅内肿瘤的治疗中,能够抑制肿瘤生长,改善局部神经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本文就目前125I粒子立体定向近距离放射治疗在... 125I粒子立体定向近距离放射治疗术具有微创、肿瘤靶区剂量高、周围组织接受剂量低的特点,近年来逐步选择性应用于颅内肿瘤的治疗中,能够抑制肿瘤生长,改善局部神经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本文就目前125I粒子立体定向近距离放射治疗在颅内肿瘤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胶质瘤 距离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18例口腔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蒲德利 廖江荣 彭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51-853,共3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口腔癌的短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及生存率。方法 2008年9月至2012年4月共18例口腔癌患者,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术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术中所需125I粒子数量、粒子布源情况、进针方向。在螺旋CT导...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口腔癌的短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及生存率。方法 2008年9月至2012年4月共18例口腔癌患者,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术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术中所需125I粒子数量、粒子布源情况、进针方向。在螺旋CT导向下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靶区和外周0.5 cm,粒子间距0.5~1 cm,粒子活度0.60~0.80 mCi(2.22×107~2.96×107Bq)。术后即刻行CT扫描,层厚2 mm,将图像传送到计算机TPS进行质量验证。其中6例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对其用同法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2个月后评价近期疗效,观察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及术后每3个月随访1次。结果治疗后溃疡病灶逐渐有不同程度缩小或消失,疼痛逐渐减轻;治疗6个月后原发灶近期疗效CR为50.0%,PR为38.9%,有效率为88.9%。转移颈部淋巴结近期疗效CR为70.0%,PR为20.0%,有效率为90.0%。不良反应有术中出血和术后疼痛,所有患者未出现放射损伤症状,未发现粒子迁移。随访9~24个月,其中1、2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4.4%、72.2%,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口腔癌是安全、有效的,不良反应轻、并发症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放射性粒子 距离放射治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两种状态对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剂量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吕银 王凡 +2 位作者 汪红艳 杨林 孔令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5-269,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膀胱排空及充盈状态下宫颈癌后装治疗计划的剂量分布,了解膀胱两种状态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对5例宫颈癌患者分别行膀胱排空及充盈状态盆腔CT扫描,设定A点剂量为750cGy,利用CT重建片制定膀胱排空和充盈状态的治疗计划,分... 目的通过分析膀胱排空及充盈状态下宫颈癌后装治疗计划的剂量分布,了解膀胱两种状态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对5例宫颈癌患者分别行膀胱排空及充盈状态盆腔CT扫描,设定A点剂量为750cGy,利用CT重建片制定膀胱排空和充盈状态的治疗计划,分别计算出B点、原发瘤灶区、膀胱及直肠参考点剂量,并计算出膀胱充盈状态时膀胱底壁参考点bx点的剂量。结果膀胱排空及充盈状态时B点剂量分别为A点的26.17%[(196.2475±8.0306)cGy],27.03%[(202.7038±7.8452)cGy](P=0.182);Y点剂量分别为A点的1509%[(11317.08±4631.03)cGy],1703%[(12775.48±2984.98)cGy](P=0.499);分别对膀胱排空和充盈状态下的R1、R2、RP、R3、R4点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P均>0.05;膀胱排空及充盈时BL点剂量分别为A点的76.31%[(572.3070±30.0000)cGy],80.96%[(607.2300±28.6062)cGy](P=0.043)。膀胱充盈状态下的BL点及bx点剂量分别为A点的79.76%[(598.2300±13.3351)cGy],118%[(885.0000±22.5702)cGy](P=0.000)。结论膀胱充盈状态对盆腔淋巴结、原发瘤灶区、直肠参考点剂量与膀胱排空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充盈的膀胱使BL点剂量升高。在膀胱充盈状态下,膀胱底壁参考点bx点剂量远远高于膀胱参考点BL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放射疗法 距离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放射剂量学质量控制与保证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小东 张遵城 +3 位作者 郑广钧 郭永涛 常津 王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185-1189,共5页
目的:探讨能提高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增益比的放射物理质量控制和保证(QA/QC)的策略。方法:确诊的肺癌和肺转移瘤患者287例,男184例,女103例,平均年龄61.9岁。对无阻塞性肺不张非小细胞肺癌(non obstructive atelectasis non-smallcell... 目的:探讨能提高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增益比的放射物理质量控制和保证(QA/QC)的策略。方法:确诊的肺癌和肺转移瘤患者287例,男184例,女103例,平均年龄61.9岁。对无阻塞性肺不张非小细胞肺癌(non obstructive atelectasis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OA-NSCLC)亚组和肺转移瘤组常规采用CT靶区定位,对CT难以确定肿瘤靶区的中央型阻塞性肺不张非小细胞肺癌(the central obstructive atelectasi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COA-NSCLC)亚组采用符合线路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SPECT)协助定位;应用体积剂量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s,DVH)等评估TPS的质量并优化;影像引导粒子植入中必须进行实时的位置校正。