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的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及其在新世纪的三个转向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妤姝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5,共7页
21世纪西方有关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专题性的特点。学界重新反思中国绘画里传统和现代性艺术表达的关系。“西化”和“传统”开始被平等视为中国美术走向现代化的可能性路径。西方学界近年来在亚洲的整体视角下考察中... 21世纪西方有关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专题性的特点。学界重新反思中国绘画里传统和现代性艺术表达的关系。“西化”和“传统”开始被平等视为中国美术走向现代化的可能性路径。西方学界近年来在亚洲的整体视角下考察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特殊路径及与其他亚洲国家的互相影响,并较为关注女性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中国美术 西方研究 现代性路径 泛亚洲化 女性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公报》视域中的赵望云艺术道路之生成——大众传媒对中国现代美术的建构之初探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志民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9-115,共7页
本文通过对画家赵望云早期艺术道路生成过程的研究,旨在探讨大众传播媒介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生成进程的不可忽视的建构作用,进而指出:作为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微观表现和有机组成,报纸等大众传媒是我们研究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不可忽略的研究... 本文通过对画家赵望云早期艺术道路生成过程的研究,旨在探讨大众传播媒介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生成进程的不可忽视的建构作用,进而指出:作为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微观表现和有机组成,报纸等大众传媒是我们研究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不可忽略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望云 王森然 大公报 大众传媒 近现代美术 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统到转向现代:中国“海派”绘画的现代性取向 被引量:5
3
作者 金丹元 宋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5-161,共7页
海派具有在中国近现代美术中的独特地位,集中体现了中国美术在近现代文化情境下所孕育而成的一些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统在自身线性框架中的救赎与拓展,二是逐渐融汇到城市市民文化之中而形成的"创新"... 海派具有在中国近现代美术中的独特地位,集中体现了中国美术在近现代文化情境下所孕育而成的一些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统在自身线性框架中的救赎与拓展,二是逐渐融汇到城市市民文化之中而形成的"创新",三是在西学东渐、文化融合的文化情境中日益凸显出其对现代性的认同。作为狭义海派绘画已呈现出中国传统绘画在文化格局上的重大转型,集中体现出各种异质文化的交流、传播和融合,具备了宽容而开放的现代文化生成的土壤。在海派文化所处的多元复合的跨文化交流语境之中,精英与大众、旧学与新学、本土与外来文化成为我们考察海派绘画的立体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美术 海派绘画 近现代文化情境 现代 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美术史中的传统语境与国粹意识 被引量:5
4
作者 孔令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1-146,共6页
近代中国传统意识的觉醒与民族文化比较问题密不可分。艺术史中的国粹主义者、传统主义者正是在东西方文化对比的历史语境中确立了自我的身份。对于中西艺术关系,传统主义者从文化整体主义的角度立论,逐渐确立了文化与艺术的"东西... 近代中国传统意识的觉醒与民族文化比较问题密不可分。艺术史中的国粹主义者、传统主义者正是在东西方文化对比的历史语境中确立了自我的身份。对于中西艺术关系,传统主义者从文化整体主义的角度立论,逐渐确立了文化与艺术的"东西两源头"论,开始站在世界文化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国艺术的传统特色。另外,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对民间艺术传统的发掘、整理显然也是一项重要成就。知识分子对民间艺术传统的揣摩、想象和解释逐渐形成了新的艺术趣味,在一段时期内,这种趣味甚至成了文人画传统的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 近现代美术 传统意识 文化传统 国粹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术史论专业建立前后
5
作者 禾木 《艺苑(美术版)》 1990年第1期4-6,共3页
美术史论专业是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新增设的一个专业,于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之际,正式招收新生。她的诞生,与老一辈美术史论家谢海燕、俞剑华、刘汝醴、温肇桐罗尗子。
关键词 美术史论 俞剑华 谢海燕 上海美专 俞成 中国绘画史 陈积厚 姜丹书 近现代美术 中国画学全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画西渐的三个历史阶段及其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才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8-144,共7页
东亚美术对西方绘画创作界的影响肇始于17世纪中叶,迄今已经呈现出三个表征清晰的历史阶段:近代阶段(17—18世纪)、现代阶段(19—20世纪前期)和后现代阶段(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这三个时期的西方美术创作各有其特点,展现了西方绘画由... 东亚美术对西方绘画创作界的影响肇始于17世纪中叶,迄今已经呈现出三个表征清晰的历史阶段:近代阶段(17—18世纪)、现代阶段(19—20世纪前期)和后现代阶段(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这三个时期的西方美术创作各有其特点,展现了西方绘画由近代转向现代,又走向后现代的完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时期的西方画家们基于各自时代新生的美学追求,从异体的中华和日本美术中撷取了不同方面作为艺术创新的灵感源泉,推进了西方美术的发展。这一影响史不仅展现了西方美术自身的历史特点,同时也映现了西方艺术家所挖掘出的东亚美术的几个不同方面。由东画西渐碰撞出的诸多现象将为我们对西方近现代美术和中华传统美术的认知提供一系列新的素材和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画西渐 文明互鉴 西方近现代美术 中华传统美术 “中国风” 东亚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好你的人生蘑菇期
7
《北方牧业》 2015年第22期3-3,共1页
年轻时,他喜欢上篆刻艺术,登门拜访一位篆刻大师。说明来意,老先生微笑着对他说:"这次我先不教你什么诀窍。你先去后院,挑一担石头回家。等这担石头变成泥浆,你再来找我。"回家后,几位朋友都说篆刻大师不愿教授技艺,才想出这个办法... 年轻时,他喜欢上篆刻艺术,登门拜访一位篆刻大师。说明来意,老先生微笑着对他说:"这次我先不教你什么诀窍。你先去后院,挑一担石头回家。等这担石头变成泥浆,你再来找我。"回家后,几位朋友都说篆刻大师不愿教授技艺,才想出这个办法戏弄他。他不理会这些话,夜以继日刻着这堆石头。刻了磨平,磨平了又刻,时间一长,手上起了血泡。血泡破了,钻心的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艺术 泡破 登门拜访 就这样 世界大赛 阳光雨露 比赛结果 泛美运动会 国际泳联 近现代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