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斜轴式太赫兹天线的卡焦近场全息测量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晓玲 左营喜 +3 位作者 娄铮 康浩然 王钰 钱元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6-136,共11页
天线反射面的面形精度直接影响天线效率,是望远镜的关键指标之一.近场射电全息具有测量精度高,便捷高效的优点,是毫米波和亚毫米波射电望远镜面形检测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卡焦近场全息可以完整测量望远镜光路中整体的面形误差.斜轴式机... 天线反射面的面形精度直接影响天线效率,是望远镜的关键指标之一.近场射电全息具有测量精度高,便捷高效的优点,是毫米波和亚毫米波射电望远镜面形检测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卡焦近场全息可以完整测量望远镜光路中整体的面形误差.斜轴式机架结构能够更好地适应太赫兹望远镜在极端台址环境下的整体保温和热控需求,但斜轴天线特殊的转动特性会在近场全息测量过程中引入额外的系统误差.针对斜轴式天线的卡焦近场全息测量,分析了数据处理中需要额外考虑的参考路接收机位置和副面衍射的影响,并在1.2 m口径斜轴式太赫兹天线上开展了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卡焦近场全息测量的重复测量精度优于2.0μm RMS(Root Mean Square),面形误差分布与摄影测量所得结果一致,验证了误差分析与修正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架:斜轴 面形测量:近场全息 光路系统:卡塞格林 衍射:副面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矢量阵测量的局部近场全息技术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胡博 杨德森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25-229,共5页
统计最优近场声全息技术是通过全息面上测量声压的线性叠加来反演重建面上的声学量,可以从理论上克服基于傅氏变换的近场声全息技术的局限性。针对水中圆柱体的噪声源识别问题,采用声压和质点振速测量来进行声全息计算,推导了基于振速... 统计最优近场声全息技术是通过全息面上测量声压的线性叠加来反演重建面上的声学量,可以从理论上克服基于傅氏变换的近场声全息技术的局限性。针对水中圆柱体的噪声源识别问题,采用声压和质点振速测量来进行声全息计算,推导了基于振速测量的统计最优柱面近场声全息技术的重建公式。利用所编制的程序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设计矢量水听器进行水中全息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在水中柱形声源辐射声场的噪声源识别和定位中有着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全息 声压 质点振速 统计最优 矢量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近场声全息扫描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宁 查阳 +2 位作者 吴海军 周鹤峰 蒋伟康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7-842,共6页
针对基于多参考互谱法的近场声全息技术测试效率较低的问题,设计了一套自动化近场声全息扫描测量系统。该系统使用高精度直线导轨滑块机构,下位机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传声器阵列快速、准确移动至预设测量位置;以NI公司的嵌入式实... 针对基于多参考互谱法的近场声全息技术测试效率较低的问题,设计了一套自动化近场声全息扫描测量系统。该系统使用高精度直线导轨滑块机构,下位机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传声器阵列快速、准确移动至预设测量位置;以NI公司的嵌入式实时控制器和数据采集卡作为数据采集设备的硬件,利用LabVIEW软件编写数据采集程序,实现多通道声压数据的实时采集。为了将传声器阵列移动和数据采集两个过程结合起来,实现测量位置声压的自动采集,文章基于QT应用程序开发框架编写上位机程序,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数据采集设备进行控制,完成自动化扫描测量的整个流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采集全息面上的声压数据,从而提高近场声全息的测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全息 扫描测量 数据采集 LABVIEW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同稀疏贝叶斯学习的多频等效源近场声全息方法
4
作者 张凤敏 张小正 +2 位作者 周蓉 张永斌 毕传兴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0-267,共8页
现有基于压缩感知的等效源近场声全息方法通常采用基于单频处理的单测量向量模型进行声场重建,此模型存在噪声鲁棒性较差以及重建精度不足的问题。实际中噪声源往往具有宽频特征,同一位置处不同频率的等效源源强聚集从而呈现共同稀疏特... 现有基于压缩感知的等效源近场声全息方法通常采用基于单频处理的单测量向量模型进行声场重建,此模型存在噪声鲁棒性较差以及重建精度不足的问题。实际中噪声源往往具有宽频特征,同一位置处不同频率的等效源源强聚集从而呈现共同稀疏特性,若充分利用源强的共同稀疏特性,可以改善重建性能。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共同稀疏贝叶斯学习的多频等效源近场声全息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采用多频协同处理,构建多频等效源近场声全息模型;然后为等效源源强施加共同稀疏约束,并使用共同稀疏贝叶斯学习方法求解等效源源强。与单频等效源近场声全息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可以获得更高的重建精度和更好的噪声鲁棒性。通过单极子声源仿真和小音箱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全息 等效源方法 共同稀疏贝叶斯学习 多频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级迭代的局部近场声全息研究及实验