对无法单独经皮CT引导植入粒子的晚期中央型病灶结构复杂的肺癌亚组(central lung cancer,C-LC亚组),要同期采用纤维支气管镜(flexible fiber optic bronchoscopy,FFB)直视下联合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植入后必须进行剂量学等验证。结果:137例的NOA-NSCLC亚组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外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心、肺及脊髓的平均照射剂量明显低于正常组织耐受剂量。NOA-NSCLC亚组和50例的肺转移瘤组的匹配周缘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分别达92.1Gy、106.2 Gy。局控总有效率分别为为91.97%(126/137例)和96.00%(48/50例)。1年生存率分别是91.24%(125/137)和83.40%(42/50)。2年生存率分别是50.36%(69/137)和52.30%(26/50)。COA-NSCLC亚组的35例和C-LC亚组的65例患者的局部控制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32/35)和92.30%(60/65),1年生存率分别为88.57%(31/35)和80.30%(53/66);无放射性肺损伤或肺纤维化出现。结论:恰当的放射剂量学QA/QC策略是保证粒子植入疗法提高治疗增益比的必须措施,尤其是能明显减少放射性肺炎、肺损伤或肺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肺癌 放射剂量学 质量控制与保证 距离治疗 肺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潘建基 吴君心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59-463,共5页
近距离放疗是现代放射肿瘤学的初始技术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除了在妇科肿瘤和头颈部等肿瘤中仍继续被广泛应用外,单纯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放疗已成为早期前列腺癌的标准治疗手段之一,单纯近距离放疗可成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 近距离放疗是现代放射肿瘤学的初始技术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除了在妇科肿瘤和头颈部等肿瘤中仍继续被广泛应用外,单纯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放疗已成为早期前列腺癌的标准治疗手段之一,单纯近距离放疗可成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主要选择方法之一。本文重点介绍2005年美国放射肿瘤治疗学年会(ASTRO)中关于近距离放疗临床应用的现状,展望未来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前列腺癌 乳腺癌 距离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7)Cs和^(192)Ir近距离放射治疗宫颈癌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桂霞 陈国雄 +2 位作者 马德美 孙建平 马林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26-728,732,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对比外照射加137Cs与192Ir放射源后装治疗Ⅱ、Ⅲ期宫颈癌的远期疗效。方法:外照射与137Cs源(A组)后装放射治疗宫颈癌427例;与192Ir源(B组)放射治疗宫颈癌156例;其中Ⅱ期170例,Ⅲ期413例;鳞癌524例,腺癌34例,腺鳞癌25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对比外照射加137Cs与192Ir放射源后装治疗Ⅱ、Ⅲ期宫颈癌的远期疗效。方法:外照射与137Cs源(A组)后装放射治疗宫颈癌427例;与192Ir源(B组)放射治疗宫颈癌156例;其中Ⅱ期170例,Ⅲ期413例;鳞癌524例,腺癌34例,腺鳞癌25例;两组外照射条件相同,8或10MVX射线照射,全盆照射DT25~35Gy后,分四野照射至DT45~55Gy;腔内放疗每周1次,A组每次A点照射6~7Gy,总量40~60Gy/6~8次;B组每次A点照射5~6Gy,总量30~42Gy/5~7次。结果:Ⅱ、Ⅲ期5年生存率及总生存率为A组82.1%、61.2%、67.2%;B组为85.1%、61.5%、69.2%;两组5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每组Ⅱ期与Ⅲ期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晚期放射并发症有直肠炎和膀胱炎,A组和B组发生率分别为7.3%、6.3%和9.6%、9.0%,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外照射加137Cs与加192Ir放射源后装治疗Ⅱ、Ⅲ期宫颈癌的远期疗效及放疗并发症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 ^192lr 距离放射 治疗 宫颈癌 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CT扫描对荷人胰腺癌裸鼠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早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3
8
作者 陆健 王忠敏 +2 位作者 陈克敏 刘玉 郑云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74-577,共4页
目的探讨氟-1 8标记脱氧葡萄糖(^(18)F-FDG)微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Micro-PET/CT)对^(125)Ⅰ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评估价值。方法将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接种于18只BALB/C裸鼠.并将荷瘤裸鼠... 目的探讨氟-1 8标记脱氧葡萄糖(^(18)F-FDG)微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Micro-PET/CT)对^(125)Ⅰ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评估价值。方法将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接种于18只BALB/C裸鼠.并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载粒子组和^(125)Ⅰ粒子植入组,每组6只。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行^(18)F-FDG Micro-PET/CT检查,计算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瘤体标本进行胸苷激酶1(TK1)检测细胞增殖及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生物素dUTP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治疗前三组间SUVmax和SUVmean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125)Ⅰ粒子植入组SUVmax和SUVmean分别为0.28±0.20和0.02±0.01,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3.54±1.49和0.59±0.18)和空载粒子组(分别为3.78±1.67和0.57±0.21).