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封近代教育建筑及其保护策略探研
1
作者 李邕 赵凯 郑东军 《城市建筑》 2024年第9期69-72,共4页
开封近代教育建筑是河南近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把开封近代教育建筑划分为清末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冯玉祥主政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西式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式风格三种风格方面总结其特征,... 开封近代教育建筑是河南近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把开封近代教育建筑划分为清末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冯玉祥主政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西式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式风格三种风格方面总结其特征,并基于开封市近代教育建筑的保护现状,以河南省立女子师范学堂旧址为例,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教育建筑 保护策略 开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徐州近代教育建筑风格特征与价值——以原徐州师范大学三座历史建筑为例
2
作者 张明皓 刘放 +2 位作者 苗天添 栾宸 顾欣妤 《华中建筑》 2024年第6期163-167,共5页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其近代建筑整体空间环境受历史、人文、地域、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呈现出兼容并蓄的风貌特征。通过对徐州近代教育建筑的系统认知,探讨近代教育建筑的风格特点与价值。该文以原徐州师范大学三座教学楼研究为主线,...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其近代建筑整体空间环境受历史、人文、地域、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呈现出兼容并蓄的风貌特征。通过对徐州近代教育建筑的系统认知,探讨近代教育建筑的风格特点与价值。该文以原徐州师范大学三座教学楼研究为主线,通过史料汇总及实地调研,对其建造历史过程进行梳理,对建筑规划、形制、构造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进而结合时代背景,探究其风格成因,识别价值载体,以期延续地方文脉,推动建筑遗产保护理念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近代教育建筑 徐州师范大学 历史建筑 风格特征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尔巽与湖南近代教育的发展 被引量:6
3
作者 阳信生 《船山学刊》 2005年第2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近代教育 赵尔巽 湖南 “第一要务” 1927年 1904年 1903年 湖广总督 四川总督 满洲贵族 发展教育 新式学堂 东三省 影响力 清末 作为 巡抚 新政 将军 盛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近代教育建筑的地域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李波 余格格 徐宇甦 《华中建筑》 2016年第1期175-179,共5页
汉口开埠之后,武汉近代教育建筑作为其近代建筑中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一种建筑类型,反映了中西文化冲突与交融过程。武汉近代教育建筑既有对西方学校建筑元素吸纳与创新,也有对武汉地域建筑风格传承与延续。该文对其地域特色进行分析,以期... 汉口开埠之后,武汉近代教育建筑作为其近代建筑中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一种建筑类型,反映了中西文化冲突与交融过程。武汉近代教育建筑既有对西方学校建筑元素吸纳与创新,也有对武汉地域建筑风格传承与延续。该文对其地域特色进行分析,以期对现代教育建筑创作与实践有所启示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 近代教育建筑 地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高校近代教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5
作者 王娟芬 王桉 陈宁静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12期197-199,共3页
南京高校中的近代教育建筑是南京近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厚的高校历史文化、人文艺术价值。文章通过调研南京地区高校近代教育建筑遗产的分布及现状情况,剖析现阶段这些建筑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可持续性的保... 南京高校中的近代教育建筑是南京近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厚的高校历史文化、人文艺术价值。文章通过调研南京地区高校近代教育建筑遗产的分布及现状情况,剖析现阶段这些建筑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可持续性的保护与利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高校 近代教育建筑 保护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教育家康有为论教师
6
作者 吴洪成 李占萍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74-75,共2页
康有为是一位近代教育家,在《大同书》及其它著述言论中将教育与国富民强的社会政治结合起来,教师的作用及要求,选择与培养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能力等作为新教育改革中的重要问题受到了充分的关注,他的观点对当今教师教育仍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近代教育 康有为 《大同书》 教师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教育类期刊分类体系探索——以《全国报刊索引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为例
7
作者 沈立力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2018年第8期46-50,共5页
文章在比较及调研国内近代期刊知识组织方法的基础上,提出近代教育类期刊分类体系的构建需要结合自身资源特色,彰显时代特征,同时要注意揭示近代期刊的体裁特征,依托《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分类体系结构,最终构建层级式的近代教育类期... 文章在比较及调研国内近代期刊知识组织方法的基础上,提出近代教育类期刊分类体系的构建需要结合自身资源特色,彰显时代特征,同时要注意揭示近代期刊的体裁特征,依托《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分类体系结构,最终构建层级式的近代教育类期刊分类体系。期刊分类体系的构建将为近代教育期刊的知识组织提供基础,以期更好地为用户和专业领域研究者提供服务,助力文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教育类期刊 分类体系 知识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中国近代教育民主化的开端及影响