5
作者 柴凯 楼京俊 +1 位作者 李荣华 胡俊波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41-1450,共10页
为了有效减小传统近场声全息声场重建过程中的“窗效应”和准确利用有限测量孔径测量并定位潜艇的表面声源,提出一种基于二级迭代的局部近场声全息方法。首先,通过改进基于正交球面波的局部近场声全息方法,提出基于二级迭代的局部近场... 为了有效减小传统近场声全息声场重建过程中的“窗效应”和准确利用有限测量孔径测量并定位潜艇的表面声源,提出一种基于二级迭代的局部近场声全息方法。首先,通过改进基于正交球面波的局部近场声全息方法,提出基于二级迭代的局部近场声全息方法;然后,仿真对比上述两种局部近场声全息方法的重构结果,研究外推误差和扩展测点数对重构精度的影响;最后,在消声水池中利用小孔径全息测量面进行基于二级迭代的局部近场声全息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二级迭代的局部近场声全息能大大减小有限测量孔径带来的“窗效应”和“孔径重复效应”误差,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可为水下大尺寸声源的近场声全息精确测量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近场全息 波数域外推 窗效应 二级迭代 噪声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息分离与匹配搜索的圆柱腔内阵列一致性校准
6
作者 肖妍 赵明月 +3 位作者 何元安 商德江 王杨 平自红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0-839,共10页
声纳阵成阵过程中,阵元之间难免存在位置偏差,且在密排情况下阵元间的声场耦合较强,将引起阵元间的幅相不一致,需要在成阵后进行阵列在线校准。室内消声水池只能在一定频段内模拟自由场,难以满足低频水声测量所需要的自由场条件。因此,... 声纳阵成阵过程中,阵元之间难免存在位置偏差,且在密排情况下阵元间的声场耦合较强,将引起阵元间的幅相不一致,需要在成阵后进行阵列在线校准。室内消声水池只能在一定频段内模拟自由场,难以满足低频水声测量所需要的自由场条件。因此,本文围绕常用的圆柱阵列低频校准问题展开研究,提出有限空间中全息声场重构与匹配搜索补偿相结合的阵列幅相一致性校准方法。该方法结合有限空间中近场声全息声场分离技术,首先进行有限空间中的声场重构,利用声场重构结果建立幅相一致性搜索函数,结合匹配搜索算法的寻优思想对复杂阵列阵元的幅相一致性进行校准。文中以小型圆柱阵为分析对象,开展圆柱腔内有限空间声场的理论建模与仿真分析,并结合智能优化算法,实现阵列阵元间幅相一致性校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近场声全息技术的圆柱腔内阵列一致性校准方法,可以在实验室内进行圆柱阵列成阵后的低频幅相一致性在线校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全息 匹配搜索 圆柱腔 圆柱阵 阵列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函数估计的近场声全息的噪声源识别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东旺 李舜酩 +2 位作者 江星星 王勇 程春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874-2880,共7页
在近场声全息(NAH)声场测量中,噪声的存在使近场声全息重建精度降低,影响声场重建的实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传递函数估计的双测量面NAH技术,首先采用双测量面对噪声源信号进行测量,然后基于传递函数法引入一种合理的传递函数估计,结合... 在近场声全息(NAH)声场测量中,噪声的存在使近场声全息重建精度降低,影响声场重建的实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传递函数估计的双测量面NAH技术,首先采用双测量面对噪声源信号进行测量,然后基于传递函数法引入一种合理的传递函数估计,结合参考传声器信号来求解全息面复声压,最后利用前后测量面数据相位差异来求解格林函数,根据声场重建公式进行近场声全息声场重建。数值仿真及重建误差分析表明,存在测量噪声影响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方法相比传递函数法NAH重建误差更小,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声源位置并提高声全息重建精度。最后对某型拖拉机前端进行近场阵列扫描试验,验证基于传递函数估计的双测量面NAH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全息 声场重建 双测量面 传递函数估计 重建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源识别的近场声全息方法和数值仿真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于飞 陈剑 +1 位作者 周广林 陈心昭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9-343,共5页