三组间SUVmax和SUVmean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Ⅰ粒子植入组TK1阳性染色指数为37.86±1.71,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64.01±1.48)和空载粒子组(62.88±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125)Ⅰ粒子植入组的凋亡指数为23.78±2.53,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7.99±1.32)和空载粒子组(8.36±1.6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SUVmax与TK1阳性染色指数呈正相关,而与凋亡指数呈负相关。结论 ^(18)F-FDG Micro-PET/CT能有效监测胰腺癌近距离放射治疗的疗效,是一个有效的评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距离放射治疗 氟-18标记脱氧葡萄糖代谢 微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近距离治疗肿瘤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高立宁 杜明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373-375,378,共4页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虽已取得成功 ,但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该文回顾性综述了近距离治疗肿瘤的最新研究成果 ,包括放射性核素的选择、不同源的形式对剂量学分布的影响、治疗质量的保证、近距离治疗在空腔脏器肿瘤治疗中的...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虽已取得成功 ,但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该文回顾性综述了近距离治疗肿瘤的最新研究成果 ,包括放射性核素的选择、不同源的形式对剂量学分布的影响、治疗质量的保证、近距离治疗在空腔脏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以及近距离治疗的新趋势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距离治疗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及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在前列腺癌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龙启来 郭剑明 王国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3期264-267,共4页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前列腺癌发病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欧美等发达国家较高,2009年美国预期新发病例192 280例,占所有男性肿瘤的1/4[1]。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是前列腺癌的低发国家,但近...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前列腺癌发病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欧美等发达国家较高,2009年美国预期新发病例192 280例,占所有男性肿瘤的1/4[1]。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是前列腺癌的低发国家,但近年来发病率稳步升高,上海地区1986~2005年间前列腺癌标化发病率大幅持续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距离治疗 前列腺癌 高强度聚焦超声 男性泌尿生殖系统 标化发病率 应用 流行病学资料 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置管术后近距离放射治疗泌尿系肿瘤初步观察
11
作者 李工 侯友贤 +1 位作者 李清荣 谭尚恒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21-222,共2页
术中置管术后近距离放射治疗泌尿系肿瘤初步观察510010广州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李工侯友贤李清荣谭尚恒关键词近距离放射治疗;泌尿系肿瘤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37作者自1993年以来采用术中瘤床置管,术后后装192Ir近... 术中置管术后近距离放射治疗泌尿系肿瘤初步观察510010广州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李工侯友贤李清荣谭尚恒关键词近距离放射治疗;泌尿系肿瘤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37作者自1993年以来采用术中瘤床置管,术后后装192Ir近距离放射治疗肾癌34例,肾上腺癌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放射治疗 泌尿系肿瘤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放射源植入术治疗恶性脑胶质细胞瘤
12
作者 朱京丽 洛小林 乐志仪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71-272,共2页
恶性脑胶质细胞瘤的局部控制率不高 ,因此很少有患者能够获得长期生存 ,虽然有手术、外放射、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但疗效仍然很令人失望。近距离放射治疗提高了肿瘤的照射剂量和照射精度 ,对于经选择的原发和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 ,可以... 恶性脑胶质细胞瘤的局部控制率不高 ,因此很少有患者能够获得长期生存 ,虽然有手术、外放射、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但疗效仍然很令人失望。近距离放射治疗提高了肿瘤的照射剂量和照射精度 ,对于经选择的原发和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 ,可以改善局部控制和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放射源植入术 治疗 恶性脑胶质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的手术配合
13
作者 米淑敏 姚海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41-141,共1页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植入 距离治疗 肿瘤发展 手术配合 粒子植入治疗 晚期恶性肿瘤 组织 三维治疗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疼痛管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卢银亮 朱永刚 +2 位作者 张宁 汤玉环 程光惠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1-216,共6页