8
作者 马立武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近代教育 民主化 教育 留学教育 师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洲讲学开新派 万木森森一草堂——论康有为广州办学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
9
作者 万平 《北方论丛》 CSSCI 1998年第4期6-11,95,共7页
南洲讲学开新派万木森森一草堂———论康有为广州办学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万平南洲讲学开新派万木森森一草堂———论康有为广州办学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万平今年是戊戌变法失败一百周年。人们对一百年前那场救亡图存、变法维新的资... 南洲讲学开新派万木森森一草堂———论康有为广州办学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万平南洲讲学开新派万木森森一草堂———论康有为广州办学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万平今年是戊戌变法失败一百周年。人们对一百年前那场救亡图存、变法维新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失败的原因,早已从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梁启超 万木草堂 中国近代教育 变法维新 学海堂 培养目标 维新运动 学术源流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清末热河地区的近代教育
10
作者 于晓娟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264-266,共3页
清末废除科举成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清末新政期间的教育改革,更加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兴起和发展。热河地区虽然是一个边疆地区,但近代教育却起步较早,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积极兴办新式学堂,对于开启民智,促进民族解放... 清末废除科举成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清末新政期间的教育改革,更加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兴起和发展。热河地区虽然是一个边疆地区,但近代教育却起步较早,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积极兴办新式学堂,对于开启民智,促进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具有积极作用。本文根据有关资料对热河地区近代教育的兴起、特点及影响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河地区 近代教育 特点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指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礼永 《教育史研究》 2022年第1期117-127,共11页
十卷本《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集合多位学者的辛劳与智慧,它的面世表征着中国教育史料学的一个高峰。全书嘉惠后学颇多,只是既为多人合作的作品,不可避免地存有一些瑕疵,如文件重复收录、归卷不当、要件缺失、从二手材料中转引,还... 十卷本《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集合多位学者的辛劳与智慧,它的面世表征着中国教育史料学的一个高峰。全书嘉惠后学颇多,只是既为多人合作的作品,不可避免地存有一些瑕疵,如文件重复收录、归卷不当、要件缺失、从二手材料中转引,还有时间、人名的错失或不详,以及错字别字、脱落文字、点错句读等。这些可能是“整理的中国教育史料”难以避免的,而“影印的中国教育史料”则没有这些问题。然后者不便初学者使用,亦属事实。尽管这套十卷本《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有一些舛误,但只是白璧微瑕而已,其史料整理的思路与方法仍值得后学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史料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史料考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思想史研究的新成果——《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介评
12
作者 刘泱泱 《船山学刊》 CSSCI 1994年第2期230-232,共3页
中国近代教育思想是在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四伏,同时西学逐渐输入中国的情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交织着中与西、新与旧的矛盾和冲突,较之古代教育思想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青年学者丁平一的力作《中国近代教育... 中国近代教育思想是在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四伏,同时西学逐渐输入中国的情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交织着中与西、新与旧的矛盾和冲突,较之古代教育思想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青年学者丁平一的力作《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从整体上把握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规律,对其艰难曲折的历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使近代教育思想史的发展轨迹清楚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具体说,有如下几个主要优点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教育 思想发展史 古代教育 教育救国 思想史研究 洋务教育 介评 留学教育 道德价值观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峰地区近代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
13
作者 于晓娟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1期30-31,共2页
清末新政期间的教育改革,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赤峰地区虽然地处边僵,但近代教育起步较早。本文通过对赤峰地区近代教育发展状况的梳理,来分析其对当今教育发展的启示。故对近代教育的发展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近代教育 发展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教育伦理危机与课程改造