将近场声全息(NAH)用于噪声源的识别和定位,对不同类型噪声源的数值模拟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对于复杂声源,采用近场声全息方法可以精确地定位噪声源,并且能很好地分辨出各噪声源振幅的强弱;在波数域加窗滤波后,声压测量的误差对声源识... 将近场声全息(NAH)用于噪声源的识别和定位,对不同类型噪声源的数值模拟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对于复杂声源,采用近场声全息方法可以精确地定位噪声源,并且能很好地分辨出各噪声源振幅的强弱;在波数域加窗滤波后,声压测量的误差对声源识别结果的影响不大。并对重建结果误差的产生原因及近场声全息相关参数的选取原则做了详细的分析,对工程测量和噪声控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控制 近场全息 数值仿真 声源识别 声压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叠加与统计最优近场声全息的单面声场分离技术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冉 陈进 +1 位作者 贾文强 赵发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12-117,共6页
基于空间声场变换的近场声全息以及统计最优近场声全息要求全息面一侧的声场必须为自由声场。为克服应用上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波叠加方法和统计最优近场声全息相结合的方法。针对现有双全息面声场分离技术需在两个全息面上进行声压测量,... 基于空间声场变换的近场声全息以及统计最优近场声全息要求全息面一侧的声场必须为自由声场。为克服应用上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波叠加方法和统计最优近场声全息相结合的方法。针对现有双全息面声场分离技术需在两个全息面上进行声压测量,效率较低的问题,采用波叠加算法根据全息面上声压重构出某个重建面上的声压,利用全息面和重建面的声压数据用统计最优近场声全息技术分离出全息面某一侧声源在全息面上单独产生的声学量,以更少的测点数在全息面两侧都存在声源情况下实现空间声场分离。实验和数值仿真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场分离 声场重建 波叠加 统计最优近场全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场声全息声像图纹理特征的机械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鲁文波 蒋伟康 +1 位作者 潘思伟 向上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7-623,共7页
基于振动信号分析的机械故障诊断存在接触式测量与单通道信号分析等局限,而基于声像图特征分析的故障诊断方法能有效克服此类局限。提出了基于近场声全息声像图纹理特征的机械故障诊断方法,利用近场声全息技术得到机械设备在不同运行状... 基于振动信号分析的机械故障诊断存在接触式测量与单通道信号分析等局限,而基于声像图特征分析的故障诊断方法能有效克服此类局限。提出了基于近场声全息声像图纹理特征的机械故障诊断方法,利用近场声全息技术得到机械设备在不同运行状态下辐射声场的声像图,考虑到不同状态下声场分布的细微变化反映在声像图丰富的纹理信息中,提取声像图中揭示机械运行状态的纹理特征,建立声像图与机器状态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支持向量机模式分类实现机械故障诊断。齿轮箱故障诊断实验研究证实了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即使在较强干扰噪声影响下也获得了较好的诊断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齿轮箱 近场全息 纹理特征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点振速测量的近场声全息技术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永斌 毕传兴 +1 位作者 陈剑 陈心昭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2-115,121,共5页
现有的近场声全息技术都是通过在声源近场测量声压来重建和预测声场,并实现声场的可视化。采用同样反映声场特征的质点振速来进行声全息计算,并推出了基于振速测量的近场声全息重建公式,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现有的近场声全息技术都是通过在声源近场测量声压来重建和预测声场,并实现声场的可视化。采用同样反映声场特征的质点振速来进行声全息计算,并推出了基于振速测量的近场声全息重建公式,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与用声压重建的结果相比较,表明本方法的边缘重建精度高的特点;用质点振速重建可以采用更小的全息面来获得同样的重建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全息 质点振速 声场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近场声全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超 陈进 +1 位作者 薛玮飞 李加庆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0-186,共7页