放射治疗是宫颈癌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近距离放射治疗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施源器植入、患者影像资料采集、治疗计划等待和施源器拔出等不同阶段。近距离放射治疗中引起的疼痛影响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术者的操作,甚至可能影响局部控制和... 放射治疗是宫颈癌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近距离放射治疗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施源器植入、患者影像资料采集、治疗计划等待和施源器拔出等不同阶段。近距离放射治疗中引起的疼痛影响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术者的操作,甚至可能影响局部控制和正常组织反应,严重时可导致患者的预后不良和生活质量降低。目前,随着对肿瘤患者疼痛管理的重视,尤其是肿瘤治疗中引起疼痛的处理,加强近距离治疗中的疼痛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尚无近距离放射治疗中镇痛相关的指南及共识,本文总结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对宫颈癌近距离治疗中疼痛管理的相关报道及临床经验,分别对宫颈癌患者近距离放射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疼痛管理进行综述,以期为同行提供可靠的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距离放射治疗 疼痛管理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3D共面模板辅助^(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5
15
作者 郑云峰 贡桔 +2 位作者 夏宁 陆建 刘芬菊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9-84,共6页
目的:对比性分析CT引导下3D共面模板与非模板辅助^(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瘤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的纵隔淋巴结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为3D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粒... 目的:对比性分析CT引导下3D共面模板与非模板辅助^(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瘤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的纵隔淋巴结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为3D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年龄23~77岁,平均(64±10)岁;10例为非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年龄55~84岁,平均(68±13)岁。所有患者进行术前计划、术中优化及术后剂量学验证。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手术前后90%靶体积的最小吸收剂量(D90)、最小周边剂量(MPD)及100%、150%、200%处方剂量覆盖的靶区体积占靶区总体积的百分比(分别为V100、V150、V200)。并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的差异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2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治疗,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3D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组平均植入放射性粒子30粒,非3D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组平均植入放射性粒子23粒。3D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组和非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组V100术前计划分别为(97.16±2.74)%、(95.44±1.37)%,术后分别为(95.66±2.58)%、(90.40±3.56)%,术后均较术前计划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563、5.827,P <0.05)。两组D90、MPD、V150、V200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操作时间,3D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组为(49.04±1.75)min,非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组为(66.13±1.77)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使用3D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可以更精确地达到术前规划的优化,且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提高了患者的耐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淋巴结转移 距离放射治疗 125I放射性粒子 3D共面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125)I粒子三链营养管近距离放射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一铭 焦德超 +3 位作者 许凯豪 韩新巍 朱明 孙占国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93-697,共5页
目的 评价^(125)I粒子三链鼻饲营养管近距离放射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采用经鼻置入^(125)I粒子三链鼻饲营养管近距离放射治疗18例晚期食管癌患者,6周后拔除鼻饲营养管。记录技术成功情况、90%体积肿瘤... 目的 评价^(125)I粒子三链鼻饲营养管近距离放射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采用经鼻置入^(125)I粒子三链鼻饲营养管近距离放射治疗18例晚期食管癌患者,6周后拔除鼻饲营养管。记录技术成功情况、90%体积肿瘤吸收剂量(D90)、术后并发症。评价术后6周食管通畅情况、肿瘤最大径、局部控制率、Stooler吞咽困难分级、VAS疼痛评分和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结果 18例患者均达到技术成功,平均D90为46.19 Gy,平均止血时间12.4 d,术后均达到局部控制。与术前相比,术后6周16例患者的食管通畅,肿瘤最大径平均缩小1.23 cm, Stooler吞咽困难评分平均下降了2.6分,VAS评分平均下降3.28分,Karnofsky评分平均升高了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同位素脱落、大出血、食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125)I粒子三链鼻饲营养管近距离放射治疗晚期食管癌安全可行,近期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介入治疗 ^(125)I粒子 距离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与外放射治疗对局限性前列腺癌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华福 谢群 +1 位作者 叶啸 聂奇伟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50-955,共6页