14
作者 刘新春 《船山学刊》 2006年第2期178-180,共3页
中国古代,儒家经义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体内容。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经济、政治、社会伦理等各个方面发生了急剧变化,传统教育伦理无力承载中国近代社会伦理变迁。引进西方教育伦理精神和教育制度,建立新的伦理道德教育体系成为社... 中国古代,儒家经义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体内容。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经济、政治、社会伦理等各个方面发生了急剧变化,传统教育伦理无力承载中国近代社会伦理变迁。引进西方教育伦理精神和教育制度,建立新的伦理道德教育体系成为社会变革的一种现实需要。清末,朝廷、地方及民间都开展了新的课程尝试,但这一改造具有不彻底的历史过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教育 伦理危机 改造 课程 道德教育体系 社会伦理 历史过渡性 中国古代 主体内容 教育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教会学校对武汉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15
作者 赵彬 武艳红 《山西建筑》 2008年第18期7-8,共2页
通过对西方教会在武汉办学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西方教会学校对武汉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及武汉近代教会学校建筑的特点,以揭示中西方文化交融过程中中国建筑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 西方教会 近代教育 教会学校 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民初汉语外来词与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管见——以1909-1918年《教育杂志》标题为语料
16
作者 于海燕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5年第9期18-21,共4页
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清末民初是东西方交流碰撞的时代,也是汉语外来词大量涌现的重要历史时期,对现代汉语词汇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就《教育杂志》标题中外来词的性质而言,双音节词占优势;既有音译而成的单纯词,也有词根加类词... 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清末民初是东西方交流碰撞的时代,也是汉语外来词大量涌现的重要历史时期,对现代汉语词汇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就《教育杂志》标题中外来词的性质而言,双音节词占优势;既有音译而成的单纯词,也有词根加类词缀而成的派生词;词性以名词、动词、形容词为主,名词占多数。就其语义类别而言,这些外来词在近现代教育管理体系的框架之下,内容涵盖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反映了《教育杂志》及时关注政府教育政策、积极引进先进教育方法、如实反馈国内教育实际的办刊理念。对清末民初《教育杂志》标题中的外来词进行研究,有利于从侧面反映当时的语言面貌,梳理外来词对近现代汉语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揭示《教育杂志》对于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教育杂志》标题 外来词 近代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张之洞
17
作者 王玉良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85-89,共5页
清朝末年,国势衰败.1840年英国殖民者用炮舰打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美、德、法、日、俄等列强相继入侵.与中国建立了割地赔款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张之洞就处在这个多灾多难的时代.
关键词 张之洞 中国近代教育 师范教育 近代教育 变科举 科举制度 《癸卯学制》 张百熙 新式教育 清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殖民时期对青岛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车文婷 王晓晖 《山西建筑》 2008年第9期33-34,共2页
对德国第一次侵占青岛(1897年~1914年)及日本侵占青岛(1914年~1922年)后开办的各类学校进行分析和归纳,并初步探讨殖民时期对青岛近代教育建筑在其历史价值、人文价值、社会价值及美学价值等方面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 近代教育建筑 学校 影响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地近代教育的区域特色及其成因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琳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34-37,共4页
作为开启中国近代文明先发之地的吴地,在其教育向近代转变过程中形成了女学教育、工商业兴学、深受教会教育渗透等区域特色。吴地发达的经济文化、"兼容并包"的风俗、"敏而好学"的性格特点、崇尚文化教育的历史传统... 作为开启中国近代文明先发之地的吴地,在其教育向近代转变过程中形成了女学教育、工商业兴学、深受教会教育渗透等区域特色。吴地发达的经济文化、"兼容并包"的风俗、"敏而好学"的性格特点、崇尚文化教育的历史传统与"较为开通的社会习俗"等,是吴地近代教育区域特色形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地 近代教育 女学 工商业兴学 教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汝纶赴日考察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孙德玉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9-372,共4页
吴汝纶是我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先驱者之一,尤其是他的日本教育考察对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清末新学制的建立产生了直接影响;主张"兼包新旧",对我国近代教育观念的更新具有积极意义;主动延聘外国教习,对近代... 吴汝纶是我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先驱者之一,尤其是他的日本教育考察对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清末新学制的建立产生了直接影响;主张"兼包新旧",对我国近代教育观念的更新具有积极意义;主动延聘外国教习,对近代中国师范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汝纶 日本教育考察 西学 教育近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