局部近场声全息技术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时有优势,适于重建局部声场的各种声学量。阐述了局部近场声全息的技术原理及各种实现算法,并根据所提算法的创新性和受关注程度,把局部近场声全息技术归纳为4类: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局部近场声... 局部近场声全息技术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时有优势,适于重建局部声场的各种声学量。阐述了局部近场声全息的技术原理及各种实现算法,并根据所提算法的创新性和受关注程度,把局部近场声全息技术归纳为4类: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局部近场声全息技术;基于等效源的局部近场声全息技术;基于统计最优的局部近场声全息技术;基于边界元的局部近场声全息技术。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原理、发展过程以及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局部近场声全息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近场全息 研究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近场声全息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超 陈进 +1 位作者 李加庆 薛玮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8-140,共3页
声场的局部测量不能满足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近场声全息理论推导的前提条件,所以该方法无法实现局部声场的精确重建。统计最优近场声全息在空间域直接实现声场的重建,避免由于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而产生的各种误差。结合不同的正则化方法... 声场的局部测量不能满足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近场声全息理论推导的前提条件,所以该方法无法实现局部声场的精确重建。统计最优近场声全息在空间域直接实现声场的重建,避免由于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而产生的各种误差。结合不同的正则化方法,研究了统计最优近场声全息对局部声场的重建效果,分析了重建面边缘区域以及中心区域误差对总误差的贡献。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统计最优近场声全息可以实现局部声场的精确重建,重建面边缘区域的误差大于中心区域的误差;正则化技术方面,基于Engl误差最小化原则的正则化参数选择法,使得Tikhonov正则化方法更为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最优近场全息 局部声场 反问题 正则化 正则化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声全息分辨率增强的正交球面波插值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亮 陈心昭 +2 位作者 毕传兴 陈剑 王慧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808-1811,共4页
为了在不增加测量点数的情况下提高近场声全息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提出一种基于正交球面波插值的近场声全息图像分辨率增强方法.该方法以实际测量点数据为插值条件,通过若干不同阶次的球面波源叠加拟合实际声场,实现全息面插值,从而等效... 为了在不增加测量点数的情况下提高近场声全息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提出一种基于正交球面波插值的近场声全息图像分辨率增强方法.该方法以实际测量点数据为插值条件,通过若干不同阶次的球面波源叠加拟合实际声场,实现全息面插值,从而等效地增加了全息面声压数据,减小了测量间隔,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由于实际测量间隔太大而损失的倏逝波信息,使近场声全息图像空间分辨率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MHOLTZ方程 近场全息 图像分辨率 正交球面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声场环境下的近场声全息技术 被引量:5
15
作者 杜向华 朱海潮 +1 位作者 毛荣富 朱海鹏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0-83,共4页
近场声全息对测量环境的严格要求限制了它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特别是利用互谱法求解全息面声压时,参考信号的获取极为关键。针对有多个噪声源同时存在的复杂声场环境,提出一种工程解决方法,利用振动信号和声源出口处的信号作为近场声全... 近场声全息对测量环境的严格要求限制了它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特别是利用互谱法求解全息面声压时,参考信号的获取极为关键。针对有多个噪声源同时存在的复杂声场环境,提出一种工程解决方法,利用振动信号和声源出口处的信号作为近场声全息的参考信号,在传递函数法的基础上推导出全息面上分离的复声压,由此达到复杂声场环境下的近场声全息重建,仿真和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全息 复杂声场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最优平面近场声全息对振动体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卫兵 陈剑 +1 位作者 于飞 陈心昭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1-104,共4页