目的:比较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与外放射治疗对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收集国内外已公开发表(截至2017年7月)的有关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行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与外放射治疗疗效比较的临床对照文献,对符合要求的研究进行同质性... 目的:比较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与外放射治疗对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收集国内外已公开发表(截至2017年7月)的有关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行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与外放射治疗疗效比较的临床对照文献,对符合要求的研究进行同质性检验,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要求的研究文献共20篇,共12347例病例;其中行单独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患者4414例,行单独外放射治疗的患者6508例,行联合治疗的患者1425例。粒子植入近距离放疗治疗低危局限型前列腺癌的5年无肿瘤生存人数、生存时间以及胃肠道毒性评分≥2分的患者人数均优于外放射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治疗中高危局限型前列腺癌的生化无进展生存时间优于单独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独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对于低危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优于单独外放射治疗,两者联合治疗对中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疗效优于单独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粒子植入距离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活动部癌高剂量率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18
作者 宋姗珊 王学峰 +2 位作者 刘宝财 韩东梅 程光惠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9-236,共8页
舌活动部癌是最常见的口腔癌,其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及放射治疗(RT),舌活动部癌的RT包括体外放射治疗(EBRT)和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射治疗(ISBT)。早期舌活动部癌患者应用单纯ISBT或EBRT联合ISBT可在保证肿瘤局部控制(LC)率的同时保留舌功... 舌活动部癌是最常见的口腔癌,其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及放射治疗(RT),舌活动部癌的RT包括体外放射治疗(EBRT)和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射治疗(ISBT)。早期舌活动部癌患者应用单纯ISBT或EBRT联合ISBT可在保证肿瘤局部控制(LC)率的同时保留舌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无法手术的中、晚期舌活动部癌患者采用EBRT联合ISBT的方式可进一步提高肿瘤LC率,并降低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各期舌活动部癌术后具有局部复发危险因素的患者应用ISBT可有效提高肿瘤的LC率;局部复发性舌活动部癌患者可行ISBT或与EBRT联合的方式行挽救性治疗。现总结和探讨近年来国内外应用高剂量率(HDR)-ISBT治疗舌活动部癌的相关研究和应用进展,对HDR-ISBT治疗舌活动部癌的适应证、靶区勾画、处方剂量、正常组织剂量限值、相关临床结果和不良反应进行综述,以期为同行提供可靠的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活动部癌 高剂量率 组织间插植距离放射治疗 体外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放射治疗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项以力 虞希祥 +1 位作者 朱邦选 谢林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39-742,共4页
近距离放射治疗球囊(BTB)是一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新型球囊,为提高下肢ASO介入干预后近期和远期通畅率提供了新方法。BTB治疗原理是在采用球囊进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的同时联合放射线进行血管内近距离放射治疗(IVBT)... 近距离放射治疗球囊(BTB)是一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新型球囊,为提高下肢ASO介入干预后近期和远期通畅率提供了新方法。BTB治疗原理是在采用球囊进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的同时联合放射线进行血管内近距离放射治疗(IVBT),进而抑制血管内膜增生。IVBT所用β射线穿透性较弱,γ射线穿透性较强,各自均有利弊。10多年来,BTB在外周血管领域进行了一系列临床试验研究。虽然这些试验研究的综合结论目前尚无定论,但BTB临床应用前景非常值得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放射治疗球囊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内距离放射治疗 支架内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RP第149号出版物《近距离放射治疗中的职业放射防护》内容简介
20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58-458,共1页
近距离放射治疗在某些医疗机构的职业辐射照射中占有重要的份额。此外,如果放射防护工具使用不当,近距离放射治疗设施的工作人员可能会受到高的辐射剂量。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在第97和98号出版物(ICRP,2005a,b)中就近距离放射治疗... 近距离放射治疗在某些医疗机构的职业辐射照射中占有重要的份额。此外,如果放射防护工具使用不当,近距离放射治疗设施的工作人员可能会受到高的辐射剂量。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在第97和98号出版物(ICRP,2005a,b)中就近距离放射治疗期间的放射防护提出了建议,并在第113号出版物(ICRP,2009)中就诊断和介入程序相关的放射防护培训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放射治疗 放射防护 辐射照射 ICRP 辐射剂量 医疗机构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 出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