基于空间傅里叶变换的平面近场声全息(FFT-based planar NAH)技术对全息面尺寸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它的应用范围。为此,引入了统计最优平面近场声全息(SOPNAH)技术,并提出了一种确定波数矢量的新方法。SOPNAH通过全息面上测量声压... 基于空间傅里叶变换的平面近场声全息(FFT-based planar NAH)技术对全息面尺寸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它的应用范围。为此,引入了统计最优平面近场声全息(SOPNAH)技术,并提出了一种确定波数矢量的新方法。SOPNAH通过全息面上测量声压的线性叠加来反演重建面上的声学量,可以从理论根源上克服FFT-based planar NAH的局限性。实验结果表明,SOPNAH能实现振动体的精确定位及其辐射声场的可视化,并且要求的最小全息面面积比FFT-based planar NAH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近场全息 振动体定位 波数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面Patch近场声全息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毕传兴 唐琦 +1 位作者 张永斌 贺春东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1-325,共5页
文章将声场分离技术和Patch NAH技术结合起来,提出一种双面Patch NAH技术。该技术首先采用基于空间Fourier变换的双面声场分离技术清除全息面背向声源的干扰,再采用基于波数域外推的PatchNAH技术进行声源局部重建。由于综合了声场分离和... 文章将声场分离技术和Patch NAH技术结合起来,提出一种双面Patch NAH技术。该技术首先采用基于空间Fourier变换的双面声场分离技术清除全息面背向声源的干扰,再采用基于波数域外推的PatchNAH技术进行声源局部重建。由于综合了声场分离和Patch NAH的优点,所提出的双面Patch NAH技术可以用于内部声场重建。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全息 波数域外推 声场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声全息理论与应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0
18
作者 蒋伟康 万泉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8-295,共8页
回顾近场声全息(NAH,nearfieldacousticalholography)理论与应用的发展历史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对NAH技术进行分类,并对各类NAH技术的重建算法及适用范围进行评述。重点介绍近十几年来NAH的发展:正交共形结构NAH技术中关于测量孔径有限... 回顾近场声全息(NAH,nearfieldacousticalholography)理论与应用的发展历史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对NAH技术进行分类,并对各类NAH技术的重建算法及适用范围进行评述。重点介绍近十几年来NAH的发展:正交共形结构NAH技术中关于测量孔径有限性对重建精度影响的研究,特别是关于数据外推技术的发展;全息面数据采集方法研究,包括参考源互谱测量法及基于声强测量的宽带声全息重建技术(broadbandacousticalholographyfromintensitymeasurement,BAHIM)法;任意形结构NAH技术中声场重建病态性研究的发展,特别是正则化理论的应用;NAH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包括移动声源、封闭空间声场等场合的应用等。另外,还介绍一些其他的声场重建技术,包括Helmholtz积分方程最小均方误差法(HELS)、边界点方法等。最后,讨论NAH研究有待解决的问题,并探讨NAH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全息 数据外推 正则化方法 等效源方法 边界点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场声全息的空压机噪声源识别 被引量:4
19
作者 毛荣富 朱海潮 陈志敏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62,共5页
近场声全息(NAH)是一种有效的噪声源分析工具,当噪声源声场由一些不相干或部分相干的声源叠加而成时,就必须利用声场分解技术将总的辐射声场分解成各个互不相干的子声场,然后再对每一个子声场进行NAH分析。利用NAH和基于偏相干的声场分... 近场声全息(NAH)是一种有效的噪声源分析工具,当噪声源声场由一些不相干或部分相干的声源叠加而成时,就必须利用声场分解技术将总的辐射声场分解成各个互不相干的子声场,然后再对每一个子声场进行NAH分析。利用NAH和基于偏相干的声场分解技术对CZ-20-C型空压机进行了噪声源识别定位和分解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识别出空压机噪声源所在位置,并可计算出各个子声源在总声场中所占的贡献比大小,实现对主要噪声源的贡献定量化分析,为机械的减振降噪工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近场全息 声场分解 偏相干 贡献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HELS方法的局部近场声全息技术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冉 陈进 董广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7-161,共5页
为实现复杂声源局部声场精确重建,提出基于改进的HELS法的局部近场声全息(PNAH)技术。将实际声场视为声源各部分产生相干声场的叠加,利用小全息孔径测量声压求解正交基函数的线性组合系数,实现全息声压近场外推;用外推所得数据进行声场... 为实现复杂声源局部声场精确重建,提出基于改进的HELS法的局部近场声全息(PNAH)技术。将实际声场视为声源各部分产生相干声场的叠加,利用小全息孔径测量声压求解正交基函数的线性组合系数,实现全息声压近场外推;用外推所得数据进行声场重建。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重建复杂声源声场,且重建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HELS方法 数据外推 局部近场全息 声场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